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藏压裂改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6

合集下载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2013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2013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2013
一、国内外情况 (2)
1、国内情况 (2)
2、国外情况 (2)
3、施工难点 (2)
二、未来页岩气开采模式蓝景展望 (3)
1、距离经济效益为时不远 (4)
2、规模开发有待技术完善和成熟 (4)
3、页岩气开采,地表、地下影响不一 (5)
4、规模化开采有望带来设备需求大空间 (6)
三、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8)
1、杰瑞股份 (8)
2、吉艾科技 (8)
3、常宝股份 (9)
四、行业风险 (10)
一、国内外情况
1、国内情况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1012m3,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蕴含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

2、国外情况
全球对页岩气的开发并不普遍,仅美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美国2009 年页岩气产量达到了878*108m3,占到了天然气年产量的14%左右,超过2009 年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年产量
(874.5*108m3)。

3、施工难点
第一,底层出露老、可钻性差,机械钻速慢,单只钻头进尺少;
第二,上部地层出水、下部底层井漏,气体钻井收到限制,治漏花费大量时间;第三,井壁失稳导致井下复杂,纵向上空隙、裂缝发育;
第四,国内页岩气藏大延伸水平井固井和增产改造技术尚无先例。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

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

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

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

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

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

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页岩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

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在勘探开发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资源评价方面,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化的资源储量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导致资源评价的不确定性较大。

而在勘探技术方面,我国页岩气勘探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多数勘探项目存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探工作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领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我国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和装备相对滞后,部分技术难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2. 资源勘探精度不高。

当前页岩气的资源评估中,尤其是页岩气的储层特征、储层裂缝网络等方面的勘探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资源勘探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加强勘探技术研究。

3. 勘探投入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工作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页岩气的勘探出现滞后局面,需要提高勘探投入,提升资源勘探的范围和精度。

4.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制度不完备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加强页岩气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页岩气开采和勘探的技术水平,推动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2. 完善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

加强页岩气勘探工程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引进,提高勘探设备和技术水平,降低勘探成本,提高资源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页岩气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页岩气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页岩气的开发现状及展望摘要:世界经济发展对于油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更加吸引人们的眼光。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页岩气的开发现状。

虽然中国的页岩气资源相当丰富,但开发基本上属于起步阶段。

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大,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一套适合我国页岩气储层的钻井开采工艺,同时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页岩气非常规资源储层渗透率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常规油气资源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一些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页岩气等。

世界部分地区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开发技术日趋进步,相信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将成为未来世界油气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页岩气是指那些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

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不仅存在于泥页岩,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地层中。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页岩气资源很丰富,但尚未得到广泛勘探开发,根本原因是致密页岩的渗透率一般很低。

但近几年来,页岩气的开采已经成为全球资源开发的一个热点。

由于页岩气的赋存、运移以及开采机理与普通天然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与普通天然气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国内外页岩气开发利用状况1.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的基本趋势据预测,世界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m3,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原苏联等地区,与常规天然气相当,页岩气的资源潜力甚至还可能明显大于常规天然气。

世界上的页岩气资源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

1821年,第一口页岩气井钻于美国东部步入规模生产,20世纪70年代页岩气勘探开发区扩展到美国中、西部,20世纪90年代,在政策、价格和开发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和目标。

页岩气压裂试气工程技术进展

页岩气压裂试气工程技术进展

页岩气压裂试气工程技术进展发布时间:2022-09-23T08:59:03.73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期第5月作者:张小霞1 王子振2[导读] 页岩气具有开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技术涉及面广的特点。

我国作为全球第三个商业开采页岩气的国家张小霞1 王子振2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陕西省延安市 727500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三厂陕西省延安市 717500摘要:页岩气具有开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技术涉及面广的特点。

我国作为全球第三个商业开采页岩气的国家,在相关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笔者针对页岩气压裂试气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简要论述,希望对促进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页岩气;泵送桥塞;分段压裂;连续油管;试气引言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其中气体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气流的阻力比常规天然气大,绝大部分的井都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进行开采,其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美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其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技术就是水平井技术和压裂技术。

而目前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距离规模开发还有较大距离,当前还未成熟完善的开发技术制约了我国页岩气的发展,因此,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待于未来相应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通过相关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和相应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从而推进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

