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集锦
茶文化基本知识

用汤瓶烧水,瓶有柄有流,先冲少量开水调 匀,谓之“击沸”,再冲至满,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用力击打→茶 水交融→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整理ppt
39
摊破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毛滂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整理ppt
51
经营:卖茶—茶庄、茶楼、茶艺馆
整理ppt
52
茶馆 — 传统时尚
整理ppt
53
3、茶在饮食上的应用
解渴、茶膳—获得感官上的满足 解渴:泡茶喝茶、茶饮料 茶膳:茶菜、茶食、茶饭、茶粥、茶面条
整理ppt
54
4、茶在医药上的应用
治病、保健、美容—获得身体的健康
治病:茶爽含片—咽喉消炎,茶色素—降脂 消食、降压
整理ppt
27
打油茶—祛寒健体
打油茶工具
打油茶佐料
整理ppt
28
4.送礼、收藏—文化、时尚
整理ppt
29
三、茶目前利用的领域
(一)食用
1.茶主食:茶粥、茶饭、茶糕点、茶馒头、茶饺子、茶饼 干、茶面条。
主要是作为配料,添加量约为3-5%。 2.茶菜:主要用作为去腥、膻的配料,添加量约为3-5%。
---茶气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 便,去痰热,止渴,悦志。下气消食,破热气, 除瘴气,清头目,治中风昏愦,治伤暑,治热毒 赤白痢,止头痛---
整理ppt
7
2、茶的名字
• 茶有文字记载已有4000多年了。
• 成书于秦汉间的古文字书《尔雅,释木》:“苦 荼”。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茶文化包括茶的起源、发展历程、饮茶方式、茶具、茶道、茶礼、茶经济、茶文学、茶画、茶诗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茶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1. 茶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始于中国。
据考古学证明,中国茶叶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最早的茶叶栽培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辛神农时代。
最早的茶在神农氏及其信徒蔡邕的推动下进入诗歌文学中,成为人们寻求幸福快乐的象征。
茶在春秋时期便已开枝散叶,饮茶之风与君王、文士、僧侣之中流传,并传入官府及宫廷。
茶文化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茶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茶叶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成长,也让茶文化渗透到国内外不同领域。
2. 茶的饮用方式中国茶的烹制和饮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叶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饮用方式。
在中国是喝茶的方式多种多样,茶道主要有闲话茶、会友茶、文化茶、礼仪茶等。
在日常生活中,上珶茶、听取茶、假日茶、路旁茶、山野茶、客方茶等等。
3. 茶具茶具是饮茶的用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具摆设等。
不同类型的茶需要不同的茶具,以保证其品质和价值得到有效的展现。
茶壶是茶具中的核心,它被视为茶文化的灵魂。
茶壶有砂壶、紫砂壶、青花瓷壶等等。
茶杯有杯子、杯盖、公道杯等多种不同的样式。
4.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制茶、赏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
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发扬光大而形成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主要有茶正、茶花、通字。
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世界性的茶文化。
5. 茶礼茶礼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用于茶道展演、礼俗礼仪。
茶礼由升茶礼、赁茶礼、吐纳礼、祶神礼等一系列仪式组成。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艺师向观众展示茶艺技巧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一种手段。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
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1. 唐代茶道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
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加讲究。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1. 茶壶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
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1. 水质选择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购买茶叶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异味的茶叶。
茶叶在保存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茶艺表演茶道艺术中的茶艺表演有落花流水、倒茶、泼茶、掷壶等多种形式。
表演时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力求将茶艺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一、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春秋战国:食用。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中国茶道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被誉为世界茶道的瑰宝。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以茶会友的方式,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茶道的起源、茶具与茶艺、茶道礼仪以及茶道的精神内涵。
一、起源与发展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氏时期。
相传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的独特滋味和功效,而茶叶也因此被广泛种植和饮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道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茶具也从最初的简陋产物逐渐演变为雅致精美的工艺品。
二、茶具与茶艺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中国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
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意义,反映了制作它的工匠的智慧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茶道艺术凭借其细腻的泡茶技巧和独特的饮茶方式吸引了无数茶艺爱好者。
