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体质调养 编辑 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体质养生调理原则

中医体质养生调理原则

中医体质养生调理原则中医体质养生调理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遵循中医养生原则,可以有效调整人体体质,增强抵抗能力,维持身心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体质养生调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阴阳调理原则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和平衡与阴阳之间的调和关系息息相关。

阴阳是相对的,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可以达到调理体质的目的。

1. 阳气不足的调理:阳气不足的人往往感到乏力、寒冷。

可通过合理饮食,多补充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辣椒等;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

2. 阴虚阳亢的调理:阴虚阳亢的人容易烦躁、口渴、失眠等。

可通过养阴补液的食物,如花旗参、银耳等,来调理阴虚。

二、五行调理原则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相互关联,相生相克关系明显。

根据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1. 金调理:金属对应肺,肺主气。

人体体质偏弱的,可以通过呼吸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来增强肺功能。

2. 木调理:木属肝,肝主疏泄。

如果肝气郁结,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来疏泄肝气。

3. 水调理:水属肾,肾主藏精。

肾虚的人可以进行一些有助于活血养肾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4. 火调理:火属心,心主神志。

心情烦躁的人可以通过冥想、放松心情的方式来调理心火。

5. 土调理:土属脾胃,脾胃主化生。

脾胃虚弱的人可以进行一些调理脾胃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

三、药食同源调理原则中医学中,许多药物的药性与食物的性味相似,因此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达到调理体质的目的。

1. 体质虚弱者:可以适量食用滋补的食物,如燕窝、人参等。

2. 体质过于火旺者:可以食用一些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绿豆、苦瓜等。

3. 体质寒凉者:可以食用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生姜、肉类等。

四、养生保健原则中医强调全面调理,主张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来保持身心的健康。

1. 作息规律: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适量摄取各类营养物质,避免暴饮暴食。

气虚体质调养方案解答

气虚体质调养方案解答

中医体质辨识报告体质类型您的体质是气虚质,属于偏颇体质。

●体质含义气虚质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导致气的生化不足,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偏颇体质状态。

> 体质分析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体质原因1、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或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强烈,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或早产、或喂养不当。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

3、长期过度用脑,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4、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5、长期节食,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6、喜食冰冷寒凉、肥甘厚腻之物。

7、七情郁结,中焦不畅,脾失健运。

8、缺乏运动,好逸恶动。

●健康风险1、体形:脾气虚,身体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大大消弱,若食少则会造成身体瘦弱,食多则会形成痰湿滞留于皮下,造成虚胖。

2、高血脂:气虚则血流不畅,导致血脂容易堆积。

3、内脏下垂:气虚提升之力较弱,肾、胃等内脏容易下垂。

严重者甚至出现重症肌无力。

4、慢性疲劳综合征:活力降低,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5、反复感冒、低烧:气虚者抵抗力有一定的消弱,当风寒侵袭或者流行感冒病毒盛行时,气虚者多易被传染。

6、排泄系统的疾病:气能起到固摄把门的作用,气虚者此项功能较弱,容易导致尿多、汗多、大便次数多,或下焦传导糟粕之力不足,导致便秘。

7、鼻咽癌:气虚者易感冒,反复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如鼻塞),再加上气滞于此,患有鼻咽癌的可能大大增加。

●改善方式饮食有原则:1、多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而且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七分饱。

气虚体质的调养法则

气虚体质的调养法则

气虚体质的调养法则
气虚体质是中医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气虚、容易疲乏、气短、声音低弱等症状。

针对气虚体质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调养法则来改善体质:
1. 合理饮食:气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类、豆类、海藻、芝麻等。

同时,要避免过于寒凉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生冷、生蚝、油炸等。

2. 适量运动:气虚体质的人需要适量运动来增强体力和提高气血运行能力,但是要避免过于剧烈和疲劳的运动,如长时间慢跑、高温瑜伽等。

3. 合理作息:气虚体质的人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

4. 调整情绪:气虚体质的人情绪容易波动,容易焦虑、紧张、失眠等。

要保持心情平稳,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5. 中药调理:气虚体质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选择中药进行调理,如人参、黄芪、枸杞子、当归等。