1 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1.1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在全球,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说明进行页岩气规模开发是工业化成功的关键,2000~2010年的十年间北美地区的页岩气年产量从100×108m3迅速增加到1500×108m3,增长了15倍以上,202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占全美天然气总产量的68.3%,主要来自马塞勒斯、二叠盆地、海恩斯维尔、尤蒂卡和伊格尔福特等区带。

压裂调研报告

压裂调研报告

压裂调研报告压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压裂技术作为非常规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开采非常规能源资源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压裂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非常规气田开发工作。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料,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压裂技术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压裂技术的定义与基本原理: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进入油气藏使岩石破裂,从而增加油气流动性的方法。

压裂作业主要包括注入液体、施加压力和减压卸载三个阶段。

2.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压裂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气田的开发热潮,压裂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3. 压裂技术的分类: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压裂技术可以分为液压压裂、气压压裂、弹性波压裂等多种类型。

其中,液压压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4. 压裂液的组成与性能:压裂液是压裂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包括基质液、颗粒物、添加剂等。

合适的压裂液组成可以有效地提高压裂效果。

5. 压裂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压裂技术在提高油气产能、增加开采效率、延长油田生命周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高成本、环境影响等问题。

6. 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非常规气田的开发进一步深入,压裂技术将向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兴技术如微观压裂、水力突破等也将成为压裂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压裂技术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裂技术是开采非常规能源资源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油气产量和增加开采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而成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液压压裂技术。

3. 压裂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成本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压裂装备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压裂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近几年,压裂装备的功率越来越大,压力和排量也越来越高,这对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油价持续走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油田采出量及开采成本上升问题日益突出,且矛盾尖锐,压裂效果不好造成设备闲置,压裂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故障时会对作业环境产生污染、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在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压裂装备制造技术和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压裂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到各种的约束条件,高精尖复合材料被大量使用在高端精密加工领域中而代替原有装备来完成复杂零件的加工,这就使得我国迫切需要研究压裂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文章对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压裂装备;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一、引言压裂装备最早是从美国发展的,1947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水里压裂实验,经过压裂装备的不断改良与发展,水力压裂成为了提高油气井采收率的重要措施。

裂压的核心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随着生产发展对压裂装置的要求,需要的压裂液量大、压力高,压裂设备连续作业长。

随着压裂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压裂装备不断的更新发展,压裂装备主要包括压裂泵注设备、混砂设备、压裂料存储设备和压裂管汇等。

在进行压裂施工的时候,压裂液支撑剂等材料会按照一定的配比比例均匀的进行搅拌,然后再由往复式泵注入设备加压,经压裂管汇、井口进入井筒。

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由于压裂装备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生产和使用规模相对单一,所以在装备设计、制造以及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内生产使用规模较小,压裂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对压裂装备制造方面研究较少,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逐渐提升,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注重产品性能优化与新工艺开发以达到节能环保目的以及在压裂装备生产过程中对压裂技术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竞争力[1]。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0前言页岩气(Shale Gas)是指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生成并富集在其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以游离、吸附以及溶解状态存在其中,吸附作用是页岩气存在的重要机理之一。

它与常规天然气藏最显著的区别是:它是一个自给的系统,页岩既是气源岩,又是储层和封盖层[1]。

页岩气在全球分布广泛,据统计,页岩气资源量约456万亿立方米,约占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规模开发的两个主要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五大盆地以及加拿大西南部地区。

而美国是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评价系统。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页岩气相关的资源情况、技术开发应用、理论研究、评价测试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1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1.1全球页岩气潜力按2007年美国《石油杂志》的数据,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万亿立方米,超过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36.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如图1)[2]。

2011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世界页岩气资源初步评价报告”,根据Advanced Resourse国际有限公司负责完成的美国以外32个国家的页岩气资源评价以及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总量为187.6万亿立方米。

图1 页岩气全球资源分布情况(1)美国是最早进行页岩气研究与开采的国家,美国是目前探明页岩气资源最多的国家,现已探明近30个页岩气盆地,其中7个高产盆地的页岩气资源量为80.84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18.38万亿立方米[3]。

