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酵母工艺流程
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酵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空气
过滤
原材料验收
配料
酵母菌种
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
喷雾干燥塔←浓发酵液贮罐←3-5 效蒸发器←稀发酵液贮罐
振荡筛
自动包装机
干酵母成品
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1.生产设施情况
车间主要设备设施有罗茨风机、空气压缩机、冷却塔、冷水机组、
发酵培养罐系统、干燥塔系统、导热油炉系统等组成。
2.酵母蛋白生产工艺说明
以玉米浆和葡萄糖母液作为酵母高密度发酵培养,再经蒸
发浓缩、喷雾干燥、包装贮存等工序,制得营养丰富的酵母蛋白产品。
酵母生产工艺及通用清洗方式

酵母生产工艺及通用清洗方式酵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酿酒、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
一.酵母生产工艺1.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营养源及其它盐类原糖蜜→糖蜜处理→糖蜜分离机→糖蜜贮罐酵母菌种→卡氏瓶→纯培养罐→种子发酵罐→主发酵罐干燥床←造粒机←真空转鼓←酵母乳贮罐←酵母分离机振荡筛→干酵母贮罐→均质器板框压滤机包装造粒成型(冷藏)干酵母成品鲜酵母成品2.酵母生产工艺:酵母生产菌株经斜面培养:从选育好的菌种中转接一环至麦芽汁制成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31℃恒温培养箱培养48小时,Fr瓶培养:将斜面菌种接至Fr瓶中培养48小时和卡氏罐培养:将Fr瓶培养菌种分别接入三个卡氏罐培养48小时备用;然后进入发酵车间经三级扩大培养:1.纯培养2.种子罐发酵3.主发酵,在培养过程中通风发酵,发酵过程中采取连续流加营养源办法,待发酵成熟后,经分离洗涤,得到高活性鲜酵母乳;然后进入干燥车间经真空转鼓过滤、从真空转鼓出来的酵母泥,加入乳化剂,经充分搅拌,再经造粒机,制得酵母粒,经输送机送入通有脱水加热空气的干燥床,使酵母粒在干燥床内形成一种沸腾状态得到干燥。
将合格的酵母经旋风分离器吹至均质器,待充分混匀后,输入真空包装机进行包装。
二.酵母生产的清洗:1.CIP清洗:包括三种类型(清洗时间视清洗单元而定,这里列出的数据仅供参考)。
A.CIP #1:主要是原材料处理过程清洗,污垢主要有高压蒸汽高温加热糖蜜杂质,污泥,胶体和色素后形成的糖垢,包括:糖蜜处理CIP和灭菌维持管CIP,清洗步骤如下:B.CIP #2:主要是物料流经管道的清洗,污垢主要有水垢和碱垢,另外对微生物要求非常高,物料经过前必须清洗消毒,包括:糖蜜管线至发酵CIP,种子罐至商品罐管线CIP,商品罐至洗涤罐管线CIP,酵母乳储罐至商品发酵罐管线CIP,酵母乳储罐至过滤管线CIP,分离管线CIP,清洗步骤如下:C.CIP #3:主要是罐体和容器的清洗,污垢主要有水垢和碱垢,以及在罐底长期形成的沉淀,包括:糖蜜储罐CIP,初始发酵罐CIP,种子发酵罐CIP,商品发酵罐CIP,洗涤罐CIP,酵母乳储罐CIP,干燥床CIP,清洗步骤如下:2.设备清洗和环境消毒:种类包括:双氧水、来苏尔、戊二醛,丙酸钙、84消毒液、漂白粉、甲醛、乙醇、硝酸、NaOH溶液等,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效果较好。
活性干酵母的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干酵母的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干酵母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起始培养液制备:选取合适的酵母菌种,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预培养,培养至达到一定的生长状态。
2. 发酵罐培养:将经过预培养的酵母菌种转移到发酵罐中,利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大规模培养。
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通气速率等,需要根据不同的酵母品种进行调控。
3. 发酵液收获: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使用离心机将酵母菌体与液体分离。
4. 洗涤:用适量的洗涤缓冲液对酵母菌体进行洗涤,去除杂质和培养基残留。
5. 浓缩:将洗涤后的酵母菌体通过离心或浓缩装置进行浓缩,使得酵母菌体达到理想的浓度。
6. 冻干:将浓缩后的酵母菌体进行冻干处理,即冷冻酸沉淀干燥。
这个过程中,通过降温和增加压力,直接将水分从酵母菌体转化为冰晶,通过真空使冰晶蒸发,最终得到活性干酵母产品。
7. 包装和贮存:将冻干后的活性干酵母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密封包装方式,以保持产品的活性。
