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历代化学高考真题

历代化学高考真题

历代化学高考真题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和能量变化的学科。

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历代高考真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题型,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通过回顾历代化学高考真题,分析其题型特点和考点重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战化学高考。

一、单项选择题历代化学高考真题中,单项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要求考生准确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举例如下:1.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氢B.铁C.氧D.氮答案分析:铁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因此正确答案为B。

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无机盐B.蓖麻油C.松节油D.硫酸答案分析:硫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属于强酸,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二、简答题化学高考真题中的简答题,通常要求考生对某一化学现象或知识点进行简要描述或解释,要求概念清晰、逻辑性强。

这类题目往往考察考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运用具体的实例或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例如:1. 简要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

其特点包括溶液呈中性、反应放热或吸热、生成的盐能溶于水等。

应用上,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酸度调节剂、药品中和、化学实验等领域。

2. 简述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运动和导电性。

答案: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会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而向相应电极移动,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

这些离子的移动形成了离子运动电流,从而使电解质溶液呈现出导电性,能够导通电流。

三、综合分析题化学高考真题中的综合分析题通常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和概念进行问题解决,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结合实际情况或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给出理论支持。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文+理)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文+理)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科)一.(本题满分8分)化简.2331ii-- 解:原式=.137139i -二.(本题满分10分)⎪⎩⎪⎨⎧-=+=++=--.123,9324,532:y x z y x z y x 解方程组解略:方程组的解为⎪⎩⎪⎨⎧--==321z y x三.(本题满10分)用解析法证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证:将圆的直径AB 所在的直线取为X 轴,圆心作为原点,不妨设定圆的半径为1,于是圆的方程是x 2+y 2=1.A 、B 的坐标是A (-1,0)、B (1,0)设P(x,y)是圆上任一点,则有y 2=1-x 2.∵PA的斜率为11+=x y k ,PB 的斜率为12-=x yk , ∴1111222221-=--=-=x x x y k kY∴PA ⊥PB ,∠APB 为直角四.(本题满分12分)某地区1979年的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要使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10%,且使1980年的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4%,问1980年轻工业产值应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设1979年的工业总产值为a ,又设1980的轻工业产值比上一年增长x%,则按题意,1980年的轻工业产值为)10024()100101()1001()10020(⋅+⋅=+⋅⋅a x a 解得:x=32答:略五.(本题满分14分)解:,234,4543.)4sin()4sin()4sin()4(sin 2ππθππθππθπθπθπθ<+<∴<<++=++=.1,0)4sin(-=∴<π+θ∴原式六.(本题满分16分))4sin()]2sin())[sin(43sin(4cos ,4543θπθθπθπππθπ+----<<化简设)4sin()cos )(sin 4sin(22θθθθπ+++=原式1.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将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证明直线AC 必平分对角线BD2.写出(1)的逆命题,这个逆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证:1△ABC =S △ADC ,且△ABC 与△ADC 有同底AC , ∴两高线相等:BE=DF 设AC 与BD 交于点O ,则 Rt △BOE ≌Rt △DOF ∴OB=OD即AC 平分BD (若E 、O 、F 重合、则已有BO=BE=DF=DO )2.逆命题: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平分对角线BD ,则AC 必将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证明如下:在上图中,由于OB=OD ,∠BOE=∠DOF (对顶角), ∠BEO=∠DFO=Rt ∠,∴△BOE ≌△DOF∴BE=DF ,即两高线相等∴S △ABC =21AC ·BE=21AC ·DF=S △ADC七.(本题满分16分)如图,长方形框架ABCD-A 'B 'C 'D 'AB 、AD 、AA '的长分别为6、8、3.6,AE 与底面的对角线B 'D '垂直于E1.证明A 'E ⊥B 'D '; 2.求AE 的长解:1..,D B A A D C B A A A ''⊥'∴''''⊥'平面DA F O E CB,,AE B D B D AA E B D A E'''''⊥∴⊥'''⊥又平面因此2.(268 4.8 6.A B A D A E B D A B D A E A E AE ''''''''''⋅=⋅∆'∴⨯='∴===都是面积的八.(本题满分16分) 1.把参数方程(t 为参数)⎩⎨⎧==,2,sec tgt y t x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画出方程的曲线的略图2.