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对比分析研究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封闭式基金作为一种相对较为成熟的投资品种,其投资门槛较高、流动性较差且容易出现折价现象。
尤其是在国内资本市场近年来的不断震荡期间,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更加突出。
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探讨其出现原因及相关机制,但目前仍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首先出现在美国市场,后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市场普遍存在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
在中国市场,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更为常见,其原因可能与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信息披露不足、市场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认知程度较低等因素有关。
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其所涉及的问题涵盖资本市场监管、工具设计、投资者教育等不同方面,在研究其折价现象的原因及其对基金及市场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1.封闭式基金折价概念及现象分析(1) 定义封闭式基金及其基本性质;(2)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概念及其影响;(3) 分析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2.国内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市场表现与影响(1) 研究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表现情况及其对市场的影响;(2) 分析不同类型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国际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的比较与分析(1) 对比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2) 分析国际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4.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解释与分析(1) 从理论角度分析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2) 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3) 探讨影响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产生机制。
针对中国市场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通过对中国市场不同类型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体现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市场表现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差异回归分析

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和殖民地政府 信托 基金 自从 1 6 8年 在英 国建立 以来 。 8 投资基金便 以其 分散化投资 、专业 化管理 等优势在世界 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证券 投资基金根据投资者变现方式的不同可划
分 为 封 闭 式 基 金 与 开放 式 基 金 两 种 。 闭 封
样 本 和 变 量 选 取
股 分 改 前 权 置 革后 封式金价差 回分 闭基折率异归析
■ 孙 惠 ( 中州大 学 郑 州 4 ( 4 ) 504 )
◆ 中 图分 类 号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 ( 8
平均折价率却很高。 虽然 1 9 年最早发行 98 内容摘要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 象,普遍 存 在 于 各 国金 融 市场 , 这 一 现 象 一 直
一
过所 持 股票 的价 格来 计 算。 这样股 权分
置 改革 后 的折价 率将 会 加深 ,与股 权分 置 改革 前 的折价 率将 会 出现 差值 。对 差 异做 T检验 如表 1 发现具有 显著性 。本文 将研 究假 设 六个 解释 变量 对封 闭式 基金
式基金是指经核准的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 合同期限 内固定 不变 , 基金份额可 以在依
其 中 ,DI S 表示封 闭式基金折价率 C 差异; 时间区间2 0 年4 O日至 2 0 . 05 月3 08 年 4月 3 0日;t时间区间 2 0 0 2年 4月 3 0
日至 2 0 0 5年 4月 3 日。 0
封 闭式 基 金折 价率 差 异 主要 因股 权 分 置改革而 起。股权分 置改革 以后 , 原来
致 了我 国封 闭 式 基 金 长 期 处 于折 价 状 态。
类似成熟 资本市场 国家的折价 交易现象 ,
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问题研究

封转开或是创新转型 时期 ,这一 阶段成为研究 封闭式基金 折价问题的 良机 。本文主要 目的是验证我 国投 资者情绪对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解释效力 。
二 、我 国 封 闭式 基 金 折 价 交易 特 征
1 .研究样本和方法 本 文选 取了 20 07年 末还在 交 易的 3 4家封 闭式 基金 , 其 中沪市 1 ,深市 1 ;采用 的数 据 以周为周 期 ,以 5家 9家
每周收盘价 为准 。基金 和指数的基 本数 据来源于维赛 特财 经 w w st .c 。3 w .va h n 4家基 金 的折价 序列 为 Y,依次 为 s
图 1 基 金折 价 率 水 平
2 .我国封闭式基金 折价交易特 征 以周数据看 ,20 0 5年末到 2 0 0 7年末期间 3 4只基金 都
价率与基金到期期限有关,随着基金 的到期或是转型,折价率会逐步趋于零;不同基金折价率 之 间存在 协 整关 系,各 基金折 价 的影响 因素相 近 ,以股 票指数 为代表 的投 资者 情绪 对基金 折价
率具 有一 定 解释 力。 [ 关键词] 封 闭式基金 ;折价 率 ;投 资者情 绪
[ 中图分 类号]F 3 . 1 [ 80 9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6 (0 0 4— 04— 3 00— 7 9 2 1 )o 0 4 0
一
、
引言
上证指数 ,其时间序列 为序列 x 。数据 时段 是 20 0 5年 1 1
月1 8日到 20 0 7年 1 2月 2 8日。主要 运用 E i ve w软件对 基 金序列 进 行 分 析 ,并 且 采 用 非 结 构 模 型 向量 自 回归 模
基金 的市价高 于净值时称为溢价交 易 ,当基金市价低
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实证研究

() 3随着时间的推移 ,基金交易价格逐渐趋 向于基金的
资产净值 ,19 年 5月开始出现折价交易现象。大盘封闭式 99 基金 中第一个出现折价现象的是裕阳基金。我国封 闭式基金 从溢价到折价 的转化过程相对较短 ,从基金上市初期的溢价
到 折 价 ,不 同的 基 金 经 历的 时 间 长 度差 距 也 很 大 。本 文研 究
基 金持 有 人 结 构 的 失衡
持有 人结构的 机构化导 致封 闭式 基金折价 现象产生 , 20 年开始的以保险公司购买封 闭式基金为主要特征的机构 00
度都大于 美国等西方成熟市场。总的来说 ,我 国封闭式 基
C £ A ND M A N A G EM £N
20 0 8年 ・第 5期
关 键 词 :封 闭 式 基金 折 价 实证
嗣 封 一 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概 述
、
