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经验交流•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张兰莉刘琦高琦梁笑刘丽晶陆相辉【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8月一2019年6月在本科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肌瘤共计105个)作为研究对象。

治疗后1、3、6个月对子宫肌瘤进行影像评价、对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价,计算肌瘤体积缩小率,根据“超声消融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消融是否有效。

结果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逐渐缩小,平均半年缩小率达73.74%。

治疗后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IFL术后临床综合评价,采用LFS-QOL量表调查其结果改善或消失。

86例患者中84人症状均有所改善,一位反复流产患者于HIFL术后3个月成功怀孕;随着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推移,消融有效患者逐渐增多,无效患者逐渐减少,治疗后6个月消融总有效率达91.42%。

疗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疗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超声消融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是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无创治疗;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j.issn.1002-1256.2020.15.017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Lltrasourd,HIFL)治疗可以阻止肌瘤的生长,使其萎缩或消失,从而减轻子宫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达到避免子宫切除的目的[5]o超声聚焦是指在超声的引导与监控下,以超声波为能量源,利用其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人体内的目标区域形成焦域,且不伤害路径中的组织。

本研究根据国际治疗ECC标准并参照HIFL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影像学改变,制定了HIFL治疗子宫 肌瘤疗效评价标准[1-2]。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1-12-22T16:05:47.7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朱霞玲陈珉杨跃莲[导读]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最常见的良性实体肿瘤,是子宫切除的主要病因之一。

朱霞玲1 陈珉1 杨跃莲2(1宣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宣城 242000;2宣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安徽宣城 242000)【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040-03【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使用上海交大新地有限公司提供的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HIFU的治疗效果。

结果 47例子宫肌瘤患者有46例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改善。

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关键词】高强度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无创【Abstract】Aims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myoma with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Methods Uterine myoma was treated by using HIFU-2001 (ShangHai jiao da shi ye CO., LT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In 46 out of 47 cases, the volume of the tumour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markedly. Conclusions HIFU is an effective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treating the uterine myoma with few side effects.子宫肌瘤是妇科中最常见的良性实体肿瘤,是子宫切除的主要病因之一。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疗时问 4 0 a r i n 。
伤, 达到无创 切除肿瘤 的 目的。 目前 , 吉西他 滨 、 奥 沙利铂 、 5
氟脲 嘧啶类药物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有效 的化疗 药物。在 此 基础上. 笔者尝 斌高强度聚焦超声( H I P ’ U ) 联 合化疗治疗 中晚
1 . 2 2 化疗方法 : 吉西他滨 1 —1 . 6 g , D 1 , 8 d 或加奥沙利 铂t 0 0 m g , D1 , 8 d , 或加替吉奥 4 O m g口服 1 ~l 4 d 。每 患者
均 至 少 化疗 2~3 个周期。
期胰腺癌 , 以延长患者生存 期 , 提 高患者生活 质量 , 并探讨 胰
腺癌综 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现报告 如下 。
联合组患者每次化疗后 第 2天开始 I t l F U冶疗 , 治疗期 阁 予 以保肝 、 防治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1 . 3 疗效评价 :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 与治疗后 的肿瘤病灶 的
果。方法 : 3 1 例胰腺癌分为两组 , H I F U联合 吉西他滨 1 5例为联合组 , 单纯吉西他滨化疗 1 6例为对 照组 , 观祭两组 临床疗效 和临
床有效率 , 观察 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 疼痛缓解情况 、 生 活质量改善情况。结 果 : 联合组 临床疗效和临 床有 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两
任务 。高强度聚焦超声 是一种治疗胰 腺癌 的新方法 , 它可 以 穿透软组织并聚焦 的物理 特性 , 将 超声聚 焦于体 内肿瘤靶 区 处形成高能量 , 产生瞬问高温( 6 0度 以上 ) 效应 、 空化效应等 , 使超声 区的肿瘤靶 组织发 生凝固性坏 死 , 而周 围组 织不受 损
1 . 2 。 1 H I F U治疗方法 : 治疗前 1 2l t 空腹 , 禁 食, 患者 卧床 , 体 位固定后 , 根据 拟定 的 HI F U治疗方法 由机载超声监控装置确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10: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

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

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

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

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适应症。

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的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结果
2 4例 肝 癌 患 者 , 其中原发性肝癌 1 5例 , 转 移 癌 9例 , 治疗 病 灶 总 计 3 1个 , T A E治 疗 后 l 周 内行
H I F U治疗。 于治 疗前 和治疗后 7 ~ 1 4 d行 C E U S检 查 , 并 与同期彩色 多普勒超声 ( C D F I ) 、 增 强 MR I 检 查 结 果 比较 。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1 3年 第 l 4卷 第 4期
P r a c  ̄ c a l 册 l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l 1 4 , No 4

