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一、日夜更替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它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日夜更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24小时。
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了日夜的变化。
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更替对人类的生活和生物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白天,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给人们提供了光线和热量,使得我们能够看清周围的事物和进行各种活动。
而在夜晚,太阳不再照射地球,天空变得漆黑一片,只有星星和月亮的光芒点缀着夜空。
这个时间段,人们一般会休息和睡觉,动物也会进入休眠状态。
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更替对人类的作息时间和生物的生物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坐标意义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意义是确定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
地球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其位置。
而地球的自转使得经度的概念得以产生。
经度是指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一个半圆,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
经度的起点被定义为通过英国伦敦的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分别增加或减少,最大为180度。
通过经度,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东西方向位置。
纬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一个圆环,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纬度的起点被定义为赤道,也就是0度纬线。
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分别增加或减少,最大为90度。
通过纬度,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南北方向位置。
地球自转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这对地理研究和导航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还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赤道区域与极地区域的温度差异。
赤道区域由于靠近太阳,阳光直射的时间长,热量较多,所以赤道地区的气温较高。
而极地区域由于离太阳较远,阳光直射的时间短,热量较少,所以极地地区的气温较低。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对地理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自转约为23小时56分钟4.1秒,因此人们将其划分为24小时一天的时间单位,从而方便生活和工作。
2.日照时差: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日夜变化,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作息习惯有很大影响。
3.气候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主要由太阳照射和地球自转引起的气候变化决定。
如赤道地区因为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较多,因此比较热,而两极地区则由于日照时间较短,因此温度较低。
地球公转:
1.时间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人们以此为基础,划分出了一年的时间单位,方便人们计算和安排活动。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和公转速度的变化,不同季节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等环境因素上的差异。
3.地理位置的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在不同位置相对于太阳的距离不同,这也决定了地球不同时期能看到的星座和行星。
综上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人们的时间计算、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和天文现象的观测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B
快速记忆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
•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南半球
原方向
偏移 方向
北半球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 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旋转一周的角度 = 自转的周期
360°
360°
= 恒星日 = 23时56分4秒
360°
15 °
24时 = 小时
1° = 4分钟
除两极点外,全球相等,皆 约为15 °每小时,极点为零。
二、产生昼夜交替
探究:
1、假设地球会发光发亮,或者地球是透明的, 是否会有昼夜现象?假设地球不自转,昼夜是 否会交替?
2、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有没有区别?
3、晨线和昏线有何区别?它们与太阳光线 什么关系?
4、晨昏线在地表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探究一:地球上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太阳照射 昼与夜现象
(一)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计算方法
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个小时,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经度差 时间差 15° 1小时 1° 4分钟
时间差 1小时 4分钟
经度差 15° 1°
活动:如果知道一个地方的地方时,能不能求 得其他地方的地方时呢?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间差 =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15
探究四: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 晨昏线与太阳 光线始终是垂 直的关系。
• 由于地球自西 向东转,使地 球表面的晨昏 线不断向西移 动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自转的地理意义本节内容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
一、昼夜交替与时差:本部分从昼夜交替现象导入,然后将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内容引入;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教材阐述了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和规律。
1. 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 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 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1.晨昏线及相关概念。
(重点)2.地方时和区时。
(难点)3.国际日期变更线。
(难点)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2007年2月,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群飞离夏威夷群岛,前往日本,进行首次海外之旅。
刚开始切正常。
然而,当战斗机机群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一些战斗机的导航等多个电子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完全失灵。
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一下子变成了瞎子”。
美国空军后来找到了这次行动中战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脑系统设计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理问题。
这批战斗机为什么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会变成瞎子”?其电子系统设计时忽略了哪一重要的地理问题?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板书: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原因2. 规律【问题】1.什么是地转偏向力?2.为什么会存在地转偏向力?3.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是怎样的?(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由于地球自转,沿着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区时划分的原则确定各地点所在的时区。
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为15°的倍数,通常其东西各7.5°范围为同一时区。
第二,可用数轴的方法计算两地间的时差:两地间相隔几个时区,相差就足几小时;越在东边的地方,时问越早。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导语】⽆忧考整理发布了《⾼⼀地理地球⾃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供⾼考考⽣参考学习,希望对考⽣有所帮助。
更多⾼⼀、⾼⼆、考试知识点、学习资料、热点资讯请继续关注⽆忧考。
⾼⼀地理地球⾃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
地球⾃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时(3)沿地表⽔平运动的物体发⽣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度的变化
春秋分⽇:由⾚道向南北⽅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由23o26’N向南北降低⽅向降低
冬⾄⽇: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达到值越⼤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首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即一天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形成了昼夜的变化规律。
当地球上其中一地区正面向太阳时,就是白天;当该地区背向太阳时,就是黑夜。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在于决定了地球上的时间和节奏。
不同地理区域的自转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这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时差情况。
其次,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即一年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变化的。
