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2.能正确地对小数点进行移动;3.能够运用小数点对数值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内容1.小数点的概念和意义;2.小数点的移动方法;3.运用小数点进行数值调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出示一个纸片,上面写着一组数字,如:0.3 0.21 0.125 1.23 3.2 8.7。

请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小数点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什么是小数点?2.小数点有什么作用?3.小数点前面的数字代表什么?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4.小数点前面的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5.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6.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位数越多,这个数表示的大小会有什么改变?3. 讲解小数点的移动方法通过白板演示,让学生了解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和规律。

例如:0.25,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2.5;向左移动一位,变为0.025。

4. 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数题目,要求学生依据小数点移位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解释答案的正确性。

例如:将0.08乘以100,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这种计算方式有哪些应用场景?5. 全班讨论在课堂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如果小数点位数不同,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如果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循环(如0.6666……),他能写成带分数形式吗?如果能,怎样写?如果不能,这个数可以化成何种形式?6. 教师点拨对于学生误解或较难掌握的小数点移位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点拨,并告诉学生小数点移位的方法不仅能用于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小数点移位的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写下题目思路和答案解释。

四、教学评价1.通过导入环节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切实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2.通过白板演示和小组合作练习,实现了对小数点移动的教学目标;3.全班讨论和教师点拨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小数点移位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帮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4.布置的小数点移位习题,能够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帮助学生思考应用小数点移位知识的场景。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点的含义,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对数值的影响。
2.能够熟练运用小数点移动进行小数的扩大与缩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能够运用小数点移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货币、长度、质量等单位的转换。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小数点移动的学习中。
2.利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互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他们对小数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小数点移动的操作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小数点的概念理解尚浅,容易混淆小数点的作用,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点的含义。
4.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关于小数点移动的数学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这一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完成以下拓展练习题:
(1)将下列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计算结果:
0.25;1.36;0.008
(2)将下列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并计算结果:
90.5;47.62;0.3
-分析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向右移动一位,数值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数值缩小10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风景优美的月馨小区。

(课件出示)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吗?(生答)4、师:(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前面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5、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二、合作交流(一) 例题引导,探究算法1、师:你估计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怎样估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2、师:小明的房间究竟有多大呢?拿出导学案,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运用前面的知识、方法求得3.6×2.8的积的。

a、谁来说说你的做法?(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一些方法)b、老师发现已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竖式计算,谁上黑板来写一写。

(学生书写竖式)(如果有小数点点错的,也板书上去)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变成什么来计算的呢?你是受什么启发想到这样做的呢?(生:由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到的)师:真会思考。

(表扬)师:那他计算的结果对不呢吗?(我们刚才估的是),刚才还有同学告诉我说自己是用计算器算的,那他的结果与你用计算器算的一样吗?3、师:刚才我们从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联想到小数乘小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模板第【1】篇〗一、情景引入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自主探究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3)小组汇报。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四、全课总结1、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模板第【2】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住进了这样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

(课件出示)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⑴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⑵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随堂本列出算式。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3.能够自如地进行简单的小数点运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了解小数点的移动方法。

2.识别小数点的位置并学会将小数点移动至正确位置。

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能够掌握移动小数点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小数点运算。

2.教学难点1.学生容易出现小数点定位错误,影响计算结果。

2.小数点的加减乘除运算会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应该利用举例的方法,通过解题过程来教学移动小数点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的运算方法。

2.启发法在掌握小数点移动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生动活泼而有挑战性的小数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

3.练习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数加减乘除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练习,加强小数的基本运算能力。

四. 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2.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应该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简单的计算题目,例如:1.5+2.6、4.7-2.3,让学生了解小数点的基本运算规则。

(2)讲解教师应该解释小数点的移动方法,通过举例演示小数点的移动方法。

比如:1.2.5x2.5=6.25 ==>2.5x25=62.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2.3.5/7=0.5 ==>35/7=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练习教师可以出一些小数点移动的练习题,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完成,难度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完成,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的移动方法。

(4)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例如如何计算商品折扣,如何计算利息等等,以引发学生对小数点运算方法的关注和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小数点的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化简下列小数。

0.430 0.034000 40.0500 36.0400 23.400 7.10 3.40300 235.050002、把下列数化成三位小数。

56 87.3 675.04000 6.34 59.2 7.09 5.37 6.78000 4.0500答案:1、0.43 0.034 40.05 36.04 23.4 7.1 3.403 235.052、56.000 87.300 675.040 6.340 59.200 7.090 5.370 6.7804.050二、新课引入1、引用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中金箍棒数据的变化图(课本P43),观察数据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2、得出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三、例题讲解例一:下面各圈里的数同圈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解:0.372×1000=372 0.372×10=3.72 0.372×100=37.2 同圈上的数相比较,圈里的数乘以了十的倍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小数点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它告诉同学们,今天,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动画: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

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

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

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

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

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

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但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发现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0.3变成3,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3变成0.3,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吗?小数点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

那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呈现(10分钟)教师继续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如,0.2变成2,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2变成0.2,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学生操作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谁能来说一说?”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PEP fourth grade volume II "decimal point mo ving" teaching plan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
明确。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

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
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
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
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
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
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
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
(9)毫米

0.09米=
(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

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最短的时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一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二(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课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课始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 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
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
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
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