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炒港股必看港剧:丁蟹效应不可不知
郑少秋丁蟹效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理资料

郑少秋丁蟹效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管理资料你听说过“丁蟹效应”吗?郑少秋20年前饰演电视剧《大时代》丁蟹一角,相信不少投资者都记忆犹新,“丁蟹效应”也成为投资者解释股市急跌的重要原因,郑少秋丁蟹效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股民觉得郑少秋有新剧、新戏、新节目,甚至重播,皆是股灾先兆。
今次秋官新作《忠烈杨家将》,安排在有双重意味的4月4日清明节首日上映,更加重秋官“丁蟹效应”惊恐性。
什么是“丁蟹效应”?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
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2013年4月4日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将于清明节上映,加上今年欧债危机火头春风吹又生,香港股民更是胆战心惊。
丁蟹效应并非无的放矢,自2000年后,秋官有10套主演剧集上演,虽然播映期间恒指去向五五开,不过,但凡郑少秋新剧开播前后,总会有大事发生,增添“丁蟹效应”悬疑性。
秋官称:“秋官效应”子虚乌有作为热门话题,大家对“秋官效应”本身的关注度,比秋官所演的影视剧要高得多,秋官本人又是怎么看的?不久前,秋官在为新剧宣传时,谈及对“秋官效应”的看法,他哭笑不得地说:“纯属子虚乌有,连我也莫名其妙。
但是呢,人家又能拿出数据,不过,我就不信,不然一早就买了,早就发大财了。
”来北京谈生意的香港股民吕先生称,自己并不相信所谓的“秋官效应”:假如秋官真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他大可不必辛辛苦苦四处捞金,只需在股市低位时大举买进,然后在新剧播出前全部卖出,就足以使他挣得巨额家财。
尽管如此,很多股民还是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经济学家分析:秋官效应是个巧合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管理资料《郑少秋丁蟹效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认识。
股市影视作品

《陌生人》 1987年,香港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震荡。在此前后,新加坡基金镜钟集团的钟庆生、香港富可集团的董广裕、泰国新生代贵族瓦那汉、台湾土霸主苏有吉得到国际金融投资者席绍岳的财力资助,四人从起家到发迹,席绍岳都在幕后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
《股疯》大概是最著名的一部股票电影,但说实话,娱乐性真是不咋的.说的是90年代初的内地股市
《创世纪》剧好看,虽然主要是讲地产,但也有涉及股票和期指的内容,
《华尔街》这是一部反映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风云变幻的电影。
年代:1987年
片长:126分钟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奥利弗·斯通
编剧:斯坦利·威塞 奥利弗·斯通
摄影:罗伯特·查理森
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 戈登·盖柯)、查里·希恩(饰演 巴德·福斯)、马丁·希恩(饰演 卡尔·福斯)
日本与股票有关的电视剧
片名:钱华—银座小姐股票战
演员:板谷由夏、国仲凉子、小泽真珠、金子贵俊、朝加真由美、中村繁之
原片名:钱华—银座ホステス株バトル
原作:仓科辽
简介:
以银座的高级夜总会为背景,描绘一名女性梦想以股票投资的方式使金钱遍地开花的金融日剧。
【金融小子】(又名:「BIG MONEY」)
《大话股神》大学生周小齐待业无助,四处求职碰壁,巧遇隐居民间的高人孟老琦,误入波澜壮阔的股市,认识了凶狠贪婪的庄家周大星、愚蠢可笑的股评家阿培等人,在众人的指点下,经历了股市的风风雨雨,终于和一帮散户斗败了黑嘴股评家阿培和凶狠贪婪的庄家周大星,最终成为一代民间股神。
