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情 基本情况
呈贡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呈贡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呈贡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是该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近年来,呈贡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本文将对呈贡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呈贡区的基本情况。
呈贡区于2003年设立,是中国东南边疆开发开放重点区域之一。
呈贡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距离昆明市中心仅约30公里,有七彩云南、世博园等知名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呈贡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云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在经济方面,呈贡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占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呈贡区是昆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呈贡区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汽车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呈贡区积极引进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城市建设方面,呈贡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呈贡区重视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呈贡区相继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学校、医疗机构、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呈贡区还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保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未来,呈贡区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方面,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呈贡区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呈贡区还将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城市建设方面,呈贡区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活品质。
呈贡区还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此外,呈贡区还应加强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呈贡区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的来说,呈贡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于昆明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

关于昆明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
昆明印象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这次旅行让我对昆明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初到昆明,我就被这座城市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昆明的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昆明的气候也十分宜人,四季如春,即使在冬天也不会太冷,这让我这个来自北方的人倍感舒适。
在昆明,我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石林。
这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惊叹不已,石柱群形态各异,错落有致,仿佛是一座座石头的森林。
此外,我还游览了滇池、西山等景点,领略了昆明的自然之美。
除了自然景观,昆明的历史文化也让我着迷。
我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等地方,了解了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我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如过桥米线、鲜花饼等,让我对昆明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昆明的这几天里,我还结识了许多热情友好的当地人。
他们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昆明的温暖和人情味。
总的来说,这次昆明之行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领略了昆明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还结识了许多热情友好的当地人。
我相信,这次旅行会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云南基本情况

云南省省情一、概况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八名。
东与广西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境内横穿而过。
人口数量排名为第十二名,占全国人口3.36%。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其中三江并流是中国唯一一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二、行政区划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三、自然资源云南省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现状

杞麓湖景观
(七)异龙湖
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是云南省八 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异龙湖及湖畔,风 景名胜极多。岛上遍植花木,环境清幽,, 湖四周良田绵延,荷池飘香。大水城上的 海潮寺,小水城上的后乐亭以及来鹤亭、 白浪水月寺、龙港广胤寺、五爪山罗色庙, 湖北边的乾阳山等都是佳景,其中以来鹤 亭为最。一年四季,异龙湖上游人不绝, 全凭小船飞渡。这里有"第二西湖"之称,为 滇南的游览胜地之一。
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景观
(二)洱海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部,湖体主要 在大理市,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白语称 “耳稿”,意为下边的海子,因湖形似人洱海耳, 汉语遂称为洱海。海拔1966米,湖身北起洱源江 尾村,南到下关团山,古城大理如一只巨型蝴蝶 匍匐在海边至山脚的平坝上。湖水面积250多平 方公里,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虽没有 滇池大,但洱海平均水深11米,最大深度达21米, 蓄水量约30亿立方,相当于滇池的两倍,且湖水 透明度约4米,湖水呈绿色,也胜于遭受污染之苦 的滇池。
成了133公顷的沼泽地。
被称为“公共厕所”的滇池
一阵西南风扑来,几 百米以外就能闻到 臭味。滇池水呈墨 绿色,水面散发着 一股恶臭。大量暴 发的蓝藻随着湖水 翻滚着,水葫芦在 阳光下随湖水上下 跳荡,绿油油的一 大片——这就是现 在的滇池——一个 举世闻名却又被称 作“公共厕所”的 高原湖泊。
