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书笔记1六便士随处可捡,而我只珍惜那片月光。
——题记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默然的人,人们只知道他家境殷实、沉默寡言,又有谁能想到他将有一天会离家出走呢?《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便是其中的一个。
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普通的经纪人。
他的前半生中,他安守本分,在爱社交的妻子旁扮演着一个普通的丈夫,有时甚至被妻子扣上“十足的小市民”的称号,有谁能料想,他在某一天忽然辞别了妻子,抛弃了儿女,一个人栖息在巴黎的破旅馆中。
这是怎样一种随性超脱?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在巴黎的某个大酒店中花天酒地,妻子认为他出轨时,他独自一人固执而古怪地画画。
他只上过一年夜校的绘画课,没有人欣赏他的画作,而且他只有百十英磅来供给他追逐心中的“月亮”。
但他丝毫不在意:“我告诉你了,我必须得画画,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正是这种常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坚定,使他最终来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塔希提,在那儿实现了他的涅槃。
有些人会如此谴责斯特里克兰德:他粗鲁无礼、蛮横冷血、固执己见,但在这些词的背后,是他对绘画的执着追求。
查理斯从来未因绘画能为他带来什么物质财富、荣华富贵而选择绘画,他仅仅只是热爱罢了。
当他栖息在巴黎,在塔希提时,他过着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更清贫的生活。
但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富有:他热爱自己的绘画事业,他有一个令他痴迷的小岛,他有一个可以令他不断追求的梦想,这便够了。
人的一生,除了吃喝等生活上的必需,剩下的就是自己心中所想,所追求的事。
当年的伦敦,俯首皆是六便士,而查理斯却选择仰望天空的月亮。
他的仰望不是对自己的满足,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最高礼赞,他来过这世上,他完成了生命赋予他的光荣——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了他心中那一轮“明月”,他葬身于大火之中,与其最杰出的作品一起。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最近听到不少身边的朋友对工作和生活做出改变的消息,或因对现状的不满,或因有更好的机会,或因想要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或因其他无数个可以说服自己做出改变的理由。
生活本就是这样,边走边探索,一步步改变一步步磨合,最终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状态。
恰逢最近看了本书,《月亮和六便士》,更是将对欲望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离开文明世界,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
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最终病逝。
斯特里克兰德画画,是他的命运,他是一个没有选择的人,他画画是“必须画画,仿佛一个人跌进水里,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得游,不然就淹死。
” 他对除画画之外的人与事冷酷无情,他不想过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他为了自己的兴之所至,对朋友带来莫大的痛苦也不去理会。
他为了理想放弃全部道德、责任与世俗生活。
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评价他。
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
他是一个被梦想绑架的人,纵使遭遇再多折磨和痛苦,我理解中的他也是幸福的,他不会感到厌烦和寂寞,他的灵魂是满足的。
斯特里克兰德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一种纯粹精神的性质。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篇)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篇)第一篇: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精选9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不久前便拜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记忆深刻的是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艺术梦想的道路上,表现出对人情与人性的摒弃和过分自私的态度。
也总是想起里面的一句话“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斯特里克兰德生活过三个地点: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塔希提岛,也在这三个地方分别经历了三个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兰妮、土著少女艾塔。
伦敦,土生土长生活了四十几年。
有一份在证券公司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一双聪慧乖巧的儿女,妻子艾米贤惠且知书达理。
留下一张纸只字片语,就轻而易举抹掉了前面走过的人生轨迹。
巴黎,凭着对绘画的一腔执念,沉迷于梦想一发不可收拾。
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变得不近人情,一切与己无关。
病重时得到了朋友妻子布兰妮的悉心照顾,恼恨的是凭着自己无所谓心理下毁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兰妮的生命。
他还能摊摊手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堪一击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压迫下人性的丑陋。
梦想又是什么呢?之后经过马赛到达塔希提岛,这是他灵魂出窍之后得到升华的地方,在这里他与心中的梦想毫无阻隔。
有着一个默默守护他,忠诚于他梦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
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终点,也无损他绘画才能的发挥。
梦想可以实现,但原来如此艰辛!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绪一直久久不能平。