影片“股市如游戏,股市如人生”的主题,是如今蓬勃发展的股市的应景之作,同时片中对股市风云变幻的细致描写,也能对股民们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影片可称为一本形象生动的“股市秘笈”。
股市里那只看不见的手

股市里那只看不见的手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2年第14期马力从港股的“丁蟹效应”,到A股验证的索罗斯“反身原理”,不难看出,市场参与者“贪婪与恐惧”的情绪,是股市里那只看不见的手。
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光在股市里翻云覆雨,而且在楼市、汇市、债市、期货等金融交易的场所,都有它的身影。
聪明的投资者也会像索罗斯那样,利用市场的情绪,享受泡泡浴带来的狂欢。
看到这个题目,似乎感觉有点悬疑片的味道。
你也许很想知道股市里那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是老鼠仓吗?虽然,“硕鼠”的的确确在暗处操纵我们的市场,不过,它们还不是我们要说的那只手。
那么,是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吗?前些日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托底中国经济的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的行业,马上在股市上表现出众。
不过,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也不是我们要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丁蟹效应”背后的秘密那么,这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讲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前些日子,欧债危机再次恶化,波及全球,港股当然也不能避免。
不过,有意思的是,股民并没有怪罪港股下跌是欧债问题,而是把焦点聚在了TVB正在上演的一部电视剧《心战》和男主角郑少秋身上。
说来好笑,在港股市场有个奇特的现象:自从郑少秋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恒生指数都会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们损失惨重。
于是,有了“丁蟹来了,股票真的又跌了”,“丁蟹所到之处,股市必败”等说法。
这就是所谓的“丁蟹效应”。
然而,“丁蟹效应”的魔咒说明了什么?这难道只是一连串的巧合吗?大名鼎鼎的里昂证券就专门研究过它,甚至还出了一份报告,说这就是市场情绪对股市的反作用。
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放时,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应”会导致自己手头上的股票下跌,便对股票进行恐惧性抛售,从而导致股市暴跌。
有一些对冲基金甚至可以拿“丁蟹效应”作借口,卖空股票,对下跌的大势推波助澜。
这就是股市里看不见的那只手:市场情绪。
股票有关的电影电视剧

股票有关的电影电视剧2011-01-22 10:16 bftgs|分类:股票|浏览28731次|该问题已经合并到>>提问者采纳2011-01-22 10:34《大时代》港剧,郑少秋和刘青云主演、是香港股市《陌生人》1987年,香港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震荡。
在此前后,新加坡基金镜钟集团的钟庆生、香港富可集团的董广裕、泰国新生代贵族瓦那汉、台湾土霸主苏有吉得到国际金融投资者席绍岳的财力资助,四人从起家到发迹,席绍岳都在幕后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股疯》大概是最著名的一部股票电影,但说实话,娱乐性真是不咋的.说的是90年代初的内地股市《大话股神》大学生周小齐待业无助,四处求职碰壁,巧遇隐居民间的高人孟老琦,误入波澜壮阔的股市,认识了凶狠贪婪的庄家周大星、愚蠢可笑的股评家阿培等人,在众人的指点下,经历了股市的风风雨雨,终于和一帮散户斗败了黑嘴股评家阿培和凶狠贪婪的庄家周大星,最终成为一代民间股神。
