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下海华育中学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x>1,从而得出不等式组
mx-2<
2
2
10
kx+1<mx的解集为1
x
3
.
2
2
【详解】解:把
1,1m
代入y1
kx 1,得
1m
1k 1,
2
2
2
2
解得k=m-2,
∴y1=(m-2)x+1,令y3=mx-2,则
当y3<y1时,mx-2<(m-2)x+1,
解得x<3;
2
当kx+1<mx时,(m-2)x+1<mx,
算叫做乘方;一个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
6.对于x的方程3x
2
2
m
无解,则m的值为(

x
1
x
1
A.﹣5
B.﹣8
C.﹣2
D. 5
【答案】A
【分析】
解:去分母得:3x﹣2=2x+2+m①.由分式方程无解,获得x+1=0,即x=﹣1,代入整式方程①得:﹣5=﹣2+2+m,
16
17
18
人数
3
7
3
4
1
则这些队员年纪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15,15
B. 15,
C. 15,16
D. 16,15
【答案】A
【分析】
【剖析】
联合表格中的数据,依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15岁的有7人,最多,
∴众数为:15,
7
中位数为:(15+15)÷2=15.
应选A.
【点睛】本题考察了众数和中位数的观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依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次序摆列,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地点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假如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均匀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6)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6)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6)一、选择题1.若2(5)x -=x ﹣5,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5B .x ≤5C .x ≥5D .x >52.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数轴重合(点C 在正半轴上),5AB =,12BC =,若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则对角线AC BD 、的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A .5.5B .5C .6D .6.5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 )A .7B .6C .5D .4 5.已知△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2﹣c 2=a 2B .a :b :c =3:4:5C .∠A :∠B :∠C =9:12:15D .∠C =∠A ﹣∠B 6.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C ,AB 边的中点,AH ⊥BC 于H ,FD =8,则HE 等于( )A .20B .16C .12D .87.“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 .9B .6C .4D .38.如图,一次函数y =mx +n 与y =mnx (m ≠0,n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9.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 A .(1,2) B .(,) C .(2,) D .(1,)10.一列火车由甲市驶往相距600km 的乙市,火车的速度是200km/时,火车离乙市的距离s(单位:km)随行驶时间t(单位:小时)变化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F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交EF 于点G ,下列结论:①15BAE DAF ∠=∠=o ;②AG=3GC ;③BE +DF =EF ;④2CEF ABE S S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2.如图,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像交于点P ,关于x ,y 的方程组0y ax b kx y -=⎧⎨-=⎩的解是( )A .23x y =-⎧⎨=-⎩B .32x y =-⎧⎨=⎩C .32x y =⎧⎨=-⎩D .32x y =-⎧⎨=-⎩ 二、填空题13.函数y=x 的定义域____.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120°,CE//BD ,DE//AC ,若AD=5,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______.15.已知()()1,32,1A B -、,点P 在y 轴上,则当y 轴平分APB ∠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16.已知函数y =2x +m -1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17.一次函数y 1=kx+b 与y 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关于x 的方程kx ﹣x=a ﹣b 的解是x=3;④当x >3时,y 1<y 2中.则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____.18.一组数据:1、2、5、3、3、4、2、4,它们的平均数为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方差是_______.19.如图,已如长方形纸片,ABCD O 是BC 边上一点,P 为CD 中点,沿AO 折叠使得顶点B 落在CD 边上的点P 处,则OAB ∠的度数是______.20.一组数据1,2,3,x ,5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三、解答题 21.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度数9 10 11 天数3 1 1(1)求这5天的用电量的平均数;(2)求这5天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3)学校共有36个班级,若该月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22.已知:如图,E,F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 DF =. 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2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为格点()1判断ABC V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BC 边上的高.24.已知:如图,在▱ABCD 中,设BA u u u r =a r ,BC uuu r =b r .(1)填空:CA u u u r = (用a r 、b r 的式子表示)(2)在图中求作a r +b r.(不要求写出作法,只需写出结论即可)25.设a 8x =-b 3x 4=+c x 2=+(1)当x 取什么实数时,a ,b ,c 都有意义;(2)若Rt △ABC 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 ,b ,c ,求x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 因为2a =-a (a≤0),由此性质求得答案即可.【详解】∵()25x -=x-5,∴5-x≤0∴x≥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2a =a (a≥0),2a =-a (a≤0).2.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BD 交AC 于E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90°,AE=12AC ,由勾股定理求出AC ,得出OE ,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连接BD 交AC 于E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矩形,∴∠B=90°,AE=12AC , ∴222251213AB BC +=+=,∴AE=6.5,∵点A表示的数是-1,∴OA=1,∴OE=AE-OA=5.5,∴点E表示的数是5.5,即对角线AC、BD的交点表示的数是5.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再进一步判断真假.解:A、逆命题是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B、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错误;C、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正确;D、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错误.故选C.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BC上的中线,∴BD=CD=12BC=3,AD同时是BC上的高线,∴AB=22AD BD=5.故它的腰长为5.故选C.5.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出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D 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详解】A、∵b2-c2=a2,∴b2=c2+a2,故△ABC为直角三角形;B、∵32+42=52,∴△ABC为直角三角形;C、∵∠A:∠B:∠C=9:12:15,151807591215C︒︒∠=⨯=++,故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D、∵∠C=∠A-∠B,且∠A+∠B+∠C=180°,∴∠A=9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AC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详解】∵D、F分别是AB、BC的中点,∴DF是△ABC的中位线,∴DF=12 AC;∵FD=8∴AC=16又∵E是线段AC的中点,AH⊥BC,∴EH=12 AC,∴EH=8.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熟记性质与定理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已知ab =8可求出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得到小正方形的面积,根据面积利用算术平方根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详解】a b -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ab 8422=⨯=Q 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214ab a b 252(),∴⨯+-= 2a b 25169∴-=-=(),a b 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推导,有较多变形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图形间面积关系,同时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m 、n 同正,同负,一正一负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当mn >0时,m 、n 同号,y =mnx 过一三象限;同正时,y =mx+n 经过一、二、三象限,同负时,y =mx+n 过二、三、四象限;②当mn <0时,m 、n 异号,y =mnx 过二四象限,m >0,n <0时,y =mx+n 经过一、三、四象限;m <0,n >0时,y =mx+n 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 (k≠0),因为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1,2),所以2=-k ,解得:k=-2,所以y=-2x ,把这四个选项中的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2x 中,等号成立的点就在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上,所以这个图象必经过点(1,-2).10.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特点即可确定.【详解】由题意得: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600-200t ,其中0≤t≤3,所以函数图象是A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的知识点,解答时应看清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11.C解析:C【解析】【分析】易证Rt ABE Rt ADF V V ≌,从而得到BE DF =,求得15BAE DAF ∠=∠=︒;进而得到CE CF =,判断出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在Rt AGF n 中,利用正切函数证得②正确;观察得到BE GE ≠,判断出③错误;设BE x =,CE y =,在Rt ABE V 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得到2222x xy y +=,从而可以求出CEF V 与ABE V 的面积比.【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F V 是等边三角形,∴90B BCD D AB BC DC AD AE AF EF ∠=∠=∠=︒=====,,.在Rt ABE V 和Rt ADF V 中, AB AD AE AF ⎧⎨⎩==∴()Rt ABE Rt ADF HL V V ≌. ∴BE DF =,∠BAE =∠DAF ∴()()1190601522BAE DAF BAD EAF ∠=∠=∠-∠=︒-︒=︒ 故①正确;∵BE DF BC DC ==,,∴CE BC BE DC DF CF =-=-=,∵AE AF =,CE CF =,∴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90ECF ∠=︒,∴GC GE GF ==,在Rt AGF n 中,∵tan tan 60AG AG AFG GF GC∠=︒===∴AG =,故②正确;∵BE DF GE GF ==,,15BAE ∠=︒,30GAE ∠=︒,90B AGE ∠=∠=︒∴BE GE ≠∴BE DF EF +≠,故③错误;设BE x =,CE y =,则CF CE y ==,AB BC x y AE EF ==+====,. 在Rt ABE V 中,∵90B ∠=︒,AB x y BE x AE =+==,,,∴222())x y x ++=.整理得:2222x xy y +=.∴CEF S V :ABE S V 11CE ?CF :AB?BE 22⎛⎫⎛⎫= ⎪ ⎪⎝⎭⎝⎭()()•:?CE CF AB BE ==2y :()x y x ⎡⎤+⎣⎦()()2222:2:1x xy x xy =++=.∴CEF ABE 2S S =V V ,故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而采用整体思想(把2x xy +看成一个整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详解】由图可知,交点坐标为(﹣3,﹣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32x y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由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 的取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 解析:0x >.