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提升-匀变速直线运动卷1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复习卷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复习卷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经过4 s速度达到12 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B. 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2 m/s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D. 汽车的位移为32 m2.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0.5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3.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运动起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 t1时刻B. t2时刻C. t3时刻D. t4时刻4.下列哪一个物体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A. 树叶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B. 运动员推出的铅球的运动C. 从桌面滑落的钢笔的运动D. 石子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运动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该物体()A.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B.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m/sC.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45 mD.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60 m6.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时的速度为()A. 8 m/sB. 12 m/sC. 10 m/sD. 14 m/s7.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他们的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 它们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B. 它们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它们的位移之差保持不变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4m/s,位移为6m,则物体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A. 2.5m/sB. 3m/sC. 3.2m/sD. 3.5m/s9.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关系是()A. v A=v B=v CB. v A>v B=v CC. v A>v B>v CD. v A=v B<v C10.如图,一汽车在t=0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途经B、C两点,已知AB=3.2m,BC=1.6m,从A到B及从B到C的时间均为t=1.0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m/s2B. 汽车恰好停在C点C. 汽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2.4m/sD. 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m/s二、多选题11.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3 s后落地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12.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则()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B.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m/sC.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 -8 m/s2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1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0~4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末的瞬时速度C. 前3s内的位移和前4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D. 前3s内的加速度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14.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热点突破提升练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象

热点突破提升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象(限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潜水器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vt2B .vt 0(1-t 02t)C.vt 202t D .v (t -t 0)22t【解析】 “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t,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 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h =12a (t -t 0)2=v (t -t 0)22t,D 正确.【答案】 D2.(2016·华中师大附中检测)从广州飞往武汉的波音737航班,到达天河国际机场降落的速度为60 m/s ,然后以大小为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在第14 s 内的位移为( )A .350 mB .180 mC .0 mD .1 330 m【解析】 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运动,从着陆到停止的时间为t 0=0-v 0a =0-60-5 s =12s ,因为t =14 s >t 0,所以第14 s 时飞机已经停止,在第14 s 内的位移为零.【答案】 C3.一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图1A .0~4 s 内,物体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0~4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在2.5 s 时改变D .0~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8 m/s【解析】 通过v t 图象可知,在0~2.5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在2.5 s 时速度减为零;在2.5~4 s 内,物体沿负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始终沿负方向,故A 、B 、C 错误;在0~4 s 内,速度变化量Δv =(-3-5) m/s =-8 m/s ,故D 正确.【答案】 D4.(2016·鹰潭模拟)如图2为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图象,图线为一条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在10 s 末,质点的速率最大B .在1~10 s 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 .在8 s 末和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在0~22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9 m【解析】 在10 s 末时,质点的速度为零,所以A 错误;在0~10 s 内,质点做减速运动,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B 正确;在8 s 末和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所以C 错误;在0~22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 m ,所以D 错误.【答案】 B5.A 、B 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3所示.在t =0时刻,B 在A 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 ,B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A 物体追上B 物体所需的时间为( )图3A .5 sB .6.25 sC .7 sD .8 s【解析】 B 物体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t =0-v B a =0-10-2 s =5 s在5 s 内A 物体的位移x A =v A t =4×5 m =20 mB 物体的位移x B =v B +02t =10+02×5 m =25 m则在5 s 时两物体相距Δx =x B +7 m -x A =(25+7-20) m =12 m则A 物体追上B 物体所需的时间为t ′=t +Δx v A =5 s +124 s =8 s.