当2320π<≤ππ<≤t t 及时,各得到曲线的哪一部分? 解:1.利用公式sec 2t=1+tg 2t,得.4122y x +=∴曲线的直角坐标普通方程为.1422=-y x 图略2.当20π<≤t 时,x ≥1,y ≥0,得到的是曲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包括(1,0)点); 当23π<≤πt 时,x ≤-1,y ≥0,得到的是曲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包括(-1,0)点)A DD 'B ' EC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一.(本题满分6分)将多项式x 5y-9xy 5分别在下列范围内分解因式: 1.有理数范围;2.实数范围;3.复数范围解:1.x 5y-9xy 5=xy(x 2+3y 2)(x 2-3y 2). 2.x 5y-9xy 5=xy(x 2+3y 2)(x+3y)(x-3y).3.x 5y-9xy 5=xy(x+3yi)(x-3yi)(x+3y)(x-3y). 二.(本题满6分)半径为1、2、3的三个圆两两外切证明:以这三个圆的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设⊙O 1⊙O 2⊙O 3的半径为1、2、3因这三个圆两两外切,故有O 1O 2=1+2=3, O 2O 3=2+3=5,O 1O 3=1+3=4, 则有O 1O 22 + O 1O 32=32+42=52= O 2O 3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O 1O 2O 3为直角三角形三.(本题满分10分)用解析几何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证:取△ABC 最长一边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经过A 的高线为Y 轴,设A 、B 、C 的坐标分别为A (0,a )、B (b ,0)、C (c ,0),根据所选坐标系,如图,有a >0,b<0,c>0AB 的方程为1=+a yb x,其斜率为a b -AC 的方程为1=+ay cx,其斜率为c a -高线CE 的方程为(1))(c x a b y -= 高线BD 的方程为(2))(b x a cy -= 解(1)、(2),得:(b-c)x=0∵b-c ≠0∴x=0即高线CE 、BD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0,也即交点在高线AO 上因此,三条高线交于一点四.(本题满分10分) 证明对数换底公式:)1,1,(log log log ``≠≠=b a N b a bNN a a b 都是正数 解:见课本五.(本题满分10分)直升飞机上一点P 在地面M 上的正射影是A ,从P 看地面上一物体B (不同于A )直线PB 垂直于飞机窗玻璃所在的平面N (如图)证明:平面N 必与平面M 相交,且交线垂直于ABY A(0,a )E DX证:用反证法假如平面N 与平面M 平行,则PA 也垂直于N ,因此PA与PB 重合,B 点与A 点重合,但这与题设矛盾,所以平面N 与平面M 相交设平面N 与平面M 的交线为L∵PA ⊥平面M ,∴PA ⊥L又∵PB ⊥平面N ,∴PB ⊥L∴L ⊥平面PAB ,∴L ⊥AB六.(本题满分12分) 设三角函数35k sin()x (f π+π=其中k ≠0 1.写出f(x)极大值M 、极小值m 与最小正周期;2.试求最小的正整数k ,使得当自变量x 在任意两个整数间(包括整数本身)变化时,函数f(x)至少有一个值是M 与一个值是m解:1.M=1,m=-1,.1025kk T ππ=⨯=2.f(x)在它的每一个周期中都恰好有一个值是M 与一个值是m 而任意两个整数间的距离都≥1f(x)至少有一个值是M 与一个值是m , 必须且只须使f(x)的周期≤1即:.4.3110,110 =≥≤ππk k可见,k=32就是这样的最小正整数七.(本题满分14分)P NCD 为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上的高,已知△ACD 、△CBD 、 △ABC 的面积成等比数列,求∠B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解:设CD=h ,AB=c ,BD=x , 则 AD=c-x因此,△ACD 的面积为)(21x c h -,△CBD 的面积为hx 21,△ABC 的面积为hc 21, 依题意,222111()(),222(),0,hx h c x hc x c c x x cx c x =-⋅=-+-==即即∵取负号不合题意,∴取正号,得.215c x -= 又依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AC 2=AD ·AB=c(c-x). 但 x 2=c(c-x)∴AC 2=x 2 ∴AC=x=DB=.215c -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215215sin -=-==c cABACB故 .215arcsin-=∠B 八.(本题满分14分)已知0<α<π,证明:;2sin 2ααctg ≤并讨论α为何值时等号成立C解:即证:.sin cos 12sin 2ααα+≤两端乘以sin α,问题化为证明2sin αsin2α≤1+cos α. 而 2sin αsin2α=4sin αcos 2α=4(1-cos 2α)cos α=4(1-cos α)(1+cos α)cos α所以问题又化为证明不等式 (1+cos α)[4(1-cos α)cos α-1]≤0(1+cos α)⎥⎥⎦⎤⎢⎢⎣⎡⎪⎭⎫ ⎝⎛--221cos 4α≤0∴不等式得证∵0<α<π,∴等号成立当且仅当cos α-21=0 即α=600 九.(本题满分18分)抛物线的方程是y 2=2x ,有一个半径为1的圆,圆心在x 轴上运动问这个圆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圆与抛物线在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注:设P (x 0,y 0)是抛物线y 2=2px 上一点,则抛物线在P 点处的切线斜率是y P) 解:设圆的方程为(x-k)2+y 2=1再设圆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P (x 0,y 0) 在P 点圆半径的斜率=kx y -00.在P 点抛物线的切线斜率=1y在P 点抛物线的切线与圆的切线垂直,必须且只须圆的半径Y与抛物线在P 点相切(1) .1000kx y y -=∴因P (x 0 ,y 0)是圆与抛物线的交点, ∴y 02=2x 0 , (2) (x 0-k)2+y 02=1. (3)由(1)、(2)式消去y 0 ,得x 0=-k,将(2)代入(3),得(x 0-k)2+2x 0-1=0,将x 0=-k 代入,得4k 2-2k-1=0, ∴.451±=k 由于抛物线在y 轴的右方,所以k=-x 0≤0故根号前应取负号,即.451-=k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1)451(22=+--y x 由对称性,圆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x 0 ,-y 0)处的切线也互相垂直 附加题(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 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mt b y t x (t 是参数)椭圆(E )的参数方程是⎩⎨⎧θ=≠θ+=sin )0(,cos 1y a a x (θ是参数)问a 、b 应满足什么条件,使得对于任意m 值来说,直线(L )与椭圆(E )总有公共点解:消去参数,得(L ):;b mx y +=(E ):.1)1(222=+-y ax消去y ,整理得01)1(2)1(2222222=+-+-++a b a x mb a x m a(L )、(E )有交点的条件是上式的判别式≥0,即)1)(1()1(2222222≥+-+--a b a m a mb a 化简并约去a 2得 .0)1(2)1(222≥-+--b bm m a对任意m 的值,要使这个式子永远成立,条件是⎩⎨⎧==⎪⎩⎪⎨⎧-≤≤-->⎪⎩⎪⎨⎧⎩⎨⎧==-≤--->-0,1||)2(||1||1,1||)1(.0,01)2(;0)1)(1(,01)1(2222222b a a a b a a a b a b a b a 或解得或 或(1)、(2)合写成:⎪⎩⎪⎨⎧-≤≤--≥.