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doc

合集下载

移动GIS原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移动GIS原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移动GIS原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的综合性技术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信息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GIS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移动GIS是指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上运行的GIS应用程序,具有随时随地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特点。

移动GIS的出现,将更加方便和实用地应用GIS技术,在野外调查和管理、场地服务和维护等方面带来了很多优越性。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移动GIS原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实现移动设备上的实时位置定位、地图数据的获取与展示、地理信息的标注与更新等功能,为移动GIS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为相关行业提供便捷而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一)研究内容1、移动GIS原型系统需求分析;2、研究移动GIS原型系统的技术方案;3、设计移动GIS原型系统的软硬件环境;4、实现移动GIS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5、测试移动GIS原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6、优化和改进移动GIS原型系统。

(二)研究方案1、需求分析根据移动GIS应用的具体场景和用户需求,深入分析其业务流程和功能要求,确定移动GIS原型系统的需求,包括安全性要求、数据要求、设备/系统要求等。

2、技术方案根据需求分析,选择适合的移动GIS技术开发平台,如ArcGIS Runtime SDK、Mapbox、OpenLayers等,确定移动GIS原型系统的技术方案。

同时,对于常见功能模块,如地图显示、位置定位、数据标注、数据共享等,选择适合的技术实现方法。

3、软硬件环境设计设计移动GIS原型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环境、移动设备环境等。

同时,确定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

4、功能模块实现实现移动GIS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地图显示、位置定位、数据标注、数据共享等。

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GIS作为一种集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设备特点于一体的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移动GIS 具有移动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林业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管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是移动GIS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采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人工记录、手持式GPS和无人机等。

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

人工记录容易出现误差,测量的时效性也较差;手持式GPS的精度较难满足精细化测量的要求;而无人机的采集过程需要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技术设备。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移动设备和地图导航技术,实现对野外环境、界址、线路等信息的高效、准确和及时采集和处理,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目前,许多学者在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如罗鉴钊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GIS技术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开源地图应用程序OpenLayers开发移动GIS客户端,实现了野外数据采集和在线编辑功能,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陈军等人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GIS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现场环境、建筑物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它充分利用了地图导航和移动摄像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和在线存储等功能。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需求2. 系统架构设计和开发技术3. 移动GIS客户端的开发实现4. 数据采集和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5. 实验数据分析和系统评价通过对地图导航、移动设备和数据采集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移动GIS的数据采集系统,完成高效、准确和实时的数据采集任务。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系统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架构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架构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架构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移动网络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移动网络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因此,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GIS系统是一种将地理信息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和展示的系统。

在移动网络规划中,GIS系统可以帮助规划人员对于移动网络的传输、覆盖、容量、信号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和模拟,从而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进行规划工作。

通过GIS系统,规划人员可以实现对于移动网络的可行性分析、优化设计、协调布局等工作,从而提高规划效率和规划成果的质量,降低规划成本和风险。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项目旨在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研究移动网络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移动网络规划的原理、方法和流程等,以及GI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技术;(2)设计和开发适用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实现关键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集成,包括地图显示、数据采集、算法分析、结果展示等;(3)应用所开发的GIS系统进行移动网络规划案例研究。

通过真实场景的规划案例,验证GIS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应用效果和实际价值;(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方案。

在移动网络规划领域中,基于GIS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研究移动网络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构建起完整的理论框架;(2)设计和实现适用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模块的实现、界面设计等;(3)应用所开发的GIS系统进行移动网络规划案例研究,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系统应用效果和实际价值;(4)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为基于移动网络规划的GIS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GIS的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规模不断扩大,通信线路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管理问题。

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线路管理需求,而GIS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案。

因此,本文将选取基于GIS的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本课题旨在构建一种可视化管理系统,利用GIS实现对通信线路的实时监控、位置分析、资源调度和预警管理等操作,能够提高通信线路的周转率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为通信企业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1、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2、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GIS技术在通信线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GIS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5、GIS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6、系统测试和使用情况评估
三、预期成果
1、基于GIS的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文档
2、GIS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的详细实现代码
3、系统测试报告和使用情况评估报告
四、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GIS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通信行业也有很多实践案例,因此技术可行性高。

2、经济可行性:该系统能够提高通信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效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市场可行性:通信行业是当前和未来的重点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也增加了系统的市场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课题选题广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实现难度适中,且有较高的可行性。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开题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GIS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重要的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一。

传统的GIS主要是基于平面地图的二维方式,随着3D建模技术的发展,3D地图成为GI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开发基于移动设备的二三维一体化的GIS系统,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维度数据的需求。