总之,针对气虚体质的人,要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调整情绪和中药调理等,才能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

- 1 -。

中医体质调理——气虚体质

中医体质调理——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养生法体质辨识标准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如父母体弱,早产,喂养不当,偏食,厌食,病后气亏,年老气虚等形体特征:肌肉松软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属邪患病倾向:易患感冒,病后疾病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痨病常见表现:平素气短懒言,语音低怯,易疲劳,易汗出,舌体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口淡唇白,毛发不泽,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或偏多【调养法则】调体方法: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调体要点:一,把握剂量,不可峻补:气虚者使用人参补气强质,注意把握剂量的多少,缓图渐进,或配伍其他方药使用。

气有余便是火,应用不当,易生内热。

二,补气佐以理气:补气调体药易于壅滞气机,若中有痰湿者要与化痰祛湿药同用,或少佐气行滞之品。

三,补气须防虚中夹实:气虚者内脏功能脆弱,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色还给你内热的虚实夹杂之证,当予顾及。

【精神调摄】气虚者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可过度劳神,避免过度紧张,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气结,过思伤脾,因此,气虚体质之人应保持一个好心情和平和的心态。

肺主一身之气,悲则气消,悲忧伤肺,所以气虚质不宜过思过悲。

【饮食调养】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食用。

如小米、粳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土豆等。

由于气虚者多为脾胃虚弱,因此,要注意调理和顾护脾胃功能。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偏颇较大的食物,饮食不宜过于滋腻,难于消化的食品,亦可选用补气药膳缓缓调补,但禁忌峻补合滥补,以免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起居调养】“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之枢”,气虚者易感受外邪,保护方法: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注意保暖,不劳汗当风;增强脾胃运化,改善体质,经常活动四肢,促进气血流通。

气虚质

气虚质

气虚质中医药保健指导一、调体法则气虚体质是由于先天本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导致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调体法则如下:培补元气,补气健脾:通过补益人体肾、脾、肺三脏,使人体之气充沛,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二、情志调摄(一)原则您的心性修养应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为基本原则。

(二)审体调神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取向上的工作作风。

弛张有度,不宜过度劳神,遇事冷静,避免过度紧张。

心态平和稳定。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气结,过思伤脾;肺主一身之气,悲则气消,悲忧伤肺,不宜过思过悲。

回归自然,调摄性情,开阔胸怀。

三、饮食调养(一)调理方法建议选择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饮食来进行调理。

适宜食物谷物类:薯类、豆类、粳米、芝麻等。

肉食类:鸡肉、鸽肉、鲢鱼、鳝鱼等。

蔬菜类:山药、南瓜、香菇、胡萝卜等。

果品类:大枣、草莓、樱桃、葡萄等。

精选食谱■黄芪童子鸡《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配方] 童子鸡1只,生黄芪9克,葱、姜、盐、黄酒适量。

[制作] 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

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熟后,拿出黄芪包。

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补气补虚。

[用法] 佐餐食用。

■烩双菇《中华养生药膳大全》[配方]鲜平菇250克,香菇50克,精盐、植物油、淀粉适量,味精、白糖少许。

[制作] 用开水浸发香菇半小时捞出,挤干水,去蒂洗净,泡香菇水澄清去渣后留用;把香菇倒入烧热的植物油锅内煸炒1分钟,与鲜平菇、泡香菇水、盐、白糖同煮,待汤汁微沸时,勾芡,调入味精。

[功效] 补气益胃。

[用法] 佐餐食用。

■山药粥《人分九种》[配方] 山药30克,粳米180克。

[制作] 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功效] 补中益气、益肺固精。

[用法] 佐餐食用。

推荐茶饮■牛乳红茶《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鲜牛乳100克,红茶、冰糖各适量。

气虚体质调养方案

气虚体质调养方案

中医体质辨识报告体质类型您的体质是气虚质,属于偏颇体质。

●体质含义气虚质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导致气的生化不足,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偏颇体质状态。

> 体质分析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体质原因1、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或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强烈,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或早产、或喂养不当。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