之后,将包装好的产品存放在低温、干燥和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贮存,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厂家和工艺流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上的步骤是常见的活性干酵母生产工艺流程。
酵母菌发酵工艺

实验一、酵母细胞发酵实验一、摘要运用酵母、藻类和高等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工业化大规模培养得到其干细胞,并作为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是工业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课程以实验室小型发酵罐为发酵环境,以酵母菌为发酵对象,发酵生产饲料酵母。
并且在发酵罐内没有染菌的情况下得到了115g的产品。
二、实验目的1.学会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方法。
2.学会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糖含量及氨基氮等理化指标的常规检测方法。
3.掌握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方法。
4.掌握酵母发酵工艺流程及具体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一).斜面孢子的制备于超净工作台面上,在火焰的保护下,用无菌接种棒挑取酵母菌少许于斜面培养基内,先划中线,后从下而上往两边划线均匀的铺开,塞好棉塞。
扎好后,置于25~30℃恒温箱中培养(斜面朝下放),培养4~6天。
(二)摇瓶种子的制备用接种棒刮下少量酵母菌,接种于摇瓶培养基内,置于摇床上,28℃、240r/min恒温培养24h。
(三)罐上各传感器的标定及发酵罐灭菌1.罐内温度传感器的标定100℃:取刚煮沸的水,将酒精温度计和传感器一同放入,静置一会儿,将罐温标定为温度计所示温度;0℃:取适量冰水混合物,将酒精温度计和传感器一同放入,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将罐温标定为温度计所示温度。
2.水箱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步骤同1)。
3.DO电极“0”的标定系统接通电源后,预热5min以上。
取适量无水亚硫酸钠放入三角瓶内,并放入200mL左右的自来水,摇动几下,保证为饱和溶液状态。
将DO电极放入烧瓶内,稍后可见DO值下降,待5~10min后,将其值设为0。
将电极取出,置于一旁。
4.在7L发酵罐中装入配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料体积4L、消后体积4L),先在夹套中通入蒸汽,将罐内温度预热至100℃,再通入饱和蒸汽对发酵罐进行实罐消毒,121℃、30min(罐压在0.12MPa左右),冷却后,通过滤空汽,并加以搅拌(100rpm),待DO值稳定后,即可标定100%的DO值。
微生物发酵工艺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6.1 微生物发酵与制药6.2 微生物生长与生产的关系6.3 微生物生产菌种建立6.4 发酵培养基制备6.4 发酵培养基制备• 概念(medium)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 培养基的组成和比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生产和工艺选择、产品质量和产量。
6.4.1 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前体与促进剂消泡剂1、碳源(carbon sources)概念: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为正常生理活动和过程提供能量来源,为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碳源种类糖类:葡萄糖、淀粉、糊精和糖蜜脂肪:豆油、棉籽油和猪油醇类:甘油、乙醇、甘露醇、山梨醇、肌醇蛋白类:蛋白胨、酵母膏速效碳源:糖类、有机酸迟效碳源:酪蛋白水解产生的脂肪酸2、氮源(nitrogen sources)概念: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氮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为生长和代谢主要提供氮素来源。
种类:无机氮源、有机氮源有机氮源几乎所有微生物都能利用有机氮源黄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尿素无机氮源氨水、铵盐和硝酸盐等。
氨盐比硝酸盐更快被利用。
工业应用:主要氮源或辅助氮源;调节pH值生理酸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酸性残留物质。
