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研究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1. 人物性格1.1. 孔明孔明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卧龙先生"。
他聪明智慧,机智过人,深谋远虑,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对刘备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是魏国的奠基人。
他机智狡诈,精明强干,善于运筹帷幄,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军事智慧为他在乱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3. 关羽关羽是蜀国的一员猛将,被誉为"武圣"。
他威武勇猛,义薄云天,忠诚勇敢。
关羽与刘备和张飞结义,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他舍身忘我,展现了忠义的精神。
2. 故事情节2.1.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由曹操和刘备联合对抗袁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通过了解天气预报,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
2.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场著名战役,由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借风助火,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为刘备和孙权保住了一方安宁。
2.3. 南征北战南征北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见情节,各位英雄豪杰不断征战,争夺天下霸业。
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在不同的战役中斗智斗勇,展现出了各自的领导才能和战略智慧。
3. 结论《三国演义》通过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乱年代的英雄豪杰和智谋勇猛的形象。
这部作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创作和思想发展。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
1.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蜀国丞相,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他忠于刘备,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2.刘备:仁慈爱民,有雄心壮志,重情重义。
他具有宽广的胸怀
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关羽:蜀国名将,武艺高强,忠诚勇敢。
他被描述为有“万夫
不当之勇”,但有时也表现出骄傲自大的倾向。
4.张飞:蜀国名将,勇猛刚强,粗犷豪放。
他与关羽一同被尊称
为“万人敌”。
5.周瑜:吴国都督,足智多谋,风度翩翩。
他与诸葛亮有着激烈
的智斗,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
6.曹操:魏国领袖,多疑善变,雄心勃勃。
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和军事才能,同时也具有文学才华。
7.孙权:吴国君主,能干而有远见,善于用人。
他继承了父亲孙
坚和兄长孙策的事业,成为了江东的一代明主。
8.赵云:蜀国名将,武艺高强,忠诚勇敢。
他被赞誉为“身长八
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9.黄盖:吴国名将,勇猛沉着,经验丰富。
他为了国家的利益,
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人物分析,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也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特点。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导语: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赵云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2、关羽性格;正气凛然。
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3、张飞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5、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7、曹操性格; 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1、赵云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截江夺阿斗,赵子龙计取桂阳2、关羽性格;正气凛然。
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关云长刮骨疗毒,玉灵泉关公显圣,汉寿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败走麦城3、张飞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当阳吓死夏侯杰,义释严颜,怒抽邮督。