3、长期过度用脑,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4、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5、长期节食,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6、喜食冰冷寒凉、肥甘厚腻之物。

7、七情郁结,中焦不畅,脾失健运。

8、缺乏运动,好逸恶动。

●健康风险1、体形:脾气虚,身体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大大消弱,若食少则会造成身体瘦弱,食多则会形成痰湿滞留于皮下,造成虚胖。

2、高血脂:气虚则血流不畅,导致血脂容易堆积。

3、内脏下垂:气虚提升之力较弱,肾、胃等内脏容易下垂。

严重者甚至出现重症肌无力。

4、慢性疲劳综合征:活力降低,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5、反复感冒、低烧:气虚者抵抗力有一定的消弱,当风寒侵袭或者流行感冒病毒盛行时,气虚者多易被传染。

6、排泄系统的疾病:气能起到固摄把门的作用,气虚者此项功能较弱,容易导致尿多、汗多、大便次数多,或下焦传导糟粕之力不足,导致便秘。

7、鼻咽癌:气虚者易感冒,反复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如鼻塞),再加上气滞于此,患有鼻咽癌的可能大大增加。

●改善方式饮食有原则:1、多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而且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七分饱。

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调护学习笔记

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调护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调护,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5个知识点如下:
1. 杨某,男,9岁。

自小饮食不节,近一年来,饮食减少,自觉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观之面色萎黄,自言大便稀溏多日,时觉肛门坠胀不适,舌淡,脉虚。

该患者属于气虚体质。

2. 关于气虚质的说法: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3. 气虚质的饮食调护原则: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注意把握剂量,不可峻补,避免补之太过,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补气佐以理气。

补气调护饮食易于壅滞气机,补益时可少佐理气行滞之品;补气须防虚中夹实。

气虚质者内脏功能脆弱,常因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当予顾及;不宜过食肥甘厚味,注意节制饮食。

4. 胡萝卜适合气虚质者食用。

5. 适合气虚体质者的食疗方:黄芪汽锅鸡;黄芪粥;法制猪肚方;山药芡实粥。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气虚质

一、膳食建议:
适合体质的食物:宜性质平和,偏 温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应注 重调理脾胃,适当进补。
饮食宜忌:不宜食过于滋腻、难消 化、加工食物(含化学添加物) 或生冷饮品及苦寒、辛辣燥热等 寒热偏性明显的食物。
食物种类 五谷杂粮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蛋豆鱼肉类
其他
代表食材
大米、粳米、小米、大麦、糯米、 燕麦、淮山、红薯
(4) 忌食海腥、油腻食物,如虾(尤其是油爆 虾、醉虾)、螃蟹、桂鱼、黄鱼、带鱼、鲥鱼、 肥肉,以免助湿生痰。
(5) 产气食物,如红薯、土豆、汽水、韭菜、 地瓜等,对肺气宣降不利,应少食或不食; 忌食发物如雪里红、芥菜、黄瓜、米糟、酒 酿等。
【成因】
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 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 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 畅通等原因引起,容易诱发气喘以及喉 咙或胸腔等的其他感染。
【调控方法】
有效预防感冒的方法就是提高人体 免疫力!
【具体方法】
1、饮食均衡最重要
2、做运动,深呼吸
3、生活起居
3、各种引致肺部过敏的物质,
如木尘、树脂、金属、禽畜产品等。
【调控方法】
1、饮食调养:
(1) 注意饮食的营养,供给充足的蛋 白质和铁,增强体质是消除哮喘发病 的首要条件。
(2) 进食滋养补益性食物,如鸡肉、 鱼、海蜇、鸭、燕窝等,多吃瘦肉、 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
(3)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菜和水果。 新鲜蔬菜,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 无机盐,而且还有清痰去火之功能。
便正常或偏多。
气 虚 质 的 特 点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 胆小不喜欢冒险。
发病倾向:
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养编辑基本原则
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具体方法
气功
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作养肾功;其功法如下:
屈时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

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

本动作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

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腰部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

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属于“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固肾气。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可经常交替选服。

食疗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饮食调养:忌生冷,多食小米、粳米、牛肉、胡萝卜、香菇等,可常食人参羊肉汤、莲子肉汤等;适合饮红茶、普洱茶。