(NH4)2SO4利用后,产生硫酸生理碱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碱性残留物质。
硝酸钠利用后,产生氢氧化钠。
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概念:组成生理活性物质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矿物质• 作用方式: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 种类:盐离子磷、硫、钾、钠、镁、钙,常常添加铁、锌、铜、钼、钴、锰、氯,一般不加。
4、水菌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营养传递的介质。
良好导体,调节细胞生长环境温度。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之一。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概念:维持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不起碳源和氮源作用。
6.1酵母工艺流程

酵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干酵母成品1.原辅材料验收:按《采购控制程序》选择合格的原、辅材料厂家,入厂时按公司制定的相应原材料标准进行验收,因为原材料加入之前要用高温灭菌、热水配制,有灭菌过程,所以卫生方面主要控制重金属含量;2.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按公司制定的标准验收,并按《包装材料的管理》检验其杂菌数。
3.空气:酵母发酵是有氧发酵,需要大量空气进入发酵液,空气首先经过甲醛消毒,然后经过粗效、精效过滤器过滤除杂菌。
4.辅助材料的配制:辅助原材料用90 ℃以上热水溶配,并在贮罐60 ℃以上保温,然后泵入发酵、干燥使用,流加原料,每周检测各配制原料的杂菌数。
5.糖蜜处理:糖蜜先经过≥80 ℃加热(时间≥2小时)分离除渣,然后经125-135 ℃高温瞬时灭菌(时间:9秒),泵入发酵罐。
输送管线糖蜜循环,以保证管线温度高,而不残存杂菌。
每周检测各配制原料的杂菌数。
6.菌种选育:菌种按《菌种选育操作规程》选育菌种,菌种选育最重要的要求保证操作过程中不能染菌,菌种无杂菌,然后经过三角瓶、卡氏瓶扩大培育,接入纯培养罐。
7.纯培养罐培养:将糖蜜加入PC罐里,经过121℃30分钟灭菌后,降温至30℃,接入卡氏瓶菌种,经过通风纯培养,发酵液达到乙醇和湿重指标后,转入种子培养罐培养。
8.种子罐发酵:发酵罐加入工艺水、转入纯培养菌种、流加入N、P营培盐,通风扩大培养,按发酵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和指标发酵。
9.酵母分离:种子发酵液培养结束后,通过分离机把酵母和水等分开,成干物质20%左右的酵母乳,进入酵母乳贮罐。
10.商品培养:在商品发酵加入工艺底水,接入种子酵母乳、流加N、P、硫酸镁、硫酸锌等营养盐,通风发酵。
11.商品酵母分离:按9方法将商品酵母液分离成酵母乳,进入酵母乳贮罐。
12 酵母乳贮存:分离后酵母乳进入贮罐,然后泵入真空转鼓过滤.13.过滤:商品酵母乳加入盐水,泵入真空转鼓过滤器,通过真空转鼓抽滤,把酵母乳抽滤成含水量为36%左右的酵母泥。
高活性干酵母生产工艺流程

高活性干酵母生产工艺流程1.培养基准备:高活性干酵母的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碳源常用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氮源可以使用酵母萃取物、酵母粉等。
矿物质包括钾、钠、镁、锌等。
根据不同的产业需求,也可添加其他辅助营养物。
2.酵母接种:选取符合要求的初代酵母菌株进行接种。
接种时要注意严格控制接种量,常用的接种量是1%-2%。
3.培养条件控制:酵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和气体条件。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8-32℃,pH值在5.0-6.0之间。
气体条件可根据不同菌种选择通气或压力控制。
4.发酵:在培养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菌种开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发酵液的搅拌速度,促进氧气均匀分布,提高菌体生长速度。
5.分离和净化:发酵结束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体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酵母菌体经过清洗,去除机械杂质,使酵母菌体更加纯净。
6.干燥:分离好的酵母菌体通过喷雾或气流干燥等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50-55℃之间,通过热风或真空等方式去除水分,制得干燥酵母。