【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位移x 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 )图4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 2【解析】 根据v =x t,可知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纵轴的截距表示初速度,所以初速度大小为0.5 m/s ,加速度大小为0.5 m/s 2,故C 、D 正确.【答案】 ACD7.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 =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位移x (m)随时间t (s)变化规律为:汽车为x =10t -14t 2(m),自行车为x =6t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做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 m【解析】 根据两者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规律表达式可知,汽车做初速度为v 0=10 m/s ,加速度大小为a =0.5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速度为v =6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由于v 0>v ,所以开始经过路标后较短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故选项C 错误;设汽车速度减小至零所需时间为t 0,由v =v 0+at 解得:t 0=20 s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有,10t -14t 2=6t ,解得:t =16 s <t 0,符合情境,此时两者的位移为x =96 m ,故选项D 正确.【答案】 AD8.(2016·郑州质检)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下落高度足够高,取g =10 m/s 2,关于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第3 s 内的下落高度为25 mB .小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C .小球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 .小球在前1 s 内、前2 s 内、前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解析】 小球在第3 s 内的下落高度等于前3 s 下落的高度减去前2 s 下落的高度,即h =12gt 23-12gt 22=25 m ,A 正确;3 s 末的速度v t =gt =30 m/s ,前3 s 的平均速度v =v t2=15 m/s ,B 错误;由v =gt (计算可知,小球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C 正确;由h =12gt 2得前1 s 内、前2 s 内、前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4∶9,D 错误.【答案】 AC9.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 =0时,乙车在甲车前50 m 处,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5A .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 .在第20 s 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在第30 s 末,甲、乙两车相距50 m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解析】 由图象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没有反向,故A 错误;在第20 s 末,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甲=Δv Δt =1 m/s 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乙=Δv Δt =23m/s 2,a 甲≠a 乙,故B 错误;在第30 s 末,甲的位移为x甲=(20×10+12×20×20) m =400 m ,乙的位移为x 乙=12×30×20 m =300 m ,所以甲乙两车相距Δx =(400-300-50) m =50 m ,故C 正确;刚开始乙在甲的前面50 m 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30 s 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50 m 处,此时乙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再经过2.5 s 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D 正确.【答案】 CD 三、非选择题10.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 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 与初速度二次方v 20的关系图象(即x v 20图象)如图6所示.图6(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解析】 (1)由v 20=2ax 推知,图线“斜率”为12a ,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m/s 2.(2)由图象可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 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t ,则x =v 0t -12at 2即4=5t -12×2t 2解得t =1 s ,t =4 s(舍去). 【答案】 (1)2 m/s 2(2)1 s11.(2016·深圳模拟)某教练员选拔短跑运动员,要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对某运动员测试,在启跑后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10 m(视为匀加速过程).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为10 m/s ,持续时间不超过10 s .之后,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 2.若把短跑运动员完成比赛跑的过程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及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1)求该运动员启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求该运动员100 m 赛的最好成绩.【解析】 (1)根据题意,在启动后的2 s 内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前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1,由运动学规律可得:x 1=12at 2又t 0=2 s ,x 1=10 m ,代入解得:a =5 m/s 2.(2)要运动成绩最好,假设运动员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10 m/s ,然后匀速运动,设加速阶段运动时间为t 1,匀速运动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由题意可知v =10 m/s ,加速阶段:t 1=v a,解得t 1=2 s匀速阶段发生的位移:x 2=x -x 1=90 m ,匀速时间t 2=x 2v,解得t 2=9 s因t 2<10 s ,运动员跑完100 m 还未达到减速阶段,所以运动员跑100 m 的最短时间为t =t 1+t 2,代入数据可得t =11 s ,跑完100 m 的最好成绩为11 s.【答案】 (1)5 m/s 2(2)11 s12.2015年8月13日,受台风苏迪罗影响,江苏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 1=40 m/s 、v 2=25 m/s ,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 0=22 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 =160 m 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 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 0=2 s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 2=2.5 m/s 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解析】 (1)轿车经过s =160 m 的过程,由v 21=2a 1s 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1=5 m/s 2设经过时间t 1,两车的速度相等,则v 1-a 1t 1=v 2 得t 1=v 1-v 2a 1=3 s 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v 22t 1=97.5 m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75 m ,因s 1-s 2=22.5 m >s 0,所以两车会相撞. (2)设经过时间t ,两车的速度相等,则v 1-a 1t =v 2+a 2(t -t 0)解得t =83s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t -12a 1t 2=8009m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0+v 2(t -t 0)+12a 2(t -t 0)2=6059ms 1′-s 2′=21.7 m <s 0,故两车不会相撞.【答案】 (1)会相撞 (2)不会相撞。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项练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项练习1.航天飞机在平直的跑道上降落,其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
