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规格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轮胎规格

轮胎规格

轮胎规格充填轮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充填轮胎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定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的充填轮胎,也适用于工业车辆(叉车、牵引车、平板车)的充填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19 充气轮胎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521 轮胎外缘尺寸测定方法GB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522 充气轮胎静负荷性能测定方法HG2177 斜交轮胎外观质量3 轮胎规格表示方法3.1 普通断面轮胎表示方法Q/XHL001-2007轮辋名义直径代号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代号示例:轮胎14.00-20①轮辋名义直径为20;②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为14.00;③表示为14.00-203.2 宽断面轮胎表示方法轮辋名义直径代号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代号轮胎名义直径代号示例:轮胎27×10-12①轮辋名义直径为12;②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为10;③轮胎名义直径为27;④表示为27×10-12。

4 技术要求4.1 轮胎规格、基本参数主要尺寸、速度与负荷应符合表1的规定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1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2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3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4注:1、硫化后产品停放24小时后才能测量外缘尺寸(大型胎停放48小时)2、新胎断面宽偏差为±3.5%,外直径偏差1.5%。

Q/XHL001-20074.2 外胎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Q/XHL001-2007 4.3 充填轮胎外观标准应符合表3规定表3Q/XHL001-2007 续表3Q/XHL001-2007 充填轮胎外观标准续表3Q/XHL001-2007 5 试验方法5.1 外胎胎面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按GB519中的第3条规定取样试验。

轮辋和轮胎的技术参数和功能资料

轮辋和轮胎的技术参数和功能资料

轮辋和轮胎的技术参数和功能轮辋(lún wǎng ),又称:轮毂;俗称轮圈或钢圈,是车轮周边安装轮胎的部件。

我国轮辋规格代号,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其名义宽度和名义直径用英寸表示。

中间的联结符号(x或-)表示是否整体轮辋。

例如:4.50Ex16表示名义宽度为 4.5英寸,轮缘代号为E 的整体轮辋。

6.5-20表示名义宽度为6.5英寸,名义直径为20英寸的多件式平底宽轮辋。

在使用时,汽车的轮辋规格是很重要的。

它决定汽车可以装用哪些轮胎。

轮胎/轮辋规格: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

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轮胎宽度是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70%,轮辋直径是14英寸,负荷指数77,许用车速是H级。

由于轮辋是轮胎的载体,其各项性能对轮胎和汽车的正常使用也有明显影响。

主要包括:1、轮辋的偏心距。

轮辋的中心线与轮盘安装面之间有一段距离。

对小型轿车来说,轮盘安装面多在轮辋中心线的外侧。

偏心距的正负和大小直接影响前悬架承载能力和工作状况(影响了前轮定位参数与轮胎定位之间的关系)2、轮辋的宽度、直径和安装轮廓会影响到轮胎的选用与安装。

3、替换轮辋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对汽车性能和轮胎使用的影响。

在没有对换装目的没有确切认识之前(如改装等需要),尽量选用与原轮辋参数相同或相近的轮辋。

(特别是钢轮辋换合金轮辋时)4、轮辋的选用应按规定的型号规格使轮胎与相应的轮辋配套。

轮辋型号的最重要指标是两边突缘间的宽度,一般用英寸数值表示,同时后面跟有用英文字母表示的结构参数。

如5J表示,轮辋突缘宽度为5英寸,结构参数为J(结构参数表示了包括公差、轮辋深度及圆弧位半径等参数)。

有的还注明有轮辋安装平面的偏距(有正有负),当然轮辋直径不可少。

轮胎的平衡1、轮胎的静态平衡是指车轮的重量是否均匀分布于旋转中心周围(周向和径向分布是否均匀)。

车轮锻造技术要求

车轮锻造技术要求

车轮锻造技术要求车轮锻造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车辆的轮胎。

它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强大的冲击力使其形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车轮锻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提供高强度和高质量的车轮产品。

车轮锻造技术的首要要求是对金属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车轮材料包括铝合金、钢和镁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车轮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例如,如果需要轻量化的车轮,可以选择铝合金或镁合金,而对于需要承受更大载荷的车辆,可以选择钢材料。

车轮锻造技术对金属材料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锻造过程中,金属材料需要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以使其变得可塑性更好,便于成型。

