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能源资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2 能源资源的开发

2022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2 能源资源的开发

母题十二:能源资源的开发【母题来源】2022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37题【母题原题】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整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

(4分)【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沉没等问题。

(3分)(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3分)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宽敞(充分)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分)(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有)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2分)(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整、把握,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削减热电站发电量)。

(4分)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命题意图】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重要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学问模块,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整电站的缘由”四个问题,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学问的拓展和迁移。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资源是指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
提供大量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下面是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19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高考地理能源与能源开发

高考地理能源与能源开发

高考地理能源与能源开发高考地理:能源与能源开发能源是指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能源的供给与开发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探讨能源及其开发的相关问题。

一、能源的种类及分布能源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新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等。

这些能源的分布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1.1 传统能源的分布煤炭是目前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

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新疆等区域,而天然气则更多分布在青海、四川等地。

1.2 新能源的分布太阳能的分布与地球的纬度密切相关,赤道附近的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会更加强烈,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风能主要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通常在山地、海岸和平原地区较为丰富。

水能主要利用河流和湖泊的水力资源,分布较为广泛。

核能则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但建设核电站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安全等问题。

二、能源开发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2.1 环境影响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会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问题。

而新能源的开发则对环境影响较小,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几乎不产生污染。

2.2 经济影响能源的开发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能源的供需矛盾导致能源价格的波动,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

而新能源的开发可以降低能源依赖度,提供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社会影响能源的开发还涉及到土地征用、居民迁徙等社会问题。

传统能源的开采通常涉及到大规模的勘探和开挖,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新能源的开发中,需要合理安置受影响的居民,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A模拟精选[2021·山西测试]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带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量占全国的76%和世界的1/4,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

下图示意“黄河几字湾”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金D.生态环境2.促进“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规模B.建设火力发电厂C.发展精细煤化工业D.提高煤炭外运能力[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图1为“2013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C.工业技术的革新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021·潍坊一模]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6.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21·河南安阳一中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艾奥瓦州位于美国中部地区(下图),是美国风电利用率最高的州,其超过30%的电力来自风电,拥有风机、叶片、塔筒等全套风电设备生产布局。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二上·定边期末) 如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A . 神黄线B . 焦兖日线C . 大秦线D . 京包线(2)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A . 洪涝灾害,台风灾害B . 气候变暖,酸雨危害C . 地表崎岖,土层较薄D . 水土流失,生态脆弱2. (2分)(2016·南昌模拟) 下图是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和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图,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A . 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B . 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C . 核反应堆铀燃料可以循环利用D . 比化石燃料(煤)运输量大3. (6分) (2019高二上·麻江期末)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山西省向全国提供了上百亿吨煤炭,而在山西大地上积存的煤矸石已达12亿吨,形成了300多座大型矸石山,占地约1.667万公顷。

读“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是()A . 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B . 交通运输便利C . 消费市场广阔D . 开采技术水平高4. (4分) (2019高二上·鸡西期中)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B . 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C . 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D . 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2)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B . 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C . 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D . 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3)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 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B . 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C . 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D . 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4)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 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B . 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C . 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D . 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5. (6分) (2019高二上·兰州期中) 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由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专题复习青海省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谷地龙羊峡,海拔3 000 m以上的戈壁建成占地54 km2(相当于5160个标准操场)的光伏园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工作,为了获取稳定的电源,当地最优先的解决办法是( )A.建立火电厂 B.与水电站连网 C.开采地热资源 D.开发风力资源2.光伏电站建成后,戈壁滩植被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增加了地表的太阳辐射B.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提高了地表温度C.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D.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土壤的盐度3.戈壁滩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更易引起火灾,适宜采取可持续的治理办法( )A.大范围人工割草 B.有组织的放牧 C.地膜覆盖 D.科学适量喷洒除草剂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4~6题。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5.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下图为德国煤炭巨头鲁尔集团将某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

该煤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作储能设施的废弃煤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示抽水蓄能站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矿产开采效率B. 恢复地表生态环境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促进矿产开发利用8.我国西北矿区如果借鉴该模式,则需要调整的是A. 封闭露天水库B. 降低发电功率C. 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D. 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

专题3-1 能源资源的开发-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必修3 含解析 精品

专题3-1 能源资源的开发-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必修3 含解析 精品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水能等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答案】1.A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完成2—3题。

2.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3.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2.C 3.D【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榆林市煤、气、盐资源丰富,①正确;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市场需求量大,③正确;“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说明有政策支持,⑤正确。

该地位于黄土高原,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数量少,水运不利,②错误;内陆地区,科技不发达,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故选C。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

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A.意大利的新工业区B.德国的鲁尔区C.美国的“硅谷”D.北京中关村5.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发展炼铝工业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答案】4.B 5.C【解析】4.由题干可知,焦作市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与鲁尔区最接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试题能源资源的开发高考地理试题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试题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它们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请结合山西省的发展状况回答1~2题。

1.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资源枯竭D .运输量大
2.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又是缺水的省份,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山西省建设了一系列的引水工程,其中最大的是万家寨引水工程。

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万家寨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西省最大的引水工程②位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③处于黄河的下游④缓解了太原、大同、晋城一带严重缺水的局面
A.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①晋中地区②晋东南地区③晋北地区④晋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关于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D.山西省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能力提升】
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6~8题。

6.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
A.煤炭
B.核能
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
7.考虑二氧化碳排放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煤炭
B.核能
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
8.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
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
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
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
9.下列关于山西省对重化工业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钢制品和铝制品系列发展
C.化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建材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回答10~11题。

10.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明显匮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资源
D.煤炭资源
1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欠发达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回答(1)~(4)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天煤矿的建设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D
2.A
3.A
4.B
5.C
能力提升
6.A
7.C
8.C [第6题,根据图中横坐标,发电成本最低、二氧
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煤炭。

第7题,考虑发电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因素,则天然气的发电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小。

第8题,四川盆地适宜发展天然气工业;青藏高原和新疆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海南和台湾多雨,不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可以发展风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可以发展核能。

]
9.D [山西省重化工业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其中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
10.A 11.C [本题主要考查了鲁尔区与山西省的资源对比知识。

山西省与鲁尔区相比,首先水资源缺乏,其次交通运力不足,而鲁尔区有充沛的水源和发达的水陆交通。

]
12.(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