这样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吗?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去了哪里?抢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线在哪里?这些让我感到愤怒,任何对梦想的追求都不应该是自私甚至脱离道德的借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兰德病死后盛名,把视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结发妻子与一对儿女身上。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看微博推荐买来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一直压在书箱未曾打开,想象着它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
前几天拿出来看了几页,一个叫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奇怪的男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一夜之间突然抛弃一切,远走他乡,从伦敦去了巴黎。
他去了巴黎哪里?在哪里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声不响走了……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毛姆的描写,在一波又一波疑问、困惑、思考中,如痴如醉读完了这本书。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一切去到巴黎画画。
他在巴黎穷困潦倒,吃尽苦头,他对家人、朋友和一心爱他的妻子都非常残忍冷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地傲慢不屑,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
最后,他来到一个孤岛,娶妻生子,一心画画,终于创作了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
但在得了绝症之后,他叮嘱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他画在房子四壁的壁画,一件杰作就这样化为乌有……这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整个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本小说引发我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感触。
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往往被家人赋予一些价值观和努力目标;随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增加,逐渐形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有人渴望名声,追求利益,希望名利双收;有人按部就班,日复一日,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人如梦初醒,一骨碌爬起,去寻找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你是想要“月亮”还是“六便士”?“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是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5篇许多人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后觉得主人公的做法是可恶的、自私的,那么你觉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例文,希望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篇1】“幸福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人想获得物质上的幸福,而有人想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有人渴望找到一个收入不错稳定的工作,而有人渴望获得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我读了《月亮和六便士》,觉得幸福的模样千姿百态,有很多很多种。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叫斯特里克兰的家伙,为了当画家,画出自己想要的画作,抛弃了亲人、金钱、地位,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打拼,忍受了一切痛苦之后,他终于在临死前完成了自己想要的画作,并被世人仰慕的故事。
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斯特里兰克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一个翩翩风度的贵人变成一个窘迫的穷人,从身边簇拥着很多亲朋好友的人变成一个孤苦伶仃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从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变成了人们眼中丧心病狂的疯子。
但是,他没有被这一切打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另一个人物斯特罗夫也想当画家,可最终在现实的痛苦中退却下来,回家当了一个木匠,他没有得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两个人,孰对孰错,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家公认的一点便是斯特里兰克得到了他的“月亮”。
而斯特罗夫得到了他的“六便士”。
“月亮”代表着心中理想的生活,“六便士”代表眼前脚踏实地的生活。
用当今网络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既要心存诗和远方,又要着眼于眼前的苟且。
就像我,我将来想当一名作家,用一颗热忱的心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情。
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气氛。
而现在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正是需要大量全面的学习各科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时候,我要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朝着目标前进。
这便是我的“月亮”和“六便士”。
“幸福是什么”这取决于每个人看待生活的意义。
从小的方面,一顿可口的饭菜是幸福,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幸福,一句真挚的表扬是幸福,一个温暖的拥抱也是幸福。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作者是毛姆。
以下是小编整理月亮与六便士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参阅。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月亮与六便士》的情节大体上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妻子和孩子,生活殷实。
人到中年舍下一切一心只为绘画。
最初他前往巴黎寻找灵感,后又辗转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生活,找寻到了内心的平和。