影片“股市如游戏,股市如人生”的主题,是如今蓬勃发展的股市的应景之作,同时片中对股市风云变幻的细致描写,也能对股民们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影片可称为一本形象生动的“股市秘笈”。
《创世纪》剧好看,虽然主要是讲地产,但也有涉及股票和期指的内容,《华尔街》这是一部反映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风云变幻的电影。
年代:1987年片长:126分钟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摄制导演:奥利弗·斯通编剧:斯坦利·威塞奥利弗·斯通摄影:罗伯特·查理森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戈登·盖柯)、查里·希恩(饰演巴德·福斯)、马丁·希恩(饰演卡尔·福斯)本片获198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男演员金球奖,全美电影评论家联合会最佳男演员奖《股票分析员》也叫《开水房》在这里一夜能诞生20个百万富翁!《股市婚恋》1992年,股潮席卷上海。
秋官效应

2007年02月 《御用闲人》重播 七个交易日恒生指数 暴跌2150点(10.3%)
2007年05月 《谜》香港首播 恒生指数一个月 跌幅达795点(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7年07月 《香港传奇· 荣归》香港首播 期间,恒指跌1181点(5.2%) 播完后恒指暴跌2504点(11.4%)
• 2007年08月《潮爆大状》、《大时代》美国无线卫星电 视播放,当月美国次级房屋信贷风暴爆发。 •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六个交易日内最多暴跌1202点(8.8%)
丁蟹效应
新剧 新戏 新节 甚至重播 都是股灾先兆
1992年10月05日 《 大时代》香港首播 恒生指数一个月内跌幅 多达1283点(20.6%)。
1994年10月 《笑看风云》香港首播 一个月恒指跌幅 1976点(20.5%)。
1995年06月 《男人四十一头家》 香港首播 五天内恒指跌幅 达505点(5.3%)
2000年09月 《世纪之战》香港首播 恒指一个多月内跌幅 2900点(17.1%)
2003年夏天 《大时代》 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NASDAQ 因企业欺诈风暴表现疲弱
2003年10月 《非常外父》香港首播 恒生指数两个交易日 下跌681点(5.6%)
2004年03月 《血荐轩辕》香港首播 恒生指数一个多月 跌幅达1482点(10.9%)
• 2008年10月20日 • 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首播 • 郑少秋的女儿欣宜被称为 “丁蟹(效应)2.0加强版” • 有剧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泻
• 2009年03月30日,《桌球天王》香港无线首播,恒指跌 幅706点 • 该剧播放期间,恒指异常上升1802点(13.1%) • 4月7日郑少秋警告“投资涉及风险,你小心,别乱来” • 4月8日股市即应声下挫,跌逾440点
《大时代》幕后故事:丁蟹最初是万梓良,三大富豪是有原型的

《⼤时代》幕后故事:丁蟹最初是万梓良,三⼤富豪是有原型的说起童年记忆电视剧的话,会有《西游记》《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眉⼤侠》《新⽩娘⼦传奇》等,当然还有⼀种回忆叫港剧,曾经的《霍元甲》《上海滩》、83版《射雕英雄传》《义不容情》、95版《神雕侠侣》、黄⽇华版《天龙⼋部》等。
不过也不能少了头顶“第⼀港剧”光环的《⼤时代》,是港剧史上的丰碑之作。
⾃1992年⾸播,27年过去了,《⼤时代》依然是⼀座不可逾越的⾼峰,那么它有哪些幕后故事呢?1、剧本创作当年创作的时候,韦家辉刚好对股票⽐较感兴趣,之后⼜围绕丁蟹这个⼈物创造,整个故事架构由韦家辉构建,后⾯由他的同事们⼀起完成,编剧有关静雯、关静云、⽅世强、陈宝燕、伍⽴光、张莉莉、龙⽂康、陈宝华等⼈。
正是他们的齐⼼协⼒,才能编写出这样⼀个神剧本。
当然了,灵魂⼈物还是韦家辉,他也头顶⾹港第⼀编剧的称号,除了《⼤时代》之外,还有《义不容情》《神探》《⼀个字头的诞⽣》《两个只能活⼀下》《和平饭店》等也出⾃他。