目前基于移动设备的GIS技术还存在着许多挑战,比如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方面都需要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

在此背景下,研究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1. 移动GIS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原理研究3.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包括二三维空间关系的建立、数据类型定义、数据组织结构等方面。

4. 数据采集和存储技术的研究,包括位置信息采集、卫星图像数据的下载和转换等方面,同时也要考虑数据压缩和存储技术的优化。

5.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开发,包括移动设备应用软件、服务端支持软件等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旨在构建基于移动设备的二三维一体化的GIS系统,并提出一种适合移动环境的数据模型,使得移动终端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和操作地图数据,进一步提升移动GIS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促进移动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以满足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求。

2. 提高移动设备用户的地图应用体验,满足不同维度的数据查看和分析的需求。

3. 推动GIS的技术发展,以便进一步的GIS应用和研究。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建模等方法,分别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化设计和分析,为移动GIS 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六、进度安排2019年04月-2019年06月:文献研究和调研2019年07月-2019年09月: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和开发2019年10月-2019年12月: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开发2020年01月-2020年02月: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2020年03月-2020年04月:论文写作和答辩准备七、预期成果1.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实现2. 基于移动设备的二三维一体化GIS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 系统测试、性能优化和论文撰写4. 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实现等相关成果八、参考文献1. 沈祖聪. GIS基础与应用(第四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 赵冬梅. 移动GIS的发展和应用[J]. 信息技术,2013.3. 肖蕴兴,刘强,马小鹏. 移动GIS开发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4. 梅慧, 徐伟茹, 汪迎, 戎颖, 王占涛, 赵鹏, 邢海峰. 基于3S技术的移动GIS系统设计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 2019.5. Fan Xiulan, LinJing. Research of Mobile 3D GIS Application Based on Unity3D[J]. Journal of Software, 2018.。

基于GIS的电网参数管理系统及其可视化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电网参数管理系统及其可视化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电网参数管理系统及其可视化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参数管理成为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传统的电网参数管理大多采用手动输入数据的方式,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可追溯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运行和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管理工具,在电网参数管理和可视化应用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旨在基于GIS技术,设计和实现一种电网参数管理系统,并通过可视化应用的方式展现电网参数变化的情况,方便电力行业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电网运行情况,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改进。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确定需求:通过对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访谈和调查,确定电网参数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

(2)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电网参数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并选取合适的GIS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开发。

(3)数据采集:采集电网的相关参数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包括电网拓扑结构、负荷数据、故障数据等。

(4)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电网参数管理的各种功能,如电网负荷预测、故障检测和定位、电网优化分析等。

(5)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基于以上设计和数据处理,完成电网参数管理系统的开发,并通过可视化应用的方式展示电网参数变化情况,以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改进。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文研究设计的基于GIS的电网参数管理系统,将对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和应用,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其预期成果和意义如下:(1)实现电网参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提高电网参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现电网参数管理的可视化应用,方便电网运行管理人员了解电网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3)为实现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网管理工具,丰富了电力管理领域的应用技术。

GIS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运用资料精

GIS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运用资料精

1 /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 科技财富中心7层, 邮编:100085地理空间信息技术(GIS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方案探讨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通信行业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运营商开始采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来辅助自身的业务管理。

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卫星遥感技术(Remotiong Sensing,RS )、全球定位技术(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 ),行业上统称为“3S ”技术。

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主要有以下应用:一是利用GIS 管理资产设施以及辅助规划和优化网络,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二是综合利用GIS 和移动蜂窝定位等支撑技术发展移动定位服务(LBS ),扩展行业增值应用。

这方面工作,国内已有广州移动、天津移动、山东移动、内蒙古移动、茂名移动、新疆移动、河南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多家通信公司先后采用了GIS 作为信息化的辅助支撑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方案仅基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产权的SuperMap GIS 平台产品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一些应用案例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仅供中山移动各位领导指导、参考,并竭诚欢迎你们提出批评建议,北京超图愿意和中山移动精诚合作开创GIS 移动行业应用的新篇章!应用1:基于GIS 的移动资产设施管理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本地网络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通过一种网络资源动态管理体系,调动企业各部门有效配置网络资源,盘活网络存量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企业面向市场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综合效能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同时如何实现对全网业务实时监控,实现对各类故障及时准确定位处理也成为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