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0=100 m/s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以大小为a1=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阻力伞脱离,航天飞机以大小为a2=2.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
已知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的总位移x=1370m。
求:(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初速度大小;(2)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时间。
2.在“11.9”全国消防安全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了一次安全演练。
演练中,调度车停在平直的公路2m/s 上,前方200m处的相邻车道上,有一辆消防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此时调度车从静止出发以2的加速度追赶。
(1)求调度车追上消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4m/s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问两车经多长时间会再次相遇?(2)当追上消防车时,调度车立即以23.爬墙车,靠着真空负压原理可以吸附在墙壁上运动,如图所示。
某遥控爬墙车在竖直墙面上从O点由静止开始,先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0.2s前进0.1m时到达A点。
这时,通过遥控使其速度保持不变,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C 继续匀速运动2s到达B点。
为防止撞到房顶,遥控使其以大小为102点时恰好停止。
求:(1)爬墙车到达A点时的速度v;(2)爬墙车在墙上爬行的总高度。
4.在首届全国中学生航天创客大赛中,我省队员设计了“天行健”号火箭。
点火后,由于受到燃料产生的推力作用,“天行健”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 到达离地面40m 处时燃料恰好用完。
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取210m /s g ,求:(1)“天行健”号上升的最大高度H ;(2)“天行健”号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
5.动车内,电子屏上会实时显示动车的瞬时速率;铁轨旁,有连续的里程碑,相邻里程碑间的距离是1.0km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单元测试卷 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

18.(9 分)A,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 vA = 10m / s ,B 车速度 vB = 30m / s 。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 车在距 A 车 500m 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这时 B 车立即刹车,
但 B 车要经过 1800m 才能够停止。
问(1)A 车若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何时何地?
图5
4 / 16
A.6.5 cm C.20 m
B.10 m D.45 m
11.解析:由图可知
AB
=2
cm=0.02
m,AB
中点的速度
v
中=
AB △t
=20
m/s,由
v2=2gh
可
得:AB 中点到出发点的高度 h 中= v中2 =20 m≈hA,故 C 正确. 2g
答案:C
12.(多)一只气球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 6 m 处有一小石子
A.10 m
B.15 m
C.20 m
D.不会相碰
9.解析: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 t s 与第一个小球相遇.
3 / 16
法一:根据位移相等有 v0(t+2)-12g(t+2)2=v0t-12gt2. 解得 t=1 s,代入位移公式 h=v0t-12gt2,解得 h=15 m. 法二:因第二个小球抛出时,第一个小球恰(到达最高点)开始自由下落. 根据速度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v0-g(t+2)]=v0-gt, 解得 t=1 s,代入位移公式得 h=15 m. 答案:B 10.(多)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 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 v-t 图象如图 3 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匀变速直线运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如此物体的加速度是: 〔 〕 A. 23m/s 2 B.43 m/s 2 C.89 m/s 2 D.169m/s 2 【答案】B2.质量为m 的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 ;在t 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 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如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 .g a 4=B .返回到A 点的速率at 2C .自由下落t 秒时小球的速率为atD .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292at 【答案】D3.在某一高度以020/v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210/g m s =〕: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 ,方向竖直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是25/m s ,方向竖直向上C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方向竖直向上D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一定是25m【答案】C4.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如此: 〔 〕A .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小球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D .小球在前5 s 内的位移是50 m 【答案】D5.如下列图,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终停在O 点.A 、B 、C 三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L 1、L 2、L 3,小物块由A 、B 、C 三点运动到O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如此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 〕A .312123L L L t t t ==B .312222123L L L t t t ==C .312123L L L t t t <<D .312222123L L L t t t << 【答案】B6.如下列图,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B |=2 m ,|BC |=3 m .假设物体通过AB 和BC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如此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A.98 mB. 89mC.34 mD.43m 【答案】A7.如下列图,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D。