2、选⾓故事丁蟹是港剧史上最成功的反派之⼀,他报恩的⽅式就是搞死别⼈全家,是⼀个偏执、⾃私、⾃以为是、不可理喻之⼈,将这种“恶”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开始丁蟹这个⾓⾊找的并不是郑少秋,⽽是万梓良,万梓良⾃带⽼⼤光环,亦正亦邪的⽓质还是⽐较像丁蟹的。
不知是万梓良拒绝了,还是为什么,丁蟹⼀⾓最后由郑少秋出演,据说当年郑少秋的家⼈、粉丝都不同意他接这个⾓⾊,后来是秋官执意要演,想要突破⾃⼰。
结果丁蟹在秋官的诠释下,效果出奇的好。
演惯了⼤侠和好⼈的秋官,在戏中⾃带⼀种他好⽆辜的错觉,这种反差感成就了丁蟹。
然后蓝洁瑛饰演的罗慧玲,戏中她是⽅展博的继母,其实⼀开始给蓝洁瑛安排的⾓⾊是⽅展博的母亲。
不过蓝洁瑛表⽰接受不了,因为她和刘青云是训练班同学,怎么可能演他母亲呢,最后协商之下改为继母。
阿玲⼀⽣的悲剧因为丁蟹,最美好的幸福来⾃⽅进新,⽅进新让她感受到爱,后来她为了这份爱付出了⾃⼰的⼀⽣,照顾⽅家的⼏个孩⼦,最感⼈的就是玲姐去世的那段,王菲粤语版的《容易受伤的⼥⼈》响起,她缓缓地爬向戒指的⽅向,那枚戒指是她和⽅进新最美好的见证。
【说金论赢】:秋官携“杨门”来映 “丁蟹”搅局黄金市场

【说金论赢】:秋官携“杨门”来映“丁蟹”搅局黄金市场清明时节,恰逢黄秋生新片《忠烈杨家将》上映,股市似有默契,三月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及港股不断下跌回应,就连黄金市场也是应声附和,“丁蟹效应”再次上演,黄金下挫18.2%,下方强支撑1562再次被击穿,一度刷新近9个月来的低点至1550附近。
当然,将黄金的下跌归咎于“丁蟹效应”较为牵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说是某种巧合而已。
隔日的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国的ADP就业和非制造业ISM数据不佳,使得市场风险情绪受抑制,股市大跌以及原油等商品市场重挫,从而拖累贵金属市场。
同时,美联储官员的鸽派言论仍在持续。
隔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ADP数据不及预期,创2012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具体数据显示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5.8万人,创2012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预期增加20.0万人,2月修正为增加23.7万人,初值为增加19.8万人。
同时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自2月的56.0降至54.4,不及预期的55.8,并且创下2012年8月以来最低。
受新订单和就业增长放缓影响,美国3月服务业增速放缓至七个月最低水平。
美国经济依然疲软,同时盘中美联储官员也发表了相对温和的言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显得尤为关键了。
今日市场再次聚焦三大央行利率决议,其中日本央行将于11:30公布利率决议;英国央行将在北京时间19:00公布利率决议;欧洲央行将在北京时间19:45公布利率决议,而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还将在20:30召开新闻发布会。
同时晚间22:30,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发表关于金融与经济教育的讲话。
面对美国民间就业以及ISM非制造业数据的疲软,伯南克是继续保持鸽派姿态还是暗示将退出宽松政策,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所在。
