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x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师生系统归纳:针对表格横向分析,课外文言文考察关注了人成长的核心价值理念——君子的八端,纵线来看,中考切近与九年级散文类文言文的考察,目的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衔接。

三、明确考纲要求,了解中考命题指向。

结合理念中考文言文题型设计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在文言文复习与外拓中应该关注的点。

四、教师课堂环节过渡:那当我们面对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觉得同学们首先要知人、明事和定主题,基本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然后由文入里解读文本内容,而文本内容的理解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倒推法”的运用。

中考文言文考察题目设计(12分左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

(3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选择。

(2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分)*.筛选文中的信息,结合文章理解。

(2分)1.【读文训练、领会技巧】请阅读两篇短文,尤其关注文中实词、虚词的翻译,联系文本总结答题规律。

郑武公伐胡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

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齐人说靖郭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谒者,侍卫,负责通报的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3分)靖郭君将城薛因反走乃辍城薛(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荡而失水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B.客有于此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鄙臣不敢以死为戏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犹之无益也/ 何陋之有(《陋室铭》)两篇文言文训练设计意图:在文章解读过程中,大多学生对于《郑武公伐胡》中的“谁可伐者?”的翻译是出问题的,问题在于不能够通过后文推解前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理解中基本的“倒推法”的应用。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回顾: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技巧总结:把握文章大意、关注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结构等。

3. 文言文学习方法分享: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

4. 选取两篇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进行复习:一篇为《出师表》,一篇为《岳阳楼记》。

5. 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要复习的文言文,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2.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课堂讲解:3.1 讲解文言文基本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3.2 分析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把握文章大意、关注重点词语等;3.3 分享文言文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4. 文言文复习:4.1 让学生朗读选定的文言文《出师表》和《岳阳楼记》;4.2 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4.3 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文言文阅读训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出师表》和《岳阳楼记》等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教材;2. 教案: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的课件;4.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题。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查找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介绍。

2. 针对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2. 讲解:介绍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查找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解读。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词汇。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词汇的复习和整理。

2. 针对文言文词汇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强调文言文词汇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2. 复习:整理和复习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词汇。

3. 实例分析:选取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分析其中的重点词汇和用法。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词汇运用准确性。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介绍。

2. 针对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翻译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2. 讲解: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换词等。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学案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学案

《语文中考总复习》学案导学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范围:九年级(下册)第5-6单元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钟典课时:一课时时间:20XX年3月12日星期五审核人:兰桂芬【教师寄语】自主复习,奋战中考,百日冲刺,做考场最轻松的你。

【学习目标】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理解通假字的意思。

二、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三、将文言文的重要句子或词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正确领会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分析。

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文章(或文段)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能够概括和归纳。

六、背诵并默写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课前复习导学】一、了解文言文必考知识点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

古汉字通假的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⑵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词义扩大。

②词义缩小。

③词义转移。

⑶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⑷词类活用: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

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

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复习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五至六单元背后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文部分,将第18课《孟子》两章(P155-P158)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将第19课《鱼我所欲也》(P160-P161)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1课《曹刿论战》(P170-P172)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4课《诗经》两首(P182-P184)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理课文中的一词多义,通过分析归纳一定的记忆方法。

2、能借助课文中学过的实词,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不同。

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根据中考的要求,老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整理了五、六两册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那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记忆的方法?2、交流学生整理的“一词多义”。

(实物投影)(二)大家在整理时是否发现,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动动脑,找些方法来记忆,那不就省许多力?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巧记一词多义。

1、教师以“信”为例,进行示范。

(幻灯片出示)(1)师:我们归纳出“信”在课文中主要有三种含义:①言语真实,不虚伪(本义)②信用③相信那我们怎么记住呢?可以造一句有意义的句子来记。

(2)出示“信”的例句:自古以来,“言语真实,不虚伪”是一种美德,所以做人要有“信用”,只有讲信用,别人才会“相信、信任”你。

(3)成语巩固:请说出下列成语中“信”的含义:①信口开河②信口雌黄③信手拈来④信以为真⑤背信弃义⑥言而无信(学生在解释时补出“随意”的含义)2、学生以“故”为例,进行练习。