||1||1,1||22a a b a a a 即所求的条件 (注:也可数形结合,由点P (0,b )在椭圆(E )内或(E )上求解)。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答题所需的原子量:H:1 O:16 C:12 Na:23 S:32 Fe:56 Cu:64一、(本题共13分)1、0.3摩尔的氧气和0.2摩尔的臭氧(O3),它们的质量等,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等,原子数等,它们的体积比(同温、同压)是.2、中和10毫升0.1N氨水,需用0.05N盐酸毫升;中和后溶液显性.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碘化氢气体,在400℃时,建立下列平衡:2HI H2+I2—热如果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摩尔数,颜色.4、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5)当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时,如果有0.4摩尔的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毫升的氯气;同时有摩尔的氢氧化钠产生.参考答案:1、相;不;相;3:2;2、20;酸性;3、不变;变深;4、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盐酸;10;5、4480;0.4;二、(本题共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十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时,请用化学符号.甲:这十个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乙:①、③和⑤三个元素最高价氯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丙:②、③和④三个元素所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小于小于.丁:⑦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跟固体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⑨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的水溶液的pH值7.戊:⑨元素与①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以键相结合的,高温灼烧时火显色.⑧元素与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它们是以键相结合的.⑤元素在晶体中原子间是以键相结合的.已:⑧元素与⑨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参考答案:甲:Ar ;乙:AlCl3;丙:Mg2+;Ca2+;K+;丁:H2O,2K+2H2O=2KOH+H2↑;HBr;小于;戊:NaBr;离子键;黄;CCl4;共价键;金属键;己:18;三、(本题共5分)改错:用括号指出文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地方,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下面(如果将正确的地方改成错误的,则每处倒扣1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答题所需的原子量:H:1 O:16 C:12 Na:23 S:32 Fe:56 Cu:64一、(本题共13分)1、0.3摩尔的氧气和0.2摩尔的臭氧(O3),它们的质量等,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等,原子数等,它们的体积比(同温、同压)是.2、中和10毫升0.1N氨水,需用0.05N盐酸毫升;中和后溶液显性.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碘化氢气体,在400℃时,建立下列平衡:2HI H2+I2—热如果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摩尔数,颜色.4、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5)当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时,如果有0.4摩尔的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毫升的氯气;同时有摩尔的氢氧化钠产生.参考答案:1、相;不;相;3:2;2、20;酸性;3、不变;变深;4、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盐酸;10;5、4480;0.4;二、(本题共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十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时,请用化学符号.甲:这十个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乙:①、③和⑤三个元素最高价氯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丙:②、③和④三个元素所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小于小于.丁:⑦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跟固体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⑨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的水溶液的pH值7.戊:⑨元素与①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以键相结合的,高温灼烧时火显色.⑧元素与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它们是以键相结合的.⑤元素在晶体中原子间是以键相结合的.已:⑧元素与⑨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参考答案:甲:Ar ;乙:AlCl3;丙:Mg2+;Ca2+;K+;丁:H2O,2K+2H2O=2KOH+H2↑;HBr;小于;戊:NaBr;离子键;黄;CCl4;共价键;金属键;己:18;三、(本题共5分)改错:用括号指出文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地方,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下面(如果将正确的地方改成错误的,则每处倒扣1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