4.4现货黄金、伦敦金行情分析:连续的下挫,使得金价刷新近9个月新低至1550附近,隔日金价呈现出阶梯式下跌的走势,早间开盘后,亚盘时段便出现一波跳水,使得金价跌落至1563附近,随即小幅反弹,亚盘尾盘时段以及欧盘时段,金价围绕着区间1565—1575窄幅整理,伴随着美国经理人采购指数的公布以及原油商品的走低,金价出现回落,一度最低下探1550附近,而后小幅反弹,收盘于1558附近,日线收取一根上影线较长的大阴线,日线两连阴,布林经过长时间的走平之后,也是再次被打开,连续的下跌,也使得金价一度跌破布林下轨,MA均线也均向下打开,呈现出空头排列的格局,MACD、KDJ、RSI均为死叉运行,STO指标于超卖区运行,多方再次失守;4小时来看,K线保持着碎阴的排列格局,并沿着布林下轨以及MA5运行,均线空头排列,附图指标依然为空头所笼罩;从1小时来看,连续的下跌之后空头似有所缓解,MA5也出现走平的迹象,从附图指标来看,MACD低位死叉之后绿色动能衰减殆尽,DIF、DEA粘合运行于低位,RSI、KDJ均平行运行于20—50之间;综合来看,黄金中期依然处于空头趋势之中,说金论赢已经多次提醒,建议投资者不要去盲目猜底,顺势操作即可,周四、周五中国金融市场因清明假期而休市,但黄金市场料将不会因此而平淡,日内风险事件较多,三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以及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发表讲话,说金论赢建议投资者根据行情顺势而为,轻仓操作,严格止损,最后祝交易愉快!4.4现货黄金、伦敦金操作建议:1、亚盘时段上方触及1560—1562做空,止损1565上方,目标回看1558—1555;2、亚盘下方回踩1550—1552做多,止损1548下方,目标上看1555—1558;3、日内下方跌落1545反弹1548—1552均可做空,止损1555上,目标回看1545—1542;4、上方初次试探1568—1570可空,止损1572上,目标回看1565—1562;今日关注:11:30 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定15:48 法国 3月服务业PMI终值15:53 德国 3月服务业PMI终值15:58 欧元区 3月服务业PMI终值15:58 欧元区 3月综合PMI终值16:30 英国 3月服务业PMI指数17:00 欧元区 2月生产物价指数(年率)19:00 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定19:45 欧元区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定20:30 美国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22:30 华盛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经济现况发表讲话(以上文章由说金论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盘点炒港股必看港剧:丁蟹效应不可不知

盘点炒港股必看港剧:丁蟹效应不可不知(图)2014年11月18日 10:02 新闻晨报微博我有话说(149人参与)收藏本文□晨报记者陈重博张佳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港股依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如何更快地熟悉这个新市场,不妨以脍炙人口的香港连续剧作为教材,快速了解港股的特色。
《大时代》影响港股的连续剧,香港股民在担忧什么?1992年TVB首播的《大时代》,堪称经典。
这部明星荟萃的40集连续剧不仅是TVB电视剧历史上的经典,也成为描写香港股市的经典。
投资香港股市,从中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港剧《大时代》剧照,郑少秋主演丁蟹效应不可不知关于《大时代》和港股,“丁蟹效应”不能不知。
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是《大时代》中的头号反派角色,一介武夫,却依靠好运连连做空恒生指数期货,累积了数十亿元的资产,最终却又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
由于郑少秋将丁蟹那偏执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所以在香港投资界,谈及“做空”,往往会将丁蟹作为代称,并随着时间的发酵,产生了“丁蟹效应”。
所谓“丁蟹效应”,是坊间传闻只要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出,香港股市就必然会下跌。
从《大时代》到《笑看风云》再到《天地男儿》等,都会伴随港股的调整,以至于2004年3月国际著名投行里昂证券还专门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将“丁蟹效应”煞有其事地回顾了一番。