金的折价现象具 有以下阶段性的特征 : ()我国封 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受证券市场整体走势的 1 影响较大 ,各基金上市的时间不同,上市时的大盘走势不尽 相同 ,封 闭式基金的溢价幅度也相差较大。平均来看,我国 沪深两市封闭式基金上市第一周末的溢价为 2 %左右 , 1 其中 沪市为 2 %左右 ,深市为 2 %左右 。 3 0 () 98 , 2 19 年 封闭式基金首次发行上市时 , 由于广大投资 者对封闭式基金的市场定价认识不足 , 一段时间内封闭式基 金成为二级别市场追捧和炒作的对象 , 普遍 呈溢价交易现象。
证券投 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 式 。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以赎回及规模是否固定,证券投资 基金 町以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封 闭式基金是指 基 金规模在发行前 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合同期限 内,基金
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原因浅析

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原因浅析论文报告: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原因浅析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封闭式基金出现折价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就封闭式基金高折价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其成因,提出相应对策。
二、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基本概念封闭式基金是指募集资金后设定确定的期限固定类基金。
在期限内无法实现赎回,也不提供二级市场买卖。
与之相对的是,开放式基金是指在设定的最低限额后可以随时申购与赎回的基金。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是根据投资组合的净值确定的,但该价格与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折价或溢价。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指该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的情况。
封闭式基金的溢价指该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高于其净值的情况。
三、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原因分析(一)资本市场不成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是导致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目前封闭式基金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只能在基金期满之后进行赎回。
因此,在投资人需要资金退出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交易的缺失使得投资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迅速出售基金份额,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折价情况。
(二)基金公司运营管理不善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方面可能是引起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基金公司在投资组合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或者经验不足,其对于预期收益的判断不准确或者投资组合的资产出现损失,都可能导致基金的净值下跌,进而导致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下跌,从而出现折价的现象。
(三)市场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封闭式基金还面临着市场资金流动性问题。
因为封闭式基金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只能在基金期满后进行赎回。
证券市场的波动和基金公司的操作风险可能导致投资人无法在基金期满前变现。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投资人不愿意购买封闭式基金,加剧了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
(四)投资者对基金不理解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是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投资期限固定等,加之我国资本市场的封闭式基金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投资者对于封闭式基金的了解不足。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封闭式基金是一种持有期限一定的基金,其份额在发行后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随时赎回,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转让或者到期赎回。
近年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封闭式基金在我国基金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封闭式基金存在的折价问题给投资者带来很大困扰。
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其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中经常出现,而折价幅度较大,投资者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
该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封闭式基金流动性差、信息不对称、市场恐慌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因此,对于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可以为改善封闭式基金市场提供经验和参考。
其次,研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信息,使他们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最后,研究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封闭式基金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1. 折价的原因分析:主要是针对流动性差、信息不对称、市场恐慌等因素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2. 折价的影响分析:主要是对折价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对封闭式基金公司的影响以及对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3. 折价问题解决措施:主要是从提升封闭式基金流动性、加强信息披露、理性投资等方面提出解决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建议。
4. 封闭式基金新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国外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模式进行梳理,探索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新发展模式。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探索,并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问题研究

—
1O — l
维普资讯
基 金折价 率与 净值 的相关分 析 结果 如表 2 。
裹2
裕元
08 7
裕阳
天元
.
