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2024年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公布

2024年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公布

2024年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公布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2024年全省计划招收公费定向培养本专科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共计2358名。

其中,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143名,本科层次师范专业1767名,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448名。

具体招生计划方面,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143名,面向定向培养需求计划来源县(市、区)招生,学生毕业后回定向计划来源地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街,下同)及乡镇以下农村公办幼儿园(含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任教。

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层次师范专业1767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200名、小学教育专业970名、体育教育专业182名、音乐学专业144名、美术学专业116名、特殊教育专业56名、科学教育99名。

面向全省范围招生,学生毕业后到定向计划来源地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公办学校任教,特殊教育专业到定向计划来源地县域内相关学校任教。

此外,本科起点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448名,面向全国范围招生,学生毕业后到定向计划来源地县域内相关学校任教。

从具体的培养学校来看,3所学校承担专科层次师范生培养任务。

其中,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培养83名,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30名,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30名。

本科层次的1767名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由10所高校共同承担。

其中,岭南师范学院招生计划最多,达400名;其次是韩山师范学院和惠州学院,分别为222名、207名;华南师范大学招生人数达200名。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肇庆学院4所高校承担教师硕士的培养任务。

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培养190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培养140名,广州大学、肇庆学院培养计划分别为110名、8名。

《通知》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根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结合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预测未来5年区域内基础教育领域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需求,合理编制2025年公费定向培养需求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040105)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040105)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招生院系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学前教育学(040105招生人数全日制:17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02 (全日制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03 (全日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初试范围教育部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复试范围1.学前教育学(笔试,《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华东师范大学(2006;《学前教育学》虞永平、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儿童心理学(笔试,《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Shaffer等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口试。

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学前教育学专业简介概况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市重点学科。

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主动对接国家、地区教育发展战略,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中国学前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科学研究孵化的坚实重镇,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高校同类专业榜首。

主要研究方向一、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三、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钱琴珍黄瑾钱雨柳倩钱琴珍李召存任丽欣张明红徐韵周兢郭力平李生兰周念丽钱文左志宏何敏姜勇专业课程儿童学习理论、儿童游戏研究、学前课程研究、教育思想史专题研究等。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大专院校教师;出版社、杂志社编辑;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行政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的幼教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儿童工作者。

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何种专业背景的考生专业背景不限,但希望有教育专业背景。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展与动向,并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数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4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

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补修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实践教学: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具体工作安排与计划参照学院本科顶岗实习安排。

全日制教育硕士除与本科生一起参加实习考核外,还需要提交研究性教学实践考核表和实践报告(不少于4000字),并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再由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考核小组负责审查所有实践材料和考核记录,提出最终考核意见,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8学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政治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与专业领域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其本科专业应为人文社科类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到基础教育工作岗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

四、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从基础教育领域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倡导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能力的提高。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学分)1外语(4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中学政治课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7.中学政治课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8.中学政治课教学原理与研究方法(2学分)9.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与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10德育原理及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中学思政微格教学实践与评议(2学分)2.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指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由教育部门授权开设的、培养具有一定技术和专门知识的高实用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包括工程硕士(MBA、EMBA、MEM、MCE)、法律硕士(LLM、JM)以及教育硕士(ME、MPA、EMPA)等专业学位。

这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相对广泛,包括工科、理科、文科以及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本科毕业生。

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上多注重应用型课程的开展。

再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多以论文、项目实践等实际工作成果为主,而非纯学术研究成果。

最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对于学生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1-2年之间,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高薪就业的机会。

再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更加注重实际工作成果的产出,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际项目、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了实践能力。

最后,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社会人脉和资源,提升自己在职业领域内的声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是一种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前教育学硕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学硕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5)一、培养目标(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能做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能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

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

(2)学前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3)学前儿童审美与艺术教育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

总学分为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4个学分。

四、培养方式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

切实地把研究生看作是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应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尽可能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

采用导师制和学位点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硕士生学位课一般为6-8门,总学分不低于34分,课程学习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半。

六、课程学习(一)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个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每18个学时为1个学分,每门学位课程不超过3个学分。

(二)学位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

学位课程考核不合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阶段。

(三)科研实践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或实习方式等方式进行,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四)开题报告经导师和开题专家组审核通过后,计1个学分。