【解析】【分析】由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 的取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00x x ≥⎧⎨≠⎩ 解得,0x >故答案为:0x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基础题. 14.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解析: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OD OA OB OC ===,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OD OA OB OC ===∵∠AOB=120°∴18060AOD AOB =︒-=︒∠∠∴△AOD 是等边三角形∵5AD =∴5OD OA ==∴5OD OC ==∵CE//BD ,DE//AC∴四边形CODE 是平行四边形∵5OD OC ==∴四边形CODE 是菱形∴5OD OC DE CE ====∴四边形CODE 的周长20OD OC DE CE =+++=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周长问题,掌握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求出点的坐标再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将代入直线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如图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和点 解析:()0,5【解析】【分析】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A ',求出点A '的坐标,再求出直线BA '的解析式,将0x =代入直线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如图,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A '∵()1,3A ,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对称点A '∴()1,3A '-设直线BA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1,3A '-和点()2,1B -代入直线解析式中312k b k b =-+⎧⎨=-+⎩解得2,5k b ==∴直线BA '的解析式为25y x =+将0x =代入25y x =+中解得5y =∴()0,5P故答案为:()0,5.【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点的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2x+m-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析: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2x+m-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7.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y1=kx+b和y2=x+a的图象可知:k<0a<0所以当x>3时相应的x的值y1图象均低于y2的图象【详解】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k<0正确;②a<0原来的说法错误;③方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y1=kx+b和y2=x+a的图象可知:k<0,a<0,所以当x>3时,相应的x的值,y1图象均低于y2的图象.【详解】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k<0正确;②a<0,原来的说法错误;③方程kx+b=x+a的解是x=3,正确;④当x>3时,y1<y2正确.故答案是:①③④.【点睛】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18.33【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解析:3, 3,32.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1(12533424)38⨯+++++++=,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中位数是3332+=, 方差=222221(13)2(23)2(33)2(43)(53)8⎡⎤⨯-+⨯-+⨯-+⨯-+-⎣⎦=32, 故答案为:3,3,32. 【点睛】 此题考查计算能力,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正确掌握各计算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9.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通过△ADP 求出∠DAP 的因为△ABO ≌△A PO 即可求出∠OAB 的度数【详解】解:∵P 是CD 的中点沿折叠使得顶点落在边上的点∴DP=PC=CD △ABO ≌△APO ∵四边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通过△ADP 求出∠DAP 的,因为△ABO ≌△APO ,即可求出∠OAB 的度数.【详解】解:∵ P 是CD 的中点,沿AO 折叠使得顶点B 落在CD 边上的点P∴DP=PC=12CD, △ABO ≌△APO ∵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D=∠DAB=90°,AB=CD=AP=2DP∴∠DAP=30°∵△ABO ≌△APO∴∠PAO=∠OAP=12∠BAP∴∠OAP=12∠BAP=12(∠DAB-∠DAP)=12(90°-30°)=30°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折叠前后图形全等.20.2【解析】【分析】先用平均数是3可得x的值再结合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平均数是3(1+2+3+x+5)解得:x=4∴方差是S2(1﹣3)2+(2﹣3)2+(3﹣3)2+(4﹣3)2+(5﹣3)21解析:2【解析】【分析】先用平均数是3可得x的值,再结合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平均数是315=(1+2+3+x+5),解得:x=4,∴方差是S215=[(1﹣3)2+(2﹣3)2+(3﹣3)2+(4﹣3)2+(5﹣3)2]15=⨯10=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方差的计算公式,难度不大.三、解答题21.(1)9.6度;(2)9度;9度;(3)7603.2度.【解析】【分析】(1)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用电量即可;(2)分别利用众数、中位数及极差的定义求解即可;(3)用班级数乘以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天数即可求得总用电量.【详解】(1)平均用电量为:(9×3+10×1+11×1)÷5=9.6度;(2)9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9度;第3天的用电量是9度,故中位数为9度;(3)总用电量为22×9.6×36=7603.2度.22.见解析【解析】【分析】连接AC ,交BD 于O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A=OC ,OB=OD ,AC ⊥BD 根据BE=DF 可得OE=OF ,由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OD=OB ,OA=OC ,BD ⊥AC ,∵BE=DF ,∴DE=BF ,∴OE=OF ,∵OA=OC ,AC ⊥EF ,OE=OF ,∴四边形AECF 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3.(1)直角三角形,见解析;(2)655. 【解析】【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解问题.()2利用面积法求高即可.【详解】解:()1结论:ABC V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222BC 1865=+=Q ,222AC 2313=+=,222AB 6452=+=,222AC AB BC ∴+=,ABC ∴V 是直角三角形.()2设BC 边上的高为h.则有11AC AB BC h 22⋅⋅=⋅⋅, AC 13=Q AB 213=,BC 65=265h ∴=.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 a r -b r ;(2) BD u u u r【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法则可知:,CA CB BA =+u u u v u u u v u u u v延长即可解决问题; (2)连接BD .因为,BD BA AD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AD BC =u u u v u u u v 即可推出.BD a b =+r u u u v r【详解】解:(1)∵,CA CB BA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BA u u u v =a r ,BC uuu v =b r∴.CA a b =-r u u u v r故答案为a r -b r.(2)连接BD .∵,BD BA AD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AD BC =u u u v u u u v ∴.BD a b =+r u u u v r ∴BD u u u v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面向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483x -≤≤;(2)x =25或2.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不等式组求解;(2)根据a 、b 、c 分别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由勾股定理分别求解.【详解】 解:(1)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得8034020x x x -≥⎧⎪+≥⎨⎪+≥⎩, 解得483x -≤≤; (2)当c 为斜边时,由a 2+b 2=c 2,即8-x+3x+4=x+2,解得x=-10,当b为斜边时,a2+c2=b2,即8-x+x+2=3x+4,解得x=2,当a为斜边时,b2+c2=a2,即3x+4+x+2=8-x,解得x=2 5∵48 3x-≤≤∴x=25或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运用.在没有指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情况下,注意分类讨论.。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2)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2)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2)一、选择题1.若63n是整数,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A.4B.5C.6D.72.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A.7B.6C.5D.43.均匀地向如图的容器中注满水,能反映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是()A.B.C.D.4.某体育用品商店一天中卖出某种品牌的运动鞋15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鞋的尺码/cm2323.52424.525销售量/双13362则这15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24.5,24.5 B.24.5,24 C.24,24 D.23.5,24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5,4),点D为边BC上一点,连接OD,若线段O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后,点O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E处,则点E的坐标为()A.(-5,3)B.(-5,4)C.(-5,52)D.(-5,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AB=CDB .BC ∥AD C .BC=AD D .∠A=∠C7.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A .60︒B .75︒C .90︒D .95︒8.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为了调查某校同学的体质健康状况,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如表: 每天锻炼时间(分钟) 20 40 60 90 学生数2341则关于这些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众数是60B .平均数是21C .抽查了10个同学D .中位数是5010.如图,在Y ABCD 中,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个不同点,当E 、F 两点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 .AE =CFB .DE =BFC .ADE CBF ∠=∠D .AED CFB ∠=∠11.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顶点C 恰好落在AB 的中点C '上.若6AB =,9BC =,则BF 的长为( )A .4B .32C .4.5D .512.如图,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像交于点P ,关于x ,y 的方程组0y ax bkx y -=⎧⎨-=⎩的解是( )A .23x y =-⎧⎨=-⎩B .32x y =-⎧⎨=⎩C .32x y =⎧⎨=-⎩D .32x y =-⎧⎨=-⎩二、填空题13.如图,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K 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 与PQ ,那么图中矩形AMKP 的面积S 1与矩形QCNK 的面积S 2的大小关系是S 1_____S 2;(填“>”或“<”或“=”)14.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3且与直线21y x =-+平行,那么该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15.2+1的倒数是____.1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E 的面积分别为2,5,1,10.则正方形D 的面积是______.17.如图所示,将四根木条组成的矩形木框变成▱ABCD 的形状,并使其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最小的内角的度数是_____.18.函数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9.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 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汽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t (小时) 0 1 2 3 y (升)100928476由表格中y 与t 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___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 20.