(2)加拿大紧随美国之后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勘探和开发试验。

加拿大的页岩气资源同样很丰富,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GSUG)初步估计,加拿大页岩气地质储量超过40.7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British Colum-bia 、Alberta 和Saskatchewan 地区,东南部Quebec 、Ontario 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压裂液的选择
随着页岩脆性的增加,裂缝形态变得更加复杂,在高脆性 页岩气层中,支撑剂会像楔子那样形成高导流能力的网状裂缝, 而随着地层塑性的增加,形成的裂缝形状则类似于传统的两翼 裂缝。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塑性页岩(低弹性模量、高泊松 比)压裂裂缝形状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3)“体积压裂 “(SRV)的应用
“压裂体积“(SRV)与产量及压力分布关系(Barnett)
SRV与水平井产量的关系
1年、15年后SRV裂缝网络模拟压力分布
B arnett页岩100万gal清水压裂
产生的压裂体积(SRV): 裂缝半长Xf=1750ft 区域宽度Fw=785ft 压裂高度h=400ft The SRV=64100万ft3
Xf=44(bbl)1/3 压裂面积=Xf(FW)(π)/2
FW= Xf/2
压裂体积=4/3 (FW/2)h/2(Xf)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2)岩石组成与化学特性的应用
压裂设计需要对岩心进行相关岩石化学方面实验
测试,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取得页岩储层矿物组成、
酸溶解度、页岩气藏流体敏感性、总有机碳及油母岩
类型。如果储层对压裂流体敏感性较强,则需要更进 一步测试,以减少流体与地层的不配伍性而造成的伤 害。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美国页岩气盆地分布图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Barnett与 Marcellus页岩气产量分别是美国第二大和第十三大气源 美国页岩气预计储量为2000万亿立方尺(56.6万亿立方米) 新钻的页岩气井产量为25百万方英尺(7.08×104m3/day)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美国页岩气开发现状
美国2000-2008年天然气与页岩气产量对比表
年份 页岩气产量(108m3) 天然气产量(108m3) 页岩气产量/天然气产量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12 126 149 174 186 196 204 400 500
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页岩气藏开发完井方式 页岩气藏压裂施工工艺
1、页岩气藏特点
页岩气是以吸附和游离 状态于泥岩和页岩地层 中的天然气聚集体,成 份以甲烷为主。
页岩气是从页岩油母中 产生,页岩的典型渗透 率为0.01-0.000001md, 须压裂改造才能投产 总的产能和潜在有机碳 含量直接相关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2)岩石组成与化学特性分析的应用
即使在Barnett页岩气藏其 矿物组成也是不一样的,图中 显示了四种岩性地层: 石英、粘土无碳酸盐类型-井2 碳酸盐为主含少量石英和粘土井3 石英为主含少量碳酸盐和粘土井4 石英、粘土为主含量变化的碳 酸盐-井5 Barrnet四口井三元矿物组成图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页岩气藏开发关键储层8要素(据斯伦贝谢、shelton harding、 )
页岩气开发与地质选区技术较为特殊、复杂,需考虑有机质含量、 演化程度、埋藏深度、单层厚度、硅质含量和储层物性等参数指标,这 些指标大部分需要从实验中得到,其核心是储层分析和含气性分析。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化学相关因素
岩石矿物组成 水敏 能否酸化 支撑剂返排 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关联性
压裂液的选择 水基压裂液盐度 酸蚀程度 气体产量 裂缝导流能力
确定的方法
X光衍射(XRD) 毛管吸收时间测试(CST) 酸溶解度测试(AST) 现场测试 流动测试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压裂液 类型
— 滑溜水 — 滑溜水
支撑剂 尺寸
— 30/50 — 30/50
支撑剂 类型
— Sand — Sand
是否 压裂
否 是 否 是
E
F G
18
22 45
85
40 350
6350
6040 5600