善于泡茶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磨炼。
茶壶的挥舞、茶水的注入、茶水的倾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节奏。
泡茶的艺术不仅仅在于饮茶者的手法,更在于将茶的精髓和生命传递给每一位品茶者。
三、茶道礼仪茶道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茶道中,茶道礼仪被视为一种表达敬意和友善的方式。
茶道礼仪包括迎宾、奉茶、品茗等环节。
茶人在奉茶过程中,以双手捧茶向来宾递送,表达出气定神闲、诚心诚意的态度。
品茗时,品茶者需要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汤,感受茶香回味,在品味的过程中体悟茶道的精妙。
四、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与人情的和谐相处。
泡茶时,要具备专注的心境,静心倾听泡茶的声音,感受茶汤的香气,达到一种宁静的境界。
茶道中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互助互爱的精神也对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茶道还融入了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家的自然观念和佛教的禅意修行,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即和容、敬畏、清净和寂静。
茶文化基础知识

一般每个人喜欢喝的茶不过几种,先了解一般常 识,然后多多比较,再向卖茶的人多多请教,很 快你就可以一看外形就对茶的品质有直观的感觉
2、摸茶叶
身骨是指茶叶的“分量”。摸一摸,掂一掂, 也能感觉到茶的品质。 除一些有身骨轻的特点的茶以外,好茶叶掂在 手里的感觉大都紧结重实。如果松散、飘轻, 还有很多碎末、外形粗糙,就应该引起注准,无 论外形、颜色、香气、茶汤的颜色和滋 味等等。开始的时候,看着茶叶店里的 各种茶叶,除了知道要买什么茶,和买 大概多少钱一两的茶外,好像有点无所 适从。挑选茶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看外形和色泽
茶叶质量的好坏与采摘的鲜茶叶的质量有很大 关系。鲜叶的老嫩直接影响成品茶外形是否能 紧结细腻、长短大小匀整和色泽一致。好的鲜 叶,自然会精工细做,成品茶外形和色泽也自 然非常匀整。 茶的外形种类和颜色很多,所以要结合具体的 茶来判断外形的优劣。如好的龙井茶应光、扁 平、直,翠绿或黄绿;功夫红茶条索紧直,乌 黑油润等等。
3、闻香气
冲泡好的茶没有香料浓烈廉价的香气,也不夹 杂陈腐等不良气味,闻起来感觉身心愉悦、神 清气爽的茶一定是好茶。 好的绿茶大都清香鲜爽,有板栗香、兰花香或 豆香;乌龙茶有花香或果香;茉莉花茶更是香 气通透清灵。而陈茶或霉变的茶有陈腐气味, 个别加入添加剂的茶香气不自然。 茶的香气的高下比较容易辨别。虽然不同的人 对茶香的感觉不完全一样,但好茶的香气都会 让人感觉身心愉快。
存放秘诀
存放茶叶首先选一个好的茶叶罐。透光的玻璃 瓶子,装过其他东西的铁皮罐、瓷罐、陶罐, 有异味的塑料盒,这些容器一定不能用来盛放 茶叶。另外,冰箱不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地方, 纸桶不宜长时间存放茶叶。 从茶罐中取茶叶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手抓茶叶, 手上的汗渍会污染茶叶。如果习惯用手取茶, 事先一定要洗手,完全擦干。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基本知识中国茶文化1.茶叶分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如果加一类的话,就是后加工茶或调制茶,像茉莉花茶、人参乌龙、伯爵茶等。
茶叶的分类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主要是由是否氧化、是否发酵来区分。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通常来说氧化后的茶,茶多酚变为化合物茶色素,因此对肠胃刺激会更弱。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的茶因为咖啡因和茶多酚,对肠胃多少都会有点刺激,红茶、普洱等因为氧化或发酵,刺激较弱,但绝对不是会养胃!因此如果有重度胃病,不建议喝任何茶!绝不能认为红茶养胃,结果只会是的启发。
2.什么叫茶叶?就是由一片茶树叶制成的干茶。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同样一片树叶是可以制成不同的茶的,比如龙井茶树种,它可以做成绿茶西湖龙井,也可以做成红茶九曲红梅。
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绿茶有专门的绿茶树种,红茶有另外的红茶树种。
同时引出第二个关键知识点:每一类茶树种都有适制性,有的树种适合做乌龙茶,有的适合做黑茶,其他的茶叶也能做,只是味道有差异,大家更喜欢喝顺口的。
但是口味是因人而异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别人喜欢的你未必喜欢,原来不喜欢的现在可能爱不释口。
3.茶树在地球上存在7、8千万年,最早由中国人发现,据记载,在汉唐已开始饮茶,以煮茶为主,尤其到宋代达到点茶高峰,之后在明清开始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泡饮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也是全球茶类最齐全的国家。
茶在中国广泛种植,北至青岛崂山和泰山脚下,南至海南三亚,东至浙江和台湾,西至西藏林芝,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4.如何去分辨一款茶的好坏,品茶五步法:第一,赏干茶;第二冲泡后闻茶香;第三,观汤色;第四,品茶味;第五,看叶底。
这五步品茶法的前提就是你要先有一个标准,也就是对每类茶每款茶,心中知道好茶的标志特征和标准口感如何。
因此如果对茶真的感兴趣,找到一位启蒙老师或是机构,不仅是学到全方面的知识,更是建立自己规范的品茶基础。
找对人,学好茶,喝对茶,这是一种幸运。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最早饮茶的人是中国古代的神农氏。
茶叶的传播也是从中国开始的,早在唐朝时期,茶叶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和韩国,后来又传入了欧洲和美洲。
茶叶的种类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素。
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常见的乌龙茶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白茶: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经过轻微发酵,茶叶呈现出白色。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黄茶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类,经过闷黄处理,茶叶呈现出黄色。
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黑茶:黑茶是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茶叶呈现出黑色。
常见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冲泡方法。
一般来说,绿茶和红茶适合用8090℃的水冲泡,乌龙茶和白茶适合用100℃的水冲泡,黑茶则适合用95100℃的水冲泡。
茶叶的功效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茶叶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茶叶的礼仪饮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礼仪,如泡茶、敬茶、品茶等。
在饮茶时,要注意茶叶的摆放、茶具的选择、泡茶的顺序等。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
