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山大网络学院成考《神韵诗研究》附答案
440#——神韵诗研究

一、单选题1.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a)。
A.《咏荆轲》B.《饮酒诗》C.《归园田居》D.《杂诗》2.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是(c)A.《襄阳歌》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D.《梦游天姥吟留别》3.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a)。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C.《白马篇》D.《美女篇》4.元朝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是(a)。
A.虞集B.赵孟頫C.姚燧D.揭傒斯5.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谁的笔墨(a)A.杜甫B.陶渊明C.李贺D.李白6.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c)。
A.王维B.裴迪C.张若虚D.张子容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c)。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B.李白、杜甫C.韩愈、柳宗元D.白居易、元稹8.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c)。
A.左思B.刘琨C.郭璞D.孙绰9.《典论•论文》的作者是(b)。
A.刘勰B.曹丕C.陆机D.钟嵘10.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c)。
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二、多选题1.庾信的代表作是(ac)。
A.《拟咏怀》27首B.《咏史》8首C.《哀江南赋》D.《芜城赋》2.下列作家属中唐的有(bcd)。
A.李商隐B.刘禹锡C.韩愈D.元稹3.下列作家属于唐宋派的有()。
A.张岱B.唐顺之C.茅坤D.归有光4.下列关于谢朓的表述正确的是(abc)A.死于狱中,时年36岁B.齐梁诗坛首屈一指C.西邸文人集团成员D.诗歌语言晦涩赘典5.杜甫的杰出乐府诗“三吏”、“三别”是描写安史之乱社会现实的一组叙事性史诗,其“三吏”的篇名是(bcd)。
A.《贼退示官吏》B.《新安吏》C.《石壕吏》D.《潼关吏》三、判断题1.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沉浮。
后面一句是: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神韵诗研究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杨维桢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末极为流行,世称()。
A.白居易体(白体)B.诚斋体C.铁崖体(铁体)D.半山体2.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曹植B.曹操C.曹丕D.蔡琰3.《洛神赋》的作者是()。
A.王粲B.曹丕C.曹植D.曹操4.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A.寻求诗律新变B.恢复风雅传统C.讲求彩丽竞繁D.倡导应制咏物5.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谁的笔墨()A.杜甫B.陶渊明C.李贺D.李白6.《悼亡诗》的作者是()。
A.左思B.刘琨C.陆机D.潘岳7.《文赋》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植C.陆机D.钟嵘二、多选题1.下列作家属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2.下列关于谢朓的表述正确的是()A.死于狱中,时年36岁B.齐梁诗坛首屈一指C.西邸文人集团成员D.诗歌语言晦涩赘典3.以下属于王维的诗句的是:()。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以下篇目属于著名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有()A.《原道》B.《征圣》C.《惑经》D.《正纬》5.“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李贺B.韩愈C.孟郊D.贾岛6.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B.“三吏”、“三别”C.《登高》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下列诗人属于建安诗人“三曹”的有()A.曹髦B.曹操C.曹丕D.曹植三、判断题1.古代诗歌截止到新中国成立。
()2.玄学是魏晋时期的道家哲学。
()3.到了陶渊明,田园诗还没有成熟。
()4.严羽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诗歌需要风骨、声律、兴象三者。
()5.沈佺期和宋之问最终并没有定格律诗的形式。
()6.“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语出阮籍。
()7.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A_3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A_3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
A.易安体B.东坡体C.樵歌体D.稼轩体2.花间派的鼻祖是()。
A.韦庄B.温庭筠C.冯延已D.李贺3.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A.冯延巳B.晏殊C.欧阳修D.柳永4.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厉鹗B.纳兰性德C.朱彝尊D.张惠言5.《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
A.高适B.岑参C.王翰D.王昌龄6.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古诗十九首》D.《江南》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
A.郑光祖B.周德清C.乔吉D.钟嗣成8.辛弃疾著名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篇名是()A.《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B.《清平乐》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B.子夏C.颜渊D.荀子.10.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A.范仲淹B.欧阳修C.王安石D.晏殊11.《漱玉集》的作者是()。
A.晏殊B.周邦彦C.朱敦儒D.李清照12.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A.唐宋派B.茶陵派C.公安派D.前七子二、多选题1.清代南朱北王指的是()A.朱彝尊B.王世贞C.王士禛D.朱敦儒2.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下面属于四家的是()A.小说B.话本C.说经D.讲史3.属于“竹林七贤”的有()A.王粲B.阮籍C.嵇康D.山涛4.以下诗句属于边塞诗的()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D.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5.属于前七子的是()A.李梦阳B.何景明C.李攀龙D.徐祯卿6.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自己分为四类()A.讽喻诗B.闲适诗C.感伤诗D.杂律诗7.《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A.赋B.比C.兴D.风三、判断题1.“南曲之祖”指的是《琵琶记》。
