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 《诗词五首》之《渔家傲》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遭逢不 幸,渴望寻求幸福。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
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自 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板书设计
渔
梦中见闻
海天相接 瑰奇雄伟
家
渴望自由 追求光明
傲
理想抱负
辛苦求索 未见光明
精细研读·下阙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嗟”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 人生道路上唯恐浪费青春和生命,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 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生逢 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我回答天帝路途还很漫长,又叹息日暮已来临。 即使我学作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理解诗意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鲲鹏飞时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 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海上的仙山上去。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记梦之作,也就是写自己的梦境,是李清照 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国破家亡兼夫死, 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她只身漂泊江南, 孤单寂寞地度过艰苦的晚年。
但李清照性格爽直,不愿受生活的束缚,所以有时她 会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寻求自己的理 想。
诵读感知,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作 者
李 清 照 ( 1084— 约 1155 ) ,
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4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角:军中的一种乐器 千嶂:崇山峻岭 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译文: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特有的声音随
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
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1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
诗人传奇一生
❖ 少年,二岁而孤,母改嫁朱家,自己改姓朱。
❖ 从小读书刻苦,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 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 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 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 划粥割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 意,用全部精力读书。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19
赏析
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描写边塞环境的凄凉 写 景 下阕抒发戍边将士忧国思乡之情 抒 情
20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 全部景色的特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 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 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 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 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
,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
,将士又何以忍受?
26诗词五首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3张PPT)

关注归宿 读出词心
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出瑰丽雄 奇的画面。词人借此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充分表现她对自由,对幸福的渴望之情。
“我”为什么说自己的梦魂是“归” 帝所?
“风休住”该用哀求的语气还是 坚定的语气读?
“接”和“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 的结合在一起,,描绘雄伟壮阔的境界。“转”和“舞”,则将 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走进梦境 读出雄奇
九万里风鹏正举。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 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用典,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展现自己的理想和 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
再回梦境 读出悲苦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诗句的含义。
“路长”谓人生之路漫长,“日暮”指夕阳西下,暗示 人至暮年。表达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以及有才华却遭逢不 幸的痛苦经历。“谩”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一是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 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作为女子,得不到施展;
再回梦境 读出悲苦
读懂易安: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 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李清 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 夫死,她与丈夫花毕生心血收藏的金石文物也 全都散失。心爱之国、心爱之人、心爱之物, 全都飞灰湮灭,烟消雾散。使她生活上和精神 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 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8张

品读悟梦
请用下列句式说出词人内心的感慨。
哎! 我 …… 哎!我虽有才华,但……
品读悟梦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风不要停止,把我的轻快小舟吹到 仙山去,让我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化用《庄子·逍遥游》句 子,对风进行烘托描绘,境界宏阔。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敢借鹏抟 九天的风力,吹到仙山。体现了词人胆气之豪,境界之高。
作者名片
李清照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清丽明快。 如:《如梦令》。后期变为凄凉悲痛。 如:《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 等。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称“ 易安 体 ”她居_婉__约____派之首, 她的《 词论 》,主张“词,别是一 家”。
文体常识
词:又称长短句,隋唐兴起,宋代进入全 盛,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每首词 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词牌是词的调 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 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资料助读
她非凡的才华和勤奋,让她在词艺上达到空前的高 度,但是在那个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专制社 会社会却把她当做异类、叛逆、多余。
她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欲将血泪寄山河”,但 身为女子,不能驰骋沙场,也不能上朝议事,也没有朋 友能够倾吐心声。
资料助读
李清照心系天下,心忧国家。 “欲将血泪寄山河”, “位卑不敢忘忧国”, “横戈(gē,指兵器)木兰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 相将过淮水!”
拓展延伸
婉
早
约
期
风
作
格
品
拓展延伸
婉约风格
帘莫有东玉佳瑞薄
卷道暗篱枕节脑雾
西不香把纱又消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17张PPT)