在一家省级印刷单位工作的孙师傅,1964年参加工作。 他告诉记者说,那时的滇池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饮用,当 时在通往滇池的大观河上有许多打鱼的渔民,煮饭时就用水 桶直接取水用。孙师傅那时酷爱到滇池钓鱼,他常用铝制饭 盒带上一盒冷饭,饿了就着滇池水吃饭,也不会闹肚子。对 滇池有着深厚感情的孙师傅说:“我们这代人可能看不到滇
滇池水文及气象基本情况

滇池水文及气象基本情况
一、滇池的基本情况
1、滇池属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流域总面积292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5.7×10^8立方米。
2、滇池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
水位落差0.8~1.0米。
滇池中污染底泥平均厚度为0.2米,最深处达0.94米。
3、滇池包括“草海”和“外海”两部分,湖面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和97.3%。
二、滇池控制运行水位(极限值)
滇池分为外海和草海
1、滇池外海控制运行水位为:正常高水位1887.5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特枯水年对应水位1885.2米,汛期限制水位1887.2米,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1887.5米。
2、滇池草海控制运行水位为:正常高水位1886.8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
三、滇池流域气象条件
滇池1~3月风向会出现回旋,
受地势山形等影响。
附表:滇池常年风力情况
月份风力月份风力1月 3.5m/s 7月 2.4m/s
2月 4.1m/s8月 2.0m/s
3月 3.6m/s9月 1.9m/s
4月 3.6m/s10月 2.2m/s
5月 2.7m/s11月 2.8m/s
6月 2.3m/s12月 2.6m/s 常年平均 2.51m/s,平均浪高0.3~0.8米。
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设施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农业,它是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操作管理,人为控制环境因素,为作物创造一个较适宜的生长发育空间,摆脱传统农业自然环境的制约,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
设施农业生产水平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比较迅速,设施规模在不断扩大,设施规格也在相应提高。
但也暴露出在宏观管理上无序状态的问题,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也不乏盲目性,缺乏总体规划、规范化和标准化。
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我国设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以便为主管部门制订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和宏观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据,从而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农业创造条件。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也是滇中农业示范区,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较快,但就其规模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有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设施农业类型结构性能应用现状对策Abstract:Facilities for intensive agriculture is a high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t is through certain facilities and technic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artificial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create a more suitable for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 thus facilit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high yield and efficient. Facilities,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facilities growing in size, facilities specifications are also increased accordingly. But also exposed the state of disorder in the macro-management issues,to develop infrastructure in agriculture, but also no lack of blindness, the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herefore necessary to study in depth investiga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the views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macro-management approach and policy documen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to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ility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e. Kunming is the capital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Yunna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s also, in recent years,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but in its scale and level, with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reas is still relatively larg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some issues can not be ignored, should arouse our attention there.Key words:Agricultural facilities Type Structure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Status Strategy一、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为20万亩左右,其中:钢架大棚(含复合材料大棚)占总面积的10~15%左右;简易竹竿大棚、小拱棚占85~90%。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赵滇豫【内容摘要】自城市产生以来,街道形态及其模式一直都是影响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因素。
城市的街道模式往往赋予城市独特的空间特征。
我国城市类型非常丰富,城市拥有自身的街区文脉,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城市街道模式趋同、混乱,城市空间乏味、雷同,全国多数城市缺乏自身特点,丧失地方文化与特色。
尤其近年来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对城市街道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不再局限于娱乐、休闲、购物等功能,过分现代化与完全散失民俗风情文化的建筑与街道设计使人们感觉厌烦、对生活过的城市不再有亲切感,人们想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根源,一种历史文脉。