197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本题共17分)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和氩原子(原子序数为18)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回答以下问题:(填空部分不必再抄题,但必须在试卷上标明Array题号和空格号,答案写在试卷上.)1.甲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第主族,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第主族,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3.这两种元素以什么类型的化学键相结合?这种化合物的固体能否导电?它的水溶液能否导电?4.推断乙元素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钡的碱性哪个更强?5.推断甲元素负一价离子和碘的负一价离子的还原能力哪个较强?二、(本题共16分)1."一克分子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升."这句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2.碳酸钾水溶液的pH值是等于7还是大于7、还是小于7?说明理由.3.从1000毫升2N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毫升,这10毫升溶液的当量浓度,克分子浓度(摩尔浓度)各是多少?4.铜跟稀盐酸能否起反应?铜跟浓硫酸能否起反应?能起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理由.三、(本题共13分)1.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并指出哪些是同分异构体:(4)乙酸乙酯(5)2-甲基丙烷2.乙烯和乙炔各在特定的条件下都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生成物的名称.四、(本题共18分)1.现在实验室只有下列三种装置,若要同时制取氢气、氧气和氯气,各应选用哪一种装置?(指出甲、乙、丙即可,不必另画图.)2.图(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为什么必须插到溶液里?3.写出制备这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别指明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和总数.五、(本题共1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它是由KCl、(NH4)2SO4、(NH4)2CO3、Ca(NO3)2和BaCl2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混和而成的.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第一步:白色粉末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时,能放出无色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第二步: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有白色沉淀存在,用过滤法进行分离,该沉淀不溶于硝酸;第三步:向上述分离所得的澄清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硝酸,沉淀仍不消失.问: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每一步可得出什么结论?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哪两种化合物混和而成的?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只要求写简化离子方程式.六、(本题共20分)1.32%的硝酸溶液(比重为1.2)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2.取铜和银组成的合金300毫克,溶于硝酸,以适量水稀释后,加入0.1M的氯化钠溶液24.0毫升,恰好使银完全沉淀.求该合金中铜和银的百分组成.注: ①原子量:Ag108Cl35.5Cu63.5O16.0H1.0N14.0Na23.0②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求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一、(本题共17分)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和氩原子(原子序数为18)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回答以下问题:(填空部分不必再抄题,但必须在试卷上标明题号和空格号,答案写在试卷上.)1.甲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①周期,第②主族,元素符号是③,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④.2.乙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⑤周期,第⑥主族,元素符号是⑦,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⑧.3.这两种元素以什么类型的化学键相结合?这种化合物的固体能否导电?它的水溶液能否导电?4.推断乙元素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钡的碱性哪个更强?5.推断甲元素负一价离子和碘的负一价离子的还原能力哪个较强?二、(本题共16分)1."一克分子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升."这句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2.碳酸钾水溶液的pH值是等于7、还是大于7、还是小于7?说明理由.3.从1000毫升2N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毫升,这10毫升溶液的当量浓度,克分子浓度(摩尔浓度)各是多少?4.铜跟稀盐酸能否起反应?铜跟浓硫酸能否起反应?能起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理由.三、(本题共13分)1.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并指出哪些是同分异构体:(4)乙酸乙酯(5)2-甲基丙烷2.乙烯和乙炔各在特定的条件下都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化合物必须写结构式),并注明生成物的名称.四、(本题共18分)1.现在实验室只有下列三种装置,若要同时制取氢气、氧气和氯气,各应选用哪一种装置?(指出甲、乙、丙即可,不必另画图.)2.图(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为什么必须插到溶液里?3.写出制备这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别指明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和总数.五、(本题共1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它是由KCl、(NH4)2SO4、(NH4)2CO3、Ca(NO3)2和BaCl2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混和而成的.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第一步:白色粉末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时,能放出无色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第二步: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有白色沉淀存在,用过滤法进行分离,该沉淀不溶于硝酸;第三步:向上述分离所得的澄清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硝酸,沉淀仍不消失.问: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每一步可得出什么结论?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哪两种化合物混和而成的?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只要求写简化离子方程式.六、(本题共20分)1.32%的硝酸溶液(比重为1.2)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2.取铜和银组成的合金300毫克,溶于硝酸,以适量水稀释后,加入0.1M的氯化钠溶液24.0毫升,恰好使银完全沉淀.求该合金中铜和银的百分组成.