同盛
普惠
04 ‘ 2
开 元
08’’
普丰
0 7】 一
.
景阳
06 8‘
安顺
.
安信
汉兴
09 一 3
.
04 . 9— 0 9 ‘ 0 9 4‘ 7‘
09 3‘‘ 0 6 8’
景博
同益
兴和
兴华
裕隆
泰 和
景宏
061 —
.
汉盛
0 8‘‘
.
金 泰
08 5‘
金 鑫
景福
.
09 .4— 05 ‘ 09 .6 3
03 I9— 09 4‘‘ 0 6 7’
一
、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内在原因
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这一国际上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也得到 了验证,我国的封闭式证券
投 资基 金 由最初 的溢价逐 渐 走向折价 , 而且 折价的 幅度 在 不断 地发生 着变 化。通常 把 折价 归
因于基金的未实现资本增值的税务负担、管理费用及交易成本,业绩、资产的流动性障碍及 存在金融噪声等方面。但笔者认为,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根本原因,应从封 闭式基金所具有 的内在特质上来分析井作解释,外在因素只能解释折价的波动特缸。 ( )封闭式基金权益不对等: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一旦以发行价购人基金,便不能再卖回 1
囊1
格元
裕 阳
天元
同盛
.
普惠
.
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分期对比实证分析

分 期对 比 实证 分析
陈 妞
【 文章 摘要 】 封 闭 式基 金折 价 长期 以 来一 直 是 金 融领 域 中的 一 个难 解 之 谜 , 时 至今 日仍 没有令人信服 的理论能够对其进行 充分 的解释。 本文结合我 国股票市场牛市、 熊 市的实际情况,对我 国封 闭式基金折价 现 象进 行 了研 究。 【 关键 词 】 封 闭式 基 金 ;如 F:
, =
一
1 19 6 4 0 8 13 3E 05 GM
1 21 725 H 6F
1 37 COS1. 0 6 8 ’ .一0 6 62 24 2RET, ,
一
00 8 9 DI ; 64 8 7 V. 】 6 9 5 bL 3 12 V 42 6  ̄+【9 17 T TV _
_
彭 爱武
长沙理工大学 4 0 O 7 1 6
偏 度也 不 大。
一
0 5 1 Tg L 71 01 = V T 0 0 1 DX 05 8 I
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封 闭式基金价格 低 下净 资 产 的现 象 ,在 世 界范 围 内普 遍 存 在, 迄今一直是金融领域 的一个难解之谜。 尽管两方学 界对这 一现 象的成 因提 出 了多种 观点 和理论 , 由于现 实经济 的 复杂性 及各 但 国经济 的特 殊性 , 目前 也没有 一 个真 正意 义 上 的统 一 解释 。 本文针 对这 一 问题 展开 实证 研 究
()峰度系数表示序列分布相对于正态 5 分布的凸起或平坦程度。1 只样本封闭式 9 金的峰度指标均为正值, 表示基金折价率的分 布具有尖峰 (po ut )的特征。 1 tk ri e c ( 二)折价指数的时间序列特征 首先我们构造了从20 00年 3 1 月 0日 20 年 1 2 07 0月 6日的基 金折价 指数 。从时 间 序列 走势直 观观 察 , 金折 价水 平可 能 与以 基 下 因素有 关 : 1 、上市时间。为了进一步弄清基金折 价与上市时间长短得关系, 本实证构造了基 金时 间调 整折 价 指数 。 我们 可 以发现新 基金 刚上市 时溢 价 比较大 , 上市 头几周 溢价 高达 1%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溢价变小,逐 0 渐出现折价。 但后来折价又逐渐减少并趋于 稳 定 ,使 得 整个 指数 围绕 一 个固 定值 波动 。 2 、分红 预期 。每 年 4 份左 右基 金折 月 价明显减少,这很可能与基金分红预期有 关。困为基金分红一般集中在每年 4 月份左 右,4 月份之前的几个月内投资者一般对基 金分红都有较高的预期 , 这时基金折价降低 也 是 合理 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6《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上旬刊)总第487期封闭式基金作为股市中的一个主要的金融工具,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深沪两市上市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共有54只,其中沪市25只,深市29只,总规模为817亿元。
当前,我国封闭式基金交易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折价交易程度相当严重。
虽然,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普遍性,但其折价程度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封闭式基金的买卖是通过公开市场进行的,其运作与股票交易相类似,因此单位基金券的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基金的净资产价值,基金成交价格就有可能高于或低于基金净资产价值,即出现溢价(premium,又称升水)或折价(discount,又称贴水)。
一般,为便于对比和准确反映溢价或折价幅度,常用溢(折)价率来表示: (1)其中:Rdp表示溢价或折价的比率,当为正值时,是溢价率,为负值时,是折价率;P表示基金的市场价格;N表示基金的净资产价值(Net Assets Value,简写为NAV),净资产价值被定义为封闭式基金在投资的证券组合中的每股市场价值。
封闭式基金成立后,即可按预定目标投入运营。
由于成立后,资金不进出基金,资金利用率相对较高。
在有效市场的假设前提下,基金的收益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不同的基金其收益率的不同主要在于不同的风险偏好,即基金在较高风险下获得较高的收益,在较低的风险下获得较低的收益。
也就是说,封闭式基金的内在价值应当等于基金的资产净值。
但是,实证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通常不是按照净值进行交易,从而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挑战。
Zweig(1973)提出,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交易的价格往往低于其净值,虽然有时基金份额同资产净值相比是溢价交易,但实际上市场折价10%~20%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困惑”。
