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红外测温仪系统设计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体温检测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体温检测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体温检测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体温检测方案具有快速、非接触、准确等优势,能够提高体温检测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体温检测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方案1.硬件选型:选用高精度的红外传感器和温度计,确保测温准确度。
同时,考虑到使用场景的特殊性,需要选择适合的封装形式和材质,保证设备的耐用性和易读性。
2.测温算法:研究并选择合适的测温算法,包括红外温度补偿、热辐射差异补偿、环境噪声过滤等,以提高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进一步提升测温的精度。
3.设备布置: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设备布置方案。
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建议在通道入口或出口处设置检测设备,以便对人群进行高效的体温检测。
4.用户交互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包括显示屏幕和报警装置。
通过可视化的界面,显示测温结果,并设置合理的警戒温度范围。
当检测到异常体温时,及时发出声音或光提示,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筛查和处理。
5.数据存储与传输:考虑到数据的隐私性和保密性,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方案。
可选择本地存储或云端存储方式,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加密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二、实现过程1.采购设备:根据设计方案,选购所需的红外传感器、温度计、显示屏幕和报警装置等硬件设备。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以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软件开发:根据测温算法的选择,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和编码工作。
通过编程语言,实现测温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开发。
3.设备组装:将所采购的硬件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
确保设备的外观整洁、结构稳固,并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4.设备调试:对已组装的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包括传感器的校准、温度计的测试、测温算法的验证等。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测温的精度。
5.设备安装:根据设备布置方案,将已调试的设备安装到指定的位置。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温度监控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准确、稳定的温度信息,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和管理。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是一种先进、高精度的监测方法,具有非接触、无干扰等优点,逐渐成为温度监控领域的首选技术。
本文将围绕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与搭建、软件开发与实现、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
首先,系统架构设计是整个温度监控系统的核心。
在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框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温度分辨率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红外线测温传感器和控制器,搭建一个高效、可靠的系统架构。
其次,硬件选型与搭建是系统实现的重要步骤。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红外线测温传感器,并配合适当的信号放大电路和AD转换器,实现对温度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用适合的微控制器或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单元,通过编程和通信接口设计,实现对传感器和其他外设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然后,软件开发与实现是温度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软件设计和编程,我们可以实现对传感器和外设的控制,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除了基本功能的实现,还可以考虑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数据传输和存储、报警机制、远程监控和控制等,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最后,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能够反映温度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包括对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测量误差、响应时间、稳定性和重复性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系统的实时性、功耗、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考察,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
综上所述,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需要从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与搭建、软件开发与实现、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等方面入手。
OneNET高精度红外测温系统方案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C O N T E N T S 第一章公司介绍二系统介绍第三章应用案例背景介绍案例介绍一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19年底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目前全国都已出现病情案例。
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部署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当前疫情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疫病全流程管理,加强疫病预防,提升筛查效率,减少交叉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0年2月1日,全国疫情分布图及数据统计。
应用场景分析针对各类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场所,对体温检测的需求总结如下:➢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异常体温预警,自动保存异常体温人员脸部图像;➢环境适应能力强;C O N T E N T S 第一章公司介绍二系统介绍第三章应用案例背景介绍案例介绍一三系统拓扑及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双目光学热像仪监控大屏监控主机黑体系统拓扑系统原理:该系统中,利用黑体+双目光学热成像仪,集成OneNET AI算法及系统,可进行高精度温度测量,进行测量温度实时校正,将视频画面和个人体温对应显示,大幅度提高了人体测温的测温精度,减少测温误差到±0.3℃,同时对检测体温情况进行智能筛查,针对监测异常人群进行报警并拍照留存,辅助进行人工复查,可辅助相关部门启动防疫应急。
后续可广泛应用在机场、高铁站、地铁、车站等交通枢纽出入口部署无感红外人体测温系统,为交通站点提供技术支持,有效遏制公共场所疫情传播。
系统拓扑及业务流程-OneNET云边协同双目光学热像仪监控大屏监控主机黑体系统拓扑在双目光学热像仪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季节变化、光照等外部环境影响,造成黑体、测像仪温度漂移,通过OneNET云端与人工智能相机形成的云边协同,降低红外测温的温度漂移,保持测温精度和稳定性。
为达到测温精度和稳定性,OneNET记录黑体的设定温度、红外人脸图像、黑体红外图像和可见光人脸图像。
