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Word编辑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点专项教案-有趣的儿童诗(通用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点专项教案-有趣的儿童诗(通用版)

《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童诗。

2、读中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3、尝试仿写儿童诗。

4、通过适合年段儿童文本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童诗。

读中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尝试仿写儿童诗。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尝试仿写儿童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一、激趣导入,发现有趣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朋友,(出示课件蜗牛图片)瞧,蜗牛多可爱、多高兴啊!小朋友,咱们和蜗牛打个招呼吧!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写蜗牛的文段,我们来看看。

出示蜗牛简介和儿童诗《蜗牛》片段。

师:两种文段都是写的蜗牛,同学们,你更喜欢哪一种呢?老师也喜欢第二种,(课件去掉第一种),看来今天找到朋友了,我们喜欢的这种文段,它很特别,它的文字是一行一行的排列的,这就是诗。

(板书:诗)小朋友们喜欢蜗牛吗?看,这首诗专门写小朋友喜欢的、感兴趣的蜗牛,所以它是专门写给小朋友读的诗,像这样的诗就是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

二、阅读全诗,感知有趣1、这几句是从一首儿童诗中选出的一节,它的题目就叫《蜗牛》想不想读读这整首诗?2、(出示《蜗牛》全诗)谁要是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又有感情,蜗牛就会和它交朋友,赶快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儿童诗。

3、师:哎呀,在孩子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小蜗牛朝我慢慢地爬过来了,老师也变成了一只大蜗牛,现在,这只大蜗牛的心里也有一个问题,小蜗牛们,你最喜欢这首儿童诗里哪些地方?a“我背着我的小房子……不急也不慌”。

引导:把蜗牛背上的壳说成了小房子,蜗牛是爬行的,却说它走路,真好玩。

小房子就是蜗牛的家呀,当蜗牛把头缩进壳里,就是躲在家里了,多有意思,孩子们,这就是儿童诗有趣的地方呀!完善课题板书:有趣的儿童诗指导朗读:蜗牛爬得怎么样?诗中那一句最能体现蜗牛爬得慢呢?这一句我们要读出慢吞吞的感觉,指导朗读“慢慢地,慢慢地,不急也不慌”。

群文阅读有趣的儿童诗说课稿

群文阅读有趣的儿童诗说课稿

群文阅读有趣的儿童诗说课稿课题:群文阅读,有趣的儿童诗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为一本有趣的儿童诗选,选取了一些富有趣味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能力,增加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诗歌的介绍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说课目标1.知识目标:a.通过朗读、解说儿童诗,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儿童诗的形式和特点。

b.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跟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b.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诗歌的解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b.养成学生对于生活中小事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四、说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升华诗的内涵。

五、说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朗读、讨论、归纳总结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利用幽默有趣的诗歌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2.导入新课:以一首儿童诗为例,先进行整体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分组朗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掌握。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首诗进行解读,并向全班展示。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入手,讨论诗歌的含义和内涵。

4.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意象和情感。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个小组的解读和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结束课堂:教师总结全课内容,强调诗歌的感染力和价值。

七、说复习与作业复习内容: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梳理。

有趣的儿童诗歌

有趣的儿童诗歌

有趣的儿童诗叶颖春教学目的:一、学会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短小的儿歌。

二、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儿歌的欣赏、诵读、尝试创作,初步感知儿歌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内容浅显、短小精悍、富有童趣的特点,启迪心智、训练语言,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兴趣,养成勤读儿歌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诵读同学创作的童诗,初步激发对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同学们,我们上了一年级以后,学了好多好多的诗歌,谁来给大家背一背你最喜欢的儿歌啊?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会背那么多儿歌。

大家觉得儿歌有意思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非常有趣的儿歌。

”三、学习儿歌老师:“儿歌又叫童谣,它是诗歌的一种,可以诵读,还可以诵唱,它是最美妙最朗朗上口的诗歌。

它帮助我们打开生活的第一扇大门,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陪伴我们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是我们童年最好的朋友。

我国的儿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有趣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有趣的儿歌。

”1、数数歌(出示)(1)猜一猜,数数歌会较教我们什么呀?老师:“数数歌里会告诉我们数字顺序、数学计算等有关的知识,让我们既学习语文,又学习数学,真有意思!”(2)学习儿歌《数数歌》【出示1――10数字:那么认识这10个数字吗?你最喜欢哪个数字?你觉得它像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师:同学们的想象里真的好丰富,有人也跟同学们一样,就把自己的想象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数数歌》,学生自由读“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摇,“5”像秤钩来称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条,“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

