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3.3.3 硝酸的性质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3.3.3 硝酸的性质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硝酸此图为硝酸的安全周知卡,硝酸的危险性类别为什么是“腐蚀”,浓、稀硝酸分别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学习下列知识点找到[答案]:1.物理性质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易挥发,在空气中呈“白雾”状,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CaCO 3与HNO 3反应CaCO 3+2HNO 3(稀)===Ca(NO 3)2+CO 2↑+H 2O 。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受热或光照4NO 2↑+O 2↑+2H 2O 。

市售浓HNO 3呈黄色,因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在硝酸里,故浓HNO 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橡胶塞。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a .Cu 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Cu 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既表现HNO 3的氧化性,又表现酸性,HNO 3→NO 2、NO ,氧化性,HNO 3→Cu(NO 3)2,酸性b .与Fe 、Al 反应:常温时浓硝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铁容器或铝容器盛放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反应: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只表现氧化性3.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知识点二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企业违规排污,会对环境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常见的污染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完成下列知识点:1.含氮氧化物的危害(1)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知识运用
2.将镁铝铁合金投入到300 mL硝酸溶液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生成Mg2+、Al3+和 Fe3+;硝酸全部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其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当加入300 mL某 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7.2 g。下列 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1.9 g C.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 D.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
课堂小结
01 硝酸的不稳定性 02 硝酸的强氧化性 03 硝酸的酸性
知识整合
化合价
+5 +4 +2 0
-3
NH3
氢化物
不同价态氮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借助氧化还原反应
相同价态氮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借助复分解反应 HNO3
NO2 NO N2
NH3·H2O
单质
氧化物


盐 物质类别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知识运用
3.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 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 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知识运用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__3_m__o_l/_L_稀__硝__酸__、__浓__硝__酸__、__氢__氧__化__钠__溶__液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通__入__C_O__2 __一__段__时__间__,__关__闭__弹__簧__夹__,__将__装__置__⑤__中__导__管__末__端__伸__入__倒__置__的__烧__瓶__内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_u_+_4_H__N_O_3_(_浓__)_=_=_=_C__u_(N__O_3_)_2+__2_N_O_2_↑_+_2_H__2O_。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探究2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究
水体中的氮元素来源主要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提示 水体中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灌溉以及水 产养殖所投入的饵料和肥料等。水体中富含氮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从而造成“赤潮”和“水华”。
深化拓展
1.主要环境污染 污染
具体表现 类型
主要物质或原因
必备知识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42 ℃,沸点为 83 ℃,密度为1.5 g·cm-3。通常市售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68%~70%,密 度约为1.42 g·cm-3。HNO3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 挥发出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作发烟硝酸。
恒法
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电荷守恒法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则有: c(NO3- )=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生成的硝酸盐
离子方程式 中的NO3- 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
2021
高中同步学案
GAO ZHONG TONG BU XUE AN YOU HAU SHE JI
第3章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01 课前篇 素养初探


02 课堂篇 素养提升

1.通过对浓硝酸性质的学习,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
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
酸雨
SO2、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课件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课件鲁科版必修1

答案:(1)利用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Cu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CaCO3+2HNO3====Ca(NO3)2+CO2↑+H2O (2)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为无色,溶液变为蓝

3Cu+8H+2+N
O
3
====3Cu2++2NO↑+4H2O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 和环境的影响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 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3.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刺激性

其中_9_5_%_以__上__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①。
(3)氮氧化合物也可以形成酸雨。( √ ) 分析:氮氧化合物也可与水反应产生硝酸或亚硝酸,从而形成酸 雨。 (4)实验室中可以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 × ) 分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
2.问题思考 (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有 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分析:会有白烟生成。因为浓硝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当二者靠 近时,挥发出的硝酸与氨化合生成NH4NO3固体。看到的现象 就是有白烟生成。
时溶液中
N
O
3
的浓度为(
A.0.3 mol·L-1
) B.0.4 mol·L-1
C.0.2 mol·L-1
D.0.6 mol·L-1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2点:
(1)弄清溶液中 N O的3 来源。 (2)可用守恒法解题。

化学必修ⅰ鲁科版3.22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化学必修ⅰ鲁科版3.22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 4】► 【体验
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 L-1、0.1 mol· 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 ,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 子物质的量浓度(mol· L-1)是 ( )。 • A.0.15 B.0.225 解析 根据 3Cu+8H +2NO3 ===3Cu2 +2NO↑+4H2O • C.0.35 3 8 2 D.0.45 3
象?
–提示 先变红后退色。
• 4】 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慎思
–提示 化学变化。
• 5】 硝酸与金属反应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 【慎思 质?
–提示 酸性和强氧化性。
• 6】 “保护环境,就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 【慎思 • • • • •
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________。 (1)“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烃等引 起的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x等引起的 (3)“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 起的 (4)“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 引起的 (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
• (3)硝酸能够与除Pt、Au、Ti以外的几乎所 有的金属发生反应,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 成H2,而生成N的低价化合物。浓硝酸一般 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硝酸越稀还原 产物的价态越低。 • (4)浓硝酸在常温下能使铁、铝发生钝化。 • (5)硝酸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使金属生 成高价态化合物,如Fe与足量硝酸反应, 生成Fe(NO3)3,而不是Fe(NO3)2。 • (6)硝酸盐在酸性溶液中相当于稀硝酸,与 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 、S2-、SO32-等均能被硝酸氧化。
常温 _____时浓硝酸可使 铁、铝 • b.钝化: _______表 铁 铝 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 ___容器或___容器盛放浓硝酸。 • ②与非金属反应 • 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3.2.3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鲁科必修1

