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茶文化包括茶的起源、发展历程、饮茶方式、茶具、茶道、茶礼、茶经济、茶文学、茶画、茶诗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茶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1. 茶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始于中国。

据考古学证明,中国茶叶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最早的茶叶栽培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辛神农时代。

最早的茶在神农氏及其信徒蔡邕的推动下进入诗歌文学中,成为人们寻求幸福快乐的象征。

茶在春秋时期便已开枝散叶,饮茶之风与君王、文士、僧侣之中流传,并传入官府及宫廷。

茶文化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茶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茶叶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成长,也让茶文化渗透到国内外不同领域。

2. 茶的饮用方式中国茶的烹制和饮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叶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饮用方式。

在中国是喝茶的方式多种多样,茶道主要有闲话茶、会友茶、文化茶、礼仪茶等。

在日常生活中,上珶茶、听取茶、假日茶、路旁茶、山野茶、客方茶等等。

3. 茶具茶具是饮茶的用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具摆设等。

不同类型的茶需要不同的茶具,以保证其品质和价值得到有效的展现。

茶壶是茶具中的核心,它被视为茶文化的灵魂。

茶壶有砂壶、紫砂壶、青花瓷壶等等。

茶杯有杯子、杯盖、公道杯等多种不同的样式。

4.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制茶、赏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

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发扬光大而形成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主要有茶正、茶花、通字。

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世界性的茶文化。

5. 茶礼茶礼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用于茶道展演、礼俗礼仪。

茶礼由升茶礼、赁茶礼、吐纳礼、祶神礼等一系列仪式组成。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艺师向观众展示茶艺技巧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一种手段。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

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

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

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文化的茶器简介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

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

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最早饮茶的人是中国古代的神农氏。

茶叶的传播也是从中国开始的,早在唐朝时期,茶叶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和韩国,后来又传入了欧洲和美洲。

茶叶的种类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素。

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常见的乌龙茶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白茶: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经过轻微发酵,茶叶呈现出白色。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黄茶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类,经过闷黄处理,茶叶呈现出黄色。

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黑茶:黑茶是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茶叶呈现出黑色。

常见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冲泡方法。

一般来说,绿茶和红茶适合用8090℃的水冲泡,乌龙茶和白茶适合用100℃的水冲泡,黑茶则适合用95100℃的水冲泡。

茶叶的功效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茶叶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茶叶的礼仪饮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礼仪,如泡茶、敬茶、品茶等。

在饮茶时,要注意茶叶的摆放、茶具的选择、泡茶的顺序等。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

茶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茶馆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茶叶的贸易茶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也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品种。

中国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茶叶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文化基本知识课件

茶文化基本知识课件

摊破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毛滂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茶筅
茶糊糊
日本茶道用具
3、明泡:
过程:茶→参加沸水→冲泡→饮茶水〔留渣〕。 做法:茶汤与茶渣别离开来,饮茶留渣,不再强制喝
2.茶菜:主要用作为去腥、膻的配料,添加量约为 3-5%。
例如:碧螺炸虾仁、红茶东坡菠萝煲、龙井清蒸 鲫鱼、凌螺羊肉扣等。
3.茶羹: 以茶点缀羹饮。
〔二〕茶饮
1.液体茶饮料:用纯洁水提取茶叶,并采现代消毒灭菌技术,灌装上市。 饮用方便、快捷,消费面较广,男女老少皆有。 2.速溶茶:用纯洁水提取茶叶固溶物,经浓缩、提纯、枯燥等工艺,制 成细粉末,即冲即饮。 3.配方保健茶:除茶叶为主分外,还配以花、中草药等,一起泡饮。 4.泡饮茶:用沸水冲泡茶叶,饮汁留渣。 5.待客茶:客来泡茶,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奇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那么上清矣。 温饮那么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那么茶借火气而升散,又 兼解酒食之毒。
茶的利 用
茶叶利用方式的几种演变: 1.药用→2.食用→3.饮用→4.送礼、收藏
1、药用:
唐代,?三皇本纪?:神农氏“始尝百叶,始有医药〞。 神农氏发现茶,作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
解毒。 古人又将茶作祭品,是药用观点的反映。
2、食用:
古人打猎肉食多,从生嚼茶叶到煮食茶叶, 古人发现茶叶可助消化,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传统名片之一。