2.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0312xt tB .车头经过立柱A 、B 的平均速度为21x t t -C .动车的加速度为()()()()03212132312x t t t t t t t t t -+---D .车头通过立柱B 、C 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032121312x t t t t t t t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车头经过站台上立柱AC 段的平均速度312AC AC AC x x v t t t ==- 由图可知,B 点是AC 段的位置中点,所以B 点的瞬时速度应该大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B .车头经过立柱A 、B 的平均速度为021ABAB AB x x v t t t ==- 故B 正确;C .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动车的加速度为021331213121322(2)()()()22AC AB v v x t t t v a t t t t t t t t t t t ---∆===--∆----故C 错误;D .车头通过立柱B 、C 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021331212(2)()()x t t t v a t t t t t --∆=∆=--故D 错误; 故选B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测试专题《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新高三物理2019-2020学年一轮复习测试专题《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其运动状态下列情况可能的是()A.物体的速率在增大,而位移在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速率也不变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达到最大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是否超速D.速度刚好是60 km/h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4.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得快B.t=2秒时,乙追上甲C. 0~4 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5.骑自行车的人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1米、第2 s内通过2米、第3 s内通过3米、第4 s内通过4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行车和人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2.5 m/sC.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 m/sD.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为1 m/s26.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A. 3 sB. 4 sC. 5 sD. 6 s7.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4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B.甲在整个t=4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C.乙在整个t=4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D.乙在整个t=4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8.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物块质量为m,从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后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A、B、C三点到O点速度为零.A、B、C三点到O点距离分别为s1、s2、s3,由A、B、C到O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9.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下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10.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1 s,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0 mC.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D.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11.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1时,在平台下面h2处的窗口也有一物体自由下落,如果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则楼高为()A.h1+h2B.C.D.12.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 1 s时甲和乙相遇B. 0~6 s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 mC. 2~6 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 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13.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14.如图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 ()A.B.C.D.15.如图1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图1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16.某人将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下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与地面碰撞,然后向上弹回,以抛出点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小球从抛出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是()A.B.C.D.1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1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19.南北朝时期的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20.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21.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体的位移为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井的竖直深度.2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 m/s、v2=6 m/s,则:(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 B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 m/s2,试求AC的距离l.23.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分别如下图甲、乙所示.求:(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x;(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Δx.24.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故当物体速率增加时,物体的位移增加,不会减小,故A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此时若存在加速度,则加速度只能改变物体速度大小,不能改变速度方向,故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当物体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直线运动时,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故C可能发生;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得变慢了,故D错误.2.【答案】A【解析】如果以最大刹车加速度刹车,那么由v=可求得刹车时的速度为30 m/s=108 km/h,所以该车超速行驶,A正确.3.【答案】A【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m/s2=-1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m/s =10 m/s,即选项B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4.【答案】D【解析】两秒前甲运动的快,两秒时甲、乙速度相等,两秒后乙运动的快,故A错;在v-t图象中速度与时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B错,D对;由=知0~4 s,甲与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错.5.【答案】C【解析】本题已明确指出骑自行车的人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此,若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必有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1∶3∶5∶7,而这里对应的位移之比是1∶2∶3∶4.