高中化学3.2.3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鲁科必修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色味
挥发性 溶解性 任意比例 无 刺激性 液 比水大 易挥发 与水互溶
态 密度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2.化学性质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
1.实验室应如何保存硝酸?
答案:将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且置于阴凉处。
2.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常呈黄色? 答案: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黄色。 3.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表现了哪些性质? 答案: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2-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来自一二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迁移与应用
例238.4 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
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 mol B.1.6×10-3 mol )
C.2.2×10-3 mol D.2.4×10-3 mol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实验 实验 3:
实验现象 稀硝酸与铜反应较剧 烈,放出无色气体,生 成蓝色溶液
结论 稀硝酸被还原为 NO,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实验 4:
加稀盐酸时无明显现 象;
Cu 和稀盐酸不反应; NO3 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强氧化性,离 子方程式: 3Cu+8H++2NO3 3Cu2++2NO↑+4H2O

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鲁科鲁科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鲁科鲁科高中化学
答案:D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解题归纳 氧化性酸与酸的氧化性
(1)酸的氧化性是 H+的性质,是酸的通性,所有的酸 都具有此特质,H+的氧化性较弱,它只能氧化活动性排 在氢前面的金属。
(2)氧化性酸是指酸根中显正价的元素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 HNO3、H2SO4(浓)、HClO 等,它们的氧化性非常 强,不仅能氧化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 的金属及非金属。例如: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都是强 氧化性酸。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解析:A 项,浓硝酸因有酸性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色,又因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使其退色。B 项,因稀硝酸 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产生 H2。C 项,因浓硝酸不稳 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因此应用棕色瓶盛装,避光保 存。D 项,硝酸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退去,是 硝酸与氢氧化钠中和的缘故。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2)不稳定性。 4HNO3光=照==或==△4NO2↑+O2↑+2H2O,硝酸越浓, 越 NO2 分解。 (3)强氧化性。 HNO3 中+5 价 N 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不论浓、稀 HNO3 都具有强氧化性。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规律: ①浓 HNO3 被还原成 NO2,稀 HNO3 被还原成 NO。 ②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③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 料、塑料、硝酸盐等,也是实验室里的重要化学试剂。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yuán sù)
No
Image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鲁科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件鲁科版必修
答案
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的措施 (1)控制进入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有害物质的 数量。 (2)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物质的 吸收能力 ,如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等。
答案
归纳总结
含氮物质的来源及其危害
例4 下列与氮循环无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光化学烟雾
√B.白色污染
C.水体富营养化
D.酸雨
解析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会产生光化学烟雾,氮、磷元素大量进入水中造成水 体富营养化,氮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故A、C、D三项都与氮的循环有 关。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与氮的循环无关。
解析 根据反应
知,A项正确;
HNO3在该反应中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B项正确; 根据双线桥分析,该反应每生成2 mol NO转移 6 mol电子,C项正确;
HNO3被还原生成NO,若有8 mol HNO3被还原,则生成8 mol NO,D项错误。
123456
解析 答案
5.向1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硝酸的 物质的量为 A.0.3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 属单质+浓HNO3――→ 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NO2↑+H2O。 3.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硝酸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亚铁盐、亚硫酸盐、硫化物、碘化 物、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等。
例1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常温下,将实验Ⅰ 中铜片改为铁片或 铝片
无明显现象
常温时浓硝酸可使铁、铝表 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 钝化 , 所以可以用 铁 容器或 铝 容 器盛放浓硝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b-Ⅱ、Ⅲ,④-f-Ⅰ
⑤-a,⑥-e-Ⅲ
硝酸是强氧化性酸,显强氧化性的是最高价态+5价