(1)、归纳出“故”的几种含义:①缘故,原因(本义)②旧的③故意④所以(2)学生造句,实物投影学生的材料,分析评价。

(3)出示教师例句:因为两人是“老朋友”的“缘故”,“所以”碰在一起时,不需要“特意”找话题,也能谈得不亦乐乎。

(4)成语巩固:说出下列成语”故”的含义。

①一见如故②明知故犯③故弄玄虚④革故鼎新⑤欲擒故纵⑥非亲非故⑦平白无故⑧不经世故3、师:其实,除了刚才的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要开动脑筋。

出示例子:改编课文助记:齐师伐鲁,公将战。

曹刿不受故人阻。

朝入朝见庄公,曰:“战则请从。

”双方战于长勺。

齐一鼓时,刿故不鼓,俟齐三鼓时,鲁方一鼓。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文言文的美。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主题、作者观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难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复习本单元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

5.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7. 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文言文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步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关文言文的学习内容。

2. 参考书籍:文言文阅读指南、语法解析等参考书籍。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文言文学习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内容。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一、导语设计初中阶段在我们的教材中共有45课是文言、古诗词,其中有35课是精读篇目。

在这些篇目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每一课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

今天着眼于中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

二、中考文言文的分量文言文在中考中占多大的分值呢?09、10年中考,文言文、古诗词单独设题,即试卷的第一大题,分别为14分和16分。

而11年中考试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满眼尽是文言、古诗词!你们原来的语文老师刘芳老师是一个工作的有心人,听说她在去年中考刚一结束时就让大家做了11年的中考试卷,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11年的中考试卷带给每一个考生的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

我统计了一下,11年在54分的阅读题中,考查同学们文言、古诗词记诵积累的有12分,直接或间接考查文言、古诗词的题目共38分。

那么,在国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XX年中考中,文言、古诗词会占多大的分值呢?我不是命题者,我没有能力给大家一个数据精确的回答!但是我敢肯定的说:分值一定不会少!三、研试题析考点明题型在中考语文命题说明中,考查文言、古诗词的共有这样4个考点:1、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

2、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

3、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4、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4个考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试卷当中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透过以往的中考试题自己来分析分析。

昨天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是老师将09、10、11年商洛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古诗词试题集合在一块儿,供大家给排队来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思考一下:中考中文言、古诗词部分老师会出什么题?老师会考我们什么?四、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的翻译明白了中考中文言、古诗词考什么出什么题,下一步我们就要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复习:黔之驴
一、考纲要求:
考查要点可细化为5个考点:
(1)朗读节奏的划分
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

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

(2)解释实词的含义,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3)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

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

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

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4)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这些题一般不是自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

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5)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

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点击中考
1、湖北省随州市。

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

(10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技止此耳!译文: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
成语:
启示:
2、(福建省宁德市)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

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虎大骇,远遁遁:(2)驴不胜怒,蹄之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4)启扉急视启: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11.填空。

(6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

(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
重对虎的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描写。

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三、知识点回顾:
第一部分:
1、给加点词注音。

黔之驴()窥之()虎大骇()远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②至则无可用(则:)
③庞然大物也(庞:)
④稍出近之(稍:)
⑤虎大骇,远遁(骇:)(遁:)
⑥以为且噬已也(且:)
⑦益习其声(益:)
⑧益狎(狎:)
⑨技止此耳(止:)
⑩乃去(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8、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②因:虎因喜()
因跳踉大()
③去:乃去()
西蜀之去南海()
④耳:技止此耳()
无丝竹之乱耳()
9、成语黔驴技穷形容:
10、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1、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第二部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2、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⑵秦青弗止(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