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 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 了鲜明的比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日暮”透露了 词人怎么样的心境?
词人晚年孤独无依 空有才华却遭逢 时事不幸的苦闷的心境。流露出对现 实的强烈不满
出处《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 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倾诉的是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 却不能有所成就。同时,国难当头,诗词文章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 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 大,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 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 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 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 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 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 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怎么样的 志向?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 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 词人化用此意足见其要决意脱离这使其 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尘世,去向理想的 神仙境地。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结合下文注释,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 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 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 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哪些信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日暮”透露了 词人怎么样的心境?
词人晚年孤独无依 空有才华却遭逢 时事不幸的苦闷的心境。流露出对现 实的强烈不满
出处《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 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倾诉的是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 却不能有所成就。同时,国难当头,诗词文章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 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 大,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 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 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 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 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 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 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怎么样的 志向?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 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 词人化用此意足见其要决意脱离这使其 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尘世,去向理想的 神仙境地。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结合下文注释,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 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 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 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哪些信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25《诗词五首》之《渔家傲》公开课课件

课堂检测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 现作者 怀才不遇的感慨 。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课堂检测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殷勤问我归何处?”, 交代 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 ,借此表现诗人
课堂检测
8.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课堂检测
4.李清照是 婉约 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 十分 豪放 。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词作译文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 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词作赏析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 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 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 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 动态俨然。
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 奋力挣扎的苦闷。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上册 25《诗 词五首 》之《 渔家傲 》公开 课课件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句,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
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
到光明的出路。
4、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
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________。
__________,
。意境开阔,想象丰富,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 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海中的神山上去。
【下片】写自己的苦闷及词人与天帝的对答。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波涛汹涌、云雾弥漫、船摇帆舞、星河欲转
“我报路长皆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 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伤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 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 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 己生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渔家傲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2、利用想象、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3、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 居士,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 词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 女”。
北宋灭亡,李清照流亡到南 方,丈夫去世,漂泊无依。曾跟 随皇帝海上逃难,历尽风涛之险。
爱情诗为主, 蓬勃,阳光朗,
词风达到婉约 词风明快清新
词的成熟期
南渡时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17张PPT)