【关键词】城市街道;商业街道;历史文脉。
引言自城市产生以来,街道就随着城市的发展一起发生着改变,街道中包含了商业经济也包含了历史文脉,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飞速提升,城市的发展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一幢幢高高耸立起的大楼与不断兴建的居民住宅区,这从里到外无疑都体现着一个“拆”字,当楼建得多了,路变得宽了,建筑变得越来越几何化时,生活在此空间的人却变得越来越烦躁,觉得城市生活是如此的乏味,再也没有了对城市的亲切感,纷纷赶着休假往外跑,去寻找一份清净,一份回归,一份自然,其实,人们也就是在寻找一种“根源”。
现代的城市发展就如机器一样在运作着,超理性的规划与建设,缺乏人情味,慢慢的,城市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在完全被现代化所吞噬的空间中失去了历史人文、特点与文化特色。
当然,城市除了包容居住者还有许多的功能,我们无法单一用行政官员负责制和图纸式所谓理性规划方式来很好的解决城市问题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感性与热情的方式来看看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心怀一种人文心态来观察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感情色彩,而道路的发展不仅仅只作为城市交通的关键,更多的则是城市的窗口与形象,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道包含了商业经济也包含了不可抛弃的历史文脉,而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街道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而是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精神,一种根源及一种历史文脉。
昆明经济发展性现状

昆明市对外贸易活跃,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04
昆明经济发展成果
经济总量增长
生产总值
昆明市GDP稳步增长,2022年GDP总量达到7500亿元,比上年 增长5.0%。
工业增加值
昆明市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15.6%,有力支撑了经 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问题
01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昆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龄人口和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02
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昆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质
量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03
政策支持不足
针对老龄化问题,昆明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
2023
昆明经济发展性现状
目 录
• 昆明经济发展概述 • 昆明经济结构现状 • 昆明经济发展动力 • 昆明经济发展成果 • 昆明经济发展挑战 • 昆明经济发展展望
01
昆明经济发展概述
经济发展背景
地理位置优势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部,面向东南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 置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昆明市需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环保产业和绿 色经济。
06
昆明经济发展展望
发展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科 研机构和企业创新,推进新药研 发和制造。
信息技术
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推动昆明 成为云南省的信息技术中心。
政策扶持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桥头堡”政策的实施,为昆 明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昆明市市情、基本情况昆明市位于云南中部。
气候特征:昆明属北纬亚热带辖区:14个。
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
其中主城区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新区、安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开发区。
面积昆明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330平方公里,呈贡新区120平方公里)。
海拔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米,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米。
人口全市人口721万,常住人口629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
民族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6.52%。
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48%。
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1992年10月成立,管理西山区盘龙江以西,广福路以南,船房河以东前卫街道办事处的4个社区,福海街道办事处的4个社区的部分区域,以及呈贡新区的大渔街道办事处。
空港经济区,2005年成立,管理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2010年7月1日成立,管理呈贡新区七甸街道办事处,宜良县汤池镇及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
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2011年1月1日成立,管理东川区红土地镇、舍块乡,禄劝县转龙镇、乌蒙乡、雪山乡,寻甸县倘甸镇、凤合镇、联合乡、金源乡。
交通建设昆明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昆明新机场年吞吐量计划2200万人次,将于2011年通航。
建成后将是全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
昆明市内现有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
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有108、213、320、324、326等多条国道经过,京昆,沪昆,汕昆,广昆,渝昆,杭瑞高速等高速过境。
昆明市区主要出行方式为公交,建有快速公交道路9条,公交线路295条,日运量近260万人次。
昆明轨道交通规划已编制完成,六条线路总长近190千米,轨道交通首期线路已于2008年12月19日动工,现已开工四条线路,第一条线路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
航空现在使用的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Kunm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KMG)2010年吞吐量2019万人次,位列全国城市第七、西部第二、世界第六十六。
机场有飞往大阪、仰光、首尔、曼谷、新加坡、加尔各答、达卡、迪拜、曼德勒、马尔代夫等20余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澳门和台北的三条地区航线、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140条航线及省内的10条航线。