【读一读。

帮助理解“麻花”、“拧”的意思。

齐读、自由读,并加上手指动作读。

同学们,这首诗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把我们的想象写出来,就可以变成一首有趣的诗哦。

(3)大家还记得我们在《日有所诵》里学过的一首儿歌吗?也是跟数字有关的:【出示课件《数蛤蟆》,学生齐背后再出示: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年级语文《好玩的儿童诗》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好玩的儿童诗》教学设计

设计简介在整个一年级到六年级文本风格中,诗歌只占了古诗歌研究的诗歌的一小部分,占了大多数。

儿童诗歌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或儿童自己创作的诗歌,它是儿童的语言,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语言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文本,考虑到儿童诗歌的重要性,有必要引入课外内容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

学生在第二年的学习。

学生要二年级,用积累的词语,阅读量增加,想象力的头发,情感丰富,学生想通过欲望表达自己的感觉。

儿童的诗歌,因为它的短,自由,充满想象力,可以使它成为一种方式让儿童表达情绪。

想要能够使用,学生的特点,写作等方面的表面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2.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诗歌,物理知觉,填充诗歌等,了解人类学在儿童诗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2)通过动作,阅读功能,使用电子白板相互作用等,感受儿童诗的滑稽风格。

(3)通过微观学习,模仿,合作创造和其他方式刺激兴趣,尝试使用儿童的诗歌表达他们的情绪和奇想的形式。

3.教学链接(4)创意雨滴乐趣分享; (5)诗歌推荐阅读摘要(1)课前阅读主题介绍; (2)二,教学过程及分析(A)前班读主语1.读前古诗。

2.导致课堂主题。

你特别强大,能够背诵这么多的诗歌!其实,诗歌除了古诗,还有一些专门为孩子写或写自己的诗歌!它被称为 - 儿童诗歌。

如果你想为孩子的诗添加一个形容词,你会做什么?看!傅老师,孩子的诗是 - 乐趣。

你想一起玩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拖拽书写的效果,及时写作,及时记录学生的演讲,增强课堂互动,反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而且还缩小了学生与儿童诗歌的距离,为下一教学铺平了道路。

(2)胜世先生领先1.自读猜测,反馈结果。

显示孩子的诗歌,学生从通过朗读,同时阅读边猜。

当班级交流和谈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知道的地方。

显示答案:原来,这个绅士就像雪碧,可乐等苏打呀,我们来打招呼吧!显示:与你握手你生气了请删除帽子你生气了干脆一个一个喝酒见你还上帝不是空气感觉的东西,读的乐趣。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儿童诗学情分析方案

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儿童诗学情分析方案

基本信A1作品:《有趣的儿童诗》学情分析方案
息学校姓名学科小学语文
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主题有趣的儿童诗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儿童诗,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共同赏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悟儿童诗朗朗上口、想象奇特、充满童真、童趣的特点;
3.激发学生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仿写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仿写儿童诗。

分析目的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儿童诗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内容。

分析工具问卷星
分析方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儿童诗的掌握情况,通过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实践方案
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儿童诗有了初步了解,使用问卷星调查,确定学生对于儿童诗的阅读量,、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认知水平等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了解学情信息,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运用了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式问卷,通过家长提问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填写,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且相对于Word的排版来说,问卷星制作起来更方便,题目更容易对齐,减少了排版的烦恼,在节约纸张的同时也节省了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

从数据反馈的角度看,问卷星有多种数据统计形式,更方便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他。

《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儿童诗歌《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的写作规律,对儿童诗产生一定的兴趣。

2、读文画图,感受儿童诗的好玩有趣。

3.会跟着作家往下编诗歌。

4.初步尝试看图编诗歌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模仿这三首诗的写作规律编诗歌。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的写作规律,对儿童诗产生一定的兴趣。

2。

读文画图,感受儿童诗的好玩有趣。

教学难点:1.会跟着作家往下编诗歌。

2.初步尝试看图编诗歌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模仿这三首诗的写作规律编诗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比较有趣好玩的读物,他们都喜欢读,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节课选取了趣味性比较强的三首儿童诗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图编诗歌和模仿作者的写作规律编诗歌作为拓展练习的内容,让学生边学边用,感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汇报交流法、多媒体演示学法:观察发现、汇报交流、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教学内容分析:儿童诗歌《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出自《让学生学会阅读》,诗歌通俗易懂,其写作特点极具趣味性;拓展练习选取的内容是看图编诗歌,使学生会根据图片编出诗歌和模仿作者的写作规律编诗歌。