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三、解答题21.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 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22.为了美化环境,建设宜居成都,我市准备在一个广场上种植甲、乙两种花卉.经市场调查,甲种花卉的种植费用y (元)与种植面积()2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乙种花卉的种植费用为每平方米100元.(1)直接写出当0300x ≤≤和30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广场上甲、乙两种花卉的种植面积共21200m ,若甲种花卉的种植面积不少于2200m ,且不超过乙种花卉种植面积的2倍,那么应该怎样分配甲、乙两种花卉的种植面积才能使种植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为多少元?2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为格点()1判断ABC V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BC 边上的高.24.如图,在▱ABCD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 的平分线AG 交BC 于点E ,若AB =5,AE =8,则BF 的长为______.25.如图,在□ABCD 中,∠ABD =90°,延长AB 至点E ,使BE =AB ,连接CE . (1)求证:四边形BECD 是矩形;(2)连接DE 交BC 于点F ,连接AF ,若CE =2,∠DAB =30°,求AF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63n 63n 273n ⨯7n 7n 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为7. 【详解】63n 273n ⨯7n 7n ∴7n 7n 是完全平方数; ∴n 的最小正整数值为7. 故选:D . 【点睛】主要考查了乘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a b ab =b ba a=.解题关键是分解成一个完全平方数和一个代数式的积的形式.2.C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是BC 上的中线, ∴BD =CD =12BC =3, AD 同时是BC 上的高线, ∴AB 22AD BD +故它的腰长为5.故选C.3.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最下面的容器较粗,第二个容器最粗,那么第二个阶段的函数图象水面高度h 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长缓慢,用时较长,最上面容器最小,那么用时最短.故选A.考点:函数的图象.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这组数据中,24.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4.5,这组数据一共有15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第8个数是24.5,所以中位数为24.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先判定△DBE≌△OCD,可得BD=OC=4,设AE=x,则BE=4﹣x=CD,依据BD+CD=5,可得4+4﹣x=5,进而得到AE=3,据此可得E(﹣5,3).【详解】由题可得:AO=BC=5,AB=CO=4,由旋转可得:DE=OD,∠EDO=90°.又∵∠B=∠OCD=90°,∴∠EDB+∠CDO=90°=∠COD+∠CDO,∴∠EDB=∠DOC,∴△DBE≌△OCD,∴BD=OC=4,设AE=x,则BE=4﹣x=CD.∵BD+CD=5,∴4+4﹣x=5,解得:x=3,∴AE=3,∴E(﹣5,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6.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AB ∥CD ,∴当AB=CD 时,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知该条件正确; 当BC ∥AD 时,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知该条件正确; 当∠A=∠C 时,可求得∠B=∠D ,由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知该条件正确;当BC=AD 时,该四边形可能为等腰梯形,故该条件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形成的图形全等,对应角相等,利用平角定义ABC ∠+A BC '∠+E BD '∠+EBD ∠=180°,再通过等量代换可以求出CBD ∠. 【详解】解:∵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 ∴A BC ABC '∠=∠,E BD EBD '∠=∠∵ABC ∠+A BC '∠+E BD '∠+EBD ∠=180°(平角定义)∴A BC '∠+A BC '∠+E BD '∠+E BD '∠=180°(等量代换)A BC '∠+E BD '∠=90° 即CBD ∠=90° 故选:C . 【点睛】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8.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y k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k 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Q 正比例函数y k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0k k ∴->,<,∴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k 的取值范围.9.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A 、6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60,故A 选项说法正确; 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0×2+40×3+60×4+90×1)÷10=49,故B 选项说法错误; C 、调查的户数是2+3+4+1=10,故C 选项说法正确;D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0+60)÷2=50,则中位数是50,故D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A=OC,OB=OD,若AE=CF,则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若DE=BF,没有条件能够说明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则选项错误;C、∵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OD,AD∥BC,∴∠ADB=∠CBD,若∠ADE=∠CBF,则∠EDB=∠FBO,∴DE∥BF,则△DOE和△BOF中,EDB FBO OD OBDOE BOF ∠=∠⎧⎪=⎨⎪∠=∠⎩,∴△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D、∵∠AED=∠CFB,∴∠DEO=∠BFO,∴DE∥BF,在△DOE和△BOF中,DOE BOFDEO BFO OD OB∠=∠⎧⎪∠=∠⎨⎪=⎩,∴△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关键.11.A解析:A【解析】【详解】∵点C′是AB边的中点,AB=6,∴BC′=3,由图形折叠特性知,C′F=CF=BC-BF=9-BF,在Rt△C′BF中,BF2+BC′2=C′F2,∴BF2+9=(9-BF)2,解得,BF=4,故选A.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详解】由图可知,交点坐标为(﹣3,﹣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32 xy=-⎧⎨=-⎩.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 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MBQK是矩形四边形解析:=【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MBQK是矩形,四边形PKND是矩形,∴△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ABD的面积﹣△MBK的面积﹣△PKD的面积=△CDB的面积﹣△QKB的面积=△NDK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设把点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图像与直线平行∴设一次函数为把点代入方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 解析:25y x =-+【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设2y x b =-+,把点()1,3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详解】解:∵一次函数图像与直线21y x =-+平行,∴设一次函数为2y x b =-+,把点()1,3代入方程,得:213b -⨯+=,∴5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5y x =-+;故答案为:25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则斜率相等. 15.【解析】【分析】由倒数的定义可得的倒数是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的倒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的知识与倒数的定义此题比较简单注意二次根式有理化主要利用了1.【解析】【分析】,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1.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的知识与倒数的定义.此题比较简单,注意二次根式有理化主要利用了平方差公式,所以一般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是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的式子.即一项符号和绝对值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16.2【解析】【分析】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正方形D的面积分别为xyz然后有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正方形D的面积分别为xyz则由勾股定理得:x=2+5=7;y=1+z;7+y=7+1解析:2【解析】【分析】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正方形D的面积分别为x,y,z,然后有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正方形D的面积分别为x,y,z,则由勾股定理得:x=2+5=7;y=1+z;7+y=7+1+z=10;即正方形D的面积为:z=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30°【解析】【分析】过A作AE⊥BC于点E由四根木条组成的矩形木框变成▱ABCD的形状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可得AE=AB由此即可求得∠ABE=30°即平行四边形中最小的内角为30°【详解】解:过A作解析:30°【解析】【分析】过A作AE⊥BC于点E,由四根木条组成的矩形木框变成▱ABCD的形状,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可得AE=12AB,由此即可求得∠ABE=30°,即平行四边形中最小的内角为30°.【详解】解:过A作AE⊥BC于点E,如图所示:由四根木条组成的矩形木框变成▱ABCD的形状,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得到AE =12AB ,又△ABE 为直角三角形, ∴∠ABE =30°,则平行四边形中最小的内角为30°.故答案为:30°【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性质,根据题意求得AE =12AB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x >1【解析】【分析】【详解】解:依题意可得解得所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解析:x >1【解析】【分析】【详解】解:依题意可得10x ->,解得1x >,所以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x >19.5【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00L 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8L 据此可得y 与t 的关系式【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100-8t 当y=0时0=100-8t 解得:t=125故答案为:125【解析:5【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00L ,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8L ,据此可得y 与t 的关系式.【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100-8t ,当y=0时,0=100-8t解得:t=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注意贮满100L 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的时间就是油箱中剩余油量为0时的t 的值.20.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 个数据x1x2…xn 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2,…x n的平均数为x,x=1n(12nx x x++⋯+),则方差2 S=1n[222 12nx xx x x x-+-+⋯+-()()()]),2 S=15[222222434445464-+-+-+-+-()()()()()]=2.考点:平均数,方差三、解答题21.(1)20320(110)1420(1030)x xyx x-+≤≤⎧=⎨-<≤⎩;(2)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确定x的取值范围;(2)根据利润=(售价-成本)×日销售量可得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根据分段函数计算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对应的x的值;(3)分别根据5≤x≤10和10<x≤17两个范围的最大日销售利润,对比可得结论.【详解】(1)设线段AB段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1≤x≤10);BC段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10<x≤30),把(1,300)、(10,120)带入y=ax+b中得,解得,∴线段AB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20x+320(1≤x≤10);把(10,120),(30,400)代入y=mx+n中得,解得,∴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14x-20(10<x≤30),综上所述.