神韵诗研究山大网络继续教育专升本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山东大学本科汉语言

A、严羽 B、司空图 C、方回 D、刘克庄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 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 元 D、白居易、元稹学 A.早年尚末出仕之时 B.第一次出仕之时 C.彭泽挂冠之时 D.晚年贫困潦倒之时 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杜牧 A、杜甫 B、陶渊明 C、李贺 D、李白
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
“神韵”概念最初是用来品评人物的,是指人物外在相 貌、神情所表现出的人物的内在气质与品格。后来,“ 神韵”一词是指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 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痕迹,体现 出清空淡远的意境。通俗地说,神韵就是传神或有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神韵诗”,当然,也有
ACD
AB
ACD
ABC
ABCD BCD ABCD BCD ABC ABD ABCD ABCD
AC BCD BCD ABCD ABCD ABD AC
C A
A C
C C C C A D
B
C
C
D
C
A
A
A
B
× √ √ × × √ √ √ √
×
×
√
×
答案为自己总结/网上搜索,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 禅学和庄学作为神韵诗学的精神源头赋予了此派理论更 多的美学和暂学的深度,并且令这种理论的民族特色显
多选题
题目
下列说法中属于评述阮籍《咏怀》诗的有()
下列关于谢朓的表述正确的是()
神韵诗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古代诗歌截止到()。
A:辛亥革命B:清朝末年C:戊戌变法D:鸦片战争答案:A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楚辞》B:《玉台新咏》C:《诗经》D:《春秋》答案:C3.辛弃疾以()形词。
A:气B:文C:心D:志答案:A4.简要说明中国的诗歌研究传统包括()、五四传统和前苏联文学理论传统。
A:古代传统B:明清传统C:唐宋传统D:上古传统答案:A5.()对“神韵”概念的使用早于诗歌理论。
A:音乐艺术B:围棋艺术C:书法艺术D:绘画艺术答案:D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A:曹植B:李白C:曹操D:刘勰答案:C7.“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
”出自明代()的《诗薮》。
A:胡应麟B:宋濂C:刘伯温D:高启答案:A8.()是魏晋时期新的道家哲学。
A:玄学B:佛学C:玄真教D:正一教答案:A9.狭义的神韵理解以()为代表。
A:刘勰B:严羽C:杜甫D:王士禛答案:D10.“神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时期。
A:南北朝B:唐代C:两汉D:先秦答案:A第一章测试1.建安时期,曹操、()、曹植父子三人擅长文学,后世称其为“三曹”。
A:曹冲B:曹丕C:曹洪D:曹豹答案:B2.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A:颜回B:曹植C:祢衡D:孔融答案:D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曹操的()。
A:《步出夏门行》B:《短歌行》C:《观沧海》D:《蒿里行》答案:A4.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
A:左思B:张衡C:王戎D:曹操答案:C5.正始清远派的代表是嵇康和(),他们是玄学家兼诗人。
A:刘伶B:阮籍C:应玚D:刘祯答案:B6.“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语出()。
A:阮籍B:曹植C:嵇康D:陈琳答案:C7.清远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
本科汉语言第三学期《神韵诗研究》A-C

神韵诗研究模拟卷一、名词解释1.左思风力:左思《咏史》八首无论是抒写志向怀抱、愤懑反抗,还是写自己的遗世高蹈、大彻大悟,均能古今融合,气势雄健;直抒胸臆,慷慨淋漓,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与以潘、陆为代表的繁缛雕饰之风迥异,表现了鲜明的创作个性。
不但对咏史诗的题材有极大的开拓,而且他这种“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独创表达方式,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左思风力”。
2、大小谢:宋时的谢灵运、齐时的谢朓,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世称“大小谢”。
二、简答题1、历史上关于神韵的两种认识三、一种认为神韵是诗歌中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
代表人物如明代的胡应麟,清代的翁方纲,当代的钱钟书等,他们看法的共同点是认为神韵不是某种风格的代表,更不是某一流派的特称,而是诗歌皆应有具有的一种美感。
四、一种理解是狭义的,以王士真为代表,认为神韵仅仅是传统诗学中的一支,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内涵。
五、默写作品1、孟浩然的一首神韵风格的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论述题1、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2、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成人教育文学理论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文学理论专题课程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
持一种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
是”。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把
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与寄情于事。
6、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提出了“韵味”说,明代提出了“景媒
情胚”说。
8、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
意蕴影响的过程。
9、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审美意识形态:
2、语言本体论:
3、诗歌:
1。
(精选)山大网络学院成考《中国当代文学》附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B )。
A、吴晗B、孟超C、曹禺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B )。
A、钟台妹B、钟平妹C、刘淑华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C )。
A、柯岩B、刘心武C、宗福先4、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 B )中的人物。
A、《我爱每一片绿叶》B、《班主任》C、《立体交叉桥》5、《白鹿原》的作者是( A )。