“丁蟹效应”到底是巧合还是股民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始终是没有定论的话题。
不过,三十多年来,即使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出偶有港股大涨的,但从比例来看,下跌的确占到了大多数。
所以作为新进入港股的投资者,平常也不妨关注下TVB的最新电视剧排片表,关注下郑少秋饰演连续剧的播出安排,如此至少可以知道香港股民在“担忧”什么。
境外因素影响巨大《大时代》虽然是一部描写香港股市的连续剧,但国际元素绝不少。
比如丁蟹凭着好运,不断做空港股赚钱。
但其能积累数十亿元,除了好运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境外黑帮势力投资洗钱;而在2000年亚视续拍的《大时代之世纪之战》中,更是直接以当年狙击香港股市的对冲基金巨头索罗斯作为原型塑造了大反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炒港股必看港剧:丁蟹效应不可不知(图)2014年11月18日 10:02 新闻晨报微博我有话说(149人参与)收藏本文□晨报记者陈重博张佳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港股依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如何更快地熟悉这个新市场,不妨以脍炙人口的香港连续剧作为教材,快速了解港股的特色。
《大时代》影响港股的连续剧,香港股民在担忧什么?1992年TVB首播的《大时代》,堪称经典。
这部明星荟萃的40集连续剧不仅是TVB电视剧历史上的经典,也成为描写香港股市的经典。
投资香港股市,从中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港剧《大时代》剧照,郑少秋主演丁蟹效应不可不知关于《大时代》和港股,“丁蟹效应”不能不知。
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是《大时代》中的头号反派角色,一介武夫,却依靠好运连连做空恒生指数期货,累积了数十亿元的资产,最终却又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
由于郑少秋将丁蟹那偏执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所以在香港投资界,谈及“做空”,往往会将丁蟹作为代称,并随着时间的发酵,产生了“丁蟹效应”。
所谓“丁蟹效应”,是坊间传闻只要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出,香港股市就必然会下跌。
从《大时代》到《笑看风云》再到《天地男儿》等,都会伴随港股的调整,以至于2004年3月国际著名投行里昂证券还专门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将“丁蟹效应”煞有其事地回顾了一番。
“丁蟹效应”到底是巧合还是股民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始终是没有定论的话题。
不过,三十多年来,即使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出偶有港股大涨的,但从比例来看,下跌的确占到了大多数。
所以作为新进入港股的投资者,平常也不妨关注下TVB的最新电视剧排片表,关注下郑少秋饰演连续剧的播出安排,如此至少可以知道香港股民在“担忧”什么。
境外因素影响巨大《大时代》虽然是一部描写香港股市的连续剧,但国际元素绝不少。
比如丁蟹凭着好运,不断做空港股赚钱。
但其能积累数十亿元,除了好运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境外黑帮势力投资洗钱;而在2000年亚视续拍的《大时代之世纪之战》中,更是直接以当年狙击香港股市的对冲基金巨头索罗斯作为原型塑造了大反派。
至于《大时代》最后一集中的男主角方展博反败为胜的“大奇迹日”,之所以恒生指数暴涨,也是因为股市中美国成功解决了海湾危机,扫清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正如《大时代》描写的,香港作为一个港元采用联系汇率制度与美元挂钩的经济体,股市受境外因素的影响极大,一般隔夜美股大涨大跌后,港股也会大涨大跌。
