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第一单元 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125×6,表示:6个125相加是多少,还表示125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125,表示:6的125是多少。

72×125,表示:72的125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1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 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 (b ≠0).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 ×6,表示:6个512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 ,表示:6的512 是多少。

27 ×512 ,表示:27 的512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如:小湖村去年水稻的亩产量是750千克,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是800千克,增产几分之几?题目中的“增产”是多的意思,那么谁比谁多,应该是“多比少多”,“多”的是指800千克,“少”的是指750千克,即800千克比750千克多几分之几,结合应用题的表达方式,可以补充为“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比去年水稻的亩产量多几分之几?”(5)“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空间与几何、统计等内容。

一、数的认识1.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及基本概念,包括百分数、小数的换算与比较。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如通分、约分等。

二、数的运算1. 整数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等。

2. 分数四则运算,包括分数乘除法及运算顺序。

三、空间与几何1. 图形的基本认识,如点、线、面等。

2. 平面图形的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基本性质和面积计算。

3. 立体图形的认识,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的基本性质和体积计算。

四、统计1.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计算及其应用。

五、综合应用1. 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如比例尺的应用等。

2.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等。

具体来说,本册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包括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乘方的基础运算和运算顺序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题目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实际问题与数学建模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实际问题与数学建模的结合。

例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利用比例、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七、几何图形的变换本册还将涉及几何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等。

学生将学习这些基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八、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如:对数学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笔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笔记

一、整除和余数1. 整除的概念整数a除以整数b(b≠0),当结果为整数时,称a能整除b,记作b|a。

2. 余数的概念整数a除以整数b(b≠0),所得到的未被整除的部分叫做余数,记作a mod b。

17÷5=3(余2),则5|17,17 mod 5=2。

二、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1.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两个以上整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记作a和b的最小公倍数=lcm(a,b)。

2. 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两个以上整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数叫做这些整数的最大公约数,记作a和b的最大公约数=gcd(a,b)。

三、分数1. 分数的概念形如a/b(b≠0)的数叫做分数,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分子相等,分母越小,分数越大;(2)分母相等,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四、质数和合数1. 质数的概念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2. 合数的概念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五、数字的读法1. 十进位和百进位的读法十进位以上的数字读法遵循“顺读”和“倒读”的规则,例如23读作“二十三”,32读作“三十二”。

2. 小数点后数字的读法小数点后的数字读法遵循“分”的规则,例如0.32读作“三十二分”。

六、加法和减法1. 加法的概念两个数进行相加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法运算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减法的概念两个数进行相减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逆运算。

七、乘法和除法1. 乘法的概念两个数进行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法,乘法运算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

2. 除法的概念两个数进行相除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

八、计算顺序1. 加减乘除的顺序在进行多种运算时,应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也可以通过加括号改变计算的顺序。

九、数学应用题1.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包括问题分析、列式、算式、检验等环节,解决数学应用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整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整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整理汇总一、数字与计算1. 数的分类- 自然数:1、2、3、4、...- 整数:...、-3、-2、-1、0、1、2、3、...- 分数:两个整数的比,如1/2、2/3等- 小数:带有小数点的数,如0.5、3.14等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用"+"表示,求两个数的和- 减法:用"-"表示,求两个数的差3. 乘法与除法- 乘法:用"×"表示,求两个数的积- 除法:用"÷"表示,求两个数的商4. 概念与公式- 数字的位数:一个数使用的十进制数的个数- 十进制数:由0至9这10个数字组成的数- 进位和退位:个位数满10向高一位进位,高位数满10向低一位退位- 数根:将一个数的各个数字相加,直到得到个位数为止,所得数即为数根二、图形与空间1. 图形的分类- 点:没有长度、宽度、高度,只有位置- 线段:由两个端点确定的部分- 直线:无限延伸的线段- 射线:有一个起点,无限延伸的一部分- 角:由两条线共同围成的部分2. 长度与面积- 长度:用来度量线段的大小- 面积:用来度量二维图形的大小3. 概念与公式- 周长:封闭曲线的长度- 面积:二维图形所包围的空间的大小- 相似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可以不同的图形- 对称图形:存在中心轴,两边是相同的三、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问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取样法:对整体数据进行抽样,以代表整体- 摸底法:逐一统计全部数据2. 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统计表: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 条形图:用长短不同的条形表示数据的大小- 折线图: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3. 概念与公式- 数据集:所收集到的全部数据- 平均数: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 频数:某个数出现的次数。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概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概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观点整理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易运算。

比如:8 ×5表示求 5 个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8 的5 倍是多少。

9 9 92、一个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如:8 ×3 表示求8的3是多少。

9 4 9 4(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例: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易,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全部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三)、乘法例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 0 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乘 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和整数的运算次序相同。

速记歌谣:先乘除后加减,有了括号先算里,同级运算从左起,简易方法不忘记。

(五)、整数乘法的互换律、联合律和分派律,关于分数乘法也相同合用。

乘法互换律:乘法联合律:ab = ba(ab)c = a(bc)乘法分派律: (a + b )c = ac + b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 “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 “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 找单位 “1:” 一般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 “比”的后边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 ×几倍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几。

几4、写数目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占”、“是”、“比 ”相当于 “= ”(2)分率前是 “的”:单位 “1的”量 ×分率 =对应量(比较量)(3)分率前是 “多或少 ”:单位 “1”的量 ×(1 分率) =对应量(比较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 7×512,表示:27的51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如:小湖村去年水稻的亩产量是750千克,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是800千克,增产几分之几?题目中的“增产”是多的意思,那么谁比谁多,应该是“多比少多”,“多”的是指800千克,“少”的是指750千克,即800千克比750千克多几分之几,结合应用题的表达方式,可以补充为“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比去年水稻的亩产量多几分之几?”(5)“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香 浸 润, 励 志 成 长!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位置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几 列 几 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一般(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98×5表示求5个98的和是多少? 也表示98的5倍是多少? 5×98 表示求5的98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98×43表示求98的4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一般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 “占”、“是”、“比”的后面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1(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1a ;非零整数a 的倒数为1a ;分数b a 的倒数是a b; 5、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叫做中括号。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三、比和比的应用(一)、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除数不能为0.例如 15 :10 = 15÷10=23(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 路程÷速度=时间。

4、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5、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有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是一个结果,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例如3:2也可以写成32,仍读作“3:2”。

7、 89、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

如: 10 = 15÷10 = 23 = 3∶2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a b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ax bx 和。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三)和比的应用题有关的概念1、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 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 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2、图形求比的常见公式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棱长和÷4 长方形: (长+宽)的和=周长÷23、相遇问题速度和 = 路程÷相遇时间第四单元 圆认识圆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画圆切忌别忘记标圆心0)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画圆给出半径标半径r=?,给出直径标直径d=?)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1。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2d 或r=d÷2 8、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 表示。

2、圆周率实验: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 )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πd d = C ÷π或C=2π r r = C ÷ 2π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 π r(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 +2r 即 5.14 r三、圆的面积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 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