同时,在锻造完成后,需要对车轮进行适当的冷却,以保证其强度和硬度。

因此,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是车轮锻造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车轮锻造技术还要求锻造工艺的精确控制。

在锻造过程中,需要根据车轮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锻造工艺参数,如锻造温度、锻造力和锻造时间等。

同时,在锻造过程中需要保证金属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以避免出现缺陷或变形等问题。

因此,锻造工艺的精确控制是保证车轮质量的关键。

车轮锻造技术还要求设备和工具的高质量和精确性。

锻造设备需要具备足够的力量和稳定性,以产生足够的冲击力来完成锻造过程。

同时,锻造模具和工具需要具备高度精确性,以确保车轮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因此,高质量和精确性的设备和工具是保证车轮锻造质量的基础。

车轮锻造技术还要求对成品车轮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可以提高车轮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其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车轮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轮与轮胎之间的粘附力。

因此,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车轮锻造技术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车轮锻造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具有高强度和高质量的特点。

它要求对金属材料的选择、加热和冷却控制、锻造工艺的精确控制、设备和工具的高质量和精确性,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轮胎及配件采购技术标准

轮胎及配件采购技术标准

8
MR5101L-D04-C01 10英寸PU轮
PP+聚氨酯
9
MR5101L-D05-C04
衬带
22寸*20mm
10 11
MR5101L-D05-B03 MR5101L-D05-B04
辐条 辐条帽
14K 186mm 镀锌 30*18*16 镀锌
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
第 1 页,共 1 页

MR/QJ-7.3-14 A/0
轮胎及配件采购技术标准
序号 类别
1 2 3 4 5 6 7 B
图号
名称
规格
12-1/2*2-1/4 (57-203)12-1/2*2-1/4 16*2.125
技术要求
备注
MR5201L-D03-C02 12英寸内胎 MR5201L-D03-C01 12英寸外胎 MR5401L-D03-C02 16英寸内胎 MR5401L-D03-C01 16英寸外胎 MR5101L-D05-C03 22英寸内胎 MR5101L-D05-C02 22英寸外胎 MR5301L-D01-C01 8英寸PU轮
见附录:充气轮胎采购技术标准,文件编号MR/QJ-7.3-15 A/0 (57-305)16*2.125 22*1.75AV内胎 22*1.75灰外胎 PP+聚氨酯 1、轮胎不可有气泡、裂口、凹凸不平、变形、颜色不均为、 杂质、污渍等缺陷,轴承孔位不得有毛刺,飞边等;2、其中8 寸轮胎预留轴承孔应能与608轴承配合,10寸轮胎应能与6001 轴承配合使用;3、轮胎在运输、包装及存储时应防止任何机 械损伤,防止日晒雨淋,不应与油类、酸、碱等有损衬带质量 的物质接触。 1、衬带的外观,应无伤痕、裂口、气泡、海绵状油污,杂质 等对使用有影响的外观缺陷;2、衬带尺寸应和轮胎规格匹 配;3、运输、包装及储存时应防止任何机械损伤,防止日晒 雨淋,不应与油类、酸、碱等有损衬带质量的物质接触。 1、辐条和辐条帽各部位不能有飞边、毛刺;2、经电镀过的表 面不允许有露底、剥落、锈斑及其它明显缺陷;3、运输、包 装及储存时应防止任何机械损伤,防止日晒雨淋。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充填轮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充填轮胎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定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的充填轮胎,也适用于工业车辆(叉车、牵引车、平板车)的充填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19 充气轮胎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521 轮胎外缘尺寸测定方法GB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522 充气轮胎静负荷性能测定方法HG2177 斜交轮胎外观质量3 轮胎规格表示方法3.1 普通断面轮胎表示方法Q/XHL001-2007轮辋名义直径代号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代号示例:轮胎14.00-20①轮辋名义直径为20;②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为14.00;③表示为14.00-203.2 宽断面轮胎表示方法轮辋名义直径代号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代号轮胎名义直径代号示例:轮胎27×10-12①轮辋名义直径为12;②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为10;③轮胎名义直径为27;④表示为27×10-12。

