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课系统的需求分析
网上选课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一、系统设计可行性1。
1网上选课系统的产生网上选课系统是针对在校学生和教师使用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教学制度的改革,现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开始实行学生自主选课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如果还只是通过纸上的方式选课,一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浪费时间以及在统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差错。
随着高校的人数增加,暴露出来的弊端会越来越多。
因此,利用网络,使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输入自己的个人选课信息即可完成原来几倍的作业量。
从教室的角度来讲,同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减少工作量以及减少错误的发生率。
1。
2可行性分析网上选课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后几个方面:1.技术可行性由于校园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得网上选课非常的方便,无需再进行网络的建设。
基于B/S模式的选课系统更加适合校园网,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有校园网的地方完成选课过程.、C#语言在大二的时候学过了,而且数据库Access运用的比较熟练,大部分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部分不会的现在上网也比较方便,可以在网上进行查找。
2.经济可行性校园网应经普及,因此网络设备上不需要大的投入。
加之,B/S 模式的系统只要求客户端具备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就能实现网上选课。
因此,从经济上来说,开发网上选课系统不需要很大的投入,硬件上只需要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即可。
3.操作可行性B/S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操作方便、如同浏览网页一样。
综上所述,网上选课系统在高校中是可行的。
二、系统的需求分析2。
1引言2。
1。
1编写的目的本文档是对该学生选课系统的一个整体把握,以便在下一步的开发设计中更好的控制开发.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管理和测试人员最终用户2.1.2背景由于电脑时代的到来以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电脑无处不在,当然各种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那么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开发一个好的学生选课系统势在必行.鉴此,特开发此学生选课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选课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
某高校课表编排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S c h e d u l i n g ma n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c u r r i c u l u m n e e d s a n a l y s i s
’ G Xu a n
( C o l l e g e o f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Wu h a  ̄ Hu b e i 4 3 0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i me t a b l e c h o r e o g r a p h y i n v o l v i n g t e a c h e  ̄,s t u d e n t s ,c u r r i c u l u m,c l a s s r o o ms a n d o t h e r r e s o u r c e s t o t e a c h e r s , s t u d e n t s a n d t h e e n t i r e s t a f f o f t h e s c h o o l l i n k e d t o d e t e r mi n e d a i l y ,w e e k l y ,a r r a n g e me n t o f a c t i v i t i e s e a c h s e me s t e r ,t h e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需求分析报告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类系统在企业、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说明,以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等。
2.背景介绍本系统是一个学校行政管理系统,旨在提供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一个高效、便捷的学校管理平台。
该系统将涵盖学籍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教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多个子系统,以满足学校行政管理的需求。
3.功能需求3.1 学籍管理该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学籍变动管理等功能。
其中,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包括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号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班级管理包括班级名称、班级人数、班主任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学籍变动管理包括学生的转班、退学、入学等操作的录入和查询。
3.2 课程管理该子系统主要包括课程信息管理、教室信息管理、课表排课管理等功能。
其中,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分、上课教师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教室信息管理包括教室编号、教室容量、使用状态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课表排课管理包括根据班级和教师信息进行课程的排课,以及根据学生和教室信息查询课程安排等操作。
3.3 考试管理该子系统主要包括考试信息管理、考试成绩管理等功能。
其中,考试信息管理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基本信息的录入和查询;考试成绩管理包括学生成绩的录入和查询,并可根据课程、学生等条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
3.4 教师管理该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课表管理、教师请假管理等功能。