(2)由题意可知单件商品的利润为10-6=4(元/件),∴当1≤x≤10时,w=4×(-20x+320)=-80x+1280;当10<x≤30时,w=4×(14x-20)=56x-8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即w≤1040,∴当1≤x≤10时,w=-80x+1280≤1040,解得x≥3;当10<x≤30时,w=56x-80≤1040,解得x≤20,∴3≤x≤2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当5≤x≤17,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点睛】本题考查应用题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22.(1)()()130,03008015000.300x x y x x ⎧≤≤⎪=⎨+>⎪⎩;(2)应分配甲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800m ,乙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400m ,才能使种植总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为119000元.【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分段函数,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 (2)设甲种花卉种植为 a m 2,则乙种花卉种植(12000-a )m 2,根据实际意义可以确定a 的范围,结合种植费用y (元)与种植面积x (m 2)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分类讨论最少费用为多少.详解:(1)()()130,03008015000.300x x y x x ⎧≤≤⎪=⎨+>⎪⎩(2)设甲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am ,则乙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1200a m -. ()200,21200a a a ≥⎧∴⎨≤-⎩200800a ∴≤≤. 当200300a ≤<时,()1130100120030120000W a a a =+-=+.当200a =时,min 126000W =元.当300800a ≤≤时,()2801500010020013500020W a a a =++-=-.当800a =时,min 119000W =元.119000126000<Q ,∴当800a =时,总费用最低,最低为119000元.此时乙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1200800400()m -=.答:应分配甲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800m ,乙种花卉种植面积为2400m ,才能使种植总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为119000元.点睛:本题是看图写函数解析式并利用解析式解决问题的题目,考查分段函数的表达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3.(1)直角三角形,见解析;(2 【解析】【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解问题.()2利用面积法求高即可.【详解】解:()1结论:ABC V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222BC 1865=+=Q ,222AC 2313=+=,222AB 6452=+=,222∴+=,AC AB BC∴V是直角三角形.ABC()2设BC边上的高为h.则有11AC AB BC h⋅⋅=⋅⋅,22=,BC65=,=Q,AB213AC13265∴=.h【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6【解析】【分析】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AB=BE=5,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AH=EH=4,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得BH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G平分∠BAD,∴∠BAG=∠DAG,∵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EB=∠DAG,∴∠BAG=∠AEB,∴AB=BE=5,由作图可知:AB=AF,∠BAE=∠FAE,∴BH=FH,BF⊥AE,∵AB=BE∴AH=EH=4,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得:BH=3∴BF=2BH=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作法和定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加角平分线可得等腰三角形,属于常考题型.25.(1)见解析(2)27【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判定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BE=AB∴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ABD=90°,∴平行四边形BECD是矩形;(2)如图,作PG⊥AE于G点,∵CE=2,∠DAB=30°,∴∠CBE=30°,PG=1,BE=23∴AB=23∵P为BC中点,∴G为BE中点,∴AG=AB+BG=33∴AP=22=27AG PG【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矩形判定与性质.。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6)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6)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6)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 ,先到终点 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 .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 =8;②b =92;③c =123.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仅有①②C .仅有①③D .仅有②③2.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M =MN =2,NB =1,以点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3.一次函数111y k x b =+的图象1l 如图所示,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2l 的函数表达式为222y k x b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2k k =B .12b b <C .12b b >D .当5x =时,12y y >4.小强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先骑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下面哪一个图象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 (千米)与所用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A .B .C.D.5.如图,以 Rt△ABC的斜边 BC为一边在△ABC的同侧作正方形 BCEF,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接 AO,如果 AB=4,AO=62,那么 AC 的长等于()A.12B.16C.43D.826.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7.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A.(1,2)B.(,)C.(2,)D.(1,)8.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一人参加诗词大会比赛,经过三轮初赛,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86.5分,方差分别是S甲2=1.5,S乙2=2.6,S丙2=3.5,S丁2=3.68,你认为派谁去参赛更合适()A.甲B.乙C.丙D.丁9.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2B.﹣1+2C.﹣1-2D.1-210.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上一动点,矩形两边长AB、BC长分别为15和20,那么P到矩形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 .6B .12C .24D .不能确定11.如图,一个工人拿一个2.5米长的梯子,底端A 放在距离墙根C 点0.7米处,另一头B 点靠墙,如果梯子的顶部下滑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 )米A .0.4B .0.6C .0.7D .0.812.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已知20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___ 14.如图,将边长为的正方形折叠,使点落在边的中点处,点落在处,折痕为,则线段的长为____.15.一次函数y 1=kx+b 与y 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关于x 的方程kx ﹣x=a ﹣b 的解是x=3;④当x >3时,y 1<y 2中.则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____.16.已知,x y 为实数,且22994y x x =---+,则x y -=______.17.如图,已知ABC ∆中,10AB =,8AC =,6BC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CD ___18.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EF =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19.在ABC ∆中,13AC BC ==, 10AB =,则ABC ∆面积为_______. 20.(多选)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 地到B 地,乙车从B 地到A 地,两车同时出发,乙车先到达目的地,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出发2小时后相遇B .甲车速度是40千米/小时C .相遇时乙车距离B 地100千米D .乙车到A 地比甲车到B 地早53小时 三、解答题21.先化简,再求值:()22111a a a ⎛⎫-+÷+ ⎪+⎝⎭,其中21a =.22.如图,在Rt △ABC 中,∠A=90°,∠B=30°,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DE=3,求B C的长.23.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学生甲93938990学生乙94929486(1)分别计算甲、乙同学成绩的中位数;(2)如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成绩按4:3:1:2计算,那么甲、乙同学的数学综合素质成绩分别为多少分?24.求证: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和它的一条中位线DE,在给出的图形上,请用尺规作出BC边要求:(1)根据给出的ABC上的中线AF,交DE于点O.不写作法,保留痕迹;(2)据此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25.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解:∵乙出发时甲行了2秒,相距8m,∴甲的速度为8/2=4m/ s.∵100秒时乙开始休息.∴乙的速度是500/100=5m/ s.∵a秒后甲乙相遇,∴a=8/(5-4)=8秒.因此①正确.∵100秒时乙到达终点,甲走了4×(100+2)=408 m,∴b=500-408=92 m.因此②正确.∵甲走到终点一共需耗时500/4=125 s,,∴c=125-2=123 s.因此③正确.终上所述,①②③结论皆正确.故选A.2.B解析:B【解析】【分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AN=4,BC=BM=3,AB=2+2+1=5,进而得到AC2+BC2=AB2,即可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详解】如图所示,AC=AN=4,BC=BM=3,AB=2+2+1=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两函数图象平行k 相同,以及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判断 【详解】∵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 ∴直线1l ∥直线2l , ∴12k k =,∵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 ∴12b b >,∴当x 5=时,12y 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平移后解析式有这样一个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关键是要搞清楚平移前后的解析式有什么关系.4.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描述,图像应分为三段,学校离家最远,故初始时刻s 最大,到家,s 为0,据此可判断. 【详解】因为小明家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行使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所以图象应分为三段,根据最后离家的距离为0,由此可得只有选项DF 符合要求.故选D . 【点睛】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5.B解析:B 【解析】 【分析】首选在AC 上截取4CG AB ==,连接OG ,利用SAS 可证△ABO ≌△GCO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OA OG ==AOB COG ∠=∠,则可证△AO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12AG =,从而可得AC 的长度. 【详解】 解:如下图所示,在AC 上截取4CG AB ==,连接OG , ∵四边形BCEF 是正方形,90BAC ∠=︒, ∴OB OC =,90BAC BOC ∠=∠=︒, ∴点B 、A 、O 、C 四点共圆, ∴ABO ACO ∠=∠, 在△ABO 和△GCO 中,{BA CGABO ACO OB OC=∠=∠=, ∴△ABO ≌△GCO ,∴OA OG ==AOB COG ∠=∠, ∵90BOC COG BOG ∠=∠+∠=︒, ∴90AOG AOB BOG ∠=∠+∠=︒, ∴△AO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2AG ==,∴12416AC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6.D解析:D【解析】【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2020-2021下海民办华育中学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民办华育中学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民办华育中学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高为h,则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A.ab=h2B.a2+b2=2h2C.111a b h+=D.222111a b h+=2.