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优质高考二轮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语言风格题型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考点精讲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精校版整理全集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精校版整理全集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 点。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 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表意丰富蕴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例1: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满庭芳》
一“老”一“肥”,形作动用。老,长大, 成熟,老练。似乎那黄莺雏鸟在春日的暖风 中迅速成长,御风而翔;肥,长大,成熟, 圆润。好像梅子经历了春雨,很快就长大长 圆而成熟了。“老”“肥”二字,既写出了 雏莺和梅子在春风春雨中迅速成长成熟的动 态,又写出了二者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抒发了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尽,全,都。②听到笛声,勾起了征人的 思乡之情,一整夜所有的征人都在遥望故乡。 ③这一个“尽”字,写尽了征人边塞生活的 艰苦,戍边之久远以及思念故乡亲人的复杂 情感。
四炼叠词
一、叠音词可用于写景 如《迢迢牵牵牛星》起首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用“迢迢”写距离远,用“皎皎”写星光的 亮。在星空景象的描绘中,叠音词营造了画面的美感, 引发了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还暗暗地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请作赏析。
①“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 写江水之软。②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 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 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③展现了 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 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精品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精品

吹笛人之心声。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
明确:“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
还被愁遮。
明确: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
量的触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10
二、明 类 型
2、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勾勒形象(意象刻画更准确生动) 烘托环境(意境描摹更富有韵味) 明确主旨,抒发情感(情感表达更真切感人
二、明 类 型
六、从景语情语上突破。 语言是情感外在表现,情感是语言的内核,“一切景语皆情
语”,炼字从本质上说更是炼意炼情。鉴赏过程中要注意挖掘 字所蕴涵的深层情感。 例14: 白居易《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 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 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 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般考查方式
2、了解如何寻找并鉴 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4
一、常 见 题 型
1、(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1)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这首诗或某一联(句)中“诗眼”是什么?
例2: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 后禅院》)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型、修辞题型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型、修辞题型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型、修辞题型[知识清单]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抓关键字句,一是品析语言风格。

[典题导学][题型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炼字,多指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指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有时指诗词中的数量词、叠词、虚词等。

1.动词动词,如果用得精准,便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诗歌中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往往是命题考查的重点。

[答题示例1][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诗意赏析〗大历元年,杜鸿渐入蜀平乱,并举荐岑参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入幕府。

本诗即写于诗人入蜀途中。

前四句,天色朦胧,诗人驱车赶路,登上五盘岭,见青山葱茏,天高地远,风清气爽,境象开阔,心中为之一荡。

远处江水汹涌澎湃,波涛起伏,撞击着巉岩峭壁,一个“斗”字形象地写出了两岸崖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的形态。

“攒”字形容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

中间六句写景。

日之初出,光晕染着天空,晴明高远,彩翠分明,风烟俱净,阴郁色调的树木还沉浸在夜雾的森冷之中。

松林疏朗,露出了那条孤独盘旋的栈道,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之处隐藏着急流险滩。

栈道经夜雨洗濯,光润打滑,田间杂草已干。

最后两句抒情。

此行乃因知己杜鸿渐的推荐提拔,既报了杜的知遇之恩,又能实现平乱安国的高志,蜀道虽有如上青天之难,诗人却如履平地。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语言风格题型(课堂PPT)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语言风格题型(课堂PPT)
32
答题步骤
①抓住关键字词,析句意。
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 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②明表现手法,析效果。
抓住特色点(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 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简析。
③点意境情感,析作用。
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内容方面的 作用)。
1.(2017全国乙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1.(17全国乙卷)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增强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例:1、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2、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13
炼字——副词
副词: 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2、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
例: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例2(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①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长期失意潦倒、漂泊无依的 情况下,以垂老之身赴职塞北边关途中所作。
①“请背赏”析是“独背向着长的空意背雁思行,”也中就“是背”方字向的相表反达。效果②。描 写了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 前行的情境;③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 形成强烈对比,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 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2018.11.26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炼字型

2018.11.26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炼字型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4分
①“议”,议论,讨论;(找出诗眼1分) ②运用 的手法,描绘了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 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 (围绕该词写的内容2分) ③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作用1分奠定基调、营 造意境、表达情感)
规范答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观点一:“犹”字好。(选字1分)犹表仍然。(本义1分)孤 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语境义1分) “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 写出了不舍得深情。(作用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 达效果。(4分) ① “入”表进入,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是擦,蹭的
意思,(本义1分)
②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山上达天的情景,突出了山
的高峻。(手法、语境义2分)
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用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
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
已伤
离,荒城复愁入。 观点二:① “空”字好。(选字1分)② “空”白白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地(本义1分)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③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 的天水。“空”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语 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 境义1分)④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 落之情。(作用1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考点阐释】所谢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方法探究】一、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

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纲。

1.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白在一首表现音乐的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徐响入霜钟。

”“洗”字在用法上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

“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

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

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

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诗意的空间。

孟浩然有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者,日称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其中后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

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子了景物以感情。

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江清“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的、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释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4.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王国维有所谓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高三二轮复习中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文档资料