4、刘备性格;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刘备接任徐州牧,白帝城先主托孤,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5、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见木象魏都破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6、太史慈性格;弓马熟练,箭法精良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
7、曹操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官渡之战许田打围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8、庞统性格;敢于冒险自负倔强自信沉着丑陋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
9、吕布性格;有勇无谋忘恩负义刚愎自用莽撞唯利是视三英战吕布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濮阳烧曹操10、袁绍性格;文武双全多疑优柔寡断好谋无断发兵讨伐董卓,成为诸侯军的盟主混战中势力扩大成为兵将最多的豪强11、甘宁性格;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无前智勇双全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12、周泰性格;胆气绝伦服事恭敬胆气倍人讨黄祖有功。
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
荆州平定,将兵屯岑13、董卓性格;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董卓乱政14、陶谦性格;刚直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狂放不羁陶谦三让徐州15、陆逊性格;文武兼备,风流儒雅,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品质高尚。
擒杀关羽,夺取荆州,16、周瑜性格;心胸狭窄、妒贤忌能周瑜打黄盖17、张辽性格;脾气刚烈果敢勇猛智谋过人处乱不惊威震逍遥津18、许褚性格;智勇双全粗犷不善用计太祖讨伐黄劭、何仪,褚生擒仪19、鲁肃性格;老实忠烈办事仔细单刀赴会草船借箭20、马超性格;枪法凶狠武艺高强许诸裸衣斗马超马超飞挑灯夜战。
三国中人物性格分析

四、曹操的温情与宽容
曹操去接丁夫人,百般哄劝甚至向丁夫人耍 小孩子脾气
曹操临死的时候,写了一封遗书。里面都是 一些安置家眷之类的内容,小至家中丫鬟的 去路都交待得特别清晰。其实曹操也是一个 一般人,他的遗书很质朴,很温情。
张绣杀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与侄儿曹民安, 甚至刺伤曹操,但当张绣投降后,曹操宽宏 大度,论才勇封张绣为侯,张绣感恩赎罪, 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绩。
靠着自己的机灵勇敢铲除了祸国殃民的罪 魁祸首董卓
机灵灵敏,思维敏捷
她聪明勇敢,一面哄董卓,一 面又要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 装出两副面孔,奇妙周旋,最 终到达了使吕布杀董卓的目的。
寸铁在手,万夫不当,片甲遮身, 千人难敌
三国第一猛将
气质类型:胆汁质 情部 表露明显
诸葛亮送化装品和女人的内衣到魏营想要借此 污辱司马懿时,魏军都觉得忍无可忍,但司马 懿却一笑置之。
洞假设观火
他懂得深谙物极必反之道即一个人 最大的优点,也就是他最大的缺点。 对于无微不至,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来说,司马懿的致命武器就是一个 字——拖,
从最终诸葛亮“过劳死”的结局, 我们会觉察,笑到最终的人只有司
性格:暴戾、勇 敢、目光短浅、 多变、
目光短浅
他是特别贪图名利地位的,也 特别贪财物〔还和臧霸为了钱 粮内讧过〕,对人也没有多大 义气可言。他的野心也不大, 并没有纵横天下的志向,只是 割据一方以求富贵
勇与智
“我把画戟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 地方,假设我一箭射中画戟的枝尖, 你们两家就不要打了。吕布叫人端 上酒来,各自饮了一杯,酒毕,取 出弓箭,搭箭拉弦,只听“嗖“的一 声,吕布大喊:“着!“那箭不偏不 倚,正中画戟的枝尖。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研究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为背景, 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与英雄豪杰的故事。
作者和背景
《三国演义》是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于历史及人性的深入思考。
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英雄豪杰的崛 起与覆灭展开,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性格研究
刘备的仁义之道
刘备以仁义之道为准则,注重人伦和道德,是《三国演义》中的正直善良代表。
曹操的权谋智慧
曹操机智狡诈,善于权谋策略,是《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派代表。
孙权的胆略决断
孙权勇冠三军,智勇双全,是《三国演义》中的果断勇敢代表。
三国演义的时代意义及影响
《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中国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以及人性和权力斗争的思考,对后世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被描述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全的人物。