15
1.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表达了什么情 感?
(抒发胸臆)词人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 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下片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
16
主题: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的词人烦闷的 心情,充分表现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表达主题的诗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8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
意思是说: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 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 空,直觉得)天河就要旋转起来了。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 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 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 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 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 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 的困难和心愿。
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现出一个 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
9
“仿佛梦魂归帝所”
迷迷糊糊中(我觉得)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 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
10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哪里去。
4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表达了什么情 感?
(抒发胸臆)词人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 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下片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
16
主题: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的词人烦闷的 心情,充分表现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表达主题的诗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8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
意思是说: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 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 空,直觉得)天河就要旋转起来了。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 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 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 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 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 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 的困难和心愿。
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现出一个 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
9
“仿佛梦魂归帝所”
迷迷糊糊中(我觉得)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 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
10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哪里去。
4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亲爱爱的的读读者者:: 1、学盛生而年活不思重相则来信罔,眼,一泪思日,而难眼不 再 泪学晨并则。不殆及代。时表宜软20自弱.7.勉。12,270.岁.172.月1.22不072.待1020人.92:。025。0099:0:055:0039J:0u5l-:20030J9u:l0-25009:05 春亲去爱春的又读回者,: 20、.7一世.1年上27之没.1计有2.在绝20于望20春的09,处:0一境50日 ,9:之只05计有:0在对3J于处ul晨境-20。绝0二望9:0〇的5二人〇。年二七〇月二十〇二年日七月20十20二年日7月201220日年星7月期1日2日 春去春又回,新新桃桃换换旧旧符符。。在在那那桃桃花花 32星、期莫千日等里闲之,行白,了始少于年足头下, 。空20悲20切年。7月12日星期日
July 12, 2020
039、:0少成57年功.1易都2.学永20老远20难不09成会:0,言57一弃.1寸 ,2.光放20阴弃20不者09可永:0轻远50。不9。会:05成:0功37。.12.202009:057.12.2020
盛开的春地去方春,又在回这,醉新人桃芬换芳旧的符季。节在,那愿桃你花 409、:0桃57花.1潭2.水20深20千09尺:0,57不.1及2.汪20伦20送09我:0情50。9:05:037.12.202009:057.12.2020 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 74.、12敏不.2而要02好为07学它.1,的2.不结20耻束20下而09问哭:0。 ,50。应9当7:0.15为20.9它2:0的250:开073始.1029而.:20笑052:。00309:0509:0509:05:0309:05:03
“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 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 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 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
路。
4、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
缈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
,
。意境开
阔,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二.提高题:
1、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怎样的景象?
莫东佳薄
道篱节雾
不把又浓
消酒重云
魂黄阳愁
,昏,永
帘后玉昼
卷,枕,
西有纱瑞
风暗厨脑
,香,消
人盈半金
比袖夜兽
黄。凉。
花
初
瘦
透
。
。
晚期作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名句积累: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 白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 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 长空九万里,大 鹏冲天飞正高。
• 休住:不要停止。
• 风啊!请千万别
•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停息,
吹取:吹得。三山:《史记》 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 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 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 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 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
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 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 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 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 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 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 了另一个世界。
我报/路长/嗟日 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 去。
星河: 银河。
天语: 天帝的话语。 路长、日暮:用 实现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 帝所: 天帝居住的地方。 嗟:慨叹。 谩:徒然,空。
九万里:长空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 “搏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九”是虚数,是多。这里形容 风的大。
丽,感谢你的阅读。 二年7、〇七放二月眼〇十前年二方七日,月只十要二我日们继续,收获的季节就在前方。20.7.1220.7.1220.7.12。2020年7 8月、1熟勇2日读气星唐通期诗往日三天二百堂〇首,二,怯〇不懦年会 通七作往月诗地十也狱二会。日吟09。:050099:0:0550:90:3075.:1023.72.0120.2S0u2n0dSauyn, dJauyly, J1u2l,y21022,02020 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09:0509:05:037.12.2020Sunday,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心灵对话:
假如我们穿越 到李清照的时代, 正站在词人李清 照的身边,看到 了她写的这首词, 你有什么话想对 她说呢?
请以“”李清
照,我想对您 说……”的句式 说几句话。
“九万里”化用《庄子·逍遥游》 句子,对风进行烘托描绘,境界宏阔。 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词人敢 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仙山,体现 词人胆气之豪,境界之高 。
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 光明的追求。
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 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 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能无视 所有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所在乎之事,她是勇 敢的。
李清照的杰出,为她之后那些深闺中的女子照 亮了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
浪
仿佛梦魂归帝所, 描述 意境辽阔 漫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想象
浪漫色彩
梦 境
照应
我报路长嗟日暮,
渔
家
傲
李 清
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历城人,是婉约派的代 表。生活在(宋代)北 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 “靖康之变”为界分前 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 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靖康之 变”,金兵入侵后,流 寓南方,明诚病死,境 遇孤苦。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 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 /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
丽生,活感像谢春你天的一阅样读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 6Ju、莫ly吾愁1生前2,也路20有无20涯知7/,已12而,/2知天02也下0 无 谁涯人。不识9时君5。分99时时55分分91时2-5Ju分l-1220-7J.u1l2-2.20072.102.2020 丽,感谢你的阅读。 76、纸人生上生命得贵太来相过终知短觉,暂浅何,,用今绝金天知 与 放此钱弃事。了要明20躬天.7.行不12。一20定2.07能..71.得212到02.0。7..719.2时1。2522分00.792.时01年25。分7月210212-2J0日u年l星-72月0期71日.122日二.2星〇02期二0日〇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 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 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 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 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 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 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 然不同.
感悟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 到忧国忧民是怎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自 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到怎样的白眼。
学诗谩有惊人句。 抒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典故
蓬舟吹取三山去。
语言豪迈 豪 迈
格调雄奇 情 怀
一、基础题:
1、《渔家傲·天接云涛》作者是
,她是 朝女词
人,号
。
2、本词中
“
,
”两
句描写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3、“
,
”
两句,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
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
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草飞旋一样快的轻舟。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 渔家傲:词牌名。 •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
• 云涛:云彩铺在天空 云涛。
里象起伏的波浪。 •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
• 星河:银河。
逐浪飘。
• 转:指拂晓前天河西 移。
• 将这一叶轻舟, 载着我直送往蓬 莱三仙岛。
,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
能到。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 的意思。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
•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 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谩有:空有。
• 我回报天帝说: 路途漫长又叹日 暮时不早。
• 学作诗,枉有妙 句人称道,却是 空无用。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 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 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 惊人之句,也依然是“路长日暮”, 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