高三二轮复习中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文档资料

高三二轮复习中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炼字为诗歌鉴赏的固定题型。

因为字意的理解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以其他题目的考查也间接地考查了“炼字”。

可见,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其实,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创作,都要涉及炼字。

或者这么说是对词语的理解。

针对一轮复习的基础性,许多同学基本上是可以鉴赏一些较简单的诗歌,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可是,在具体答题时仍频频出问题。

例如,答案不全面,要点不够简洁,分析问题不具体等情况,所以,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将侧重对答案的完整进行炼字。

例如:问题: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句中的“催”字用词巧妙,意蕴丰厚,试加以赏析。

(3分)[解析]分析“催”字的用法要从其前后文分析,要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还要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

“催”从修辞手法上来说,是拟人,“兰舟”“催发”显得委婉。

“催”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则更加表现了“依依不舍”之情。

[自组答案]“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步骤一)作者用“兰舟”来催他们出发,(1分)(步骤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1分)(步骤三)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我们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你对某字进行赏析。

(如上面题目)(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例如:(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2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 ①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 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 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 揽胜; ②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 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 ③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 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 “幽苏)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译文: 头上几乎长满萧萧的白发, 回到故乡已整整三个秋天。 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 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 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 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 明天早上我要去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 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⑴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⑵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 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应试场景。 ⑶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的惜才爱才之情。
6.(2017江苏)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课前五分钟忆
《创新方案.绿本》第278----281页。
思考: 考点一:炼字题型→⑴炼字类型⑵答题模板 考点二:炼句题型→⑴炼句类型⑵答题模板 考点三:语言风格→⑴风格特点⑵答题模板
复习目标
1.明确诗歌语言鉴赏分类以及常见设问方式。 (基础) 2.掌握分析炼字炼句题型的方法。(重点) 3.掌握解答诗歌炼字炼句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难点)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 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08重庆) 3、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07浙江)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 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 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
1.(2017全国乙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1.(17全国乙卷)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 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 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 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 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 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 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二、炼句题
“炼句题” 复习目标:
1.熟悉炼句考点的试题提问方式。 2.掌握炼句题的做题规律、方法。
题型概说
1.内容情感句 2.语言特点句 3.表达技巧句 4.章法结构句
总结规律
常见提问方式: ①某句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赏析。 ②请赏析某一联。 ③这首诗某一句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什么作用?
①抓住关键字词,析句意。 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 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②明表现手法,析效果。 抓住特色点(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 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简析。 ③点意境情感,析作用。 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内容方面的作 用)。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1)运用虚写、想象、以景结情的手 法。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 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 (2)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 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无 奈和苦闷之情。
三、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
1.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 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北京08)
③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 于诗外。(析感情)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 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 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 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 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 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 对点训练《自主学习指导》第12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思考题。 • 凝香斋① 曾巩 •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 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 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 • ②香炉:香炉峰。 • 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6分)
1.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的 身份仿佛都忘记了,故说“不知”。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最 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2.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 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 月。诗中一句是就诗人个人生活说的,“一尊风月”,表示悠 闲之趣;一句是就社会环境说的,“千里耕桑”,充满丰饶气 氛。 3.这雅洁的云水,使珍异的水鸟惬意地嘤嘤和鸣。连水鸟也为湖 光之美所动,诗人更会心旷神怡了。静听水激砂石的潺潺之音, 诗人倍觉清爽。 4.泉流本无纤尘,却又为玉砂磨洗,愈使人觉其清澈可鉴。曾巩 读书于凝香斋,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说明他对齐州山水是 非常喜爱的。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于邑政之暇优游湖山、沉心书史的高雅情趣, 意境清幽隽洁,沁人心脾。
考纲解读
2018年考试大纲: 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分析考情
考查方式主要表现在: ①分析关键字(多为诗眼)的作用。 ②理解关键诗句(多为名句的含义)。 ③品味整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1.炼字题型。 2.炼句题型。 3.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鉴赏三大题型 考查重点
近年来,高考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考查一 般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的艺术效果,即 “炼 字”。 二是对整句诗句进行赏析,即“炼句”。
一、炼字题
“炼字题” 复习目标:
1.熟悉炼字考点的试题提问方式。 2.掌握炼字题的做题规律、方法。
总结规律
常见提问方式: ①某个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赏析。 ②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 认为这两个字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③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 传神,请找出这两个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②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 “若到 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规范精练
六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 试作简要的赏析。 ①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明特色)
②第一句中的“桑无叶” “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 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 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 人”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 析。
①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 “山是 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答题步骤
4.(2012湖北)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 二字作简要赏析。
4.(2012湖北)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 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 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 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①释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明手法。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包括修辞手 法、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对比、反衬、文言活 用现象等)。 ③释句义(绘图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 ④说作用(摹情态/表感情/论结构)。说作用时要 从内容(表现了景物或人物……特征)、情感 (表达……情感)、结构(照应、铺垫、承上启 下等)三方面着手。
语言特色类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 语言 特色) 第二步:结合原诗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分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