此外,境外游资涌入还是抽离,也会对香港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当地投资者会关注港元美元汇率以及香港金管局公布的银行间结余数据,如果1美元兑换的港元数量频频逼近7.75上限或银行间结余快速暴增,就意味着有游资正涌入香港金融市场,这对港股一般是利好;反之若银行间结余暴跌或港汇离开7.75区域,则意味着游资离场,股市一般会疲软。
富豪爱做股评家《大时代》中方展博之所以最终反败为胜,除了海外因素外,央求三大富豪入市也是拯救市场信心的重要一招。
虽然这三大富豪用了假名,但一般都认为是以李嘉诚、霍英东和何鸿燊为原型设计的。
老实说,让富豪救市,这在其他发达市场是不容易想象的。
就像在美国股市,除了巴菲特这样本身就以投资起家的首富以外,很难想象类似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富豪会讨论美国S&P 500指数将来是上涨还是下跌。
但是,媒体遇上新闻发布会就请城中富豪预测香港股市如何走,却是香港的保留节目,愿意作答的富翁还真不少。
比如何鸿燊就是热爱谈论股市的主,此外新世界和周大福的创始人郑裕彤也常预测未来恒生指数的波动区间,当然最著名的还要算从“楼神”转型“股神”的李兆基,这位执掌恒基兆业的富豪不但爱谈股市,还逐步淡出地产生意,2004年转型专心打理家族数百亿闲余资金。
股市必胜法《大时代》之所以被视为股市题材连续剧的经典,还在于那首具有禅味的《股市必胜法》。
在剧中,男主角方展博拜父亲生前好友叶天为师学习炒股,叶天因为受刺激所以有些疯疯癫癫,屡屡说要传授方展博“股市必胜法”,结果却是一首摸不着头脑的诗。
方展博最终并没靠“股市必胜法”打败丁蟹,但他却委托好友利用计算机对诗歌揭秘,并在最后获得了解密版的“股市必胜法”,而叶天的《股市必胜法》内容却出人意料: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投资有其地,社会相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血雨腥风,杀戮不惜,无数人倾家荡产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於股坛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赢者,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及早离去”四字而矣。
纵横股市一辈子的叶天,最后却留下“及早离去”作为必胜法,多少有些反讽。
如何理解这四个字,如果简单认为应该不碰股市,未免简单化了。
正如叶天原文,谈及股市原意是集资让社会繁荣,真正的问题是人性贪婪“巧取豪夺”。
所以,真正的必胜法,其实应该是如巴菲特那样将股市视作实业的投资手段,而非短线投机的另类“赌场”。
《创世纪》那些明争暗斗,你玩得过香港庄家吗?“贪,是上进的原动力。
”这是叶荣添在经典怀旧港剧《创世纪》中的名言。
剧中主角之间的争斗,多数在资本市场中得以了断。
而剧中买壳、抛空、拆股、供股等等伎俩,被内地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同时,也为投资港股做了科普。
《创世纪》海报。
居中者为主角叶荣添买壳炒作要规避《创世纪》的剧情里,叶荣添和许文彪的力天公司,为了买壳上市费劲了心思,上市后力天公司有了“第一桶金”。
香港市场中,像叶荣添、许文彪这样,靠着买壳发家的商人,确有原型。
这里不得不提到香港“壳王”陈国强的发家史。
高超的运作手法,让他得到了“壳王”的外号,也让他成为交易频繁的香港商界的一种象征。
上世纪90年代初,陈国强的公司买下了一家岌岌可危的加拿大地产集团的控股权。
在整个交易需要的6000万加元中,李嘉诚提供了2000万加元。
十年之后,他们以15亿加元的价格卖出了这些股权。
此外,李嘉诚的小儿子——盈科电讯主席李泽楷借壳上市时,其借壳的东方燃气也是陈国强的壳公司之一。
外界亦感慨,搭上李嘉诚这艘大船,“壳王”不发家都难。
与A股善炒重组题材股一样,港股中的仙股、垃圾股,一旦被实力公司借壳上市后,同样会得到市场的爆炒。
近几年来,香港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格亦是一路飙升。
据港股投行透露,1997年,港股的壳资源价格大约在6000万港元,而2011年上升到1.8亿至2.5亿港元,在2014年更是达到3.8亿至4.5亿港元。
近期娱乐圈最热门的锋菲复合男主角——谢霆锋,刚刚借助借壳、重组大赚一笔。
据了解,谢霆锋买壳后将公司更名为汉传媒,后将持有的电影后期制作公司注入汉传媒,涉资1.225亿港元。