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茶文化自然具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知识,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1.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传说是商朝时期,由于草木灾害而被迫从肉类饮食向植物食物转化,而发现了茶树所具备的药用功能,并开创了饮茶的传统,被有心人们发扬光大形成具有广泛认同的“茶文化”。

2. 茶类茶的类别有很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等。

其中绿茶是最常见的茶类,而红茶是传统英式茶饮喜爱的主角,白茶要求茶叶生长环境极好,因此价格较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喜欢茶的人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茶叶。

3. 茶器选择适合的茶器是享受茶文化的必备条件。

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架和茶筅,茶具的材质也有不同。

例如,砚台式茶盘是传统中国茶器中常见的茶盘;紫砂壶被视为中国传统茶器的顶尖之作,尤其是宜兴紫砂壶更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作。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款质量好,感觉好的茶具,才是最好的茶具。

4. 茶道礼仪茶文化有其特殊的饮茶礼仪。

其中,先随热水擦净茶具是第一步,再将泡茶水将热水冲去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将茶叶加入茶壶中,加水泡茶;泡茶时,不同茶叶也要采用不同的泡茶时间和茶温。

最后,根据茶香、色泽、清香、喉感、余味、韵味等饮茶特质,品味和品鉴出茶的微妙之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让人品味到了香醇的茶汤,又让人体会到了厚重的历史韵味。

有喜欢饮茶的人士们,除了享受这份味道,也不妨了解一下茶文化的更多知识,从而更好的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一、起源和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之一、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相传中国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滋补作用。

茶的栽培和饮用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并得到推广。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茶的历史记录很早就存在了。

其中最著名的是《茶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茶学专书,记载了茶的栽培、饮用和制作等知识。

茶馆的兴盛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茶馆是人们交流和休憩的场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茶的分类和制作中国茶可以分为六大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味风格。

制茶的过程包括采摘、烘青、杀青、揉捻、干燥和分类等环节。

不同类别的茶叶在处理过程和烘焙程度上有所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外观、口感和香气。

三、品茶的礼仪和器具品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茶的品质与口感是通过品茶的方式来体验和领悟的。

品茶的礼仪包括观色、闻香、品味和回味等步骤。

观色是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来判断茶叶的质量和烘焙程度;闻香则是通过闻茶叶的香气来感受茶叶的特点和品种;品味则是通过品尝茶叶的口感和滋味来评价茶的品质;回味则是在茶叶品尝后留存口中的余韵。

品茶所使用的器具包括茶具、盖碗、品茗杯、茶盘和茶巾等。

其中,茶具是煮茶和冲泡茶所必备的工具,盖碗是饮茶的主要容器,品茗杯则是用于品尝茶叶和欣赏茶汤的器具。

四、茶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茶被视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修养方式,被赋予了“清净”“和谐”“致静”等意义。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师用独特的手法和动作来展示茶的制作和品味过程,借此传达出文化、礼仪和审美的信息。

茶文化还与诗词、绘画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众多文人墨客在茶馆和茶园中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

诗人陆游曾说:“诗入茶味即禅,禅入茶味即古。

”茶和文化的结合使得茶文化更加深厚和广泛。

茶园和茶山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茶园被列为世界遗产,并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品茶。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1.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饮茶时的仪式和规距,也
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茶德:指饮茶人的道德修养,与品茗时的心态和行为有关。

3.茶联:茶联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与茶有关的楹联,通常
用于装饰或表达茶文化。

4.茶书:指与茶有关的书籍,包括茶叶的栽培、制作、品鉴和历
史等方面。

5.茶具:指泡茶、饮茶时所使用的器具,包括壶、碗、杯、勺等。

6.茶谱:指记录茶叶制作和品鉴方法的文献资料。

7.茶诗:指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8.茶画:指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形
式。