其中,教师课表管理包括教师课表的录入和查询,并可根据时间、课程等条件进行排课;教师请假管理包括教师请假申请的录入和查询,并可根据请假时间、请假原因等条件进行请假审批。
排课系统毕业论文

排课系统毕业论文排课系统是一款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进行课表编排的软件。
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生成课表,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排课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实现三个方面分析排课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实现方法。
1. 需求分析排课系统是为了解决课程编排中的问题而开发设计的软件工具。
其主要功能有:1)排课功能:按照学生时间安排和教师任教安排,自动排出课程表。
2)调整功能:可以随时进行课程的调整和安排,使得整个课程表更加科学合理。
3)系统报表输出:生成教师课表及班级课表,包括上课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等信息,方便教师和学生查看。
因此,排课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稳定性:系统必须稳定,不出现任何错误。
2)准确性:系统生成的数据准确无误,不会出现时间冲突和其他问题。
3)灵活性:可以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如老师有空档、必修课堆叠等复杂情况。
2. 系统设计排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用户模块:用来管理用户信息,包括教师、学生等基本信息。
2)课程安排模块:根据不同的时间安排和教师的任教安排生成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包括时间、地点、授课老师等。
3)调整模块:进行课程的调整和安排,包括取消、替换等操作。
4)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课程和教师信息等数据,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5)报表输出模块:生成教师课表及班级课表,方便教师和学生查看。
3. 开发实现排课系统开发实现的技术包括:1)数据库技术:系统需要使用数据库存储数据,包括课程、学生、教师等数据。
系统开发者可以使用MySQL 或者Oracle 数据库等。
2)开发语言:使用 Java 作为开发语言,依托于 Java 的丰富框架和库,方便实现系统中的各种功能。
3)开发工具:使用 Eclipse 或 IntelliJ IDEA 等开发工具,方便编写 Java 代码和调试系统。
4) UI设计:使用 JavaFX 或 Swing 等 UI框架,设计出用户友好、易用的界面。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务管理系统成为各级学校必备的管理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学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本报告旨在对一所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学校各方面的管理需求。
二、系统概述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模块,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等。
通过该系统,学校能够高效地进行学生选课、排课、考试安排、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工作。
三、需求分析1.学生管理需求:(1)学生档案管理: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学籍信息等。
(2)学生选课管理:实现学生在线选课,包括选课信息查询、课程评价等功能。
(3)学生考试成绩管理: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提供成绩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4)学生个人信息查询:学生和家长能够通过系统查询学生的个人信息、课程表、考试安排等。
2.教师管理需求:(1)教师档案管理:包括教师个人信息、学历、任教科目等。
(2)教师课程管理:教师能够通过系统管理自己负责的课程,包括课程安排、教材管理等。
(3)教师成绩录入:教师能够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对成绩进行审核和管理。
(4)教师个人信息查询:教师能够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课程安排等。
3.课程管理需求:(1)课程管理:对学校的课程进行管理,包括课程开设、教材选择等。
(2)课程表管理:对课程进行排课,生成学生和教师的课程表。
4.成绩管理需求:(1)成绩录入:教师能够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
(2)成绩查询:学生和家长能够通过系统查询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
(3)成绩分析:系统能够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和统计,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考试管理需求:(1)考试安排:对学校的考试进行安排,包括考试时间、地点、监考教师等。
(2)考试成绩发布:将考试成绩及时发布给学生和家长。
6.系统管理需求:(1)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能够管理各类用户的权限和角色。
排课系统智慧管理设计方案

排课系统智慧管理设计方案智慧排课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校排课管理工具,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教师优势和资源利用情况等一系列因素,自动化地生成最优的排课方案。
本文将针对智慧排课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自动排课功能: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和教师的优势,自动生成最优的课程排课方案。
(2)冲突检测功能:检测排课过程中的时间冲突和教室冲突,并及时提醒排课人员进行调整,确保排课的准确性。
(3)课程调整功能:提供对排课结果的修改和调整功能,允许排课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4)资源利用优化功能:根据教室和教师的资源利用情况,优化排课结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排课统计分析功能:提供排课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帮助学校了解课程安排情况和资源利用情况。
2. 性能需求(1)稳定性:系统要求能稳定运行,不出现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2)高效性:系统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最优的排课方案,提高排课效率。
(3)安全性:系统要求保护排课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非授权人员对数据进行篡改或泄露。
二、系统设计1. 数据设计(1)教师数据:包括教师的姓名、工号、课程授课情况、时间设置等信息。
(2)课程数据:包括课程的名称、学时、上课时间要求等信息。
(3)班级数据:包括班级的名称、人数、教室安排等信息。
(4)时间数据:包括每天的上课时间段、每周的可用上课天数等信息。
(5)教室数据:包括教室的名称、容纳人数、可用时间段等信息。
