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合集下载

100个安全生产知识

100个安全生产知识

100个安全生产知识1.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2.什么叫事故?答: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3.什么是劳动保护?答: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4。

什么叫把三违?答: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

什么叫四不伤害原则?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什么叫四不放过原则?答: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7.事故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8。

什么叫轻伤?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9。

什么叫重伤?答: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规范、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日。

10.什么叫责任事故?答: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11。

什么叫非责任事故?答: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的事故,或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故。

12.什么叫破坏事故?答: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13.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能否按工伤事故处理?答: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部门的调查,确认系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职工伤亡事故处理.14。

安全生产名词术语

安全生产名词术语

安全生产名词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名词术语:
1. 安全生产: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为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免受危险和事故威胁
而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隐患:指潜伏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或条件。

3. 事故:指突发性的、非计划的事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4. 风险评估: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来识别和评估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失的危险和风险。

5. 安全生产责任制:指明单位及相关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的管理制度。

6. 安全生产检查: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安全
措施的执行和有效性。

7.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有关安全规程、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和
教育。

8. 安全标志:用于提醒和警示人们注意安全事项的标志和标识。

9. 应急预案:预先制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计划,包括紧急撤离、救援和灭火等措施。

1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些术语涵盖了安全生产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管理要点,有助于理解和实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一、安全: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二、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四、安全管理“三个必须”: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五、安全工作“五同时”: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六、安全设施“三同时':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七、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八、安全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九、安全生产'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十、消防安全“三懂三会”: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本岗位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本岗位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警、会扑灭初起火灾。

十一、安全隐患整改“三定”:定资金、定人员、定期限。

十二、安全生产“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十三、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十四、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十五、安全检查“四不两直”方式:就是在安全检查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入现场。

十六、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十七、机动车辆驾驶“十项禁令”:1、严禁无证驾驶。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病车出行。

4、严禁疲劳开车。

5、严禁私开公车。

6、严禁超速行驶。

安全生产词汇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词汇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词汇1、关于安全的成语一、平安无事拼音:píng ān wú shì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把选书的九十几两银子给了他,才买回这个东西来,而今幸得平安无事。

释义: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二、安然无恙拼音:ān rán wú yàng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释义: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坏或人身并无损伤。

三、安然无事拼音:ān rán wú shì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来聒噪,耳根清净,倒也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

”释义:平安;安安稳稳地。

泛指事物未遭损坏或人身并无损伤。

四、避凶趋吉拼音:bì xiōng qū jí出处:宋:王观国《学林·诗卜》:“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释义: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或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五、转危为安拼音:zhuǎn wēi wéi ān出处:宋杨万里《上寿皇论东宫参决书》:“陛下及太子父子之亲,可以无纤芥之疑矣。

古人所谓转败为功,转危为安於此在矣。

”释义:由危险转为平安。

指逢凶化吉。

2、安全词语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严是爱,松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

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锻炼,美满的家庭离不开安全。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与其为安抚死者花钱,不如为保护生者投资。

为安全投资是最大的福利。

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1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1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术语解释【12350】是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领域的举报投诉工作,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各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行为,经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核配“12350”作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号码。

【两档】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一人一档;职业卫生健康监护一人一档。

【三合一】“三合一”建筑是“多和一”建筑的典型之一,其定义及类型是: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现象都称为“三合一”现象,所有集生产(经营)、储存、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称为“三合一”建筑。

其主要有以下类型:1、在厂房、库房等工业建筑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型企业。

2、在民用建筑内设置车间、仓库,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一些个体企业和家庭式作坊。

3、民用建筑集店铺、仓库、住宿为一体,这种主要存在于个体工商户。

【多合一】“多合一”建筑具体是指水平分隔上设有住宿和其他任意功能用房在一个建筑物内的情况,如:一层生产,二层以上为住宿;一层生产、二层仓库,三层以上为住宿;一层点心店、小超市,二层生产仓库,三层住宿;一层住宿,二层以上生产仓库等情况的建筑物。

