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章-动机ppt课件

第九章-动机ppt课件
• 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
• 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 或对象。
• 维持和调整功能
–活动产生后,调节和支配人们是否坚持这种活动。
3.动机的分类
• (1)根据动机的性质,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 动机。
• ①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
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 性欲、睡眠、排泄等。 • ②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 机。社会性动机有兴趣、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 动机、劳动动机等。
• (5)认知理论
• 成就目标理论
–代表:尼科尔斯和德韦克 –观点:成就目标分为两种: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
掌握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使用任务标 准和自我标准;成绩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好成绩,使 用他人标准。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 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采取主动、积极的 行为,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则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 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 ①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的水平上,人能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 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 ②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的行为动机是无意 识的;成人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 人们意识不到它们的作用,但却能在它们的支配下产 生各种各样的行动。
3.动机的分类
2.需要的种类
• 按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①物质需要是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 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如对生活用品的需要,对住房 和交通工具的需要等。
• ②精神需要是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并以占有某 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需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 对美的需要等。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动机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动机ppt课件

.
10
二、动机理论
• 4、唤醒理论
– 赫布(Hebb,1949);柏林(Berlyne,1960)
• 机体维持着唤醒的最佳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刺激都不愉快 • 动机的实质是维持最佳唤醒水平
– 三原理
• 最佳唤醒水平原理 • 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会降低唤醒水平 • 经验的作用:个体差异
.
11
二、动机理论
• 莫里斯(Morris,1956)“生活方式问卷”:测量人们对13种 生活方式的价值观
• 罗克奇(1973)“价值调查表”:测量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 价值观中诸因素的相对强度
• 塞普尔(Super,1970)“职业价值观量表”:测量职业威望 和喜爱度
.
7
二、动机理论
• 动机的实质?
• 1、本能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 5、动机认知理论
– 注重认知过程 – 动机以个体的预期、判断、选择和目标朝向为基础 – ⑴期待价值理论
• 托尔曼:动机的实质是期望得到或企图避开 • 建立刺激间的联结,产生期待
– ⑵归因理论
• 海德(Heider,1958):成功或失败时归结为内部或外部原因 • Rotter(1954):内控型和外控型个体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是否每个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
– 需要——动机
自我实现 尊重
爱与归属 安全
成长性 匮乏性
生理
.
3
一、动机概述
• 3、动机的分类
– 根据性质
• 生物性/原发性/原始动机;社会性/继发性/习得动机
– 根据持续时间
成就动机
• 长远概括性动机;短暂具体性动机
交往动机
– 根据动机对行为的驱动作用

动机理论-PPT精品文档

动机理论-PPT精品文档

有人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将两只老鼠绑在一起,给它们过电。 老鼠当然不愿意,不停挣扎。不过其中一只老鼠无论怎么做也不 能逃避电击的痛苦,遭受打击成了它的宿命;而另一只则比较幸 运,如果它在挣扎中碰巧用爪子按到了一个开关,电击就会停止。 由于两只老鼠是绑在一起的,另外一只老鼠也可以因此借光缓口 气。但是,很快电击又会开始,除非再次按下开关,否则折磨将 无休无止。但老鼠也是聪明的动物,要不也不会和人类一起生活 了这么多年而没有被消灭掉。比较幸运的老鼠很快学会用按动开 关来避免电击,而另外那只老鼠,虽然遭受电击的水平相同,但 他的幸运只能源于伙伴的行动,自己对电击的痛苦却是无可奈何 的。换言之,在两只老鼠中,一只老鼠知道,只要按动按钮,就 可以逃避电击;另一只老鼠,对所有的电击没有控制能力,只能 听天由命。 最后的结果是:幸运的可以按动开关的那只老鼠在实验之后皮毛 依然光滑,胃口也不错,很快从过去的折磨中完全恢复过来了; 但另一只,则在放出来之后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在很短的时间 内便死去了。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受到折磨的动物死亡原因 不是生理上的痛楚,而是无助的情绪和控制感缺乏的原因。
第一种: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 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 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第二种: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
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 第三种: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 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 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二分法行为的归因理论 一是:环境归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即
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如将行为的原因归为
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 环境归因。

动机理论-归纳PPT课件

动机理论-归纳PPT课件
• P=D×H
• 常见应用范围:
– 觅食行为进行中的动机强弱变化现象。 – 恋爱中性行为出现前后的男女关系的转换。
精品课件
4
三、唤醒理论
• 唤醒论力图解释动机产生与动机强弱。
• 唤醒论认为,是否存在紧张状态和本能需求不是 动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对两者的唤醒(认知) 才是决定因素,动机强弱取决于唤醒的水平。— —唤醒为迷途的羔羊指引了方向。
• 常见应用:
– 工作与学习的自我总结与他人评价。
– 产品效果的分析(化妆品、护肤品的作用分析, 用明星还是普通人?)
精品课件
8
七、自我决定理论
• 本理论包含于归因理论
精品课件
9
八、自我功效论
• 此理论解释动机的强弱的产生原因。
• 自我功效论认为,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水平、 对自身能力能否应对动机情境的判断影响 了动机的强弱。自信、胜任的判断能提高 动机强度,自卑、危险的判断能降低动机 强度。
大小决定了动机的强弱程度。价值大小的 判断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 信念、理想、兴趣。 • 常见应用:
– 道德品质的培养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1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广告展示产品应用前后的效果,以详细、具体、时尚 的方式进行示范和原理解释,使人们建立逻辑关系, 促使购买行为的出现。
精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7
六、动机归因理论
• 此理论揭示动机强弱变化的影响因素。
• 此理论认为,对先期(或他人)行为成败 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后继行为动机的强弱变 化。