推荐故事《打瞌睡的房子》、《爷爷一定有办法》有着和这三首诗的写作规律相似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绘本故事。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并且能在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基于这个标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本节课选取了三年级学生喜欢的三首儿童诗作为教学内容,巧妙的是,教学完第一首诗,再教学第二首诗时,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出下一句写的是什么,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外阅读的兴趣。

《好玩的儿童诗》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精品教案)

《好玩的儿童诗》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精品教案)

好玩的儿童诗教学目标:1 复习已学已写的儿童诗,能总结提炼出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方法。

2 朗读范文,通过表演、补充和仿说,能发现儿童诗的好玩。

3 了解重复法和疑问法,并能利用这两种方法来儿童诗。

第一版块复习旧知这段时间,咱们读了很多儿童诗,也写了很多,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会了哪些方法?听PAPA,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写的?http://papa.me/post/i5vO3D3Q(苏、董、婷、丁)本人说或作者自己说。

过渡:是呀,这段时间我们学会了用比喻法、对话法、排队法、拟人法等等秘诀来写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种新方法。

请看:第二版块教学重叠法《挤呀挤》1范读、师生配合读、表演读。

2你发现了什么?哪句最有趣?3 补充:如果你也站在黑夜里,你会怎样写呢?4 如果换个动作呢?《我想》1范读、表演读。

2你发现了什么?哪句最有趣?3 补充:看见……(小动物)(植物)(水果)(玩具)《天上要是下雨》1范读、表演读。

2你发现了什么?哪句最有趣?3 补充:天上要是下雨,就让它下?《插秧》过渡:重叠法,可以让我们写出来的诗读起来很好玩,有节奏感?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写出来的诗更有趣呢,还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那就是疑问法,请看:第三版块教学疑问法《小烟囱》《梨树》《日历》1范读、同桌交换读。

2你发现了什么?哪句最有趣?过渡:要想写好疑问诗,都少了奇妙的联想。

看到小烟囱你会联想到什么?我是抓住“小烟囱会冒烟”来联想的。

例如:小烟囱——冒烟——抽烟3 学生小组说:《梨树》《日历》是怎样联想的?4 请选择一个,同桌练习,等一下我们来接龙说。

太阳——喝醉酒、脸红了、同月亮婆婆吵架了燕子的尾巴——桃子——蒲公英——闪电——老师——5 过渡:大家的想象力真了不起,不过,高手中的高手会层层联想。

往往联想的层次越深,儿童诗就写得越好玩。

比如:看到牵牛花我们马上想到什么?想到喇叭你马上又想到什么?牵牛花——喇叭——再来看几个例子:螃蟹——横着走——横行霸道冰糖葫芦——甜——生活快乐电线+燕子——五线谱——奏响春天的赞歌树叶——招手——欢迎雪——棉絮——冬爷爷衣破了个洞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进行层层联想?第四版块学生写作亲爱的孩子,现在把它连起来就是一首儿童诗。

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古诗》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古诗》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古诗》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2.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朗诵整首诗。

3.字图结合让幼儿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课件、图片、音乐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做蝴蝶飞和兔子跳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我是谁?”让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各种动作。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1〉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给幼儿放意境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

〈2〉让幼儿相互欣赏。

〈3〉让幼儿说一说“鸣”和“上”的意思,教师纠正复述。

2、请幼儿说下一句诗词,教师肯定幼儿。

教师解说“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3、提问幼儿“谁看过三国演义?里面讲的是什么?”引出“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4.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5.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四、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绝句》。

在音乐韵律的配合中感受意境。

五、活动延伸节奏游戏,把古诗的每一句分解成节拍,教师与幼儿共同感受韵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儿童诗歌《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的写作规律,对儿童诗产生一定的兴趣。

2、读文画图,感受儿童诗的好玩有趣。

3.会跟着作家往下编诗歌。

4.初步尝试看图编诗歌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模仿这三首诗的写
作规律编诗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的写作规律,对儿童诗产生一定的兴趣。