91 ・
超声 造影对 高 强度聚焦超声联 合 肝 动脉栓塞化 疗治疗肝癌 的疗效评 价
i z a t i o n( T A E) o n l i v e r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F i f t e e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r i ma r y l i v e r c a n c e r a n d 9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中图分 类号 : R 4 4 5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8 1 9 4 ( 2 0 1 3 ) 0 4 — 0 0 9 1 — 0 3
Ev a l u a t i o n o f Co n t r a s t En h a n c e d Ul t r a s o u n d f o r Tr e a t me n t o f Li v e r Ca n c e r wi t h Hi g h I n t e n s i t y Fo c u s e d Ul t r a s o u n d

高强度聚焦超声管理技术规范

高强度聚焦超声管理技术规范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

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

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

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应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或者外科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了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的执业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 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

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适应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恶性实质性肿瘤初步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恶性实质性肿瘤初步分析
2008 年 04 月 第3 Healthcare Innovation
April, 2008 Vol, 3 No.8 3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恶性实质性肿瘤初步分析
刘铁 军 金效 民 (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辽宁 沈阳 110013)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以下简称 HIFU) 肿瘤治疗系统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应用 HIFU
作者简介: 刘铁军, 男,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主任。
患者有无不良反应。⑶ 疗程结束后 2 周、3 周、一个月、2 个月定期
复查彩超观察肿 瘤大小、内部回声及血 流变化, 观察 血清肿瘤标
[Key words]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alignant solid tumor Safety
高强度 聚焦超声( HIFU) 是近年 来国际上发展起来 的无创性 治 疗 肿 瘤 的 新 技 术 。我 院 作 为 中 国 红 十 字 基金 会 温 暖 中 国 — 贫 困 肿瘤患者 救治行动定点医院, 接受捐赠 HIFU- 2001 型 高强度聚 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医疗, 到目前共治疗腹部恶性实 质性肿瘤患者 43 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对 43 例腹部恶性实质性肿瘤进行 198 次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 CT 、彩超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 90.7%, 表现为患者
临床症状改善, 彩超检查瘤体缩小、回声增强, 肿瘤内部血流消失或减小。结论 HIFU 技术为临床治疗恶性实质性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
安 全 、无 创、有 效 的 治 疗 手段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7 ) i 7 — 3 1 4 7 — 0 2 取切 口. 对子宫肌瘤进 行探查并剔 除 : 腹腔镜肌瘤剔 除术 为 全 麻后常规气 腹穿刺 , 进行 4点穿刺 , 从宫颈置入举 宫器后 实施肌瘤剔除术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 0 1 7 S e p 2 8 ( 1 7消融治疗 子宫肌瘤 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Ef f e c t o f Hi g h I n t e n s i t y F o c u s e d Ul t r a s o u n d Ab l a t i o n o n Ut e r i n e L e i o my — o ma a n d i t s Ef f e c t o n S e x Ho r mo n e L e v e l s
宗 国华 ( 周1 3永兴医院妇产科 , 河南 周1 3 4 6 1 4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 肌瘤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 的影 响。方法 选择我院 2 0 1 5 年 9月~
2 0 1 6 年l 1 月收治的子宫肌瘤 患者 9 6 例为研究 对象 , 以随机数字 表法分组 ,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 8 例, 对照组采用子
1 . 3 观察指标
( 1 )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 量、 住
院时间及术后 自主活 动时间。 ( 2 ) 分别在治疗前 、 治疗 后 1 2 个月对两组 患者子宫 肌瘤症状 ( U F S ) 、 生 活质量 ( Q O L ) 进 行
发肌瘤 3 5例 , 多发肌瘤 l 3例 。 对照组 : 年龄 2 7 ~ 4 3 ( 3 5 . 6 ± 6 . 5 ) 岁: 单 发肌瘤 3 2例, 多发肌瘤 1 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 显差异 ( J D > O . 0 5 ) , 存在可 比性 。纳入标准 : 符合子宫肌瘤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采用海扶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50例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肿瘤特点及身体状况调整功率及焦距,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中、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稳定,治疗对靶区邻近组织、器官没有明显影响,治疗的有效率为68.67%,其中1例患者出现胃肠麻痹,6例患者出现治疗区域皮肤灼伤。

结论:HIFU术前对患者的肿瘤特征进行评估,治疗中适时调整治疗参数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HIFU对治疗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应用HIFU 治疗的恶性肿瘤且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患者150例,其中男97例,女53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3.2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细胞学或(和)病理组织学、肿瘤标志物或(和)影像学确诊,治疗病灶位于胸腹壁8例,其中乳腺癌8例;恶性肿瘤胸腹壁转移39例,其中胃恶性间质瘤2例,胃癌21例,食管癌7例,胰腺癌9例;病灶位于盆腔或腹腔的71例,其中子宫肌瘤15例,子宫颈癌6例,盆腔软组
织肉瘤2例,膀胱癌6例,前列腺癌5例,肝癌33例,大肠癌4例;病灶位于四肢及臀部的32例,包括软组织肉瘤10例,淋巴瘤22例。