计算12(75+313﹣48)的结果是()A.6B.43C.23+6D.12 3.对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不正确是()A.它的图象必过点(1,3)B.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C.当x>12时,y>0D.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4.如图,菱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连接,则的周长为()A.B.C.D.5.某单位组织职工开展植树活动,植树量与人数之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本次植树活动共有30人B.每人植树量的众数是4棵C.每人植树量的中位数是5棵D.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是5棵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A.5B.17C.5或17D.5或7.如图,一次函数y=mx+n与y=mnx(m≠0,n≠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8.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 A .(1,2)B .(,)C .(2,)D .(1,) 9.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是( )A .1B .5C .7D .5或7 10.将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A .h 17cm ≤B .h 8cm ≥C .7cm h 16cm ≤≤D .15cm h 16cm ≤≤ 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B .32﹣2=3C .236⨯=D .632÷= 12.如图,已知△ABC 中,AB=10 ,AC=8 ,BC = 6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则CD 的长度为( )A .3B .4C .4.8D .5二、填空题13.如图.过点A 1(1,0)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1;点A 2与点O 关于直线A 1B 1对称,过点A 2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2;点A 3与点O 关于直线A 2B 2对称.过点A 3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3;…按此规律作下去.则点A 3的坐标为_____,点B n 的坐标为_____.14.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B BC =,BD ED =,若54ABC ∠=,则E ∠=___.15.已知函数y =2x +m -1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16.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17.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23+1,23-1,则它的斜边长为____.18.已知数据:﹣1,4,2,﹣2,x 的众数是2,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19.一组数据:1、2、5、3、3、4、2、4,它们的平均数为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方差是_______.20.如图,直线1y kx b =+过点A(0,2),且与直线2y mx =交于点P(1,m),则不等式组mx > +kx b > mx -2的解集是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EBF=∠EDF.22.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DCP;(2)求证:∠DPE=∠ABC;(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度.23.某商场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商品名称甲乙进价(元/件)4090售价(元/件)60120设其中甲种商品购进x件,商场售完这100件商品的总利润为y元.(Ⅰ)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Ⅱ)该商场计划最多投入8000元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①至少要购进多少件甲商品?②若销售完这些商品,则商场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4.如图,将□ABCD的对角线BD向两个方向延长至点E和点F,使BE=DF,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k ,b 都是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1,0)和(0,2).(1)当﹣2<x≤3时,求y 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P (m ,n )在该函数的图象上,且m ﹣n=4,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导出:斜边c=ab h. 再结合勾股定理:a 2+b 2=c 2. 进行等量代换,得a 2+b 2=222a b h , 两边同除以a 2b 2, 得222111a b h +=. 故选D . 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12===. 故选:D. 3.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k 、b 的值依据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当x =1时,y =3,故A 选项正确,∵函数y=2x+1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B、D正确,∵y>0,∴2x+1>0,∴x>﹣12,∴C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运用解题是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证明△ABE≌△ADF,然后连接AC可推出△ABC以及△AC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又可推出△AE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E的长,继而求出周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2cm,∠B=∠D,∵E、F分别是BC、CD的中点,∴BE=DF,在△ABE和△ADF中,,∴△ABE≌△ADF(SAS),∴AE=AF,∠BAE=∠DAF.连接AC,∵∠B=∠D=60°,∴△ABC与△ACD是等边三角形,∴AE⊥BC,AF⊥CD,∴∠BAE=∠DAF=30°,∴∠EAF=60°,BE=AB=1cm,∴△AEF是等边三角形,AE=,∴周长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涉及知识点较多,也考察了学生推理计算的能力.5.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A、∵4+10+8+6+2=30(人),∴参加本次植树活动共有30人,结论A正确;B、∵10>8>6>4>2,∴每人植树量的众数是4棵,结论B正确;C、∵共有30个数,第15、16个数为5,∴每人植树量的中位数是5棵,结论C正确;D、∵(3×4+4×10+5×8+6×6+7×2)÷30≈4.73(棵),∴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约是4.73棵,结论D不正确.故选D.考点:1.条形统计图;2.加权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告诉的两边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即可.注意13,12可能是两条直角边也可能是一斜边和一直角边,所以得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当12,13为两条直角边时,第三边==,当13,12分别是斜边和一直角边时,第三边==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题目中渗透着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m、n同正,同负,一正一负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当mn>0时,m、n同号,y=mnx过一三象限;同正时,y=mx+n经过一、二、三象限,同负时,y=mx+n过二、三、四象限;②当mn<0时,m、n异号,y=mnx过二四象限,m>0,n<0时,y=mx+n经过一、三、四象限;m<0,n>0时,y=mx+n过一、二、四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因为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所以2=-k,解得:k=-2,所以y=-2x,把这四个选项中的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2x中,等号成立的点就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所以这个图象必经过点(1,-2).故选D.9.D解析:D【解析】【分析】分第三边为直角边或斜边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第三边.【详解】当第三边为直角边时,4为斜边,第三边;当第三边为斜边时,3和4为直角边,第三边=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第三边为直角边或斜边,分类讨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10.C解析:C【解析】【分析】观察图形,找出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首先根据圆柱的高,知筷子在杯内的最小长度是8cm,则在杯外的最大长度是24-8=16cm;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是(如图)AC=2222158AB BC+=+=17,则在杯外的最小长度是24-17=7cm,所以h的取值范围是7cm≤h≤16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此题要求的是筷子露在杯外的取值范围.主要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得加减法法则及乘除法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23B.322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2323⨯6,故该选项计算正确,6363÷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得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已知AB=10,AC=8,BC=8,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又因DE为AC边的中垂线,可得DE⊥AC,AE=CE=4,所以DE为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即可得DE=12BC=3,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5,故答案选D.考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中位线定理;中垂线的性质.二、填空题13.(40)(2n﹣12n)【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2点的坐标再根据A 2点的坐标求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3Bn的坐标【详解】解:∵点A1坐标为(10)∴OA1=1过点A1作x轴解析:(4,0)(2n﹣1,2n)【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2点的坐标,再根据A2点的坐标求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3、B n的坐标.【详解】解:∵点A1坐标为(1,0),∴OA1=1,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B1,可知B1点的坐标为(1,2),∵点A2与点O关于直线A1B1对称,∴OA1=A1A2=1,∴OA2=1+1=2,∴点A2的坐标为(2,0),B2的坐标为(2,4),∵点A3与点O关于直线A2B2对称.故点A3的坐标为(4,0),B3的坐标为(4,8),此类推便可求出点A n的坐标为(2n﹣1,0),点B n的坐标为(2n﹣1,2n).故答案为(4,0),(2n﹣1,2n).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4.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AC∴∠ADB=∠BDC=90°∴△ABD和△CB解析: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AC,∴∠ADB=∠BDC=90°∴△ABD 和△CB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D 和Rt △CBD 中AB BC BD BD =⎧⎨=⎩∴Rt △ABD ≌Rt △CBD∴AD=DC∵BD=DE∴在四边形ABCE 中,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形ABCE 是菱形∵∠ABC=54°∴∠ABD=∠CED=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证明和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先连接AE ,然后利用证Rt △ABD ≌Rt △CBD 推导菱形.15.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 =2x +m -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析:1【解析】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0,求解即可,详解:∵y =2x +m -1是正比例函数,∴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6.【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考点:平移的性质.17.【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详解】由勾股定理得(2 +1)2+(2 −1)2=斜边2斜边=故答案为:【点睛】勾股【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详解】由勾股定理得( +1)2+( −1)2=斜边2,斜边,【点睛】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应熟练正确的运用这个定理,在以后复杂的题目中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基础的定理公式.18.【解析】试题分析:数据:﹣142﹣2x 的众数是2即的2次数最多;即x=2则其平均数为:(﹣1+4+2﹣2+2)÷5=1故答案为1考点:1众数;2算术平均数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数据:﹣1,4,2,﹣2,x 的众数是2,即的2次数最多;即x=2.则其平均数为:(﹣1+4+2﹣2+2)÷5=1.故答案为1.考点:1.众数;2.算术平均数.19.33【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解析:3, 3,32.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1(12533424)38⨯+++++++=,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中位数是3332+=, 方差=222221(13)2(23)2(33)2(43)(53)8⎡⎤⨯-+⨯-+⨯-+⨯-+-⎣⎦=32,故答案为:3,3,32. 