4 技术要求4.1 轮胎规格、基本参数主要尺寸、速度与负荷应符合表1的规定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1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2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3Q/XHL001-2007工程机械充填轮胎表4注:1、硫化后产品停放24小时后才能测量外缘尺寸(大型胎停放48小时)2、新胎断面宽偏差为±3.5%,外直径偏差1.5%。

Q/XHL001-20074.2 外胎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Q/XHL001-20074.3 充填轮胎外观标准应符合表3规定表3Q/XHL001-2007续表3Q/XHL001-2007充填轮胎外观标准续表3Q/XHL001-20075 试验方法5.1 外胎胎面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按GB519中的第3条规定取样试验。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
轮胎行业的准入条件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注册公司:从事轮胎生产和销售业务的企业需要在相关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合法的营业执照。

2. 技术要求:轮胎生产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包括熟练掌握轮胎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具备相关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设备。

3. 资质认证:轮胎行业通常需要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合格证书,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TS16949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4. 环境和安全要求:轮胎生产企业需要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排放限制、废水处理等,并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5. 经营许可证:轮胎销售企业需要获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

6. 产品合规性:轮胎企业需要确保生产的轮胎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如GB18351-2019轮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则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轮胎行业的准入条件和法规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要求来确定。

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包括

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包括

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包括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轮胎型号,每款轮胎都有一个特定的型号,用于区分不同规
格和尺寸的轮胎。

2. 规格尺寸,包括轮胎的宽度、扁平比、轮胎直径等尺寸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车身空间都有重要影响。

3. 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负荷指数代表轮胎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速度级别表示轮胎设计用于的最高车速。

4. 花纹类型,描述轮胎胎面的花纹设计,不同的花纹适用于不
同的路况和行驶需求。

5. 耐磨指数,用于描述轮胎的耐磨程度,通常以数字表示,数
字越高表示耐磨性越好。

6. 滚动阻力系数,描述轮胎在行驶时产生的滚动阻力,对车辆
的燃油经济性有影响。

7. 轮胎重量,轮胎本身的重量,对于车辆整体重量和平衡有影响。

8. 充气压力,建议的轮胎充气压力范围,对于轮胎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

9. 适用车型,描述该款轮胎适用的车辆类型和车型,包括轿车、SUV、卡车等。

10. 生产日期和批号,轮胎的生产日期和批号信息,用于追溯
和质量管理。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包括在机动车辆轮胎产品技术参数表中的内容,这些参数对于用户选择合适的轮胎、了解轮胎性能和安全使用
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轮胎技术条件

轮胎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的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以下简称“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18-2007 摩托车轮胎GB/T 519-2008 充气轮胎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 521-2003 轮胎外缘尺寸测量方法GB/T 2828.1-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983-2008 摩托车轮胎系列GB/T 7036.2-2007 冲气轮胎内胎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 13203-2007 摩托车轮胎强度性能试验方法GB/T 13204-2002 摩托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GB/T 13205-2007 摩托车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HG/T 2177-1998 轮胎外观质量3 材料3.1 轮胎外胎3.1.1 外胎材料可选用:生胶(包括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再生胶)。

3.1.2 骨架纤维材料(包括棉纤维、人造丝、尼龙、聚酯、玻璃纤维、钢丝等)以及炭黑和填充物等。

3.2轮胎内胎内胎材料可选用:a) 天然橡胶及天然橡胶并用胶内胎(简称“A类”);b) 丁基橡胶及丁基橡胶并用内胎(简称“B类”)。

4 要求4.1 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4.1.1 轮胎外胎的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应符合GB/T 2983-2008的规定;其中新胎尺寸公差:a) 断面宽度为±4%;b) 外直径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主要性能指标及质量要求(物理性能(硬度、强度)、化学成分等)
a)符合国家标准GB 9744-2007《载重汽车轮胎》、GB/T 2977-2008《载重汽
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和GB/T 4501-2008《载重汽车轮胎性
能室内试验方法》的规定;
4)可靠性和寿命要求(技术规范进行的寿命试验、磨损试验等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GB/T 4501-2008《载重汽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的规定;5)标示要求:
零部件的标示应满足整车销售区域的法规要求。

6) 产品应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海外目标市场标准对应条款要求。

7) 物料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