在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中,常常存在着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
其后,Lee、Shleifer和Thaler(简称LST,1991)又将该现象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现象不符合有效市场的假设;第二,折价水平的时变性,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第三,尽管封闭式基金存在着折价交易,但是基金的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仍然是溢价交易的;第四,如果封闭转开放或者进行清算,折价幅度会大幅减小。
即封闭式基金在初始发行时,都是以溢价方式发行,在上市交易两个月左右,其溢价都会下降,出现折价交易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伸,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程度会越来越深,当封闭式基金宣布转型为开放式基金或清盘时,折价大幅减少,当转型或清盘实际发生时,折价完全消失。
一、我国封闭式基金基本情况分析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是先由封闭式基金开始,逐渐引入开放式基金等其他形式的基金,向多元化靠近,直到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才宣告成立,在此之前,我国的投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
目前,深沪两市上市交易的54只封闭式基金中,大盘基金与中小盘基金各占一半比例。
其中,五亿规模的小盘基金居多,占到39%(见图1)。
图1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规模及构成从基金的到期情况来看,自今年开始,将陆续有封闭式基金到期,其中,2007年与2014年是两个到期高峰,将有33只封闭式基金到期。
从到期基金的总规模来看,封闭式基金也将会在这两年面临着大规模的清盘或其他选择,尤其在2014年,到期份额将达到370亿元(见图2)。
图2 封闭式基金到期数量及规模到今年七月初,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状况非常严重,有半数以上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都达到40%以上,最高的已经达到48.55%。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是普遍现象,各国的封闭式基金均存在折价交易的情况,也可以说是这种金融品种所衍生的必然现象。
但其他国家尤其是国外成熟市场的折价率要大大低于我们国家,以美国为例,目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只有5%左右,其他国家这个数据一般在10%~20%。
可以看出,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已远远高于国外平均水平,说明基金的价值存在被低估甚至严重低估的可能性,投资价值因此凸现。
从不同基金的折价情况来看,除了今年即将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对比分析研究马 瑞 顺德学院[摘 要]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未来发展是目前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基本情况,在对我国与英美两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封转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交易 封转开397《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上旬刊)总第487期到期的基金兴业以外,中小盘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16.93%,大盘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为43.83%,中小盘基金的折价率要远远低于大盘基金的折价率,因为中小盘基金的到期日都是在2010年之前,而大盘基金的到期日都在2010年之后。
即随着封闭式基金到期日的临近,其折价率在不断地减小(见图3)。
图3 不同规模封闭式基金平均价率二、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对比分析1.国内外封闭式基金品种及投资者结构的比较英、美封闭式基金主要是投资固定收益品种的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占据美国封闭式基金70%的规模,特别是市政债券基金的绝对统治地位,占基金总数的将近一半。
在股票类基金中又以国际股票基金居多,并且超过95%的投资者为平均收入较高、持有时间较长的个人。
而我国的情况是,所有封闭式基金均以国内股票投资为主,20%左右的份额被保险公司所持有,加上其他机构投资者,估计机构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持有比例可能会超过50%。
正因为基金品种和投资者结构之间的重大差异,以及相关税收制度的不同,所以对折价现象解释的原因也很不一样。
英、美封闭式基金折价主要是由基金资产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国家偏见(home biase)和征税等原因造成的。
我国则更多的可用保险公司占投资主体所造成的市场流动性不足来解释。
2.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水平的比较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是基金价格和基金净值的差值与基金净值之比。
美国实证研究表明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一般在发行之初有10%左右的溢价,发行后大约120天左右的时间,溢价逐渐消失并出现10%左右的折价,其后,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将一直维持在折价状态。