是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Lucky Air co., Ltd.,简称“祥鹏航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云南分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Kunming Airlines Ltd.,简称“昆航”)的基地机场。
该机场于1922年10月通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民用机场,目前已运转近90年,是中国所有机场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机场。
昆明新机场即昆明小哨国际机场已于2007年2月开工,属国家重点工程,机场投资230亿元,是国家“十一五”唯一开建的大型机场,是中国第四个国家门户机场,单体建筑超过北京T3航站楼,为中国最大单体建筑之一。
昆明小哨国际机场位于昆明市区以东20千米的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将于2011年底完工。
新机场停机位108个,跑道两条(2020年前后扩建为4条),航站楼面积58.7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预计2012年吞吐量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2020年达到3800万人次,机场国际航线主要面向南亚及东南亚地区,等级为4F。
公路云南省公路总长近19万千米,公路通车里程为全国第一,公路运输占全省运量近80%。
昆明作为云南的公路运输中心,昆明市内交通发达,机动车数量已突破135万,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居全国第一。
昆明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有108、213、320、324、326等多条国道经过,从昆明起始、经过的高速公路有:市区内道路主要有:环城路、二环快速系统、三环快速系统、北京路(南北向主轴)、人民路——机场高速(东西向主轴)、龙泉路——青年路——官南大道(南北向次轴)、白龙路——白塔路——春城路(南北向次轴)、普吉路——滇缅大道——西昌路——海埂路——前新路(南北向次轴)、西坝路——金碧路——拓东路(东西向次轴)、东风路(东西向次轴)、彩云路(昆洛路)(新城区主轴),此外,还有滇池路,学府路,西园路等主要道路。
公共交通昆明公共交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公交优先公交优惠”政策,1999年在全国推出第一条公交专用道,昆明公交专用道线路总长全国第一,率先推出无人售票和公交IC卡刷卡乘车,目前昆明拥有西南最大的公交车场和立体公交车停车库,有四家公交公司承担昆明公交的运输。
昆明市现有公交线路290多条,日运量250万人次,主要车型为12米及18米长车,市内基础线路票价均为1元,旅游专线、新城线及通往五大客运站的线路票价为2元,远郊线路票价为6—12元且全部实行无人售票制度。
昆明目前在全国率先实施了"BRT"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快速公交线路9条:广福路;金碧路——拓东路;人民路;北京路;西昌路——滇缅大道;学府路(单幅);一二一大街(单幅),锦秀大街,景明北路。
昆明公交全国首先施行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的优惠措施,体现了昆明城市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
昆明共有6951辆出租车,多为捷达和雪铁龙车型,2011年,昆明市出租车将实现GPS定位和叫车服务。
汽车客运站云南80%的运量依靠公路运输,昆明因而拥有多达17个汽车客运站,在2010年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六大汽车客运站,原来17个汽车客运站调整并优化至这六大汽车客运站内。
东部汽车客运站位于四环东路(东绕城高速)与人民路延长线(机场高速)两面寺立交桥西侧,为一级客运站。
经营途经汕昆,广昆高速(昆石高速)进出主城的滇东、滇东南方向客运。
旅客日流量16000人次,日发班次约500班。
南部汽车客运站位于四环南路(南绕城高速)与彩云路(昆洛路)交叉口东侧,为一级客运站。
经营途经昆曼高速(昆玉高速)进出主城的滇南方向客运。
旅客日流量20000人次,日发班次约600班。
西部汽车客运站位于春雨路与益宁路交叉口,为一级客运路站。
经营途经杭瑞高速(昆楚高速)进出主城的滇西方向客运。
旅客日流量18000人次,日发班次约500班。
北部汽车客运站位于沣源路,昆曲高速公路以西一千米处,为一级客运站。
经营途经沪昆,渝昆,杭瑞高速(昆曲高速)进出主城滇东北方向客运。
旅客日流量20000人次,日发班次600班。
西北部汽车客运站位于高新区三环西路北段与昆沙路中间,为二级客运站。
经营途经京昆高速(昆武高速)进出主城的各线班车。
旅客日流量6000人次,日发班次200班。
铁路昆明作为云南铁路动脉的重点,是12条铁路干支线组成的铁路枢纽站,主要线路有: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及昆河铁路等,沪昆高铁,京昆高铁,昆曼高铁,云桂铁路,成昆快铁,昆明环城快铁在建。
昆明站有发往北京、成都、上海、重庆、厦门、郑州、南宁、南昌、西安、广州、武汉、贵阳、杭州等方向的共90列列车。
昆明站昆明中心站,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列车终到站,共82对列车始发/终到昆明南站未来昆明最大的火车站,位于呈贡新区中心,沪昆客运专线、京昆客运专线、云桂(广州至昆明)快速铁路、环滇池铁路、城市米轨列车铁路终到站,所有动车组停靠站。
现以货运为主,建有南站货运集装箱中心,南昆线慢车停车站,共四对列车经停昆明东站昆明最大的货场站昆明西站货运为主,成昆线慢车停车站,共四对列车经停昆明北站货运列车站,昆河米轨停车站,目前仅有从昆明市区石咀站——王家营站列车经停轨道交通目前,昆明轨道交通已经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已于2008年12月19日开建,六条线路总长180.6千米,现城区内地区为地下铁道,城区外为地面或空中轨道,目前,昆明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在全国前列。
昆明轨道交通各车站将不设空调,将成为全国最为节能的轨道交通项目。
六条线路分别为:一号线:(昆医附一院——晋城南站)二号线:(北部客运站——福保村)三号线:(西山森林公园——东部客运站)四号线:(大普吉——昆明南站)五号线:(世博园——滇池度假区)六号线:(巫家坝——机场)经济发展昆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昆明区位独特,地处“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随着昆明至曼谷国际公路的通车,泛亚铁路的规划建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国际空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卷烟、机电、生物资源、信息、商贸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
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特色突出,“斗南花卉”、“呈贡蔬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烟草加工等为主的体系,是云南省的工业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商贸、旅游、信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城市建设昆明始终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目前,主城区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和人口达到360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云南省园林城市。
供水、供气、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昆明周边200公里范围内主干道基本实现高等级化,昆河、沪昆、成昆、南昆等铁路通达国内外。
昆明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是中国第7个吞吐量超过2000万的机场,已开通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100多条。
已经修建完成的昆曼公路,规划筹建的泛亚铁路,由昆明出发,可以到达周边国家和地区。
发展目标: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环湖截污”、“环湖生态”、“环湖新城”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乡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