注:①原子量:Ag108Cl35.5Cu63.5O16.0H1.0N14.0Na23.0②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求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1978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①三②Ⅶ③Cl④HClO4(4分)2.⑤四⑥Ⅱ⑦Ca⑧Ca(OH)2(4分)3.离子键相结合.(1分)CaCl2固体不能导电.(2分)CaCl2水溶液能导电.(2分)4.Ba(OH)2的碱性比Ca(OH)2更强.(2分)5.I-的还原能力比Cl-强.(2分)(第一题共17分)二、1.不正确.1克分子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升.(3分)2.K2CO3水溶液pH>7,(2分)因为它是强碱弱酸形成的盐,能水解,所以溶液显碱性.(2分)3.当量浓度为2N,(1分)克分子浓度(摩尔浓度)为1M.(2分)4.铜跟稀盐酸不能起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铜位于氢的后面,所以铜不能跟盐酸起置换反应.(3分)铜跟有氧化性的浓硫酸能起反应.(1分)注:①未注明浓硫酸的氧化性,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对的也给3分.②若只答"能反应",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成置换反应的,这3分全不给.③分子式写错一个,整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不给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全写对而方程式未配平的扣1分.(第二题共16分)三、1.(1)正丁烷(答丁烷也算对)(3分)(2)乙酸(答醋酸也对)(1分)(3)苯酚(答酚、石炭酸都可以)(1分)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是同分异构体.(2分)2.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乙醇或酒精(1分)乙炔和水的加成反应:乙醛(1分)注:①反应条件只注明"催化剂""加热""加压"等词不扣分,两个方程都未作任何注明的总共扣1分.②乙炔跟水的加成反应产物答乙烯醇(CH2=CHOH)的可以给1分.③写结构简式也算对.(第三题共13分)四、1.氢气用(乙)图(1分)氧气用(甲)图(1分)氯气用(丙)图(1分)2.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2分)3.(1)制氢气:(4分)锌元素被氧化,硫酸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5分)(2)制氧气:氯酸钾中的氯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3)制氯气:MnO2中的锰元素被还原,HCl中的氯元素被氧化.注:①化学反应方程式占2分,分子式写错1个整个化学方程式不给分,分子式全对,未配平的扣1分.②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占1分.用第二种表达式时必须注明"得"和"失"或"+"和"-".③元素的被氧化和被还原占1分.④制氧气的反应条件"加催化剂MnO2"占1分,"加热"条件,因在装置图里已标明可以不再计分.(第四题共18分)第三步:有Cl-存在.注:若写化合物名称或分子式也对.在第二步未注明Ca++或Ba++而结合第三步肯定BaCl2的也可不扣分.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NH4)2SO4>和BaCl2混和而成.3.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分)第一步:(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2分)(若答(NH4)2SO4+Ca(OH)2=CaSO4+2NH4OH、NH4OH=NH3 +H2O也算对.若写简化离子反应式不给分.)第三步:Ag++Cl-=AgCl↓(2分)注:离子反应不要求写分子反应方程式,写对了不给分,写错了也不扣分.分子式写错,整个方程式不给分.(第五题共16分)注: ①体积和重量换算占2分.②溶液重量和溶质重量的换算占2分.③重量和克分子数的换算占2分.④运算结果占2分.2.解法(1)AgNO3+NaCl=AgCl↓+NaNO3(1分)NaCl的克分子数=0.1×0.024=0.0024(3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NaCl克分子数=AgNO3克分子数=AgCl克分子数=银的克原子数=0.0024(3分)银的重量=0.0024×108=0.259克(2分)Cu%=1-86.4%=13.6%(1分)注: ①概念清楚,但由于任何一步算错,使最后结果不对的,总共扣2分.②根据NaCl克分子数或毫克分子数或克数,列出比例式,求AgNO3或AgCl,再算银的重量也对,同样给5分.③直接指出NaCl克分子数等于银的克原子数的也对,不扣分.解法(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列出求Ag的算式,Cu%=1-86.4%=13.6%注:分数的分配原则同解法(1).(第六题共20分)1979年高考化学试题试题和答案答题所需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Ba—137.一、填空(本题共20分)1、分子是组成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微粒.2、10毫升0.1N醋酸溶液的pH值7;10毫升0.1N氨水的pH值7;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和后,溶液的pH值7.在0.1N醋酸溶液中加入固体醋酸钠时,溶液的pH值将会,这是因为的缘故.3、用过量的铁和稀硝酸作用,反应完毕后,溶液显性,铁离子的化合价是.4、一种硫酸溶液的当量浓度是N,比重是d(克/毫升).这种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是,摩尔浓度是.5、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观察到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个.6、在100℃时,乙醇跟乙酸反应生成酯.开始时乙醇的浓度为2摩尔/升,乙酸的浓度为4摩尔/升.在反应达到平衡时,有85%的乙醇参加了反应,那么,这时乙醇的浓度为,乙酸乙酯的浓度为.在酯化反应中脱羟基, 脱氢.答案:1、物质;化学;2、小于;大于;等于;增大;加入醋酸钠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醋酸的电离度减小.3.酸性;+2;4、49N 1000d×100%;N/ 2 5、4NH 3+5O 2 催化剂 △ 4NO +6H 2O NH 3;20.;6.0.3摩尔/升;1.7摩尔/升;乙酸;乙醇;二、(本题共25分)X 、Y 、Z 三种元素的离子结构都和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X 元素的单质能在氢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Y 元素的氢化物组成是H 2Y,其最高氧化物含有40%的Y.Z 元素的离子具有紫色的焰色反应.1、根据以上已知条件,推断X 、Y 、Z 的元素名称(要求写出推断的根据,并画出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2、写出X 、Y 两元素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分析X 、Y 两元素氧化性的强弱.3、写出Y 、Z 两元素结合成化合物的电子式,并由此说明这种化合物具有固定组成的原因.4、写出X 、Y 、Z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指出它们酸碱性的强弱,并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解释(要求写出对比物).5、在盛有Y 、Z 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有何现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6、在盛有Y 、Z 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锌溶液和稀硝酸,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分别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1)根据苍白色火焰和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 是氯,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由H 2S 可知,最高氧化物为YO 3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所以Y 是硫,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Z 的颜色呈紫色,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Z 是钾,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 氧化性:Cl>S3、(2)硫的一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两个钾原子共失去两个电子,得失相当,阴阳离子的配比是固定的.所以,硫化钾的组成必为K 2S 。