他具有仁爱、宽厚、正直的性格,深得士人和子民的敬重与爱戴。
他懂得尊重和崇拜有才能的人,并且悉心栽培他们,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谋士团队。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忠诚支持者和朋友,被称为“武圣”。
他有勇武、威严的外表,非常忠诚于刘备,深得刘备的信赖。
关羽一生武勇善战,对敌人毫不留情,但对待自己的士兵和百姓时,却非常慈祥和仁慈。
他深受普通人的喜爱和尊敬。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另一位将领,被描绘成惟儿、惟力、兀逑、凶猛而又傲慢的性格。
他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心,对敌人威猛无比,但他也常因为太过凶悍和傲慢而招致刘备的责备。
虽然张飞有些粗暴,但他对刘备和兄弟们十分忠诚。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面角色,被描绘为奸诈、狡黠、聪明机敏的人物。
他以雄才伟略而闻名,能聚众多人才,并且善于运用计谋。
曹操深谋远虑,喜欢谋略和政治斗争,但他也有残暴和势力欲的一面。
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被描述为忠诚勇武、忠于职守的人。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强大的勇猛和战斗力,并且对敌人毫不留情。
夏侯惇非常忠于曹操,宁死不辱。
他是一个性格坚毅的人,但有时也过于冲动而缺乏谨慎。
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被尊称为“卧龙”。
他被描绘为智谋过人、机智勇敢的人物。
诸葛亮善于用计策诱敌,以巧妙的战略扭转战局。
他深明大义,对人民忠诚,对刘备忠心耿耿,被视为忠贞不渝的楷模。
周瑜:周瑜是孙权麾下的重要将领,被描绘为风度翩翩、才貌出众、机智过人的人物。
他不仅武艺高强,善于用兵,而且才情出众,擅长诸子百家的学问。
周瑜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被吕蒙称为“兵之灵台”。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行为,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刘备(刘皇受义):刘备性格温和仁厚,重视礼义,是一个有着强烈仁义之心的君子。
刘备身世卑微,但他心怀雄心壮志,与他人相处时总是能以礼相待,处事谦和有分寸。
他一方面注重外交手段,与各方势力友好相处,另一方面也时刻盘算着谋求自身的利益与权力,但他从来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目标。
关羽(云长):关羽性格极为忠诚正直,为人正直刚直,对朋友、兄弟忠肝义胆。
他奉行“五常”之道,对于自己信任的人始终保持着无条件的忠诚。
对待敌人则决绝果断,勇猛战斗,武艺高强。
关羽有一颗豪气的心,他崇尚英雄,自尊心强烈,乐意为正义事业献身,并且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张飞(翼德):张飞性格暴躁凶狠,行事鲁莽却勇猛无比。
他直爽豪胆,性格粗犷,古代称之为“粗豪”,但他为人忠诚耿直,对朋友与家人忠心耿耿。
张飞勇猛善战,被誉为“万军之神”,擅长骑术和马上格斗。
虽然他脾气暴躁,但在军事战略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擅长运用地形与变换战术。
曹操(孟德):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曹操快人快语,机智多变,善于运用权术和政治手段。
他野心勃勃,强势好胜,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出色的组织能力,成功建立了北方的政权。
然而,曹操治国能力杰出,却在处理个人关系上有些冷酷无情。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有着出色的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
孙权性格机警,善于察言观色,懂得利用权术处理政治问题。
他非常重视人才,善于用人,智勇双全。
孙权睿智而刚毅,有时也表现出一些独裁的一面,但在处理国家大事上表现得相对谨慎,做出许多有利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决策。
诸葛亮(孔明):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智者和奇才,他深得刘备的信任,并以他的才智与谋略,辅佐刘备扫除障碍,推动事业进步。
诸葛亮性格深沉,心思缜密,聪明睿智。
他善于策划和计谋布置,精通兵法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尽管在处理自己的个人目标上显得有些犹豫,但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是无可挑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他识人经验毕竟没有刘备多。使得两个人一个知 人善用,一个独观大略。两个人和谐起来可算得上 天下无敌。刘备一死,孔明便失掉靠山,显得心力 憔悴,事事都需要亲力亲为。我们对诸葛亮的认识 是:谨慎,但太过于谨慎而导致不能面面俱到,冷 静、勤奋、勇敢,有胸襟,百年难得的鬼才。
最后说姜维 姜维从性格上来说是机智、勇敢、好学,但 自从拜师之后便继承孔明的优良传统——沉 着,但不够冷静、细致。他也是个好大喜功 的人,许多次打仗都是先胜后败。 他的机智不逊于孔明 他降于钟会之后,便诈称郭太后遗诏,教训 司马昭。当时蜀国已亡,许多蜀国大臣早已 心灰意冷,完全没有复国的机会,可他却能 利用一个毫无实权的郭太后之名来完成他的 事业。且很有可能成功。若不是他心转疼, 恐怕司马炎也当不了皇帝。与他师父相比, 他像他师父独观大略,但心思细致却不及他 师父一半,也跟他好大喜功有关吧。我们对 他的认识是:勇敢、机智、勤奋,但不够细 致,冷静,是一个军事天才。
刘备善于笼络人心,使得他成为万民敬仰的刘皇叔,而 且使他掌握了大批的文臣武将。