2。

读文画图,感受儿童诗的好玩有趣。

教学难点:
1.会跟着作家往下编诗歌。

2.初步尝试看图编诗歌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模仿这三首诗的写
作规律编诗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比较有趣好玩的读物,他们都喜欢读,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节课选取了趣味性比较强的三首儿童诗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图编诗歌和模仿作者的写作规律编诗歌作为拓展练习的内容,让学生边学边用,感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汇报交流法、多媒体演示
学法:观察发现、汇报交流、情景体验、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分析:
儿童诗歌《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出自《让学生学会阅读》,诗歌通俗易懂,其写作特点极具趣味性;拓展练习选取的内容是看图编诗歌,使学生会根据图片编出诗歌和模仿作者的写作规律编诗歌。

推荐故事《打瞌睡的房子》、《爷爷一定有办法》有着和这三首诗的写作规律相似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绘本故事。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并且能在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基于这个标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本节课选取了三年级学生喜欢的三首儿童诗作为教学内容,巧妙的是,教学完第一首诗,再教学第二首诗时,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出下一句写的是什么,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策略: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取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学会联系生活经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1.儿童诗歌《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阅读材料
2.多媒体课件
3.表示作者的写作规律的纸板、油性笔。

推荐书目:
《爷爷一定有办法》、《打瞌睡的房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谈话:孩子们,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老师听听吗?
2.指名背诵古诗。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同学们真厉害,能记住这么多古诗,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
学习另外一种诗,叫做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

1.课件出示《房子里有箱子》这首儿童诗。

2.让学生反复阅读,小组合作找出这首诗的写作规律。

3.小组派代表汇报。

4.读文画图,感受诗的写作规律
谈话:如果老师用一个大大的正方形来表示房子,那箱子在哪里?
课件出示大正方形
预设1:里面。

预设2:中间。

预设3:房子里
5..学生读,教师师依次出示课件
6.出示完毕,总结发现:这首诗的写作规律是:从外到里,从里到外,或者说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

(板书:从外到里,从里到外;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7.活动体验
谈话:你们可以边读边用手比划他们的大小吗?谁来试试看。

预设:我能。

边读边做出动作。

8.让学生在座位上机子边读边做动作。

9.像这样的诗歌有趣吗?相机补充板书:有趣的儿童诗。

三、在预测中感受儿童诗的乐趣
谈话:像这样好玩的诗,还有好多诗人写过。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首《需要什么》.
需要什么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有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

1.课件出示逐句出示,学生预测下一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诗的下一句,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明白,原来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可以写出童话诗呀,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2.学生读全诗,教师演示课件,逐个出示事物。

3.如果平时有人说,“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我们会觉得怪怪的,是不是?但是,诗人这么写,还是很有道理,很好玩的。

4.指名说说为什么作者说“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很有道理呢?很有趣呢?
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首诗的写作规律:板书:一层一层的往下
6.我来当诗人。

谈话:接下里这首诗,老师只出示了前面的,最后一句会怎么写?请你编编看。

出示课件:我底下有什么
我底下有什么
(台湾)七星潭
黑暗底下有一颗星星
星星底下有一棵树
树下有一张毡(zhān)子
毡(zhān)子底下有一个我
我底下有什么?。

7.让学生编诗的最后一句。

8.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纷纷举手,都想说一说自己编的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诗人的最后一句诗是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有趣好玩,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9.谈话:同学们,你们真厉害,学会了联系生活经验来往下编诗歌,你们想知道诗人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吗?
预设:想
10.课件出示诗人的最后一句诗:我不告诉你
预设:学生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11.问:“我不告诉你“,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生1:不知道
预设2:诗人怎么不告诉我们呢?
预设3:我们被诗人骗了。

12.谈话:诗人这么写是为了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你们,也是为了逗你们开心,是不是?
预设:生笑呵呵的回答:是的
〔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堂是在学知识用知识的同时应该是给充满笑声的,是让学生开心的课堂。


四、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谈话:学习完了这三首有趣的诗歌,你们想不想像作者一样,也编一编这样的诗歌呢?
(一)看图编诗歌
1.课件出示图片和第一句诗:房子旁边有车子。

2.让学生根据图片往下编诗歌。

3.展示交流,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诗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前面几首诗的写作规律,结合图片,编一编诗歌,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模仿前面的三首歌的写作规律自己创编诗歌。

1.谈话:看图编诗歌好像难不倒你们,你们想不想来点挑战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