1980年高考化学真题答案

1980年高考化学真题答案

1980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3分(1)相等,不等,相等,3:2.(每空0.5分)共2分(2)20,酸性.(每空1分)共2分(3)不变,变深.(每空1分)共2分(4)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2分(错一个系数就不给分)盐酸1分101分共4分(5)44802分0.41分共3分二、共13分甲:Ar1分乙:AlCl3分丙:Mg2+小于Ca2+小于K+2分丁:H2O,2K+2H2O=2KOH+H2↑(分子式错或不配平都不给分)HBr,小于.(每空0.5分)共2分戊:NaBr,离子键,黄,CCl4,共价键,金属键.(每空1分)共6分己:18.1分三、共5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大)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盐酸)[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燃烧)(小)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碱)每改对一处,给1分.答案包括“括号和正确的内容”,两者缺一,不给分.注:如改写成“常用(碳酸钠)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也算对.四、共17分(1)(XY3)4分(2)(Na+)3分(3)(甲醛)3分(4)(丙氨酸)3分(5)(Fe2(SO4)3)4分五、共12分(1)用盐酸洗涤,分出盐酸层.(各1.5分)共3分(2)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出氢氧化钠液层.(各1.5分)共3分(3)用水洗涤,分出水层.(各1.5分)共3分(4)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分出碳酸钠液层.(各1.5分)共3分(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水洗涤,都扣1分)六、共13分A.Al,B.AlCl3C.Al2S3D.Al2(SO4)2,E.Al(OH)3.(每空1分)共5分AlCl3+3NH3·H2O=Al(OH)3↓+3NH4Cl1分Al2S3+6H2O=2Al(OH)3↓+3H2S↑2分2Al+3H2SO4=Al2(SO4)3+3H2↑1分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2分注: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错不给分,不配平或不标明气体、沉淀符号的扣0.5分.七、共10分1.(1)正确.(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处.(3)盐酸量不够.(4)瓶底应有一层细沙或水.(5)玻棒没有接触滤纸.(6)不能用酸式滴定管.(每空1分)共6分2.硫.1分由于硫化氢被空气氧化而生成的.1分共2分3.盐酸.1分因为盐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1分共2分注:2、3两小题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样给分.八、共17分(1)Fe+CuSO4==FeSO4+Cu56克1摩尔64克每析出64克铜,铁片的质量增加64-56=8(克),同时生成1摩尔FeSO4.今铁片的质量增加0.8克,则应有6.4克铜析出,同时生成0.1摩尔FeSO4.则FeSO4的摩尔浓度=0.1/0.5=0.2(M)列出化学方程式,并写对.1分得出Cu的析出量(6.4克).2分得出FeSO4的摩尔数(0.1摩尔).2分得出FeSO4的摩尔浓度(0.2M).2分共7分注:概念清楚,计算结果错误,根据错误情况,酌情扣2分左右.SO2气体的摩尔数:0.11-0.01=0.10(摩尔)1分Na2SO3的克数:0.10×126=12.6(克)3分如果采用下法:CO2气体的体积:0.01×22400=224(毫升)1分SO2气体的体积:2464-224=2240(毫升)1分Na2SO3的克数:0.1×126=12.6(克)3分共10分注:概念清楚,计算结果错误,根据错误情况,酌情扣3分左右.如果仅看作是一种气体来进行计算者,属于对本题总的概念不清,最多只能给2分(即气体的总摩尔数算对者,给2分).。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无关的是:A. 饱和盐溶液B. 饱和糖溶液C. 饱和气体溶液D. 饱和醇溶液2. 关于配位键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属离子和配位子之间的主键通常为共价键B. 配位键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位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C. 配位键的强弱只与配位子的电极性有关D. 配位键的形成只能由金属离子带负电的配位子形成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卤素的氢化物类物质的是:A. 三氯化铝B. 硫氯化物C. 三氟甲烷D. 溴化锂4. 镁属于周期表中的第几主族元素?A. 第Ⅰ主族B. 第Ⅱ主族C. 第Ⅲ主族D. 第Ⅳ主族5. 下列说法中,关于化学平衡的原则,正确的是:A. 当平衡体系受到扰动时,平衡体系的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B. 当平衡体系受到扰动时,平衡体系会自动调整以恢复原来的状态C. 平衡体系必须存在催化剂才能达到动态平衡D. 平衡体系的反应速率只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二、填空题1. 正负电荷数相等的电子对称共价键成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_。