红外测温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在当今的生活中,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缺点,虽然它价格低、性能稳定,但是它精度低、测量时间长、不安全等缺点,给我们带来了众多麻烦和不便。
红外线测温仪集快速、准确、安全、方便可靠等众多优点于一身,很快便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和接受。
本文根据红外线测温的原理,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控制系统运行,结合TN901红外测温模块,搭配液晶显示器实现测温。
本文大致介绍了这套系统的构成和实现方式,给出硬件、软件方面的设计流程。
此系统主要由光电探测部分、系统运行部分和显示输出部分等组成:由TN901进行红外辐射采集,传入单片机,经由单片机处理转换为电信号,并在液晶模块中显示出来。
关键词:红外线测温STC89C52 TN901AbstractIn today's life, the traditional mercury thermometer has many large and small faults, although its price is low, performance is stable, but its low precision, measurement time, uneasy congruent faults, brings us many troubles and inconvenience. Infrared thermometer set rapid, accurate, safe,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in one, soon cognitive and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TC89C52 single-chip computer as core control unit, control system, combined with TN901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ule, match LCD to realize temperature measuring.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mpo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give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pects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 is running, and display output sections such as: infrared radiation by TN901 collection, introduced into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ocessed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and displayed in the LCD module.Keywords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TC89C52 TN901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应用 (1)1.3 设计内容 (2)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方案论证 (3)2.1.1 红外测温模块的方案论证 (3)2.1.2电源模块选取的方案论证 (4)2.2 系统总体设计 (5)2.3 系统总体框图 (5)2.4 STC89C52单片机概述 (6)2.5 红外测温的原理及方法 (8)2.5.1 红外测温的原理 (8)2.5.2 红外测温的方法 (9)2.6 红外测温模块 (10)3 硬件电路设计 (11)3.1 硬件电路图 (11)3.2 按键部分的制作 (12)3.3 电源模块的制作 (12)3.4 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13)3.5 LCD显示模块设计 (13)4 软件的设计 (15)4.1 软件总体流程图 (15)4.2 红外测温模块 (16)4.3 显示模块部分 (18)5 系统测试 (19)结论 (2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讲解

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讲解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温度测量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非接触式温度监测,并通过可视化界面显示测量结果。
下面将对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的设计需要明确需求和目标。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测温范围、测温精度、测温速度、实时显示和记录功能等。
其次,系统设计需要选取合适的红外热像仪。
选择红外热像仪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像素分辨率、测温范围、测温精度、测温速度、镜头类型、系统接口等。
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
接下来是系统的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包括:红外热像仪、显示屏、控制主板和其他相关电路。
红外热像仪通过接口与控制主板连接,将采集到的红外图像数据传送给主板处理。
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测温结果。
控制主板负责数据处理、界面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然后是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测温算法的实现和界面设计。
测温算法设计要考虑实时性、准确性和效率。
常见的测温算法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
界面设计要直观易用,可以显示测温结果、调整参数和保存数据等功能。
最后是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包括硬件的连接和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测试要验证系统的测温精度、测温范围和实时性等指标,同时进行界面操作和数据保存等功能的测试。
总结起来,红外热像在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包括明确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进行系统硬件设计、实现测温算法和界面设计、最后完成系统的搭建和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温需求。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医疗体温检测方案设计与改进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医疗体温检测方案设计与改进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爆发,人们对于体温检测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
红外线测温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等需要进行体温检测的场景。
本文将介绍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医疗体温检测方案的设计及其改进措施。
1. 设计方案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医疗体温检测方案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硬件设备:1.1 红外线测温仪: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红外线测温仪,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具备快速测温的能力,以提高体温检测的效率。
1.2 显示屏:将测温结果实时显示在屏幕上,方便用户读取数据。
1.3 报警装置:采用声音或光线等方式,当测温结果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处理。
软件系统:1.4 数据记录与分析:通过软件系统将测温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后期对异常体温进行追踪和分析。
同时,可以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方便医疗机构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1.5 阈值设定:设置测温结果正常范围的阈值,当测温结果超过设定范围时,自动触发警报装置,通过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和处理。
1.6 安全保障措施:加密存储测温数据、限制非授权人员进行操作、保护用户隐私等。
2. 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医疗体温检测方案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2.1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体温测量数据进行训练,建立起更准确的体温测量模型。