茶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茶馆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茶叶的贸易茶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也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品种。
中国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茶叶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知识集锦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
1、茶叶冲泡程序中,“温润泡”的目的是(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
2、(调饮红茶)的调料主要有牛奶、柠檬、蜂蜜、白兰地等。
3、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调匀茶汤)。
4、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普洱茶)。
5、陆羽《茶经》指出:(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喝茶到品茶)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7、茶叶中的(茶多酚)是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8、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
9、碧螺春是(卷曲形)名优绿茶的代表。
10、泡茶时将茶汤倒在壶外壁,日久后茶壶的色泽会变得(古雅厚润)。
11、牛奶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茶汤过滤,再加牛奶和糖)。
12、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13、调饮红茶的盛茶杯多采用(带柄带托的瓷杯)。
14、乌龙茶又称(青茶)。
15、白毛猴、铁观音属于(乌龙茶)。
16、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敬茶的顺序是:(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茶艺)。
50、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
5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类。
52、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
主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
53、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 (苏轼)
54、茶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饮茶有很好的明目作用,特别是(绿茶)。
55、饮茶的益处是可以(延年益寿、解渴提神、防蛀牙、抗原子辐射、治坏血病)。
56、世界上第一部茶百科全书是(《茶经》)。
57、我国五大名泉有(中冷泉、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和观音泉)。
58、“字依壶传,壶随字贵“。
文人(陈鸿寿)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59、“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 苏轼
60、我国历史上“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乾隆帝)。
61、茶树属于什么植物? 双子叶植物
62、茶原产自哪里? 云贵川地区
63、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是(中国)。
61、绿茶的制作步骤有几个?(3个)
64、红茶属于什么茶? 完全发酵茶
65、斟茶时杯中茶汤应为几分满? 7、8分满
66、《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67、蔡襄的著作是(《茶录》)。
68、点茶是哪个朝代的饮茶方式? 宋朝
69、下列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低? 白茶
70、被尊称为茶圣的是(陆羽)。
71、中国古代文人常将茶比作哪一种情操的象征? 清廉高洁
72、《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卢仝)
73、西湖龙井产于哪里? 浙江
74、碧螺春的外形是(卷曲形)。
75、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和)。
76、“茶”字在以下哪个朝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唐朝
77、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是(杀青、揉捻、晒干)。
78、(红茶)是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
79、以下哪个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 西南茶区
80、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藏族)的饮茶习俗。
81、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云南省)。
82、“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绿茶
83、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泉水)。
84、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普洱茶)。
85、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
86、清代出现(乌龙功夫茶)品饮艺术。
87、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88、雅志、敬客、行道是(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89、茶树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通气,通常气温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
90、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度到5.5度之间为佳。
91、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92、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93、(泡茶和饮茶)是茶艺的主要内容。
94、红茶道发酵度是(100%),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95、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阳光照射)。
96、(盖碗)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97、(江西景德镇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98、90摄氏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红茶)茶叶。
99、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明朝)。
100、中式传统泡茶法的冲泡步骤:(1、烫壶2、倒水3、置茶4、注水5、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