7.包装和贮存:干燥酵母经过粉碎和筛分后,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时要考虑酵母的存活率和耐受性,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保证酵母质量和延长保质期。
8.质检和成品检验:对生产的高活性干酵母进行质检和成品检验。
常见的质检项目包括菌活、湿度、灰分等指标,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市场销售。
总之,高活性干酵母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培养基、接种量、培养条件和干燥技术等多个环节。
只有在各个环节的科学控制下,才能生产出具有高酵母活性和良好发酵效果的高活性干酵母制剂。
酵母培养的流加工艺

酵母培养的流加工艺
酵母培养的流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所要培养的酵母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
2. 预处理培养基:将培养基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121摄氏度)杀死潜在的污染微生物,然后冷却至适宜的温度。
3. 接种酵母:将所选的酵母菌株接种到预处理过的培养基中,使其开始生长。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适宜的温度(通常为30摄氏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促使酵母菌生长繁殖。
5. 收获:当酵母菌生长到合适的密度和状态时,进行收获。
收获方法可以包括离心、过滤等步骤。
6. 后续处理:对收获的酵母进行后续处理,可以包括洗涤、干燥、冻干等步骤,以便储存和运输。
以上就是酵母培养的流加工艺的基本步骤,不同的酵母菌种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加工要求,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空气
原糖蜜储罐
酵母菌种
(冷藏)
鲜酵母成品
干酵母成品
1.原辅材料验收:按《采购控制程序》选择合格的原、辅材料厂家,入厂
时按公司制定的相应原材料标准进行验收,因为原材料加入之前要用高温灭菌、热水配制,有灭菌过程,所以卫生方面主要控制重金属含量;
2.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按公司制定的标准验收,并按《包装材料的管理》检验其杂菌数。
3.空气:酵母发酵是有氧发酵,需要大量空气进入发酵液,空气首先经过甲醛消毒,然后经过粗效、精效过滤器过滤除杂菌。
4.辅助材料的配制:辅助原材料用90 ℃以上热水溶配,并在贮罐60 ℃以上保温,然后泵入发酵、干燥使用,流加原料,每周检测各配制原料的杂菌数。
5.糖蜜处理:糖蜜先经过≥80 ℃加热(时间≥2小时)分离除渣,然后经125-135 ℃高温瞬时灭菌(时间:9秒),泵入发酵罐。
输送管线糖蜜循环,以保证管线温度高,而不残存杂菌。
每周检测各配制原料的杂菌数。
6.菌种选育:菌种按《菌种选育操作规程》选育菌种,菌种选育最重要的要求保证操作过程中不能染菌,菌种无杂菌,然后经过三角瓶、卡氏瓶扩大培育,接入纯培养罐。
7.纯培养罐培养:将糖蜜加入PC罐里,经过121℃30分钟灭菌后,降温至30℃,接入卡氏瓶菌种,经过通风纯培养,发酵液达到乙醇和湿重指标后,转入种子培养罐培养。
8.种子罐发酵:发酵罐加入工艺水、转入纯培养菌种、流加入N、P营培盐,通风扩大培养,按发酵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和指标发酵。
9.酵母分离:种子发酵液培养结束后,通过分离机把酵母和水等分开,成干物质20%左右的酵母乳,进入酵母乳贮罐。
10.商品培养:在商品发酵加入工艺底水,接入种子酵母乳、流加N、P、硫酸镁、硫酸锌等营养盐,通风发酵。
11.商品酵母分离:按9方法将商品酵母液分离成酵母乳,进入酵母乳贮罐。
12 酵母乳贮存:分离后酵母乳进入贮罐,然后泵入真空转鼓过滤.
13.过滤:商品酵母乳加入盐水,泵入真空转鼓过滤器,通过真空转鼓抽滤,把酵母乳抽滤成含水量为36%左右的酵母泥。
流加乳化剂与酵母泥混合后造粒.
14.造粒:通过造粒机把酵母泥挤压成很细酵母面条以增大表面积,便于热交换。
造粒后酵母进入干燥床.
15.干燥:酵母粒通过在沸腾干燥床中和干燥的热空气进行交换,迅速脱水干燥成干酵母。
16.震荡筛:干燥后酵母,通过20目震荡筛除去干燥过程中结团的酵母。
过筛后的酵母送入干酵母贮罐.
17.干酵母均质:将干酵母贮罐里的酵母分批放入均质器里,开搅拌器均质,送入包装机.
18.包装:450-500克通过自动真空包装机把干酵母包装好;小包装通过自动灌装机灌装。
19.贮存运输:成品存放于专门存放成品的仓库货架上,库温25℃以下。
鲜酵母:
20 压榨酵母:商品酵母乳经过板框压榨成干物质35℃左右酵母泥,车
间温度要求符合工艺规定;
21 造粒成形:压榨后酵母成型机成型包装.车间现酵母温度符合工艺规定.
22冷藏: 包装后的酵母转入冷库冷藏,冷库温度为-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