但在他完成画作的时候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这是关于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本书。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到何处去?思特里克兰德离经叛道,他舍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一点也不觉得惭愧,他因为自己的情欲间接毁了一个家庭他同样不感到为难。
他一心追寻遥不可及的月亮,就算身无分文住在破烂的房子里他也依然是那副傲慢的样子。
全文印象深刻的有三处。
第一处,他本家庭富裕,生活美满,是什么使他舍下这一切去寻找绘画灵感。
毛姆说不清,我们也说不清。
第二处,他在巴黎病痛缠身,奄奄一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朋友的帮助,但是却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破坏了朋友的婚姻也让朋友的妻子为他而死。
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惭愧,相反的,他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过错。
第三处,他在塔希提岛娶了爱塔为妻,其实他并不爱她,只是她不会束缚他,给他自由,对他无微不至。
这与他生命中前两个女人是不同的。
月亮和六便士到底哪个更加重要呢?毛姆在这本书里强调的也许是月亮更加重要,但是我们看看书中的斯特夫,他一生都在做一个好人,娶了被他人凌辱过的妻子,对病痛交加的思特里克兰德伸出援之手,夸赞他的画作,而且当得知自己妻子与斯特里克兰特好上的时候他还主动把画室让给他们。
他妻子跟思特里克兰德走了之后,他虽痛苦万分但是只要他妻子愿意回来他仍然乐意接受她并一直爱她。
他心中没有所谓的遥远的月亮,他似乎更在意生活的意义。
这也许是更多人所追寻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太多东西说不清,平凡与不平凡之间也是个人的取舍。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6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6篇)《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6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通用1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有些人就是生错了地方。
造化弄人,他们被抛到某处,却惦念着一个隐约朦胧的故乡。
出生地则是异乡,从小熟悉的绿荫小巷、曾经玩耍的拥挤闹市,都只是沿途风景。
他们在亲友中也许一辈子都落落寡合,对自己唯一熟悉的环境淡然疏离。
也许正是这种陌生感促使他跑遍千山万水寻觅自己永恒的归宿。
也许有某种根深蒂固的返祖欲,促使迷途者返回祖先在鸿蒙初辟时离开的故土。
有时一个人偶然来到某地,会有莫名其妙的归属感。
这就是他寻找的家园,他将融入自己从未见过的环境,与从未谋面的人相伴,似乎生来就和这一切相熟,在这里他终得安歇。
”“他是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圣地,那心魔对他毫不留情。
有些人渴望真理,为追求真理,他们宁愿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
”毛姆的笔触极为细腻,对人物、对环境的描写相当出彩,很多段落甚至可以当作散文来读。
据说主人公是以高更为原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形象,主人公特立独行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对恶劣环境的超强耐力和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世俗的蔑视和傲然,都极其令人震撼!《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每个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不同,所以才有了五彩缤纷的美景和故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都被现实的欲望绑架,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后会让自己驻足反思,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曾经的梦想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性的弱点是什么?《月亮与六便士》代表了两个不同世界,梦想是天上的月亮,现实是地上的六便士,不同的追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无论为了生活而追求现实的理想,还是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现实的生活,人生百态,都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每一种生命体验都需要被尊重,你不懂别人的灵魂,就不要对别人的选择评头论足。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通用10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通用1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篇1不间断的读完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意犹未尽。
书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本生活殷实,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妻子爱好文学与艺术,是个女文青,她喜欢与体面的人物交际,所以家中经常高朋满座,熙熙攘攘。
在妻子亲友圈中,斯特里克兰德并不出众,作为证券经纪人,虽然他挣钱养家,但因为缺乏艺术感显得平淡无奇。
不料,就是这样一个平淡正常的人,却在中年后迷恋上绘画,并且“像被魔鬼附了体”,弃家出走,先是在巴黎的一个破旧旅馆,后来干脆到了南太平洋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
后半生病魔缠身,穷困至极,死后名声大噪。
斯特里克兰德是被魔鬼付了体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超出了我们常人的理解框架,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我们熟知的爱恨、责任、感恩、因果、窘迫和灾难,所以他轻巧的离开了没有收入来源的妻子、孩子,没有一丝愧疚。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他贫病交加快死的时候,荷兰画家施特略夫好心相助,把他搬到自己的家里悉心照顾,不仅挽救了他的性命,还腾出自己的画室给他作画。
斯特里克兰德竟然和荷兰画家的妻子私通,并导致荷兰画家家破人亡。
造成如此恶果,他本人也没产生愧疚之意,表现的极度自私。
另一方面,他自己生活穷困,饿的吃了这顿没下顿时,他也没有后悔当初离开舒适的家,从来没有想回到过去,他没有肉体上的痛苦感,反而愿意在与世隔绝的小岛到生命的终结,在最后惨淡而终的时候仍然很平和。
因为他不合世俗逻辑,所以即便做了看来极度自私的事,我们仍然无法对他痛恨。
他就是个外星生物,上帝或者魔鬼派他来就是通过他的手画出不一样的作品,为神灵发声。
上帝或者魔鬼只在他的脑子里装置了对绘画的痴迷和独到见解,至于人类社会的公序良俗在他离家出走时就一键删除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读书笔记是什么?读书笔记怎么写?读书笔记格式有什么要求吗?