因此,当今通信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¾ 全面、准确、动态的掌握本地网各类网络资源数据2 /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科技财富中心7层,邮编:100085¾ 实现规范的业务流程,加快资源提供速度¾ 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网络生存性和应用合理性¾ 根据反映的故障信息,及时准确了解受影响面¾ 及时掌握网络故障影响的业务信息,做到对重要业务的及时抢通1.1.系统功能结构图3 /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 科技财富中心7层, 邮编:1000851.2.系统架构1.3.系统功能描述1. 基本地图功能:实现对建筑物、区域等基本地理底图共享的空间信息的管理4/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 科技财富中心7层, 邮编:1000852. 基站信息管理:对基站信息可以方便的在地图上进行增、删、改、查等信息维护与操作3. 基站查询定位:支持手动查询、地图直接查询,缓冲区查询等多种方式,可实现多级查询,快速地图定位,动态标注5 /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 科技财富中心7层, 邮编:1000854. 基站状态监控:告警实时监控,分级着色告警等级,快速定位告警,自动刷新基站状态,告警报表统计,性能分析,话务告警等5. 基站专题图展现及统计:基站覆盖范围缓冲分析,基站可用率分析,区域话务量分析,话务拒绝率图表6. 传输资源管理:用GIS 技术在地图上实现对主要包括光缆、光缆段、光缆附属设备、光缆路由、光缆接续设备等缆线资源管理维护,对传输资6/ 16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8号 科技财富中心7层, 邮编:100085源信息可以方便的在地图上进行增、删、改、查等信息维护与操作。

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抽油管、天然气管、石油管等各种管道越来越多地用于能源输送、工业材料输送等方面,而这些管道的安全和完整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管道安全事故可能对人命财产带来严重的的损失,同时也会给环境与资源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管道完整性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可用于支持管道完整性管理。

极大地提高了省力度和系统性能。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研究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与研究。

2、GIS基础理论和技术。

3、分析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并提出基于GIS的实现方案。

4、设计和实现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

5、对系统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

三、研究目标:1、研究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技术要点,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

2、分析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基于GIS的实现方案,设计和实施系统。

3、通过测试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取文献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GIS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专业知识,研究当前主流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功能和特点,设计并实施基于GIS的管理系统。

并通过测试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方案。

五、论文计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3 研究内容和目标1.4 研究方法1.5 论文结构第二章: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概念2.1 管道的意义2.2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意义2.3 管道安全管理法规第三章:GIS基础理论和技术3.1 GIS基础原理3.2 GIS数据结构3.3 地理数据处理3.4 GIS软件和工具第四章:研究案例4.1 基于GIS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4.2 系统设计4.3 实验结果第五章:系统测试与性能测试5.1 测试方案5.2 系统测试结果5.3 性能测试结果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研究总结6.2 系统改进与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在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的高速成发展,电信部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了使通信网络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低效、繁琐的手工方式。

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时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就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其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它能够处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数据信息,使你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关系,而不必不断地访问数据库。

在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设备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时,有大量的处理如果通过地图来进行,则会又方便又直观。

因此在网管系统中,引入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基站、小区等各类通信网元的分布情况,并对网元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浏览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出自项目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

该系统立足于tmn,以操作维护、环境监控工作为重点,实时监测全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响应网上的各种事件,提供性能分析报告,不仅为设备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网络优化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地理视图作为本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使用gis技术,在电子地图上,将各类通信网元按地理位置显示成一个分布图。

用户可以对图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网元的告警、配置和性能信息进行查看和分析处理。

地理视图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前台界面,其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可见地理视图在此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此外,gis还广泛应用于诸如交通管
理、商业销售等领域的软件开发中,因此,研究和开发gis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三、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存、internet网络应用、mapinfo 和asp技术。

系统的gis软件平台采用了mapinfo公司的maxxtreme。

mapxtreme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地图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或企业内部的internet 向用户发布地理信息。

该地理视图系统是浏览器/地图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需要windows nt server。

其中
地图服务器:windows nt,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mapxtreme
客户机:windows 95/98。

由于采用了maxxtreme,使系统在结构上成为浏览器/服务器的形式,顺应了企业内部网向intranetx演变的潮流。

在服务器端是用微软的asp技术,需要用到其中的activex和vbscript技术。

地理视图子系统要通过socket通信方法从网管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获得有关各种网元的数据流,对通信网中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分析与显示,并将处理所得数据传入数据库,以便进行信息查询,同时数据库要动态更新。

可见,本次毕业设计既需要了解硬件知识,又需要有较熟练的软件编程能力,既需要计算知识,又需要通信知识,是我所学专业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应
用。

本次设计具有较高难度,但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努力,我一定能高质量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