早年间,他以每股0.35港元买入汉传媒3.5亿股,持有其23.42%股权,成为大股东。
10月31日,汉传媒资产注入消息公布后复牌,收于0.75港元,一夜间谢霆锋的持股市值升了1.4亿港元。
对于香港仙股的买壳炒作,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需予以谨慎。
目前港股市场中,股价低于1块钱的仙股超700只,股价低于1毛钱的超级仙股也超百只。
仙股公司多为亏损,成交量很低,一旦买入便很难抛出。
“相对于内地,香港市场在多方面表现得更成熟,但是投资者不要想当然地把港股当成了…热土‟。
”股市名嘴李大霄说,在内地习惯了炒垃圾股的投资者,面对港股“更为垃圾”的“仙股”需慎之又慎。
华泰柏瑞量化基金经理田汉卿也对记者表示,尽管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和沪港通开通以后境外资金的流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相对而言,未来资金大概率上会流向估值较低的香港主板市场。
目前,沪港通允许购买的港股,仅限AH股中的H股,和恒生指数公司大型及中型指数中的成分股,将这些仙股拒之门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初涉港股投资者的保护。
提防抛空者恶性袭击《创世纪》中,许文彪几次经典的抛空,获得大量利润。
而在香港股市中,庄家的贪婪较之A股有过之而无不及,抛空也是赚钱一大法宝。
投资人一般是低买高卖赚钱,“往下炒”的办法是先高价卖出再低价买进。
香港一些中小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庄家,先在高位抛空股票,然后散布利空消息,等股价如期大幅下跌后,上市公司大股东就能在低位以各种形式买回股票,这样就赚到小股东割肉卖股的钱了。
而往下炒的条件也比较简单,就是大股东能操纵企业的盈利。
这一点对大股东不是难事,也不需要违法造假。
目前A股也可融券做空,但其融资融券的门槛较高,融券数量相对有限,大多数A股的个股炒作仍以做多为主。
相比之下,香港市场的做空机制更完善,且做空途径更多,做空可通过认沽权证、看空熊证、股指期货、个股期货期权等完成。
虽然此次沪港通暂时还不允许投资者做空,但是和内地投资者交易的,却是可以做空的香港本地乃至港股投资者。
因此,习惯多头思维的内地投资者,在炒港股时亦要防范做空的风险。
万家基金就此认为,目前港股市场中的部分增量资金来自融资,沪港通后境外资金可能会开始逐步撤离,机构仓位陆续降低。
在后期融资来源受限以及年底结算的影响下,部分融资资金占比较高的公司可能会经历一波去杠杆。
供股也是“抽血机”《创世纪》中,叶荣晋的惨败,与其再融资策略运用不当有关。
香港市场中,当一只股票价格高企,影响股票的交易量和投资人的购买欲望,交投清淡,这时上市公司会考虑新增股票让现有股东认购,股东可按其持股比例认购新股,如不参与供股,权益将遭到“稀释”。
供股其实就是再融资“圈钱”,股价往往会下跌,遭到投资者的“用脚投票”。
港股再融资相对A股更轻松,通常只需符合基本条件和市场投资者接受即可,基本没有融资时间间隔和行政审批方面的限制。
再融资的方式也较多,如配售新股,相当于国内的增发,通常是配售给一些特定的机构投资者,更接近A 股的定向增发;再如供股,则向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发售新的股票,类似于A股中的配股。
在香港,经营前景、财务状况不佳,缺乏其他融资手段的公司往往采用供股,通常不受市场欢迎。
另外,在供股后的募集资金用途方面,港股也没有A股那样严格的限制和持续监督。
因此,在今年A股大炒定增融资个股的风气下,照此思路炒作港股可能也会吃亏。
《师奶股神》融资炒港股要当心股市狂牛,师奶炒菜不如炒股。
港剧《师奶股神》,女主角本是名副其实的一位屋村师奶,然后凭着独到的眼光,和从超市价格得来的市场哲学,在股票市场中把身家赚得翻番,更被当红的财经界明星三顾草庐,邀请到其下的投资研究小组工作。
只是股市变换莫测,人性狡猾阴诈,女主角被投资专家出卖,变得一无所有。
痛定思痛,师奶决定来个彻底反击,一场师奶斗大师的股坛大战,正式展开。
港剧《师奶股神》剧照剧中有一段剧情:当庄家在高位派货大赚离场之后,股价大跌,刚好又遇上股灾,师奶们损失惨重。
师奶股神仍未肯认输,她发现老公暗中藏了一笔钱,于是偷偷拿去炒股博翻身,并借贷炒孖展,结果一输再输,欠下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