夏至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而冬至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于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时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的不同。
当太阳直射的地方越靠近赤道时,温度就越高,形成夏季。
而当太阳直射的地方离赤道越远时,温度就越低,形成冬季。
公转也决定了地球上的四季的交替。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还体现在日照的变化上。
自转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公转决定了每个地区在一天中的阳光照射时间长短。
这种变化是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赤道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温度较高,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太阳角度很小,温度较低。
日照的变化还影响着地球上的植被分布和动物的活动。
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殖往往与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直接关系。
此外,地球自转和公转还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其他一些影响。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地球的地球磁场,它是地球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暴和电磁辐射的重要屏障。
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地球上的海洋水流和气流的分布。
例如,由于地球公转导致赤道地区温度较高,冷热气团在赤道附近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
这些气流和洋流对地球上气候系统的分布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来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它们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日照、气候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
自转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时差,公转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分布。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不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分不清他们代表着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
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
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
(图解)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
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
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
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 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
B 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4幅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图中,表示 南半球的是(图中实线表示物体运动的偏移,虚线表
示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 B
A
B
昏线: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B
A
AB是晨线
A
AC是昏线 C
B
C
判 断 晨 线 还 是 昏 线
晨
夜半
球线
昏
太
昼半球
线
阳 光
线
AN
D
C
S
B
(3)晨昏线特点:
A: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B:晨昏线平分赤道:
C: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010·山西山大附中考试)下图是“地球自转等 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 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D )
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0时经线)
2、日期变更:日界线两侧日期要变更
0点(24点)
180°
天一减 加一天 天一加 减一天
3、日期范围确定: 从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今天的范围
从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昨天的范围
0点(24点)
180°
昨天
今天
昨天
已知图中阴影部分是3月21 日,空白部分是3月22日。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 极点为 0,南北纬 60° 的 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考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理解) 产生时差 (理解)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 生偏转。 (了解)
(一)、昼夜交替
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 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 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1)广州亚运会开幕时A点是 ▲ 点钟。广州亚运会 举办期间,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 (2)多哈亚运会举办期间,当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受 ▲ (填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影响。
2012年学测真题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 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 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
区时的基础
/
来自地方时,是每个时 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联系
西十二区
?
-5
0时区
?
2012-11-26 2:50
+8 东十二区
东 加 西 减
2012-11-25
东 早 西 晚
180 °西
21:50
2012-11-26 180 0° 10:50 东 °
例: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 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 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D ) 借来24小时,所以日期减一天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12
? -8
5-16=-11
0
+8
+12
-11+24+10=23:00
5:00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 2、规律:
赤 道
口诀:北右南左赤道无, 纬度越高,运速越快越显著
2010年学测真题
图3为“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西五区)地震示意 图”。 读图完成5-7题。
5、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的时区是 A、12日4时53分 B、12日16时53分 C、13日2时53分 D、13日18时53分
2011学测真题
3.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 火升空,准确入轨。此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 A.9月30日10时59分 B.10月1日8时59分 C.10月1日10时59分 D.10月2日2时59分
考点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 向、周期、速度)。
6
自转的基本规律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23时56分4秒 一个恒星日
• 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侧视图:
俯视图:
0
30
60
N
北——逆 N——N
从北极上空看
0
30
60
S
南——顺 S——S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的速度 1、角速度: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1、昼夜更替地球自转 ?如果地球不自转
自转周期:24小时 一个太阳日
晨昏线的分类及确定方法
晨线 地球上的点随着地
球自转,经过它后 ( 由黑夜进入白天 晨 线 )
地球上的点随着 地球自转,经过 ( 它后由白天进入 昏 线 黑夜 )
昏线
例:根据给 你的各种地 球昼夜半球 运动图判断 晨昏线。
41.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图13为“广 州亚运会开幕时东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阴影区为夜半 球)”,表2为“第15~17届亚运会举办地及举办时间”。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7分)
亚运会 第15届 第16届 第17届
举办地 多哈 广州 仁川
举办时间(当地) 2006年12月1日至15日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 2014年9月18日至10月4日
(二)产生时差
地方时 含义 特点 计算
因经度而不同而出现 不同的时刻
区时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各 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 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经度每隔15°,地方时 相邻两个时区,区时 相差1小时,且相对位置 相差1小时,每往东1 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
(三分钟侯课)复习:
•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2、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3、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 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 生命和条件的原因; • 4、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5、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授课人:朱江艳
考点直击: •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和速度; • 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 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