2. 系统架构设计(1)前后端分离架构:将系统的前端和后端分离,减轻服务器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采用智能算法:结合分析教师和课程数据的特点,采用智能算法进行排课,提高排课的效率和质量。
(3)使用数据库存储数据:将教师、课程、班级、时间和教室等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
三、系统实现1. 教师和课程数据录入:将教师和课程数据录入系统,包括教师的姓名、工号、课程授课情况、时间设置等信息,以及课程的名称、学时、上课时间要求等信息。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a. 业务需求a.1 背景教务管理是⼤学的主要⽇常管理⼯作之⼀,涉及到校、系、师、⽣的诸多⽅⾯,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教务⽇常管理⼯作⽇趋繁重、复杂。
如何把教务⼯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个完整统⼀、技术先进、⾼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a.2 业务机遇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员及操作者进⾏教务管理,⽅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作⼈员从繁琐的填表,查表⼯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都获得满意的结果;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维护费⽤,提⾼⾏政⼯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持,该软件的设计⽬标尽量达到⼈⼒与设备的节省,并且处理数据的速度提⾼。
该系统⾯向教务处、院、系教师和全校学⽣,实现教学资源管理,学籍管理,开课 /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等功能。
a.3 业务⽬标BO-1:在第⼀版应⽤之后的6个⽉内,下载量占到同类软件的20%。
BO-2:在第⼀版应⽤之后的12个⽉内,⽤户平均⼯作时间节省了⼗分钟。
BO-3:在第⼀版应⽤之后的12个⽉内,⽤户好评率达到80%以上。
a.4 客户或市场需求教务管理⼯作在⾼校管理⼯作中处于举⾜轻重的地位。
⾼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务管理⽔平,它相当于企业的⽣产管理,其产品就是学⽣,教务管理的⽬标是培养出⾼质量、⾼⽔平、⾼素质的具有创新能⼒的学⽣。
包括对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教学有关的⽅⽅⾯⾯的管理。
a.5 提供给客户的价值• 提⾼⼯作效率。
• 业务过程的流⽔线化。
• 先前⼈⼯劳动的⾃动化。
•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则。
b. 项⽬愿景的解决⽅案b.1 项⽬愿景陈述在整个系统中通过教学计划有效管理,⽅便准确下达教学任务,进⾏排课前数据准备、排课条件设定、⾃动排课和课表的⽇常管理;⽽通过对全院学⽣的学籍管理,掌握学⽣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情况,学⽣可以⾃由选择选修课程,⽽根据各班级课表情况或各专业教学计划,可以⽅便地进⾏成绩管理;⽼师可以实时登⼊成绩和查询成绩情况,并且可以申报科⽬考试时间,成绩管理系统根据各学期课表和学⽣信息进⾏成绩的统计⽣成。
教务管理排课系统之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之学院课程安排子系统需求说明书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1.引言1.1 项目背景近几年来,高等学校连续大幅度的扩大招生,使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人数成倍增加,而与之配套的教室、教师等硬件资源增长相对滞后。
教务处每学期排课内容变得更加复杂。
而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高等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能够有序、规范地进行,是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需求,经过黑龙江工程学院领导层研究,决定由XXX软件公司负责课程安排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1.2 术语定义必须学习的课程1.3参考文献[1]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朱江陆娜韦海英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 .《ERP 应用教程》:许建钢王新玲张清华武兴兵周晓洪张月强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入门经典》:(美)Damien Foggon Daniel Maharry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项目概述2.1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本系统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系内课程安排的系 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1) 各院(系)与课程有关的各种数据(如课程设置、教学培养计划、教学 执行计划、教师讲课的限制条件等)的增加、查询、更新、删除以及各种表格的 生成,完成对系内课程安排的管理;(2) 以及对教学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务人员)的管理。
特色与关键问题: 对软件过程规范及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2.2 用户特点本系统的最终用户为教务处工作人员、 本科以上,具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算机知识。
本系统软件在学期开始的前两周、 率较高,其他时间使用的频率较低。
[3]. 杨浩译 [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卫红春,清华大学出版社.授课教师和学校学生,教育水平都在 教务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计 学生选课期间和假期初期内使用频2.3条件、假定和约束本系统的开发经费限制在30万以内,时间期限为2个月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课系统的需求分析
By梁健超
1.排课问题的描述
排课问题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情况及限定的教学环境下,满足教师授课、班级上课在时间以及空间(教室安排)上的约束条件,并保证不会造成教师授课、班级上课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冲突。
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用应付每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学校各个方面因各种原因需要对课表作出调整的需求。
同时,排课问题针对于每一课程给予一个时段和教室,每位教师有数门教授课程,而且每门课程上课的次数也会根据其学分数的多少而有所不同,同时每位教师也会对授课的时段乃到教室的设备条件等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时间更会有希望排课时段或不愿意排课时段。
加上每门课程的授课条件不一,使得排课问题有许多因素的限制。
所以说排课问题是多因素组合问题。
