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3.1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1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问题思考〗
1 山西为我国的煤炭大省,但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 其原因是 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产业链短,产 品附加值低。 2 本区发展高耗能工业限制因素有哪些,产生的 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不足
加剧的当地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对 当地的生态也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 漠化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区域优势产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发展态势良好 业的发展 优势的丧失 区域调整
一.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的区域优势
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 的有利条件 储量丰富
——煤炭资源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② 为辅

二、能源基地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海 运
焦—兖—日铁路
华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南
二、能源基地建设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发电+焦炭
转换率=
煤炭总产量
能源大省 坑口电站
炼焦业

经济强省 电力
焦炭
〖问题分析〗
⑵分析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的优点及不足。
输出地:输电经济效益高,减轻交通压力,但会 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输入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能源输 入地环境。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输煤 输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20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20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20教案20: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源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山西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3.了解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

4.意识到保护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能源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a.能源资源的定义。

b.能源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2.山西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a.煤炭资源:世界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储量丰富。

b.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低。

c.风能、太阳能和水能资源:发展相对滞后。

3.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

a.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和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c.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较慢,利用率低。

4.保护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a.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

b.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能源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是否还有印象。

2.学习新知(25分钟)a.介绍能源资源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b.介绍山西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讨论,然后给出正确答案。

c.介绍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导致问题的原因。

3.深化认识(30分钟)a.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

b.展示讨论结果: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

4.归纳总结(10分钟)由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能源资源的分类和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保护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小议论文,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能源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了山西省能源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现状和问题。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②排水沟(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 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③固沙草方格、乔木和灌木结合形 成的防风体系(防止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 美化矿区环境)
④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保护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 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 术创 新为 先导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有京通线联系京津 地区,有滨洲线通 往东部地区
3.内蒙古东部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 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吗?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 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 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为化工原料。这 些矿产为内蒙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减少环 境污染
“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 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
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 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
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图3.11)
(3)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条件3:、3.位置 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
邻近主要工业城市,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归纳总结 ( 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探究:
40°N 山西省煤炭资 源开发面临的 问题
34°N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 省有何异同?

【教学设计】《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人教)

【教学设计】《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人教)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教学难点】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教材、PPT。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按性质分类: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开发条件阅读分析: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煤种齐全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过渡: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2、市场广阔提问: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⑶阅读图3.2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过渡: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阅读分析:阅读山西省位置图。

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⑴临近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⑵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转折: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1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选D,2选D。

第1题,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就地建设坑口电站等。

(2019·湖南学考)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资源量约有5 000亿吨,有“南方的煤海”之称。

几十年来,六盘水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植被破坏、采煤区沉陷等诸多“后遗症”。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六盘水市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大气污染D.土地沙漠化4.20世纪的德国鲁尔区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后经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新的绿色鲁尔。

其综合治理经验对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 )A.加大采煤力度B.减少环保投入C.关停所有煤矿D.调整产业结构【解析】3选A,4选D。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4题,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包括减小采煤力度,增加环保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

【补偿训练】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以矿石开采、加工、冶炼为主导产业的矿业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是( )A.玉门B.大庆C.攀枝花D.大同(2)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绿地面积减小C.地质灾害频发D.水土流失加剧(3)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 )A.严格禁止资源开采B.倡导实施清洁生产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D.建立资源产业园区【解析】(1)选D,(2)选A,(3)选C。

高中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解读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途径。

3.能源的综合利用。

4.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相应措施。

知识清单1.资源开发条件(1)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________,不仅要考虑________,而且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煤炭资源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________广阔;________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省煤炭资源除储量丰富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分布________;煤种________;煤质________;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________,________,适于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______的增加、______的提高和______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为主,这都为山西煤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______条件。

2.能源基地建设(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扩大________;提高________;加强________。

(2)山西省不断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________、________、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运输为主、__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________和推动________的调整,山西省加强了________方面,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

3.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________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其经济结构不仅________,而且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2)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________优势,围绕________,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________的________程度和________。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劣 优 劣 优
优 劣 优 劣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三、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一的产业结构 煤炭的综合利用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 条件?
煤、铁、铝土、水、土地、环境生态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 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得于提高经济效 益?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输出的产品多样化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变化有利于本 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二、能源基 OUT 铁路 公路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来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 P52活动 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 1.从煤炭蕴藏量和品 的我国1/3、矿种齐全、煤质 临近北京、天津、郑州、 3、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 种来看,内蒙古东部地 优良、埋藏浅; 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洛阳、西安、咸阳、武汉 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 等相距不远,煤、电运输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 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 盐、天然碱、铅锌矿、铬 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 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 都较近便。 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 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 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 提炼的过程中,需要煤做 通条件。 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 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 煤质中等,地质结构简单、 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 有哪些矿产资源?这 煤层厚、埋藏浅。 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 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 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 矿产都为内蒙古煤炭的综 从开采条件来看,两地都较 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 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 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 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 影响? 模机械化开采。 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第十四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XX省为例
一、选择题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4题。

1.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答案:D
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能源矿产
B.金属矿产
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应是能源矿产。

答案:A
3.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解析:由表可知,表中的92.17%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比重大,应把该区建成全国的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答案:A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读图,回答5~7题。

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解析: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答案:C
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7.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②营建速生薪炭林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⑤大力发展畜牧业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解析:改变上述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XX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据此回答8~9题。

8.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解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C
9.关于XX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解析:XX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

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解析: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中国南方各省除了XX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答案:B
11.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解析: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答案:D
2009年9月24日,XX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核准,这标志着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XX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XX能源供应紧X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13.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惟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解析:XX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建设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缓解XX能源供应紧X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

核电站对原料运输要求不高,发展核电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不大。

答案:12.B13.C
读XX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XX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15.XX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XX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

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答案:14.C15.D
二、非选择题
16.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
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
②。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
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
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

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答案:(1)北多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XX、XX、XX等省区。

)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
17.(2010·XX调研)XX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
XX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XX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XX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XX 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XX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

市场方
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

(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

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