【点睛】 此题考查计算能力,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正确掌握各计算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详解】解:由于直线过点A (02)P (1m )则解得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mx >(m-2)x+2>mx-20>-2x+2>-2解得:1<x <2 解析:12x <<【解析】【分析】【详解】解:由于直线过点A (0,2),P (1,m ),则2k b m b +=⎧⎨=⎩,解得22k m b =-⎧⎨=⎩, 1(2)2y m x ∴=-+,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mx >(m-2)x+2>mx-2,0>-2x+2>-2,解得:1<x <2,三、解答题2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先连接BD ,交AC 于O ,由于AB=CD ,AD=CB ,根据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BCD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OA=OC ,OB=OD ,而AF=CF ,根据等式性质易得OE=OF ,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EBF=∠FDE .【详解】解:连结BD ,交AC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B=OD ,OA=OC.∵AE=CF ,∴OE=OF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EBF=∠EDF .22. (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58【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C=D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CP=∠DCP ,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BP=∠CDP ,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BP=∠E ,然后求出∠DPE=∠DCE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DCE=∠ABC ,从而得证.(3)根据(2)的结论解答:与(2)同理可得:∠DPE=∠ABC=58°.【详解】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BC=DC ,∠BCP=∠DCP=45°,∵在△BCP 和△DCP 中,BC DC BCP DCP PC PC =⎧⎪∠=∠⎨⎪=⎩,∴△BCP ≌△DCP (SAS ).(2)证明:由(1)知,△BCP ≌△DCP ,∴∠CBP=∠CDP .∵PE=PB ,∴∠CBP=∠E .∴∠CDP=∠E .∵∠1=∠2(对顶角相等),∴180°﹣∠1﹣∠CDP=180°﹣∠2﹣∠E ,即∠DPE=∠DCE .∵AB ∥CD ,∴∠DCE=∠ABC .∴∠DPE=∠ABC .(3)解:在菱形ABCD 中,BC=DC ,∠BCP=∠DCP ,在△BCP 和△DCP 中,BC DC BCP DCP PC PC =⎧⎪∠=∠⎨⎪=⎩∴△BCP ≌△DCP (SAS ),∴∠CBP=∠CDP ,∵PE=PB ,∴∠CBP=∠E ,∴∠DPE=∠DCE ,∵AB ∥CD ,∴∠DCE=∠ABC ,∴∠DPE=∠ABC=58°,故答案为:58.23.(Ⅰ)103000y x =-+;(Ⅱ)①至少要购进20件甲商品;②售完这些商品,则商场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2800元.【解析】【分析】(Ⅰ)根据总利润=(甲的售价-甲的进价)×甲的进货数量+(乙的售价-乙的进价)×乙的进货数量列关系式并化简即可得答案;(Ⅱ)①根据总成本最多投入8000元列不等式即可求出x 的范围,即可得答案;②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确定其最大值即可.【详解】(Ⅰ)根据题意得:()()()604012090100103000y x x x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103000y x =-+.(Ⅱ)()40901008000x x +-≤,解得20x ≥.∴至少要购进20件甲商品.103000y x =-+,∵100-<,∴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当20x 时,y 有最大值,102030002800y =-⨯+=最大.∴若售完这些商品,则商场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280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连接AC 交EF 于点O ,由平行四边形ABCD 的性质,可知OA=OC ,OB=OD ,又因为BE=DF ,可得OE=OF ,即可判定AECF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证明:连接AC 交EF 于点O ;∵平行四边形ABCD∴OA=OC,OB=OD∵BE=DF,∴OE=O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出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解题. 25.(1) ﹣4≤y<6;(2)点P的坐标为(2,﹣2) .【解析】【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出即可;(1)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即可.(2)根据题意得出n=﹣2m+2,联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详解】设解析式为:y=kx+b,将(1,0),(0,2)代入得:,解得:,∴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1)把x=﹣2代入y=﹣2x+2得,y=6,把x=3代入y=﹣2x+2得,y=﹣4,∴y的取值范围是﹣4≤y<6.(2)∵点P(m,n)在该函数的图象上,∴n=﹣2m+2,∵m﹣n=4,∴m﹣(﹣2m+2)=4,解得m=2,n=﹣2,∴点P的坐标为(2,﹣2).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一次函数的性质。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1)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1)

2020-2021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点A 的坐标为(1,),则点C 的坐标为( )A .(-,1)B .(-1,)C .(,1)D .(-,-1)2.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 )A .7B .6C .5D .44.估计()-⋅1230246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B .2和3之间C .3和4之间D .4和5之间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A .60︒B .75︒C .90︒D .95︒7.为了调查某校同学的体质健康状况,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如表: 每天锻炼时间(分钟) 20 40 60 90 学生数2341则关于这些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60B .平均数是21C .抽查了10个同学D .中位数是508.如图,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高的B 处断裂,树顶A 落在离树底部C 的8米处,则大树断裂之前的高度为( )A .10米B .16米C .15米D .14米9.如图,在ABCD 中,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个不同点,当E 、F 两点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 .AE =CFB .DE =BFC .ADE CBF ∠=∠D .AED CFB ∠=∠ 10.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 ).A .(1,2)B .(,)C .(2,)D .(1,)11.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2B .﹣1+2C .﹣1-2D .1-2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C =120°,BD =4,则BC 的长是( )A .4B .5C .6D .3二、填空题13.将一次函数y=3x ﹣1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_.14.24的结果是__________. 15.函数x____.16.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

2020-2021学年___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___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___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2020-2021学年___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3B.√24C.√15D.√33.下列各式是分式的是()A.(a+b)/2B.9/(a^2bc)___xD.π/x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电视正在播出“奔跑吧,兄弟”是必然事件B.已知投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投十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C.检测重庆市某品牌矿泉水质量,采用抽样调查法D.抽样调查选取样本时,所选样本可按自己的喜好选取5.四边形ABCD中,要判别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需满足条件()A.∠A+∠C=180°B.∠B+∠A=180°C.∠A=∠DD.∠B=∠D6.反比例函数y=x/(x+2)与正比例函数y=2x一个交点为(1,2),则另一个交点是()A.(−1,−2)B.(−2,−1)C.(1,2)D.(2,1)7.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E为AB中点,若OE=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12B.18C.24D.3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直角顶点C的坐标为(1,0),顶点A的坐标(0,2),顶点B恰好落在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上,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y=xB.y=−xC.y=x/(x-1)D.y=−x/(x-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9.若二次根式√a−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a≥4.10.若函数a=aa−2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m=−1.11.反比例函数a=a−2/a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m>2或m<0.12.计算:9√3−√48=3.13.“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为负数”,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14.在函数a=−a/(2−a^2)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1),(−1,y2),(k,y3),函数值y1<y2<y3.B.选项B不符合题意,因为投十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小于或等于10的任意整数次,不一定是5次;C.选项C符合题意,因为采用抽样调查法可以检测重庆市某品牌矿泉水的质量;D.选项D不符合题意,因为抽样调查时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取样本;因此,答案为C。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用配方法解方程247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x xA. 2x+=(2)11(2)11x-= B. 2C. 2(4)23x+=x-= D. 2(4)2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4变形得到结果即可.解答:解:方程x2﹣4x﹣7=0,变形得:x2﹣4x=7,配方得:x2﹣4x+4=11,即(x﹣2)2=1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 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考点:函数的概念..分析:根据函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一个函数值与其对应,就是函数,如果不是,则不是函数.解答:解:A、x取一个值,y有唯一值对应,正确;B、x取一个值,y有唯一值对应,正确;C、很明显,给自变量一个值,不是有唯一的值对应,所以不是函数,错误;D、x取一个值,y有唯一值对应,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题目比较典型,是中考中热点问题.3. 对于函数21x=时,对应的函数值是y x=-,当自变量 2.5A. 2B. 2-C. 2±D. 4考点:函数值..分析:把自变量x的值代入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2.5时,y===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求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4.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对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三到六月的黄瓜价格进行调查。

四个地区四个月黄瓜价格的平均数均为3.60元,方差分别为218.1S=甲,217.2S=乙,220.1S=丙,212.8S=丁。