影响排课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分两大类:
一是教学的主体对象因素,是指在排课问题当中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指教师、班级、课程,这些对象在每个学期是可能会产生变动的,可以说是动态的,是需要给予分配资源的对象。
在排课过程中,这些主体对象必须保证其在空间、时间上是独立而不冲突,排课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这些主体对象因素在空间、时间的二维上的冲突。
二是教学资源对象因素。
是指在排课问题当中属于被分配的资源,主要是指教室以及教学时间,而往往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而且资源是分种类的,如教室有分各种大小、设备配置也不一样。
其他因素还包括有教学计划、有教师个人喜好等。
排课问题是动态组合问题一方面体现在上述提及的问题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一个因素改变都会影响其他因素。
另一方面,排课是服务于教学的,学校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对排课工作的影响,如教师出差、临时的讲座安排、学校其他事务及节假日等,所以排课问题相当复杂。
1.1 排课的基本要素
1、教师: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下的某一课程将会相对固定地由某一个教师
进行讲授,但有可能上某一门课程的班级较多时,由多位教师讲授同一门
课程。
2、课程:课程是由课程号决定的,同一课程名称未必是同一课程,因为可能
他们所采用的教材及教学要求上会有所不同。
每门课程都对教师以及教学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如英语听力课,可能要求教室安装有语音装置。
3、班级:本文将班级作为学习的一个排课要素,同一班级是指按照同一教学
计划进行学习的学生集合。
4、教室:教室在本文当中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规划分配,排课问
题就是将教室当作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分配给排课的对象。
5、时间:在学校当中,时间可以指学年、学期、周、某一天。
学校一般会安
排一个学期的课表,而在时间上是以周次来表示。
时间在排课问题当中,也是当作另一个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排课对象的。
1.2排课的基本规则
一般情况下,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学校的约束条件的数量及类型上有可能会有所区别,这也是排课问题很难找到通用解决办法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对约束条件对于排课问题的重要性来进行人为的分类,分为硬约束及软约束。
1、硬约束——排课结果必须要满足的约束条件,也可以称作为排课的
规则。
(1)每个班级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在一个教室上一门课程。
(2)同一教室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上一门课程。
(3)同一老师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在一个教室上一门课程。
(4)分配的教室应该能够容纳上课的学生人数。
(5)有些课程必须安排在特定的教室进行授课,如英语听力,必须安排在
语音室进行。
(6)在一个学期结束前,必须安排每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学学时要求。
2、软约束——可以不满足的约束条件,但能满足最好。
(1)平日相连单元不要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安排课程,课程错开能够减低
学生上课学习的压力。
(2)周末相连两个单元能安排课程,减少学生到校学习的成本。
(3)同一个班级能够固定在某个范围的教室内上课。
(4)满足个别老师授课的喜好时间。
1.3 排课的目标
根据以上排课问题的约束条件,我们确定排课的以下目标:
1.课表中满足所有硬约束,课表能够让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排课
问题的主体对象可以时间及空间(教室)资源的使用过程当中,不
会产生冲突。
2.在满足硬约束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软约束条件。
软约束的条件多,而
且有些是相互联系并形成矛盾,因此,须以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尽量
满足软约束条件以提高课表的人性化、合理化。
3.排课问题是动态的问题,因此课表应该能适应这种实际情况,能够根
据各种情况进行调整。
2.排课的基本步骤
排课问题所涉及到数据对象多,需要多个处理步骤,这些步骤大致上可以分:数据预处理过程、数据编码过程、算法排课过程、解码及排课输出等步骤,具体步骤的说明如下:
数据预处理是指为了实现排课,需要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加工,对单独的数据进行关联,对缺乏的数据进行生成。
表间的关系结构可参见后面的系统结构图。
排课的流程如示意图1:
图1排课基本步骤图
2.1预处理工作流程
每学期排课任务的预处理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管理人员制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任务书,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教学计划。
一般情况下,新年级学生入学后,教学计划是作为其学习课程、进度的最根本依据,一直到学习结束毕业,该计划都不会改变。
而且同一专业各个年级间,教学计划是大致相同的,如果某一专业新教学计划发生改变,那么就需要增加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计划后,就要确定每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名单。
然后就可以增加新学期中的新的班级。
排课是以班级作为其中的一个基本排课对象,有可能与实际的班级不一致,在此专指最终使用相同的课表的学生的集合,如果是学生自主选课,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
增加新班级后,还需要为新的班级选择教学计划。
接着就可以定义新学期的每个班级的开设课程。
这要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表中的课程的开设学期数与班级的入学季度相结合进行一定的筛选得出开
设课程计划。
从而可以确定课程-班级-教师等主要三个教学的主体对象因素。
在数据库里为“tblTeacher_Course”表。
另一方面,需要确定教学资源对象,即时间-教室的组合表。
首先需要维护周表(tblWeek)及日表(tblDaySlot),一般一个学期上课次数为18-20周。
电大是属于业余时间教学,一周上11个单元的课(后面有详细说明)。
因此,通过上述两个表进行笛卡儿积运算,得出可供排课安排的时间片表(“tblTimeSlot”),然后对时间片表进行定义,确定有哪些时间片是不安排授课的(如国家指定节假日)。
然后,维护教室表(“tblRoom”),确定本学期可共上课的教室资源,并对教室的类型(如:上机室、语音室等)进行确认。
接着,对时间片表与教室表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矩阵表“tblPkS ource”。
该表是时间片与教室形成的组合,是排课问题当中作为被分配的对象。
最后,将教学主体对象表“tblTeacher_Course”与教学源源矩阵表“tblTime_Room”使用遗传算法进行组合优化。
得出最优解集合,从中选择一个较为切合电大排课需求的组合。
排课数据的预处理流程如下图2所示:
图2排课预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