2 主要特征编辑气虚体质以气虚,气息低微、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气虚体质约占总人数的12.71%
成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

人群特点:气虚体质者多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可能与西部高海拔、低气压,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

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容易气虚。

(1)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

(2)常见表现: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

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有的可见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口淡无味,唇色少华,毛发不泽,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虽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3)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4)常见美容问题:干性皮肤较多见,也可见敏感性皮肤,易出现消瘦、面色萎黄、眼
脸或肢体浮肿、黄褐斑等。

(5)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气虚卫外失固,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3具体方法编辑饮食调养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黄大豆、白扁豆、鸡肉、鹌鹑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雍菜(空心菜)、生萝卜等。

起居睡眠
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

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

体育锻炼
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在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清新之处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平时可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以健脾补气。

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以免耗损元气。

情志调摄
其他调养:常揉足三里、灸足三里、气海穴。

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交谈、沟通。

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生活。

图书信息书名: 气虚体质
作者:詹强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ISBN: 9787534138751
开本:16开
定价: 18.00 元
4内容简介编辑流感、甲流,这些漂浮在空气中和我们共存的病毒,随时在我们的周围,威胁我们的健康。

为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有的人特别容易感冒,而有的人只是打两个喷嚏,有的人却一点也没受到影响?我们会说那些容易感冒的人:体质太虚了。

其实,就是“气虚”。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也就是说,气足的人,比较容易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而气不足的人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那么,快来看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气虚体质,做完下面小小的测试,就一目了然了。

气虚体质占总人群的12.71%,本书24道测试题轻松判定个人体质,量身定制个性化养生方案。

5作者简介编辑詹强,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对中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

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副会长,被授予“杭州市名中医”称号。

他推崇“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深信医生的使命在于教育,指导及咨询,医生最高的境界不是治病,而是教大家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

他深信,好医生应该成为一个健康理念的推广者,希望与更多的医学专家一起为大众介绍更多有用的保健知识。

一直以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医养生文化,对药膳养生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各方的推荐下,他担任了集中医诊疗、药膳养生,保健讲堂、产品研发为一体的杭州广兴堂国医馆的主要管理工作,主张通过养生膳食和经络穴位的双重调理,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目前、“广兴药膳”已被杭州市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该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他多次受到各家电视台,报纸、杂志的邀请开设养生节目和专栏,杭州电视台“生活大参考》栏目还长期聘请他为养生专家。

6目录编辑你是气虚体质吗
快来测一测吧
你平时有这些困惑吗
如何改善气虚体质
注意生活小细节是改善气虚体质的关键
补气大法第一招——补气益气养生茶
补气大法第二招——药粥养生食疗好
补气大法第三招——药膳补气有诀窍
自己做做补气操
经络调理,开启你的气门
后记
7编辑推荐编辑《气虚体质(乏力一族)》:气虚体质占总人群的12.71%,24道测试题轻松判定个人体质,量身定制个性化养生方案。

王琦教授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赠王琦教授九种体质分型标准,中华医学会体质分类与判定息测表。

千人一方,万人同法乃养生大忌,体质不同,养生方法就不同。

《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操版:属于你的养生食物+经穴按摩+平和情绪=人体元气增强。

8后记编辑200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在西湖新天地喝咖啡,无意间在某本畅销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全民养生热引发养生书畅销的报道。

当时我就冒出了个念头: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我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写写。

一午半的时光飞逝而去,直至2010年7月75日,我终于修改完了最后一行字,当时的想法以及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感悟终于变成了一沓沓厚厚的书稿。

完戊书稿后,我感觉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舒了一口气,但我的心情并不轻松。

一午半的时间里,我几易其稿,度过了很多不眠之夜。

每每写到凌晨,看见东方天色渐白,感觉四肢疲惫不堪,但内心却非常满足。

我希望的是要把它写得更好。

可是,我久反复同自己,假使再写一遍,或可能有若干改进,但凭我的能力和水平就能让它十全十美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完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部部书稿中也必有不足之处,奉献给读者的也许还是一部需要改进的书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