三到六月份黄瓜的价格最稳定的地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考点: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18.1,S2乙=17.2,=20.1,=12.8,∴>>S2乙>,∴三到六月份黄瓜的价格最稳定的地区是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5. 关于x的方程230x x c-+=有实数根,则整数c的最大值为A. 3B. 2C. 1D. 0根的判别式.. 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 >0,建立关于c 的不等式,求出c 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整数c 的最大值. 解答:解:∵关于x 的方程x2﹣3x+c=0有实数根, ∴△=9﹣4c >0, 解得c <2,故整数c 的最大值为2, 故选B . 点评: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6. 如图1,在矩形ABCD 中,有以下结论:①△AOB 是等腰三角形;②ABO ADO S S ∆∆=;③AC BD =;④AC BD ⊥;⑤当∠45ABD =︒时,矩形ABCD 会变成正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下海华育中学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若2(5)x -=x ﹣5,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B .x ≤5C .x ≥5D .x >52.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 ,先到终点 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 .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 =8;②b =92;③c =123.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仅有①②C .仅有①③D .仅有②③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点()3,4P 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关于x 的不等式4kx b +≤的解集是( )A .3x ≤B .3x ≥C .4x ≤D .4x ≥5.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5,4),点D 为边BC 上一点,连接OD ,若线段O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后,点O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则点E 的坐标为( )A .(-5,3)B .(-5,4)C .(-5,52) D .(-5,2)6.已知函数y =11x x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1 B .x ≥﹣1且x ≠1C .x ≥﹣1D .x ≠17.下列说法: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4B .3C .2D .1 8.若点P 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则点P 一定不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4)-=2 B .52=3-C .52=10⨯D .62=3÷10.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 A .x ≠0B .x >﹣3C .x ≥﹣3且x ≠0D .x >﹣3且x ≠011.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 =4,BC =6,点E 在AB 边上,将纸片沿CE 折叠,点B 落在点F 处,EF ,CF 分别交AD 于点G ,H ,且EG =GH ,则AE 的长为( )A .23B .1C .32D .2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F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交EF 于点G ,下列结论:①15BAE DAF ∠=∠=;②AG=3GC ;③BE +DF =EF ;④2CEF ABE S S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3.函数y=21x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如图,直线l1:y=x+n–2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1,2).则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______.15.一艘轮船在小岛A的北偏东60°方向距小岛80海里的B处,沿正西方向航行3小时后到达小岛的北偏西45°的C处,则该船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海里/时.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cm.17.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候选人甲乙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笔试9083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

根据两人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___.18.在矩形ABCD中,AD=5,AB=4,点E,F在直线AD上,且四边形BCFE为菱形,若线段EF的中点为点M,则线段AM的长为.19.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甲、乙、丙各项得分如下表:笔试面试体能甲837990乙858075丙809073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60%,30%,10%的比例计入总分,根据规定,可判定_____被录用.20.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加上1得到一组新的数据,那么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这四个统计量中,值保持不变的是_____.三、解答题21.为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某县城区四校决定联合购买一批足球运动装备,市场调查发现,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种品牌的足球队服和足球,已知每套队服比每个足球多50元,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经洽谈,甲商场优惠方案是:每购买十套队服,送一个足球,乙商场优惠方案是:若购买队服超过80套,则购买足球打八折.()1求每套队服和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2若城区四校联合购买100套队服和a(a 10)>个足球,请用含a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到甲商场和乙商场购买装备所花的费用;()3在()2的条件下,若a 60=,假如你是本次购买任务的负责人,你认为到甲、乙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22.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此,某市就“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问题随机抽样调查了321名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t (小时)分成A ,B ,C ,D 四组,并绘制了统计图(部分).A 组:0.5tB <组:0.51tC <组:1 1.5tD <组: 1.5t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C 组的人数是 ;(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组内;(3)若该市约有12840名初中学生,请你估算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大约有多少.23.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 ).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223S =甲,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2353S =乙: (1)分别求甲、乙两段台阶的高度平均数;(2)哪段台阶走起来更舒服?与哪个数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有关?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陈欣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总高度及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24.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甲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成绩x40≤x≤4950≤x≤5960≤x≤6970≤x≤7980≤x≤8990≤x≤100人数部门甲0011171乙(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部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78.377.575乙7880.581得出结论: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____________;b.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___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_____________.(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5.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2a(a≤0),由此性质求得答案即可.【详解】()2-,5x∴5-x≤0∴x≥5.故选C.【点睛】2a(a≥02a(a≤0).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解:∵乙出发时甲行了2秒,相距8m,∴甲的速度为8/2=4m/ s.∵100秒时乙开始休息.∴乙的速度是500/100=5m/ s.∵a秒后甲乙相遇,∴a=8/(5-4)=8秒.因此①正确.∵100秒时乙到达终点,甲走了4×(100+2)=408 m,∴b=500-408=92 m.因此②正确.∵甲走到终点一共需耗时500/4=125 s,,∴c=125-2=123 s.因此③正确.终上所述,①②③结论皆正确.故选A.3.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再进一步判断真假. 解:A 、逆命题是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 B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错误; C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正确; D 、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错误. 故选C .4.A解析:A 【解析】 【分析】观察函数图象结合点P 的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3x ≤时,4kx b +≤. 故选:A .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找出不等式4kx b +≤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 5.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判定△DBE ≌△OCD ,可得BD =OC =4,设AE =x ,则BE =4﹣x =CD ,依据BD +CD =5,可得4+4﹣x =5,进而得到AE =3,据此可得E (﹣5,3). 【详解】由题可得:AO =BC =5,AB =CO =4,由旋转可得:DE =OD ,∠EDO =90°.又∵∠B =∠OCD =90°,∴∠EDB +∠CDO =90°=∠COD +∠CDO ,∴∠EDB =∠DOC ,∴△DBE ≌△OCD ,∴BD =OC =4,设AE =x ,则BE =4﹣x =CD . ∵BD +CD =5,∴4+4﹣x =5,解得:x =3,∴AE =3,∴E (﹣5,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010 xx+≥⎧⎨-≠⎩,解得:x≥-1且x≠1.故选B.点睛: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①正确;∵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错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才是矩形,∴③错误;∵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④正确;其中正确的有2个,故选C.考点:中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定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x+4中k=-1<0,b>0,所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二、一、四象限,又点P在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上,所以点P一定不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y=kx+b: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与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故A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法则.10.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F=∠B=∠A=90°,BE=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H=AE,GF=AG,得到AH=BE=EF,设AE=x,则AH=BE=EF=4-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将△CBE沿CE翻折至△CFE,∴∠F=∠B=∠A=90°,BE=EF,在△AGE与△FGH中,A F AGE FGH EG GH ∠∠⎧⎪∠∠⎨⎪⎩=== , ∴△AGE ≌△FGH (AAS ), ∴FH=AE ,GF=AG , ∴AH=BE=EF ,设AE=x ,则AH=BE=EF=4-x ∴DH=x+2,CH=6-x , ∵CD 2+DH 2=CH 2, ∴42+(2+x )2=(6-x )2, ∴x=1, ∴AE=1, 故选B . 【点睛】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 【解析】 【分析】易证Rt ABE Rt ADF ≌,从而得到BE DF =,求得15BAE DAF ∠=∠=︒;进而得到CE CF =,判断出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在Rt AGF 中,利用正切函数证得②正确;观察得到BE GE ≠,判断出③错误;设BE x =,CE y =,在Rt A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得到2222x xy y +=,从而可以求出CEF 与ABE 的面积比. 【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F 是等边三角形,∴90B BCD D AB BC DC AD AE AF EF ∠=∠=∠=︒=====,,. 在Rt ABE 和Rt ADF 中,AB ADAE AF⎧⎨⎩==∴()Rt ABE Rt ADF HL ≌. ∴BE DF =,∠BAE =∠DAF∴()()1190601522BAE DAF BAD EAF ∠=∠=∠-∠=︒-︒=︒故①正确;∵BE DF BC DC ==,,∴CE BC BE DC DF CF =-=-=, ∵AE AF =,CE CF =, ∴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90ECF ∠=︒, ∴GC GE GF ==, 在RtAGF 中,∵tan tan 60AG AGAFG GF GC∠=︒===∴AG =,故②正确; ∵BE DF GE GF ==,,15BAE ∠=︒,30GAE ∠=︒,90B AGE ∠=∠=︒ ∴BE GE ≠∴BE DF EF +≠,故③错误;设BE x =,CE y =,则CF CE y ==,AB BC x y AE EF ==+====,.在Rt ABE 中,∵90B ∠=︒,AB x y BE x AE =+==,,,∴222())x y x ++=. 