【三品】指的是:易爆品、易燃品、危险化学品。

【三同时】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三超】超人员、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三个必须】“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安全活动“三落实”】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

【安全管理坚持的“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从业人员负责、向自己负责。

【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4、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依法监管;坚持源头防范;坚持系统治理。

5、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齐抓共管”是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安监部门综合况全覆监管、其他行业部门直接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失职追责",是指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力,依法依纪予以问责,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

6、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7、四管四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

8、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一是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安全常用名词

安全常用名词

安全基础知识学习材料编制:安监科安全生产常用名词解释安全:安全是指没有物的损失或人员没有受到伤害的状态或条件。

安全生产三要素:人、物、环境。

安全管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就是安全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四不放过的内容: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4、未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不放过;三不伤害的主要内容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方法和工作习惯,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的行为。

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后果:害自己、害他人、害家庭、害企业、害国家。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两票”:工作票、操作票。

“三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定期实验轮换制。

“两措”: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两层一防”:即在管理层责任和制度实施到位,在执行层权力和义务履行到位,达到全公司、全过程、全员化系统性防范的目的。

安全管理“四化”: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责任法定化。

文明生产“五三制” :三不乱(不乱拆、不乱卸、不乱打);三净(开工现场净、工作现场净、收工现场净);三条线(工具摆放一条线、零部件摆放一条线、材料备品摆放一条线);三不落地(使用工具、量具不落地、拆下零件不落地、油污脏物不落地);三严(严格执行配合协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章、严格执行现场制度)。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安全工作规程。

“三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baidu)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baidu)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4、安全生产责任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6、安全生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7、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监管;坚持源头防范;坚持系统治理。

8、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齐抓共管”是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安监部门综合况全覆监管、其他行业部门直接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失职追责”是指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力,依法依纪予以问责,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

9、安全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4、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监管;坚持源头防范;坚持系统治理。

5、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齐抓共管”是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安监部门综合况全覆监管、其他行业部门直接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失职追责”,是指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力,依法依纪予以问责,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

6、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7、四管四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

8、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一是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三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四是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五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9、隐患治理“五到位”隐患治理五到位是指: 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

10、安全生产“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常说的“三同时”还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和防治污染措施三同时。

1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

1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 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 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 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14、安全管理“四全”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15、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

16、三品易爆品、易燃品、危险化学品。

17、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8、三超超人员、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19、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20、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21、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22、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23、道路交通安全“五不两确保”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不接打手机、不关闭动态监控系统,确保戴好安全带,确保乘客生命安全。

24、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25、安全管理“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 教育培训到位; 安管人员到位; 规章执行到位; 技术技能到位; 防范措施到位; 检查力度到位; 整改处罚到位; 全员意识到位。

26、安全生产月从2002 年开始,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

200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委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2002年6月份开展首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安全生产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延伸。

27、本质安全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和“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者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两个部分。

28、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9、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个方面。

30、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是企业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31、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相违背,相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3、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环境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34、事故等级划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35、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6、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 人以下面价5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7、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 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8、一般事故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9、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0、事故构成四要素人、机、环境、管理。

41、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2、职业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3、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44、安全生产“三化”建设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行业直管专业化。

45、劳动防护用品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源或省城轻事放伤害及职业病的个人防护装备。

46、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7、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八大类设备。

48、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49、施工动火“三不准”没有用火批准单不准动火; 没有防火措施不准动火; 没有指定专人现场监督不准动火。

50、有限空间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5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煤矿及非煤矿矿山: 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52、六条禁令(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2)严禁违返操作规程操作;(3)严禁无票从事危险作业;(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5)严禁违返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操作。

53、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严禁在生产装置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入生产厂区内。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生产厂区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内工作。

(4)严禁穿带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区工作。

(5)严禁用、易挥发性擦洗设备、、工具及地面(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入易燃、易爆及化学。

(8)严禁在油气区内用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9)严禁堵塞及随意挪用或损坏。

(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