虽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但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求出加速度及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求得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m/s=3.5 m/s.C选项正确.6.【答案】A【解析】由x=v0t+at2代入数据得37.5=20t-×5t2,解得t=3 s或t=5 s,由于汽车匀减速至零所需时间为t′==4 s<5 s,故A正确.7.【答案】D【解析】甲在前2 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 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4 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s=2×(×2×3) m=6 m,故A、B错误;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乙在整个t=4 s时间内一直沿正向运动,乙在4 s时间内从-3 m运动到+3 m位置,故总位移大小为6 m,故C错误,D正确.8.【答案】C【解析】因题中所给已知量是位移和时间且在O点速度为零,为此可用逆向思维,利用公式x=at2可快速判定C对,D错;由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A、B错.9.【答案】D【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 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10.【答案】C【解析】从B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过程中,汽车A的运动如图所示:B发出超声波时,汽车在C位置汽车反射超声波时,汽车在D位置B接收超声波时,汽车在E位置经分析可知:TCD=TDE,xCE=20 m所以xCD=5 m,xDE=15 m,TCD=s=1 s可见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需2 s.对汽车A:Δx=aT,所以a=10 m/s2由以上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11.【答案】D【解析】设楼高为H,由题得到-=解得H=.12.【答案】C【解析】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t=1 s之前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两物体在t=1 s时不会相遇,A错误;在0~6 s内,在t=6 s时两物体间距最大,最大距离为8 m,B错误;因2~6 s内甲、乙两物体减速的加速度相同,故v甲-v乙恒定不变,即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13.【答案】C【解析】0~t1时间内物体沿正向匀速运动,选项A错误;t1~t2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选项B、D错误;t2~t3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x-t图象中,0~t1和t2~t3两段时间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选项C正确.14.【答案】C【解析】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知,物块在c点的动能小于初动能,即v<v0,A项错误;物块在ab段和bc段分别做匀减速和匀加速运动,且a1>a2,t1<t2,故B、D错误,C正确.15.【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该同学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2 m/s用时t1==1 s,在加速时间内通过的位移x1=at=1 m,t2=4 s,x2=vt2=8 m,已过关卡2,t3=2 s时间内x3=4 m,关卡打开,t4=5 s,x4=vt4=10 m,此时关卡关闭,距离关卡4还有1 m,到达关卡4还需t5=0.5 s,小于2 s,所以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关卡4,故C正确.16.【答案】C【解析】取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下落的速度均匀增大,碰撞地面反弹后,速度反向向上,为负值,且均匀减小,故只有C正确.17.【答案】D【解析】由x=v0t+at2与x=5t+t2的对比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5 m/s,加速度a=2 m/s2.将t=1 s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1 s内的位移是6 m,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是14 m,平均速度为==m/s=7 m/s,B错误;相邻1 s内位移差Δx=aT2=2 m,C错误;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得任意1 s内速度的增量都是2 m/s,D正确.18.【答案】C【解析】设列车的长度为2x,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路标相对于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路标从起点到中点时有:v2-v=2ax从中点到列车尾部时有:v-v2=2ax联立解得:v=;故选C.19.【答案】A【解析】以水为参考系,假定水是静止的,桥与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那么桥是运动的,故选项A 正确.20.【答案】B【解析】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且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他们运动的x-t关系图象均是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大小代表速度大小;而v-t关系图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由题图可知,v乙>v ,故选项B正确.甲21.【答案】(1)1.2 s(2)6 m【解析】(1)设物体在被接住前1 s时的速度为v,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0=vt0-gt=4 m,解得:v=9 m/s.则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为:t=+t0=1.2 s.(2)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公式,可得此井的竖直深度为:h=v0t-gt2=6 m.22.【答案】(1)5 m/s(2)12 m【解析】(1)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C.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v=2a×①v-v=2a×②v1=③v2=④解①②③④式得:v B=5 m/s(2)解①②③④式得:v A=1 m/s,vC=7 m/s由v-v=2al得:l=12 m.23.【答案】(1)75 m(2)30 m【解析】(1)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t1=0.5 s,t2=1.5 s汽车减速时间为t3=4.0 s初速度v0=30 m/s由图线可得:x=v0t1+t3解得:x=75 m(2)Δx=v0(t2-t1)=30×(1.5-0.5) m=30 m24.【答案】8 s【解析】若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式,将会出现总时间t比前后两个5 s的和10 s是大还是小的问题:若t>10 s,可将时间分为前5 s和后5 s与中间的时间t2,经复杂运算得t2=-2 s,再得出t=8 s的结论.若用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处理,将会简便得多.将物体运动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5 s内通过的路程为x2=a×52=12.5a最初5 s内通过的路程为x1=at2-a(t-5)2=a(10t-25)由题中已知的条件x1∶x2=11∶5得:(10t-25)∶25=11∶5解得物体运动的总时间t=8 s.。