9.茶学:指研究茶叶的科学,包括茶叶的栽培、制作、品鉴和历
史等方面。

10.茶故事:指与茶有关的历史传说和文化故事,是茶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11.茶艺:指泡茶和品茶的技艺,包括泡茶的方法、技巧和礼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品茶时对茶具的选择要素
• 一要看场合,二要看人数,三看茶叶。茶具是为泡茶服务的。 • 5.冲泡茶叶的操作程序 • 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 6.煮水的概念
• 将水烹煮至所需的温度。
• 7.温壶的目的 • 提高壶、杯(盏)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洁。
8.奉茶的礼节
• 用95℃以上的沸水冲泡。
18.不同茶叶冲泡的时间要求
• 普通红茶、绿茶的冲泡时间是30~40S;黄茶和白茶的冲泡时间是50~75S;冲泡乌龙茶的第 一泡时间是MIN左右,从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泡15S左右。 • 19.茶点的五大类 • 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和中式点心类五大类。 • 20.行茶程序的三个阶段 • 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完成阶段。
• 当PH值大于5时,茶汤色加深;达到7时,茶黄素就容易自动氧化而损失。因此,泡茶用PH 值小于5,以及非盐碱地区的地表水为好。
17.泡茶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
• 悬浮物含量低,硬度不超过25°,PH值小于5以及非盐碱地区的地表水为好。 • 18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的选择 • 矿泉水、纯净水。
七.茶艺基本知识
八.科学饮茶
1.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数量
• 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对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 • 2.茶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 • 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类、矿物质、氨基酸等。 • 3.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 使神经中枢兴奋,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抵抗酒精、烟碱的毒害作用;对中枢和末梢 血管系统及心波有兴奋和强心作用;有利尿作用;有调节体温作用;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兴 奋。
• 一般应双手将盛有香茗的茶杯奉到品茗人面前,以示敬意。 • 9.品茶与喝茶的主要不同点 • 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主要 是为了解渴,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品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 满足,重在意境。 • 10.常用与窨制花茶的香花 • 茉莉花、珠兰花、米兰花、白兰花、玫瑰花、玳玳花、栀子花、桂花。
11. 造成茶汤滋味不同的பைடு நூலகம்要原因
六品茗用水知识
1.硬水的概念
• 凡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主要有泉水、江河之水等。 • 2.软水的概念 • 不含或少含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雨水和雪水。 • 3.水温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 沸腾过久的水称为“水老”,未沸腾的水称为“水嫩”,泡茶水温的高低,由茶而定。
4.冲泡绿茶的水温
1.茶艺六要素
• 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 • 2.选茶的客观标准 • 外形匀整,大小、长短、色泽都要一致,好茶油润有光泽,,香气清幽宜人;包装上的标 签符合要求,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是否有破损、锈迹或黑点。 • 3《茶经》中择水标准 • 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 上。”
• 一般用80℃左右的水为宜,名优绿茶用75℃左右的水冲泡即可。 • 5.冲泡红茶的水温 • 一般用90℃左右的水。 • 6.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 必须用95℃以上的水。
• 7.冲泡普洱茶的水温 • 必须用95℃以上的水冲泡。
8.雪水泡茶对品质的影响
• 雪水和雨水比较纯净,历来被用于煮茶。特别是雪水,更受古人的喜爱。雪水是软水,洁 净清灵,用来泡茶,汤色鲜亮,香味俱佳。 • 9适宜泡茶的井水 • 井水属于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如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庖井”。 • 10.中国的“五大名泉” • 镇江中泠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 茶多酚,氨基酸,起辅助作用的咖啡碱、还原糖、茶黄素和茶红素等物质。 • 12.泡茶三要素 • 茶叶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的时间 • 13舌头各个部位味蕾的功能
• 舌尖最易感受甜味;舌心对鲜味、涩味最敏感;舌侧前部对咸味较敏感,后部对酸味较敏 感;舌根对苦味较敏感。
14.不同香型的主要代表茶
• 名优茶具有清香和嫩香型;红茶具苹果香;乌龙茶具花香型,能散发出各种类似鲜花的香 气。 • 15.冲泡绿茶的用量标准 • 一般按1G绿茶用50~60ML的水进行冲泡。 • 16.冲泡乌龙茶的用量标准 • 一般按5G乌龙茶用100ML的水进行冲泡。 • 17.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11.井水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 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咸味,一般不宜泡茶;而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甘美,适宜 泡茶。 • 12.自来水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 氯化物消毒,氯气味很重,用之泡茶,茶香受到影响,汤色也会发浑。 • 13.PH值的含义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度
14.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 自来水储存在洁净的容器中,静置一昼夜。 • 15.泡茶用水的硬度指标 • 不超过25°。 • 16.泡茶用水对PH值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