患者肿瘤直径1.0cm24cm,皮下深度0.5cm13cm,瘤灶个数16个每例。

治疗前伴有疼痛者96例,合并化疗者54例,联合放疗者42例。

1.2设备及治疗方法:海扶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国药管械[准]字2000第323038号),治疗头频率0.8MHz,声功率160240V,焦距(135160)mm,扫描速度3mm/s进行直线扫描。

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及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来确定治疗方案,设置治疗参数(发射及占空时间、发射功率、点发射次数等),在治疗的过程中再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来调整计划。

治疗采用CT或MRI检查结果所显示的肿瘤部位确定发射源。

治疗前准备:(1)将靶区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清洁、备皮。

(2)腹部肿瘤者在治疗前35天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治疗前1天服食乳果糖,部分患者如必要实行禁食。

(3)盆腔肿瘤者术前使膀胱充盈。

1.3疗效评价标准: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程度来判断治疗疗效。

(1)疼痛:患者止痛药用量减少≥50%且持续4周以上,疼痛度减轻≥50%且持续4周以上。

(2)体力状况:体力改善≥20分且持续4周以上。

(3)体重:体重增加≥7%。

有效:上述指标中至少有一项超过规定标准,且其他项稳定。

无效:所有指标均少于上述规定标准。

2结果
2.1临床治疗情况及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实施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监护,全面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实时反应情况。

治疗中联合化疗治疗者54例,联合放疗者42例。

治疗次数245次不等。

治疗周期24周。

患者病种及治疗有效数如表1所示,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8.67%。

2.2影像学观察:肿瘤在经HIFU治疗后,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病灶内回声增强、低回声和液性暗区,病灶内低回声和液性暗区一般发生在回声增强之后,考虑为治疗后瘤体坏死液化所至。

本组经治疗后107例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增强,其中治疗后病灶局部低回声12例,现小片液性暗区者8例,现短线状液性暗区者5例。

107例患者中,除8例病灶内液化暗区被抽尽后病灶有所缩小外,其余经B超测量与在HIFU治疗前并无明显变化。

2.3病理学改变:13例患者经治疗后行肿瘤手术切除,送病理学检查。

所有标本均可见肉眼可见的局灶性坏死,镜下呈大块凝固性坏死,细胞核固缩或碎裂溶解,脂肪组织坏死,间质破坏。

2.4并发症:经治疗后,部分患者靶区皮肤局部红肿,1例患者出现胃肠麻痹;6例患者出现治疗区域皮肤灼伤,经药敷或植皮后治愈;2例肝癌患者治疗中因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停止治疗;1例膀胱癌患者及5例前列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尿道出现,经止血后症状消失。

3讨论
HIFU是利用体外超声聚焦于体内靶组织而使其在瞬间发生凝固性坏死,但是对正常的组织又不产生损伤的一种局部消融术,靶区肿瘤的死亡方式分为四种,凝固性坏死、碎裂坏死、融解坏死和变性坏
死。

目前,在国外HIFU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已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我国已逐渐将HIFU的治疗方式应用到了肝癌、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及骨肉瘤等肿瘤的治疗中去,经临床实践证实HIFU对治疗肿瘤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4]。

HIFU的主要机制是热效应和空化效应,临床上一般以靶区温度是否达到65
℃为疗效的主要判定目标,然而由于深部组织即时无创测温技术在临床上尚未开展,对于诸如胰腺癌等深部组织靶区组织温度的确定,仍是限制测试HIFU临床治疗效果的瓶颈之一[3]。

而本组在临床治疗中也发现,如果对患者组织病理缺少严格的分层分析,由于靶区组织在皮下的深浅度不同,在确定发射功率及发射时,也很难保证其治疗温度达到65℃及以上。

因此,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点,结合治疗参数进行分层分析,建立不同肿瘤的治疗参数表,对临床的实际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利用超声灰度监测及MR监测,则可随时反映治疗前、中、后靶区组织的病理变化,据此作出治疗参数调整,可达到消融及提供临床疗效的目的。

本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8.67%,治疗中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治疗后大部分影像观察并未显示肿瘤有缩小,考虑与与治疗后实体肿瘤虽坏死,但由于无脱落通道,而瘤内血管又发生坏死和血栓而无法吸收有关。

参考文献
[1]陈文直,王智彪,伍烽,等.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78-281
[2]陈斌。

陈海燕,周小祥,等.中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3):251-253
[3]牛凤岐,朱承纲,程洋.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若干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术语规范化问题[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3(4):196-199
[4]李传行,徐国良,黎建军,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94-9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