(完整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答案】AD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s 2. (2) x =v 1+v 22Δt =0.6 m.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v =v 0+at . ②x =v 0t +12at 2. ③v 2-v 20=2ax(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s t .中间位置速度v s 2=√v12+v222.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 1.(单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C .D . 【答案】A2.(单选)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答案】C 7.(单选)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 5 mB . 11.25 mC . 20 mD . 31.25 m 【答案】B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 内的位移比第14s 内的位移多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加速度为0.2m/s 2B . 小球前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 . 小球第14s 的初速度为2.8m/sD . 第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答案】AB4.(单选)如图是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D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求:(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刹车后6s 内的位移.解答: 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第1s 内位移为:x 1=代入数据,得:9=v 0+ 第2s 内的位移为:x 2=v 0t 2+﹣x 1, 代入数据得:7= 解得:a=﹣2m/s 2,v 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刹车后6s 内位移等于5s 内的位移,所以有:==25m 故答案为:2,25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卷1
一、选择题
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转了1圈回到原位置,则其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2πR
B.2πR,2πR
C.2R,2R
D.2R,2πR
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t2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象,t2=2t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质点做曲线运动,t1﹣t2时间内质点做反方向的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减小,t1﹣t2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不变
C.0﹣t1与t1﹣t2两段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
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4、质点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经过相邻两段距离均为S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距离S大小是()
A.8m B.16m C.20m D.24m
5、汽车刹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汽车位移时间的关系为x=8t﹣t2(m),则该汽车在前5s内经过的路程为()
A.14m B.15m C.16m D.17m
6、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2 m/s2
B.1 m/s2
C.0.5 m/s2
D.0.2 m/s2
7、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1:1 B.1:2 C.1:3 D.1:4
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0~1s内,a=4m/s2
B.物体在2~3s内的加速度与在3~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物体在3~4s秒内的加速度与4~5s内的加速度相同
D.物体在5s内总位移为4m
9、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v1=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可能小于4m/s2B.可能等于6m/s2
C.一定等于6m/s2D.可能大于10m/s2
11、如图所示,一小男孩在斜坡上做推沙包游戏,将一小沙包从斜坡底端以初速度v向上推出,沙包沿斜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到达最高点D,已知AB=7m,BC=5m,小沙包从A到B和从B到C所用的时间都是2s.则()
A.沙包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
B.沙包滑到B点的速度为3 m/s
C.从C到D所用时间为4s
D.B、D之间相距8m
12、摩托车以速度v1沿直线运动,突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s处,有一辆汽车正以v2(v2<v1)的速度开始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2,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也同时减速,其加速度的最小值可能为( )
A.
B.a2
C.
D.
1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时加速度为a1=4m/s2,匀加速行驶t1=2.5s 后,再匀速行驶t2=3min,然后刹车滑行x=50m,正好到达乙站.求:
(1)汽车从甲站到乙站运动的时间t;(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3)甲、乙两站的距离L.
14、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已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汽车与自行车相遇,此时汽车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多少?
(3)两车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15、为了安全,汽车过桥的速度不能太大.一辆汽车(视为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了10s时间通过一座长120m的桥,过桥后的速度是15m/s.请计算: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的距离多远?16、某车以初速度v0=108km/h行驶,t=0时刻遇紧急情况后直线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3m/s2(1)t=3s时刻的速度大小?(2)刹车行驶s=126m用的时间?
(3)t=18s时刻刹车行驶的距离?
17、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试计算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是35m时,求下落时间是多少?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g=10m/s2)
18、在地面上以30m/s竖直向上抛出一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求:
(1)此物体从抛出要经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点,并求出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
(2)抛出4s时的速度和高度.
19、离地20米高处有一小球A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其正下方地面有另一个小球B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求:(1)经过多少时间两球在空中相遇?
(2)若要两球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0、如图,长度为5m的铁链,上端悬挂在O点,若从O点放开铁链,让其自由下落,求全链通过O点下方25m处的A点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答案
1—5ADBDC 6——10C,C,ABD,ACD,BD 11。
BC 12.CD
13、【答案】(1)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总时间是192.5s;
(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
(3)甲、乙两站的距离是1862.5m.
14、【答案】(1)汽车经过9s时间停止运动;
(2)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36m;
(3)两车经过13.5s时间再次相遇.
15、【答案】(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是9m/s;
(2)桥头与出发点的距离是67.5m.
16、【答案】(1)t=3s时刻的速度大小21m/s
(2)刹车行驶s=126m用的时间6s
(3)t=18s时刻刹车行驶的距离150m
17、【答案】下落的时间是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40m/s.
18、【答案】(1)此物体从抛出要经3s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点,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是45m;(2)抛出4s时的速度是10m/s,方向竖直向下,高度是40m.
19、【答案】(1)经过1s两球在空中相遇;
(2)若要两球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应满足v0>10m/s.
20、【答案】全链通过O点下方25m处的A点所用的时间为0.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