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控分析

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控分析
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控分析

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5T16:27:21.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董鹤飞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内容。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很好的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质量管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质量管控

引言

当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朝着一个低耗能、低污染、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系列问题,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压力,还有效的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向前发展。

1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1.1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外墙防水技术。在这一方面许多建筑工程企业采用的是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抹灰层出现开鼓现象。该项技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不同材料之间界面上挂上钢丝网,用配置好的浆体对其进行固定和基面处理。然后进行抹灰层施工,在这一施工环节中应注意选取水浸合适的砖来砌墙,不可边浇砖边砌墙。在砌墙的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要保证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以及水平灰缝砂浆饱和度的适宜。除此之外,有的建筑企业还进行了加强防水层工作,进一步保证了外墙防水的强度。(2)屋面防水技术。当下建筑施工工程中针对屋面漏水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改进,其中一些工程施工企业采用的是以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主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处理板缝、节点以及基层,然后在塔楼屋面和裙楼屋面防水施工中,均匀的涂抹涂膜于涂布上,涂抹方向要相互垂直,厚度一般在 1mm 以上,在防水层涂膜收头处进行多次涂刷。

1.2预拌砂浆技术

这项技术是近几年才被建筑工程施工提出的,具备环保、节能、舒适以及平稳等特点,主要分为湿拌砂浆与干拌砂浆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前者是依据规定比例整合水泥、外加剂、水等原料,而后者是依据规定比例整合水泥、干燥骨料及添加剂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预拌砂浆时要遵守要求,像在制作时整合不同类型的预拌砂浆整合是不允许的。若是遇到阴雨天,预拌砂浆技术是无法应用。因此,为了保障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测预拌砂浆的质量。

1.3大体积混凝土新型施工工艺

传统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面对这种问题,建筑施工中习惯采用的是混凝土水化反应,这种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反映的过程中,混凝土将会有更高的温度,当起内部的温度应力比其抗拉强度值还要大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形成温度裂缝。这种传统的施工工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所以对待这种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就是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分段情况,再结合温度应力的计算进行复核,然后根据得到的情况来进行人员配置、运输设备配置等。

1.4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在采用机械连接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受力大小来决定,当钢筋数量为单数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受力状况,在绑扎接头的环节,对于控制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对于钢筋梁、墙体等部位要控制好接头绑扎力度,合理的控制绑扎面积,要求受力钢筋不得低于 50%,对于其他部分的构件要适当放宽要求,从而更好的满足长度要求。采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钢筋及时放入接头内部,促进顺利连接,在实际施工中,在连接直螺纹钢筋的环节,需要在套筒外部及时增设一个丝扣,促进连接,加长接头,及时固定好套筒和螺母,避免松动,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来连接钢筋,将套筒及时回到标准丝头,最后还需要将螺母与标准套进行及时锁定,在此基础上,保证了钢筋连接过程的有效性,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此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检验。

1.5GPS 施工测控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GPS 施工测控技术是施工放样的重要依据,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很好的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高、测设难度大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节省施工工期。在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事业正在向高层建筑发展,但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传统的测控方式已经不能够再满足施工要求了。在此情况下,GPS 测控技术体现出了更大的优势,更快捷、可靠、稳定等,可以有效的确保施工测量的质量。

2建筑施工新技术的质量管控

2.1桩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平整的场地进行施工,做好前提的打桩实验,及时进行工程测量和定位,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在桩基实验的基础上,需要对排水通道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对桩的密度和长度进行科学控制,认真分析,符合建筑施工规定,更好的确保了建筑工程桩基基础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桩基施工造成影响。

2.2 新材料的质量控制

(1)建筑作业中的不同环节对材料使用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施工过程中对新材料的合理应用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要全方位考虑新材料的性价比等因素,采购过程要严谨,选择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新材料。(2)新材料的应用考验的也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在施工前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把握新材料的行能以及使用方法,做到新材料的合理应用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3)加强监管工作,避免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发生,确保建筑施工材料的高质量高性能,做好材料应用上的质量控制。(4)施工完成后要进行仔细的内部检查工作,检验过程要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测,确保材料使用都无害健康保证施工质量。

2.3隐蔽工程质量管理

隐蔽工程是以结构工程为基础,因此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检验,避免出现不可预计的情况。若是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与持久性。对建筑工程来说,基础工程检验工作包含基槽的深度、宽度等,检测要求施工单位保障现场施工与图纸效果一致。在检验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