1915年,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出版后,一位评论家评价书里的主人公:他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
毛姆很喜欢这个说法,便决定以《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部小说的名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话出自刘瑜的文章《另一种高度》,后来在*上广为流传。
很多人以为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这一点我也是读完全文后才知道的。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过四十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寻自己的精神世界,抛妻弃子前往巴黎绘画。
在巴黎还拆散了一位朋友的家庭,朋友的妻子也因情自杀。
而后思特里克兰德辗转流浪到一个位于太平洋的小岛塔希提,期间思特里克兰德同当地土著爱塔结婚生子,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患上麻风病,在房子四壁完成了自己最完美的作品,眼睛已经失明的思特里克兰德又让妻子在自己死后将房子烧毁。
书中有大量深刻的句子透过人物的口表达毛姆的思考,同时也塑造着人物本身。
短短的概括又怎能了解人物呢,我摘录了两段让我笑到抽筋的片段。
巧合的是皆是粗鄙之语,我只是认为它使得人物鲜活的出现在眼前,让你更能了解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片段一:思特里克兰德邀请毛姆到他住的地方看他的画。
“你最好站在这儿,”他指着一块地方说,他可能认为在他把画拿给我看的时候,这是一个最适合观赏的角度。
“我想你不愿意我说话吧,”我说。
“这还用问,他妈的,我要你闭住你的嘴巴。
”
片段二:尼柯尔斯船长向毛姆讲述他是如何结识思特里克兰德
他在广场上又看见了思特里克兰德,思特里克兰德正靠在一座石雕像的底座打盹。
他踢了思特里克兰德一脚,把他从梦中踢醒。
“来跟我吃早饭去,朋友。
”他说。
“去你妈的。
”思特里克兰德说。
我一听就是我那位老朋友的语气,这时我决定把尼柯尔斯船长看作是一位可
以信任的证人了。
“一个子儿也没有了吧?”船长又问。
“滚你的蛋。
”思特里克兰德说。
“跟我来,我给你弄顿早饭吃。
”
犹豫了一会儿,思特里克兰德从地上爬起来,两个人向一处施舍面包的救济所走去。
思特里克兰德也没逃过真香定律,他也讨厌别人对自己的画指手画脚。
远离文明社会,回归与他精神相容的地方。
他在塔希提岛上的妻子爱塔,这个女人实在太爱他了,她或许根本不懂绘画,在思特里克兰德患病准备离她而去的时候,她说他要是离开,她就吊死在房后的树上。
她说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到哪儿去我也到哪儿去。
她并没有用妻子丈夫这样的称谓。
我感受到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是最原始的表达。
越是真挚的情感表达起来就越简单,她的话只是在述说一个事实,包括自杀这样的事。
记不住长串的名字,爱塔再长一点我想还是能够记住的。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月亮与六便士》
一直没明白这句话,直到写爱塔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理解。
相信我,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喜欢书中那个叫阿伯拉罕年轻人的故事,他拥有别人眼中羡慕的一切,在他去地中海度假的时候,他一心想回到伦敦去,一天早晨,他乘的货轮在亚历山大港靠岸,他从甲板上看着这座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城市,看着码头上的人群。
他看着穿着褴褛衣服的当地人,苏丹来的黑人,希腊人和意大利人成群结队、吵吵嚷嚷,土耳其人戴着平顶无檐的小帽,他看着阳光和碧蓝的天空,就在这个时候仿佛得到什么启示,他当即打定主意,今后的日子他都要在亚历山大度过了。
二十四小时后,他已经带着自己的行李上岸了。
(细节描写均出自书中)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但是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有
什么资格同一位爵士争辩呢?——《月亮与六便士》
阿伯拉罕后面只是拿着维持生活的薪资,整个人也变了个模样,可他却一点也不后悔。
普世的价值观与独立个体的追求充满了矛盾,今天依然如此。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样的说法使得六便士和月亮自然对立起来,这不应该是它们本来的模样。
世俗的偏见只分成功失败,追求精神的安宁为世俗所不容,那不是文明社会,我相信一个更加包容的文明社会终将到来,我们仍在等待神启,在荆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