七、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应注重引导硕士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学校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考研《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研《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四、家庭、社区、人口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理解)第三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节儿童观(理解)一、儿童观的内涵与形态(理解)二、儿童观的演变(识记)三、儿童观的现代化(识记)第二节教师观(理解)一、幼儿园教师及其角色演变(理解、运用)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解)三、师幼关系(识记、运用)第四章学前教育目标第一节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位(理解)一、学前教育目标的含义(理解)二、学前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解)三、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识记)四、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识记、运用)五、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理解)第二节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识记)一、托儿所目标(理解)二、幼儿园教育目标(识记)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识记)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的体育(理解)一、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体育的目标与内容(识记)三、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识记、运用)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智育(理解)一、学前儿童智育的内涵与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论(理解)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识记)四、学前儿童智能的培养(运用)第三节学前儿童的德育(理解)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与历史(理解)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教育与德育(理解)三、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识记、运用)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美育(理解)一、学前儿童美育的内涵与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及美感发展的特点(识记)三、学前儿童美感的培养(运用)第六章学前课程第一节学前课程的含义与特点(理解)一、课程的词源分析及含义(理解)二、学前课程的内涵(理解)三、学前课程的特点(识记)第二节学前课程目标(理解)一、学前课程目标纵向体系(识记)二、学前课程目标制定依据(理解)第三节学前课程内容(理解)一、学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识记)二、学前课程内容选择原则(识记)第四节学前课程实施(理解)一、学前课程实施途径(识记)二、学前课程实施(幼儿园教育)原则(运用)第五节学前课程的几种主要模式(识记)一、五指活动课程方案与模式(识记)二、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识记)三、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与方案(识记)四、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模式及方案(理解)五、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识记)第六节我国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实践(理解)一、百年来我国学前课程变革的基本历程与特点(理解)二、我国学前课程变革中的课程形态(理解)第七章学前教育活动第一节学前教育活动概述(理解)一、学前教育活动的含义(理解)二、学前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识记)三、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理解)四、学前教育活动的类型(理解)五、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识记)第二节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运用)一、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质特点(识记)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运用)三、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识记)四、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识记、运用)第三节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理解)一、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理解)二、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素(理解)三、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识记)四、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识记)第八章学前儿童游戏第一节学前儿童游戏概述(识记)一、“游戏”的概念(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识记)三、游戏的分类(识记)四、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理解)第二节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理论(识记)一、经典游戏理论(识记)二、当代游戏理论(识记)第三节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运用)一、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意义(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原则(运用)三、学前儿童各类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的指导(运用)第四节学前儿童游戏环境创设(运用)一、游戏环境的要求(识记)二、室内游戏环境设置对策(运用)三、户外游戏场地构成(识记)第五节学前儿童游戏与玩具(理解)一、学前儿童游戏中玩具的作用(理解)二、学前儿童游戏中玩具的种类(识记)三、幼儿园中玩具的配备与选择(理解)第九章幼儿园环境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理解)一、环境与幼儿园环境(识记)二、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三、幼儿园环境的分类与维度(理解)第二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理解)一、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识记)二、室内学习环境的创设(理解)三、墙面环境(理解)四、幼儿园的设施与设备(理解)第三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营造(理解)一、心理环境的内涵(理解)二、心理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主要内容(识记)第十章学前教育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识记)一、家庭教育的特点(识记)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和衔接(识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 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
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前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 38 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 学分)
1.英语(4 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 学分)
3.教育原理(2 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题(2 学分)
1.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 学分)
3.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
4.幼儿教育观察与评价(2 学分)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 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2)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 学分)
(3)国内外幼教改革动态(2 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幼儿教育科研指导(2 学分)
(2)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2 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 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1 学分)
(3)中外教育简史(2 学分)
(4)幼儿教育实践专题研究(2 学分)
(四)实践教学(8 学分)
1.校内实训(2 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校外实践(6 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 学分)、教育实习(4 学分)、教育研习
(1 学分)等。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

2.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 1 学期。

教育见习安排
在第一学期,由学院组织;校内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第 15-18 周;教育实习、教育研
习安排在第三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

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方向相一致,来源于幼儿教育教学和相关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第 12 周左右。

开题
完成后,结合实践过程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

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
少于 2 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师或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3.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开课学课总课及周学备课程名编类
09_002017英
政治理09_002013学位基础
教育原317_0020114
课程与教学317_10205
心理发展与教317_00201
教育研究方317_0020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17_102063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专业必修317_10206实1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专17_102063学
幼儿教育观察与评317_10206
现代教育技术应17_002013
幼儿教育科研指17_102063
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17_102063
国内外幼教改革动313_10030
专业选修学前教育名著选17_102063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17_102073
基础教育改革研09_002013
幼儿教育实践专题研317_10206
中外教育简09_002023
教育政策与法09_002021
实践教学(校内实训)*23617_1090021实践8 学分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践)*617_1090022108*
周,第上课起止周为注:第二学期的课程1-13周由学周进行考试或考查;第 14 15-18院安排校学分的课程每周安排 2 内实训。

第二学期学分的课每周安排 1节, 3 2 节。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