从美国和英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史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国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程度最高也接近50%(见图4与图5)。
后来随着股票市场的转暖,以及政府采取了多项鼓励措施,如对封闭式基金实施税收优惠、允许封闭式基金采用更灵活的资本结构,以及鼓励封闭式基金引入新的投资目标等。
由此吸引了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热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逐步下降。
美国封闭式基金在1965年~1985年之间的平均折价率为10%~20%,1980年~1998年为0%~20%,英国在1990年底为10%左右,而2001年底全球的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水平为10.9%。
图4 英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图5 美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情况(资料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20051201/n240843597.shtml)相比较英美两国,我国封闭式基金也存在类似情况。
在封闭式基金推出之初,存在较大幅度的溢价,随着基金发行数量的增加,溢价幅度逐步回落。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在98年以前一直存在较大的溢价,从1999年底开始出现基金折价现象。
并且连年创下基金折价新低。
截止今年6月底,54只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为38.05%,其中3年内到期的短期基金整体折价率微幅上升至17.30%,而剩余期限3年以上的长期基金折价率为43.46%。
目前,共有22只封闭式基金折价超过40%,折价在20%~40%之间的基金共10只,而折价在20%以下的基金仍旧为22只。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剩余期限结构仍然稳定,折价率在40%以上的多为剩余期限7年以上的长期基金,折价率在20%~40%之间的多为5年以下的基金,部分2年内到期的短期基金折价率又回升至20%以上;而折价率在20%以下的则大部分是2年内到期的短期基金。
基金同盛以48.14%的折价率继续成为贴水交易最为严重的封闭式基金,基金通乾、景福、普丰等折价率也超过47%。
基金兴业已经停牌,但由于累计净值的持续增长,其周折价率仍然不断上升。
可以看出,我国的基金折价率水平相对偏高,持续性比较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大众投资者有着明显的特性,噪音交易者的存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市场上其他投资者记忆信息的羊群行为,从而引发整体性的价格扭曲。
可以看出,我国封闭式基金表现出极强的联动性特征,交易趋势更多的是体现时间阶段的整体规律,而相对缺乏如国外基金所表现的发行、交易、清算三个期间的溢价、折价、价格回归的个性特征。
三、国外封闭式基金发展的启示1.封闭式基金的发展之路封闭式基金的解决方案理论上无外乎两种。
其一是基金到期清盘,其二是到期转成开放式,不同的方案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封闭式基金到期清盘不仅意味着管理费的减少,还会对股票市场造成不好的预期,即使某些封闭式基金到期清盘,考虑到清算损失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到期仍然存在折价,但这种折价程度是非常小的,因此价格也要向价值回归。
到期封转开,避免了集中赎回和套利资金对市场的冲击,封闭式基金到期后,将通过交易所系统转换为开放式基金,自然延续。
持有人如果想赎回资金,可以按照净值赎回;如果希望继续持有,也可一直持有开放式基金,如此,市场的稳定和基金的平稳过渡双双实现。
通过“封转开”转换为其它形式(转为LOF、ETF、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等)而继续存在的方案则有较大的可能性。
2.国外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未来发展之路尚不明朗,但对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的众说纷纭,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或者封闭式基金清算后,其折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投资者而言,是否可享有地部分超额收益,对此,我们可以从美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情况来398《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上旬刊)总第487期期权交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颇具特色的合同交易,其最基本用途是为了转移利率和汇率变动风险,最大特点是在保留从有利价格变动中获取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防止了不利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更大损失。
一、期权定价理论产生的背景早在1973年以前,期权交易就在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中出现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但由于期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衍生工具,如何确定其价值是许多交易参与者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
1973年,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价格决定公式发表,马上被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采用。
这一理论指出,在衡量期权价值时,无须考虑风险酬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