A、陈忠实B、张炜C、张承志二、多项选择: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A、C、D )。
A、《九月寓言》B、《心灵史》C、《家族》D、《古船》2、沙叶新的剧作有( A C )。
A、《马克思秘史》B、《报春花》C、《陈毅市长》3、陈奂生系列包括( BCD )。
A、《李顺大选屋》B、《陈奂生上城》C、《陈奂生转业》D、《陈奂生包产》4、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A、B )。
A、现代诗社B、蓝星诗社C、草根诗社D、龙族诗社5、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 A、B、C、D )。
A、梁生宝B、姚世杰C、郭振山D、郭世富三、简答:。
1、“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特色是什么?2、新时期启蒙文学主潮的标志是什么?3、新时期军事文学有何突破?4、举出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者及代表作。
参考答案: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纪实性品格,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表现。
3、恢复现实主义大胆触及军内矛盾,对军旅生活作全方位扫描,抛弃神化、净化方法,塑造丰满复杂的人物性格。
4、崔德志《报春花》沙叶新《陈毅市长》、《寻找男子汉》四、论述:。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一是面向生存,审美对象整体转移。
呈现本真的原生状态,逼近最基本、最凡俗、最扰人也是最现实的人生世相。
如池莉《烦恼人生》就写工人印家厚一天的吃喝拉撒睡,怎么坐车,怎么上班,怎么排队等等日常琐事。
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写小刘妻子怎么离上班的地方远,怎么想办法调近点,以及买的豆腐没放冰箱以至馊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极真实地写出了交通拥挤等问题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生活烦恼、感情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韵诗研究模拟题(一)一、选择题1、神韵诗派的起源是()。
A. 清远诗派B. 格调诗派C. 浪漫主义诗派D. 现实主义诗派2、《赠兄秀才入军》是哪位诗人的作品?(B)A. 阮籍B. 嵇康C. 左思D. 郭璞3、下列诗人中属于清远诗派的寒士线索的是()。
A. 谢灵运B. 郭璞C. 陶渊明D. 张协4、下列诗人中开创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是(B )。
A. 孟浩然B. 王维C. 储光羲D. 刘长卿5、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王士禛诗歌观点的是()。
A. “韵外之致”B.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C.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D. “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二、填空题1、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钟嵘在《诗品》中评为“言在耳目之内,_情寄八荒之表_”,“厥旨渊放,_归趣难求_”。
2、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的是左思的《_咏史_》八首。
3、元嘉三大家是指_谢灵运、颜延之、鲍照__三位诗人。
4、填写下列诗句:_钟鼓馔玉不足贵_,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__惟有饮者留其名_。
5、填写下列诗句:年来肠断秣陵舟,_梦绕秦淮水上楼_。
_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三、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2、左思风力:3、《诗品》四、简答1、阮籍的《咏怀诗》有什么特点?2、李白乐府诗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里?参考答案:三、1、指汉魏之际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和面貌。
他们在诗歌中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对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追求,同时也有对人生苦短的哀叹。
他们的诗歌呈现出“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
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2、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
钟嵘《诗品》中写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3、《诗品》是齐梁时期钟嵘所写的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
《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分上中下三品。
书中体现了钟嵘的诗歌观点,即一是强调赋和比兴的相济为用,一是强调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
善于概括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钟嵘论诗的一个重大特色。
钟嵘《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
四、1、一,充满了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或写书目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或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或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
二,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咏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正体现了他忧愤深广的情怀。
三,面对污浊的社会与短暂的人生,阮籍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旷达,在诗歌中,他也为自己设计了精神的出路,这就是游仙和隐居。
四,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2、李白的乐府诗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的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
其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借古题写现事,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己怀。
李白的乐府诗常常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
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五、1、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
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
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