2.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 酒精的化学名为_____________。

4. 度量浓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5. 有机物的分子式一般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结合化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当向水中加入硫酸铜 (CuSO4) 时,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2. 请回答下列问题:简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3. 根据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KClO3 → KCl + O2a)该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B二、填空题1. 二元共价键2. Ca(OH)23. 乙醇4. mol/L5. CnH2n+2三、解答题1. 当向水中加入硫酸铜时,水的颜色发生变化是因为溶液中的Cu2+离子使水变成了蓝色。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二.(本题满 6 分)
半径为 1、2、3 的三个圆两两外切 证明:以这三个圆的圆心为顶
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设⊙O1⊙O2⊙O3 的半径为 1、2、3 因这三个圆两两外切,故有
O3 33
O1O2=1+2=3, O2O3=2+3=5,O1O3=1+3=4, 则有 O1O22 + O1O32=32+42=52= O2O3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E
D
B(b,0) O C(c,0) X
∵b-c≠0∴x=0
即高线 CE、BD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0,也即交点在高线 AO 上
因此,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四.(本题满分 10 分)
证明对数换底公式: logb
N
log a N log a b
(a`b`N都是正数, a
1,b
1)
解:见课本
五.(本题满分 10 分)
198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科)
一.(本题满分 6 分)
将多项式 x5y-9xy5 分别在下列范围内分解因式:
1.有理数范围;2.实数范围;3.复数范围
解:1.x5y-9xy5=xx5y-9xy5=xy(x2+3y2)(x+ 3 y)(x- 3 y). 3.x5y-9xy5=xy(x+ 3 yi)(x- 3 yi)(x+ 3 y)(x- 3 y).
直升飞机上一点 P 在地面 M 上的正射影是 A,从 P 看地面上一物
体 B(不同于 A)直线 PB 垂直于飞机窗玻璃所在的平面 N(如图)证
明:平面 N 必与平面 M 相交,且交线垂直于 AB
第 2页 (共 7页)
证:用反证法 假如平面 N 与平面 M 平行,则 PA 也垂直于 N,因此 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答题所需的原子量
H:1O:16C:12Na:23S:32Fe:56Cu:64
一、(本题共13分)
1.0.3摩尔的氧气和0.2摩尔的臭氧(O3),它们的质量
等,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等,原子数等,它们的体积比
(同温、同压)是.
2.中和10毫升0.1N氨水,需用0.05N盐酸毫升;中和后
溶液显
性.
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碘化氢气体,在400℃时,建立下列平衡:
如果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摩尔数,颜色.
4.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
(5)当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时,如果有0.4摩尔的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
况下,产生毫升的氯气;同时有摩尔的氢氧化钠产生.
二、(本题共13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十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时,请用化学符号.
甲:这十个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乙:①、③和⑤三个元素最高价氯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
的化合物
是.
丙:②、③和④三个元素所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小于小于.
丁:⑦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跟固体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⑨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的水溶液的pH值7.
戊:⑨元素与①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以键相
结合的,高温灼烧时火显色.
⑧元素与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它们是以
键相结合的.
⑤元素在晶体中原子间是以键相结合的.
已:⑧元素与⑨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三、(本题共5分)
改错:用括号指出文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地方,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下面(如果将正确的地方改成错误的,则每处倒扣1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四、(本题共17分)
本题为选择正确答案题.凡选错的,倒扣1分;不答的,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凡填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都倒扣1分.
(1)有两个元素X与Y,能生成两种化合物C1和C2,每种化合物的质量百分组成为:
如果知道C1的最简式为XY4,则C2的最简式是( ).
XY2X2Y3X3Y2X3Y XY3
(2)在2M醋酸钠溶液里,下列各种离子中( )含量最多.
CH3COO-OH-Na+H+