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便是他为二弟关云长报仇的那场 战斗,不懂军事,又不听他人劝谏,上阵时极不冷静, 数犯兵家大忌,最后死于白帝城。同样一个人,在冷静 是那么机警,在不冷静的情况下是多么愚蠢。不过,不 冷静恰好能反应出刘备是一个有血性的人,并不像书上 表面写的那么懦弱,只不过,他不喜欢把勇敢流露在表 面,才显得“懦弱”吧。对他性格上的认识我们只能用 卧龙一句话:“盖世美才”。
独观大略,正说明他聪明、机灵、沉着、有主见。心 胸广阔、有气魄。有人说诸葛亮一生的本领,就是谦 虚、谨慎,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正确了解周边环境, 谨慎的思考才能料敌先机。说深了就是冷静、沉着。 他没有像刘备一样复杂的性格,这也说明了一句话, 聪明人只会把事情看得很简单,而他不像刘备那样内 外兼顾,只需对外就行了。 挥泪斩马谡 便体现这一点。 马谡 是个人才,他守住街亭不是难事。一个人才打十 多个仗,第一次上战场,更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可他 守住街亭不是难事,但一个人有了贪念,再聪明也不 聪明了。他把兵移到山上,是想战司马懿大军,这完 全与孔明的要求相违背。所以,孔明后来也哭先帝说 自己用人不当。可见,孔明用人的才能远不及刘备, 但军事上却战绩卓著,政治上治国有方。
再说一下诸葛亮。 孔明每常自比管仲、乐毅,独观大略。
孔明游说东吴时,当孔明见孙权时,便觉得他与众 不同。这种人(孙权)相貌奇特,内心城府一定很深。 孔明不知孙权要战还是要降,所以孔明便要剌激孙权, 使得孙权下定决心,同心破曹。孔明故意说曹兵多,并 说孙权最好降曹,这话摆明是看不起孙权,孙权当然会 生气,也激发了他抗曹的决心。
除此之外,刘备还是一心丝细密之人。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两人都有 益世才华,并且都跟随贤主。刘备知道诸葛亮有不 同于常人的本领,并追求明主,便亲自去请。希望 感动诸葛亮下山。孔明被刘备赤诚打动,于是就随 刘备下山,开创蜀汉后,不仅可以看出刘备心思细 密,而且品格高尚,否则,像诸葛亮这样的人不会 甘心受他驱使。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步履维艰,这可以反应出 刘备自从得到孔明之后,并非贪图享乐,或政绩平 庸,他这种行为恰好与他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 相对应,刘备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便由义》。 二、大量搜索名家分析。 三、根据搜集材料合理分析。 四、总结分析内容。
研究提纲: 一、刘备找诸葛亮之前。 二、刘备找诸葛亮之后。 三、刘备生前的诸葛亮。 四、刘备死后的诸葛亮。 五、姜维。
研究目的。
合理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及导致他们 成功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出其性格决定他们的成败。 从中吸取经验,学会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方法。
再说刘备虽不甚好读书,却能言善辩,心思机 警,能临危不乱,急中生智。 吕布要投降曹操时,刘备怕兴复汉室,统一天 下的梦想将受阻,要杀吕布。但曹操性格又多疑, 说多了,必定会令曹操起疑,恰好吕布反复无常, 曹操又最不喜欢不忠不义之人,当曹操问刘备怎么 样时,刘备便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君不见丁 建阳,董卓乎?”丁原和董卓都是吕布的义父,却 都被吕布杀了。那么,曹操又怎么能留吕布的性命 呢?吕布就这样命丧当场。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研究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是中国四大古 典小说之一。这部著作以描写谋略为主要表现手法, 并注重人物性格,以鲜活的性格体现出为人处世的种 种方法。本课题便以研究几个有代表的人物为话题, 以他们的失败、成功的经验,来学习在社会中为人处 世的成功之道。 《三国演义》以蜀为正统,所以,本课题便以研究蜀 国三个中心人物为主旨。这三个人分别是刘备、诸葛 亮、姜维。
首先来研究一下刘备。 刘备在书上说:“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 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履织席为 业。”以“玄德幼孤”这一句来说,刘备可算是穷 光蛋一个,而这样一个人,却成为蜀汉昭烈帝,可 知,此人的志向和行为令人佩服至极。而“不甚好 读书”至“结交天下豪杰”一句,却说明刘备成大 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物的胸襟 。 吕布兵败于曹操,刘备出郭三十里迎接,并谦让 徐州给吕布。但其实不然,此时刘备势单力薄,如 果有吕布相助,就可以威胁曹操,否则,迟早被曹 操吞并。事后,曹操多番用计,希望能离间刘、吕 二人,也应征了刘备有远见。
再说他剌激周瑜。 周瑜说曹操势大,可降而不可战,鲁隶是个老 实人,在场时,正好起了一个媒介作用。他不明白 两个人不是在商量战或降,而是在谈条件,周瑜认 为,东吴不抗曹,那么孔明一定会着急,便会求周 瑜出战。周瑜便可以此要挟刘备,孔明笑鲁隶不识 时务,引起了周瑜的兴趣,孔明要刺激周瑜,把主 动权拉回自已一边,便说曹操要占东吴,就是要大 乔(孙策妻),小乔(周瑜妻)。周瑜听了,当下 便说出要战的决心 。
总结: 从这次研究中,我们体会到了很多成功致胜的原因和 性格有关,并应了现在的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就取 决于性格”。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为人要机警、细 致、沉着、勤奋、冷静、谦虚、有主见、胸襟宽阔, 还要有勇气。这些是我们研究的结果中的要点,我想, 也是一些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