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和“尚巧似”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
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幷不遗余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
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
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
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
因而他笔下的物象,就更多地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
神韵诗研究模拟题(二)一、选择题1、下列文人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C )。
A、孔融 B. 王粲 C. 曹植 D. 阮瑀2、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诗风是(C )。
A、建安诗风 B. 正始诗风 C. 太康诗风 D. 盛唐诗风3、东晋玄言诗的发展,与(B)的流行大有关系。
A、道教 B. 佛教 C. 儒学 D. 经学4、被称为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的辞赋作品是(A)。
A、《归去来兮辞》 B. 《五柳先生传》 C. 《桃花源记》 D. 《闲情赋》5、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 王维B. 裴迪C. 张若虚D. 张子容二、填空题1、填写下列诗句:__秋风萧瑟天气凉, __,草木摇落木为霜。
……明月皎皎照我床,__星汉西流夜未央_。
2、填写下列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__江月何年初照人_?_人生代代无穷已__,江月年年只相似。
3、盛唐时期,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_才子__型诗人群体间的争奇斗妍所取代。
4、李白的绝句受__乐府民歌__的影响极为明显。
5、“元四大家”是指__赵孟頫、黄公望、王蒙_、吴镇___。
三、名词解释1、太康诗风2、玄言诗:3、永明体四、简答1、陶渊明诗歌的题材内容有什么特点?2、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是什么?五、1、论述鲍照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三、1、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
2、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
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3、即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故又称“永明体”。
它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
代表诗人有沈约、谢朓等。
四、1、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他还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雕敝。
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
陶渊明的行役诗共同的主题就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
2、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五、1、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征夫戍卒的生活,是鲍照诗歌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也渗透着诗人自己的慷慨不平。
描写游子、思妇和弃妇的诗,在鲍照的诗中也占相当的比例。
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哀怨凄怆,细致感人。
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的疾苦,在鲍照的诗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此外,鲍照的诗歌在山水描写方面也颇有特色。
他的山水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在风格上与他的七言乐府不同,以深秀幽奇、严整厚重为主要特点。
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但在当时却被目为“险俗”或“险急”。
首先,从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情调来看,鲍照以寒士的身份抒发了贫寒之士的强烈呼声,表现为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
其次,从诗歌的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以及风格特征等方面来看,鲍照的诗歌尤其是乐府诗,多得益于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的艺术经验。
神韵诗研究模拟题(三)一、选择1. 清初诗人中,能以诗描写兵荒马乱之际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惨状从而有“一代诗史”之誉的诗人是(C )A.钱谦益B.屈大均C.吴伟业D.顾炎武2. 韦应物后期诗歌的特点是(D)A境界阔大B清新流丽C气势壮伟D闲淡简远3.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 B )A《蒿里行》B《燕歌行》C《薤露行》D《野田黄雀行》4.嵇康的诗歌被评为( D )A沉郁顿挫B难以情测C文典以怨D清远峻切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C )A.《豳风·东山》B.《王风·君子于役》C.《邶风·击鼓》D.《小雅·采薇》二、填空1. 初唐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诗人是。
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画的经典评价。
3. 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_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____。
4. 《诗品》评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的诗人是__郭璞____。
5. 盛唐王维和孟浩然诗派的两位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三、名词解释1.魏晋风度2.玄言诗:3. 神韵说四、简答1.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2. 试比较大小谢的山水诗创作。
五、论述1. 如何理解游仙诗、玄言诗与神韵诗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1. 魏晋风度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2. 魏晋玄学风盛。
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
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
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诗人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