(3)在下列化合物中,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并在有盐酸催化时,可以跟苯酚
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
乙烯甲醇甲醛甲酸乙酸
(4)在下列化合物中,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盐酸的是( ).
盐酸苯胺硬脂酸苯酚丙氨酸氯乙烷
(5)把铁片投入下列某溶液中,铁片溶解且其质量减轻,也没有气体产生.
因此某溶液是( ).
H2SO4Al2(SO4)3FeSO4Fe2(SO4)3CuSO4
五、(本题共12分)
下列四种有机物中,都含有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怎样用化学试剂(包括
(1)硝基苯(苯胺)
(2)苯(苯酚)
(3)溴乙烷(乙醇)
(4)乙酸乙酯(乙酸)
六、(本题共13分)
在以下各步反应中,最后的生成物E是白色沉淀.
A、B、C、D、E各是什么?
A
B
C
D
E
并写出六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本题共10分)
1、以下各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用文字指出错误在哪里(不必另外画图).
2.盛硫化氢饱和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壁上有一层固体,它是什么?它是怎样
产生的?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反应后,有一些二氧化锰牢固地附着在
试管壁上,应该用什么试剂把它洗掉,为什么这种试剂能把二氧化锰洗掉?
八、(本题共17分)
(1)在500毫升1M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经洗净、干燥后,铁片的质量增加了0.8克.求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溶液中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是多少?
(2)有一亚硫酸钠试样,由于储藏时间太久,有一部分亚硫酸钠已经变质.经测定,在亚硫酸钠试样中还含有5.3%碳酸钠.现称取亚硫酸钠试样20克,加入4N盐酸300毫升,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464毫升.问在这试样中亚硫酸钠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1980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3分
(1)相等,不等,相等,3:2.(每空0.5分)共2分
(2)20,酸性.(每空1分)共2分
(3)不变,变深.(每空1分)共2分
(4)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2分
(错一个系数就不给分)
盐酸1分
101分
共4分
(5)44802分
0.41分
共3分
二、共13分
甲:Ar1分
乙:AlCl31分
丙:Mg小于Ca2+小于K+2分
丁:H2O,2K+2H2O=2KOH+H2↑(分子式错或不配平都不给分)
HBr,小于.(每空0.5分)共2分
戊:NaBr,离子键,黄,CCl4,共价键,金属键.(每空1分)共6分
己:18.1分
三、共5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大)
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盐酸)[注]
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
(燃烧)(小)
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
(酸)性.
(碱)
每改对一处,给1分.答案包括“括号和正确的内容”,两者缺一,不给分.
注:如改写成“常用(碳酸钠)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也算对.
四、共17分
(1)(XY3)4分
(2)(Na+)3分
(3)(甲醛)3分
(4)(丙氨酸)3分
(5)(Fe2(SO4)3)4分
五、共12分
(1)用盐酸洗涤,分出盐酸层.(各1.5分)共3分
(2)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出氢氧化钠液层.(各1.5分)共3分
(3)用水洗涤,分出水层.(各1.5分)共3分
(4)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分出碳酸钠液层.(各1.5分)共3分
(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水洗涤,都扣1分)
六、共13分
A.Al,
B.AlCl3
C.Al2S3
D.Al2(SO4)2,
E.Al(OH)3.(每空1分)共5分
AlCl3+3NH3·H2O=Al(OH)3↓+3NH4Cl1分
Al2S3+6H2O=2Al(OH)3↓+3H2S↑2分
2Al+3H2SO4=Al2(SO4)3+3H2↑1分
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2分
注: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错不给分,不配平或不标明气体、沉淀符号的扣
0.5分.
七、共10分
1.(1)正确.
(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处.
(3)盐酸量不够.
(4)瓶底应有一层细沙或水.
(5)玻棒没有接触滤纸.
(6)不能用酸式滴定管.(每空1分)共6分
2.硫.1分
由于硫化氢被空气氧化而生成的.1分
共2分
3.盐酸.1分
因为盐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1分
共2分
注:2、3两小题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样给分.
八、共17分
(1)Fe+CuSO4==FeSO4+Cu
56克1摩尔64克
每析出64克铜,铁片的质量增加64-56=8(克),同时生成1摩尔FeSO4.
今铁片的质量增加0.8克,则应有6.4克铜析出,同时生成0.1摩尔FeSO4.
则FeSO4的摩尔浓度=0.1/0.5=0.2(M)
列出化学方程式,并写对.1分
得出Cu的析出量(6.4克).2分
得出FeSO4的摩尔数(0.1摩尔).2分
得出FeSO4的摩尔浓度(0.2M).2分
共7分
注:概念清楚,计算结果错误,根据错误情况,酌情扣2分左右.
SO2气体的摩尔数:0.11-0.01=0.10(摩尔)1分
Na2SO3的克数:0.10×126=12.6(克)3分
如果采用下法:
CO2气体的体积:0.01×22400=224(毫升)1分
SO2气体的体积:2464-224=2240(毫升)1分
Na2SO3的克数:0.1×126=12.6(克)3分
共10分
注:概念清楚,计算结果错误,根据错误情况,酌情扣3分左右.
如果仅看作是一种气体来进行计算者,属于对本题总的概念不清,最多只能给2分(即气体的总摩尔数算对者,给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