氮元素,反应中N元素得到电子转化为较低价态。
1.硝酸与金属反应
硝酸与金属反应无H2生成,通常情况下,浓硝酸与金
属反应生成的主要是NO2,稀HNO3与金属反应生成的主 要是NO。
(1)硝酸与铜的反应:
①Cu与浓HNO3反应的现象: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
有硝酸参与的反应中,若产物中有 NO- 3 ,则硝酸表 现酸性; 若反应过程中,硝酸中的氮元素有化合价的变化 (降低),则硝酸表现氧化性。
1.一般分析 (1)反应通式:M+HNO3―→M(NO3)n+还原产物+H2O (2)还原产物:浓HNO3―→NO2;稀HNO3―→NO (3)HNO3的物质的量: ①起氧化作用的HNO3转化为气体(NO、NO2)时,气体的 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的酸的物质的量。
2 Fe2 、S2 、SO3 等。
+ - -
[特别提醒] (1)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 现酸性,参加反应的硝酸部分被还原,还有一部分仍以 NO3 形式存在。 (2)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浓度逐渐减小,还 原产物有可能是 NO2 和 NO 的混合物,最终溶液中仍有 NO- 3。
HNO3===H +NO3



(4)从氮元素方面分析,NH3 只具有还原性,HNO3 只具 有 氧化性 ,NO2、NO 既有 氧化性 、也有 还原性 。
高温 4NH3+5O2=====4NO+6H2O ;
(5)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液体,沸点 低 ,
易 挥发,在空气中呈“白雾”状,质量分数95%以上的
浓硝酸称为“ 发烟 硝酸”。
2.化学性质 (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如 CaCO3 与 HNO3 反应 CaCO3+2HNO3(稀)===
Ca(NO3)2+CO2↑+H2O 。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见光或受热 4HNO3 ========= 4NO2↑+O2↑+2H2O 。 光度越强、温度越高、硝酸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 的 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
(1)控制进入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有害物质的数量。 (2)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如保护森林、 植树造林等。
1.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HNO3? 答案: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为 了防止浓硝酸见光分解,通常将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中,放置在阴凉处。 2.如何除去浓HNO3中的“黄色”? 答案:浓HNO3显黄色的原因是分解生成NO2溶解在 HNO3中;再通入足量O2,发生反应4NO2+O2+ 2H2O===4HNO3,使NO2转化为硝酸。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1 设计 2 设计 3
第 3 章
第 2 节
第 3 课 时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一 考 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堂5分钟归纳 课下30分钟演练
创新演练 ·大冲关
(1)NO2、NO 都是 有毒气体,NO2 红棕色,NO 无色。 (2)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的 通性。 (3)HNO3 是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例1] 酸性的是
[双选题]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 ( )
A.氧化铝和硝酸
C.硫化氢和硝酸
B.少量氧化亚铁和硝酸
D.铜和浓硝酸
[解析]
Al2O3+6HNO3===2Al(NO3)3+3H2O,复分
+2 +3
解反应, 只表现酸性。 F eO+HNO3―→ F e(NO3)3+NOx↑
+2
+H2O,HNO3 氧化了 F e,同时生成硝酸盐和水,表现了 酸性。H2 S +HNO3―→S+NOx↑+H2O,HNO3 只表现
0
+2 -2
0
氧 化 性 。 C u + 4HNO3( 浓 )=== C u(NO3)2 + 2NO2↑ + 2H2O,HNO3 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答案] BD
气体,溶液变蓝。
②Cu与
HNO3反应的现象:反应较缓慢,放出无色
气体,然后又立即变为红棕色,溶液变蓝。
(2)硝酸与Fe、Al的反应:
①Fe、Al等金属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钝 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②稀硝酸与铁反应: 反应物量 的关系 HNO3过 量 Fe(NO3 )2
Fe过量
恰好反应
Fe(NO3)3或
Fe(NO3)2
产物
Fe(NO3)3
或二者的混合物
2.浓硝酸与非金属反应 (1)可将 C、S、P 等非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 △ 氧酸。如 S+6HNO3(浓)=====H2SO4+6NO2↑+2H2O。 (2)一般只有浓 HNO3 在加热时才与非金属反应。 3.硝酸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如 I-、Br-、SO2、
可利用守恒规律求解有关Cu、HNO3和混合气体之间的
量的关系,硝酸与其他金属(过量)反应的情况与此类似。
3.解题常用关系 (1)原子守恒:n(HNO3)=n(NO- 3 )+n(还原产物中氮原子) (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 原子 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3)电荷守恒:Mn+和 H+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 NO- 3 所带负 电荷总数。
3.将浓HNO3与下列“物质(或方法)”的“反应情况”和“表现
性质”用短线连接。
分析:浓HNO3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并能氧化指示 剂。浓HNO3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Fe、Al钝化,与 Cu反应生成Cu(NO3)2,与非金属C加热生成CO2气体, 但不能与Pt、Au反应。在加热或见光时易分解。 答案:①-c-Ⅲ,②-d-Ⅱ、Ⅲ
②起酸性作用的HNO3转移到生成物盐中,可以根据金属
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求出。 ③没有参加反应的HNO3,可根据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 求出。
2.常见反应
浓硝酸与Cu反应时,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
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其
还原产物将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
(3)强氧化性: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
△ C+4HNO3(浓)=====CO2↑+4NO2↑+
2H2O
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1.含氮物质的来源及其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
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