这样可以提高体温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增强方案的可靠性。
2.2 多点测温方式传统的红外线测温仪通常采用单点测温方式,容易受到温度环境差异的影响,从而造成测温结果的偏差。
改进方案可以采用多点测温方式,通过多个测温点的平均值来得出更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
2.3 自动化与智能化在方案设计中,可以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实现测温结果的自动记录、分析和报警。
非接触式高精度红外测温终端的设计

非接触式高精度红外测温终端的设计引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决定了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红外位于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之间,红外波长常用微米表示,波长范围为0.7微米~1000微米,实际上,0.7微米~14微米波带用于红外测温。
采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电力设备温度监测,可在远离目标的安全处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通过探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热缺陷及时发现、处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红外测温技术的这项优点使得红外测温产品成为电气维护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正是针对高低压开关柜内母排连接处,开关节点等易发热部位的温度监测需求,设计了一台非接触式高精度红外测温终端,实现对电力开关柜接触节点的非接触式温度监控。
1终端设计要求本终端用于测量电力高低压开关柜内接触节点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其技术及环境要求如下:a)测量范围:-20℃~300℃b)测量精度:1℃或量程的1%c)工作环境:-20℃~60℃d)通讯方式:RS4852原理及电路设计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发出红外线。
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能量大小及其波长分布同它的表面温度有密切关系,红外测温设备借助光学系统的滤光作用,使目标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进入仪器的只能是预定工作波段。
超过工作波段的其它辐射波长都被限制进入。
红外测温终端利用物体表面温度与发射的红外辐射量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接收被测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来进行温度测量。
终端的测温原理如图1所示。
本终端由红外温度传感器、信号滤波与放大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组成,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由物体发射的红外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由信号滤波与放大处理电路进行滤波、放大,再由A/D转换电路进行数模转换,后送至微处理器电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物体的温度信息,经串口通信电路传送至上位机软件进行显示、处理等,图1中,从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输出目标表面值和环境值进行处理,参考电压电路加入了一路标准参考电压信号,提高测量的精度。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或物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用户端。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重点讨论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首先,设计一个高精度的温度监测系统是十分关键的。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红外线传感器来实时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到测温范围、测量误差、响应速度等因素。
应该选择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的红外传感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温度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来实现。
在硬件方面,温度监测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同时,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用户友好性,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数据查询。
在软件算法方面,温度监测系统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校准,以消除传感器的误差和漂移。
其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温度单位和显示格式。
最后,根据监测数据提供相应的报警机制,当温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及时发送警报通知用户。
此外,为了实现温度监测系统的优化,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频率的优化: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合理设置数据采集频率。
对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场景,可以适当提高采集频率,以获取更准确的温度数据。
2. 温度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和协议。
可以选择无线传输方式,如蓝牙、Wi-Fi或LoRa等,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3. 数据存储与分析:对于长时间监测的应用场景,可以考虑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这样可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4. 功耗优化: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温度监测系统,功耗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选择低功耗的组件和采取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来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3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键盘
被 测 目 标
光 学 系 统
红 外 探 测 器
滤波、放 大
滤波、放
A/D 转 换
单片机 PC上位机
大
LED显示
参考电压
ppt课件
4
系统硬件块
ppt课件
6
红外测温模块
红外测温模块采用非接 触手段,解决了传统测温 中需要接触的问题,具有 回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 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通过红外测温传感器 扫描被测物体,并把相应 的红外辐射数据通过P1.5 和P1.6口传送给单片机。
变量等于7?
否
是
变量清0,接受下一个字 节的数据
ppt课件
10
系统性能检测
• 测量结果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高精度红外测温仪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高有堂 答辩学生:樊永谦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 系统硬件设计
4 系统软件设计 5 设计系统进行的调试
6
ppt课件
2
研究背景
温度是确定物质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的测量与控制在国防、军事、科研、农业 以及医学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跟传统 的水银温度计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在克服了 传统的缺点,提高测量精度,以追求低成本 的原则,研制了非接触式的高精度红外测温 仪,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既快又准确的测量 。
ppt课件
7
开始
初始化
键入
否
系
是
统
测温
否
软
是 接收数据
件
设
显示
计 返回
ppt课件
8
红外测温程序模块
开始
定义数组存放测温数据
开启测温
读取数据
否
第一个字节为0x4c或0x66 并且第五个字节为0x0d
是 计算温度值
返回
ppt课件
9
读测量数据流程图
开始
否 判断P1.6是否 为0
是
接受一位数据存放在数 组中,变量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