是 否
0
0 0.038

— 滑溜水

— 30/50

— Sand

否 是
根据对测井曲线的岩石力学特性分析,在压裂设计中确定压裂层位,压裂液 类型,支撑剂类型及支撑及尺寸等参数。
美国页岩气开发现状
600
页岩气产量(亿立方米)
页岩气产 量大幅度 上升
500 400 300 200 100 0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美国页岩气历年产量
•支撑剂的选择 基于裂缝闭合应 力的支撑剂的选 择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清水压裂支撑剂输送方式
清水压裂支撑剂的输送并非仅与悬浮时间有关,当早期进入的支撑剂在裂缝底部 沉积后会形成一个砂层面,后期进入裂缝的砂子会沿着这个层面向前输送,因此, 即使粒度、密度较大的砂子也可以在裂缝中传递到较远距离。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每一种页岩气藏都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并非都是Barnett页岩的“克 隆”,在实际储层改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种页岩气藏的岩石 物理与化学特性,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压裂施工。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3)“体积压裂 “(SRV)的应用
页岩储层极低的渗透率决定了其一般采取缝网压裂技术,这就涉及到“压裂体 积”的概念,它可定义为裂缝网所能沟通区域的整体储层体积。
2007
2008 2009
7000
9000 13000
钻探1500口井水平井
完成5000口水平井完井,环境保护,水循环利用,重复压裂测试 保产量,低成本运作,提高效率
2、国外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加拿大页岩气藏开发
早期采用直井开发,产量9-18桶/天 目前大多采用水平井开发,产量400-600桶/天
完成情况
完成 完成
年 份 2010
3
4
国内页岩气藏改造技术现状 页岩气藏压裂改造发展趋势研 究
各项内容完善提高、总结
完成
完成
提出符合中国页岩气藏特点的压裂改造 配套技术,并分析其可行性。
达到各项技术指标及资料归档质量、数 量要求。
5
完成
汇报内容
一、国外页岩气藏压裂改造关键技术进展
页岩气藏特点 页岩气藏开发现状
年份
1970 1981 1984 1985 1988 1991 1995 1998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累积井数
5 6 17 49 62 76 200 300 450 750 1700 2600 3500 4500 5500
说明
钻探5口井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 XL 凝胶,3ppg砂比,氮气助排 XL 凝胶,第一口为1500英寸裂缝半长,1mm粒径砂 Denton 公司开发 钻探第一口水平测试井 2 口水平井,降低了水平井压裂液中凝胶含量 第一次应用清水压裂,500000gal液体,200000磅砂 上部页岩重复压裂,并第一次应用测斜仪裂缝检测技术 增加压裂体积1-2MMgal,支撑剂用量500000磅,首次应用微地震检测 200 口井重复压裂 85口水平井,117口大斜度定向井,719口直井 钻探150口水平井,2-4级水平井压裂 新钻600口井水平井,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钻井周期 钻探1000口井水平井,探索多级清水压裂所需大量水的循环利用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酸溶解度和毛管吸收时间及X光衍射方法的联合应用,对 于Barnett页岩压裂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对于石英-粘土类岩性地层,这种地层无酸敏、中等水敏, 使用酸液降破压而不会造成储层损害。虽然CST测试表明中 等水敏,但这种作用可以被储层高脆性而形成的网状裂缝 克服。对这种特性的储层一般应用较大规模的清水压裂, 并可以加入小量低浓度支撑剂。对这种储层,还可以应用 弱酸加表面活性剂的压裂液处理,而不会造成储层伤害。 第二类岩性地层显示了一个高的酸溶解度,在高碳酸盐 含量地层,可以使用酸化压裂工艺,但在碳酸盐含量较低 地层酸化,在近井筒附近产生的颗粒可能会堵塞孔眼,污 染地层。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通过测井曲线分析的页岩矿物组成,页岩脆性,闭合应力,上下隔 层,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将Barrnet某页岩气井分为 A-G层,为压裂设计提供参考。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层位 A B C D 脆度 % 15.3 56 18 59 厚度ft 400 82 103 91 闭合应力psi 6134 4650 6261 5150 是否遮挡 层 是 否 是 否 裂缝宽度 in At 100bbl/min 0 0.038 0 0.038 Recommendation
页岩气在全球分布广泛,资源量约456万 ×108m3,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的总和。 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使得页 岩气田开发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甚至更长。 页岩气开采难度较大,美国和加拿大是仅有的 两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
2009年全球页岩气产量超过800亿立方米。
脆性页岩(高弹性模量、低泊松 比)压裂裂缝形状
塑性较强的页岩层一般具有低“可压裂能力”(fracability),而脆性页岩 则具有较强的“可压裂能力”,进而较易形成页岩气藏开发需要的网状裂缝, 显著增加“压裂体积”(Stimulated resevoir volume)
3、页岩气藏压裂设计研究
(1)岩石力学特性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