普通心理学 动机优秀PPT

普通心理学  动机优秀PPT
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洛杉矶之战 水能源) 指向功能(学习-图书馆;休息-寝室) 维持和调整功能(考研热生)
3
2020/4/28
普通心理学
3
第九章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内涵 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
比较著名的有默里的需要理论和马期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其中以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 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
2020/4/28
普通心理学
5
第九章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原理一: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原理二: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 低。
原理三: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富有经验的个 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14
2020/4/28
普通心理学
14
第九章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四、诱因理论 诱因: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
赫尔授受了诱因变量,修改了自己的公式,在其中 增加了诱因动机(K)
德国心理学家施普兰格尔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 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 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 兴趣、信念、理想
9
2020/4/28
普通心理学
9
第九章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驱力理论 三、唤醒理论 四、诱因理论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16
2020/4/28
普通心理学
16
第九章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第10章 动机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第10章 动机ppt课件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
(一)饥饿 (二)渴 (三)性 (四)睡眠和觉醒
二、社会性动机
(一)兴趣 (二)成就动机 (三)权力动机 (四)交往动机
生理性动机Vs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biological motivation):以有机体自 身的生物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疼痛、 睡眠、排泄等。
挫折情境是如何形成的?
(1)主观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 理因素。 生理因素:个体由于某些缺陷不能胜任某些工 作,或实现某些目标。如口吃者不能担任教师工 作。 心理因素:如对自己估计不当,没能达成目标 ,或有多种目标产生了动机冲突,有些目标未能 实现等。
(2)客观因素:主要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前 者如条件的限制,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等。后者 如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风俗习惯等限制等。
4.多重趋避矛盾: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 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 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
第三节 意志与意志行动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四、意志的品质
二、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
归因模式
表 三维度四因素的归因模式
自我效能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1977 1.理论表述: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
、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1)结果期待: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如努力学习,可以 取得好成绩;坚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等。 (2)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 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决定理论

学习动机ppt课件

学习动机ppt课件
第六章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三、学习动机培养
精选PPT课件
1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 学习动机与结构 ▪ 学习动机的种类 ▪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精选PPT课件
2
案例: 英国教师吻猪的故事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 这些孩子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 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我就去吻一头猪。”
孩子们问:“这是真的吗?”教师说:“我还要吻的是一头 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 起,他们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很高,既使有贪玩的,别 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母猪吗?”
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对老师 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 于是,老师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 母猪,老师轻轻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
苹果中的五角星 二、兴趣激发: 三、反馈评定: 及时: 具体:你太棒了。优、良、及格等级 经常:频繁小奖励比偶尔大奖励更有用,经常使用简短
的测验对学生的进步比不经常、较大的考试要好。
精选PPT课件
26
四、奖励和惩罚:
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有效。
外部奖励可能削弱内部动机。
五、合作与竞争:
精选PPT课件
22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 人物:班杜拉 ➢ 观点: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
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行为的先行因素。
行为的结果因素是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是期待。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第五讲 动机(共26张PPT)

第五讲 动机(共26张PPT)

血容量减少
c 兴趣的四大品质
c 性(sex) 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1、动机的定义

人与动物共有的强有力的动机或内驱力 动机维持某种活动并调节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
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
异性恋;同性恋 可分为快速动眼阶段和非快速动眼阶段
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
A. 按性质和内容
原则性动机冲突 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三、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
2、动机冲突的种类
双趋动机冲突
B. 按表现形式
双避动机冲突
趋避动机冲突
三、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
☆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 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 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 动机冲突。
A(+)
个体
☆趋避冲突 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
集中 无所谓 三、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
5、什么是动机冲突、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 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的生理不平衡状态 ☆双避冲突 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
单独
合群行为的 强度
需要和动机是构成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Why?
1、动机起源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2、动机对象的性质
物质性动机
精神性动机
3、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
近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
4、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
无意识动机
有意识动机
5、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
主导性动机
辅助性动机
二、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 以生物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饥饿(hunger)
体内缺乏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观点
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
驱动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 为的方向 诱因与驱动紧密联系,在习惯引导 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最佳唤醒 水平 人的行为受主观期待、结果归因、 自我认识、目标认识等影响
14
3
三、动机的理论
本能理论 驱动理论 唤醒理论 诱因理论 认识理论
4
1、本能理论
詹姆斯:
人的行 为依赖于本能 的指引,人有 生物本能和社 会本能。如 ‘爱’、‘同 情’
5
其他代表观点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 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 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 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
主要代表人物:海德、罗特、韦纳
12
(三)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提出自我功效理论: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 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 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 先行因素。
13
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
理论 本能理论 驱动理论 诱因理论 唤醒理论 认知理论
代表人物 詹姆斯、麦独孤 赫尔 赫尔 赫布、柏林 托尔曼等
6
2、驱动理论
观点(赫尔)
◦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 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 机体的平衡状态。
◦ 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 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 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 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
1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动机的涵义
◦ 动机(motivation)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 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
◦ 激活功能 ◦ 指向功能 ◦ 维持和调整功能
2
二、动机与需要
动机的产生:需要 诱因 动机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0
(一)期待价值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 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对某个目标的期待。
期待分为:
◦ 刺激与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期待雷声。 ◦ 反应与刺激的联系,平时努力学习,期待考出好成绩。
11
(二)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 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
◦ P=D×H-I(P,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H习 惯强度;I抑制)
7
3、诱因理论
观点(赫尔)
◦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 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 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I(K,诱因) ◦ 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
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8
4、唤醒理论
观点(赫布和柏林)
◦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不太 高,也不太低。
◦ 唤醒理论三原理:
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二是简化原理 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
9
5、认识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 归因理论 自我决定论 自我效能论 成就目标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