整理得:2222x xy y +=. ∴CEFS:ABES11CE ?CF :AB?BE 22⎛⎫⎛⎫= ⎪ ⎪⎝⎭⎝⎭()()•:?CE CF AB BE ==2y :()x y x ⎡⎤+⎣⎦()()2222:2:1x xy x xy =++=.∴CEFABE 2SS=,故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而采用整体思想(把2x xy +看成一个整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x≠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解答【详解】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1≠0即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要注意考虑分式的分解析:x ≠1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解答.【详解】函数y=21x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0,即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要注意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14.>1【解析】∵直线l1:y=x+n-2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12)∴关于x的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解析:x>1【解析】∵直线l1:y=x+n-2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1,2),∴关于x的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15.【解析】【分析】设该船行驶的速度为x海里/时由已知可得BC=3xAQ⊥BC ∠BAQ=60°∠CAQ=45°AB=80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BQ中求出AQBQ再在直角三角形AQC中求出CQ得出BC=40+解析:404033【解析】【分析】设该船行驶的速度为x海里/时,由已知可得BC=3x,AQ⊥BC,∠BAQ=60°,∠CAQ=45°,AB=80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BQ中求出AQ、BQ,再在直角三角形AQC中求出CQ,得出BC=40+403=3x,解方程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该船行驶的速度为x海里/时,3小时后到达小岛的北偏西45°的C处,由题意得:AB=80海里,BC=3x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BQ中,∠BAQ=60°,∴∠B=90°−60°=30°,∴AQ=12AB=40,BQ=3AQ=403,在直角三角形AQC中,∠CAQ=45°,∴CQ=AQ=40,∴BC=40+403=3x,解得:x=40403+.即该船行驶的速度为40403+海里/时;故答案为:40403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方向角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解析:【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C=90°.∵S△ACB=12AC×BC=12AB×CD,∴AC×BC=AB×CD,∴15×20=25CD,∴CD=12(cm).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17.乙【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甲乙两位候选人的加权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10=876(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2×6+83×4)÷10=884解析:乙【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甲、乙两位候选人的加权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10=87.6(分),乙的平均成绩为:(92×6+83×4)÷10=88.4(分),因为乙的平均分数最高,所以乙将被录取.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计算平均数时按6和4的权进行计算.18.5或05【解析】【分析】两种情况: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D=AB=4BC=AD=5∠ADB=∠CDF=90°由菱形的性质得出CF=EF=BE=BC=5由勾股定理求出DF得出MF 即可求出AM;②同①得出解析:5或0.5.【解析】【分析】两种情况: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D=AB=4,BC=AD=5,∠ADB=∠CDF=90°,由菱形的性质得出CF=EF=BE=BC=5,由勾股定理求出DF,得出MF,即可求出AM;②同①得出AE=3,求出ME,即可得出AM的长.【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4,BC=AD=5,∠ADB=∠CDF=90°,∵四边形BCFE为菱形,∴CF=EF=BE=BC=5,∴,∴AF=AD+DF=8,∵M是EF的中点,∴MF=12EF=2.5,∴AM=AF﹣DF=8﹣2.5=5.5;②如图2所示:同①得:AE=3,∵M是EF的中点,∴ME=2.5,∴AM=AE﹣ME=0.5;综上所述:线段AM的长为:5.5,或0.5;故答案为5.5或0.5.【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19.乙【解析】【分析】由于甲的面试成绩低于80分根据公司规定甲被淘汰;再将乙与丙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详解】解:∵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甲淘汰;乙解析:乙【解析】【分析】由于甲的面试成绩低于80分,根据公司规定甲被淘汰;再将乙与丙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详解】解:∵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甲淘汰;乙成绩=85×60%+80×30%+75×10%=82.5,丙成绩=80×60%+90×30%+73×10%=82.3,乙将被录取.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20.方差【解析】【分析】设原数据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平均数为方差为S2数据个数为n根据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加上1利用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平均数方差的公式分别求出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与原数据比较即可得答解析:方差【解析】【分析】设原数据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平均数为x、方差为S2,数据个数为n,根据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加上1,利用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平均数、方差的公式分别求出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与原数据比较即可得答案.【详解】设原数据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平均数为x、方差为S2,数据个数为n,∵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加上1,∴新的数据的众数为a+1,中位数为b+1,平均数为1n(x1+x2+…+x n+n)=x+1,方差=1n[(x1+1-x-1)2+(x2+1-x-1)2+…+(x n+1-x-1)2]=S2,∴值保持不变的是方差,故答案为:方差【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方差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 每套队服150元,每个足球100元;(2) 购买的足球数等于50个时,则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多于50个时,则到乙商场购买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少于50个时,则到甲商场购买合算.【解析】试题分析:(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元,则每套队服是(x+50)元,根据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甲、乙两商场的优惠方案即可求解;(3)先求出到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时足球的个数,再根据题意即可求解.解:(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元,则每套队服是(x+50)元,根据题意得2(x+50)=3x,解得x=100,x+50=150.答:每套队服150元,每个足球100元;(2)到甲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100(a﹣)=100a+14000(元),到乙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0.8×100•a=80a+15000(元);(3)当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时,100a+14000=80a+15000,解得a=50.所以购买的足球数等于50个时,则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多于50个时,则到乙商场购买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少于50个时,则到甲商场购买合算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2.(1)141;(2)C;(3)估算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大约有8040人.【解析】【分析】(1)C组的人数为总人数减去各组人数;(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即中位数应是第161个数据,即可得出答案;(3)首先计算样本中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频率,再进一步估计总体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详解】(1)C组人数为321(2010060)141-++=(人),故答案为:141;(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第161个数据,而第161个数据落在C组,所以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C组内,故答案为:C.(3)估算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大约有14160 128408040321+⨯=(人).【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中位数的求法:给定n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如果n为奇数,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n 为偶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23.(1)甲台阶高度的平均数15,乙台阶高度的平均数15;(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3)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游客行走更舒服.【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利用平均数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的特征回答即可;(3)结合方差,要使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就得让方差变得更小,据此提出合理性的整修建议.详解:(1)甲台阶高度的平均数:(15+16+16+14+14+15)÷6=15,乙台阶高度的平均数:(11+15+18+17+10+19)÷6=15.(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3)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0,游客行走更舒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概念、平均数计算公式以及方差的计算.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在本题中,根据题意求出方差,进而利用方差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可.24.a.240,b.乙;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表可知乙部门样本的优秀率为:12100%60%40⨯=,则整个乙部门的优秀率也是60%,因此即可求解;(2)观察图表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如图: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数据:成绩x人数部门4049x≤≤5059x≤≤6069x≤≤7079x≤≤8089x≤≤90100x≤≤甲0011171乙1007102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400×40=240(人);b.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可以推断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如下:①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平均数较高,表示甲部门生产技能水平较高;②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没有生产技能不合格的员工.可以推断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如下:①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较高,表示乙部门生产技能水平优秀的员工较多;②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测试成绩的众数较高,表示乙部门生产技能水平较高.25.3cm.【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B=CD=8,BC=AD=10,∠B=∠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F=AD=10,DE=EF,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则CF=BC﹣BF=4,设CE=x,则DE=EF=8﹣x,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42+x2=(8﹣x)2,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8,BC=AD=10,∠B=∠C=90°.∵长方形纸片ABCD折纸,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AF=AD=10,DE=EF,在Rt△ABF中,AB=8,AF=10,∴226AF AB-=∴CF=BC﹣BF=4.设CE=x,则DE=EF=8﹣x,在Rt△CEF中,∵CF2+CE2=EF2,∴42+x2=(8﹣x)2,解得x=3∴EC的长为3cm.【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