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县人民医院关于医改工作的自评报告

县人民医院关于医改工作的自评报告第一篇:县人民医院关于医改工作的自评报告**县人民医院关于医改工作的自评报告根据《**市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和市政府关于建立医改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县人民医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将医改工作自评报告如下:一、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情况**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7月1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
运行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推出的一系列让利于民政策,凸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实行“一消一降一升”政策。
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所有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零利润销售,我院降价的药品842种,其中西药709种,成药133种。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销售药品**元,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药品销售额为**元,2015年1月1日至9月30日药品销售额为**元;另外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一律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降低10%,包括降低CT、核磁的平扫和增强共4项;一升为提升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将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适当提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6:3:1”补偿比例要求,60%通过提升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来调整,目前我院通过价格调整弥补政策性亏损为67.9%;30%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即2013年财政应补贴**元,2014年应补贴2646540.95元,2015年1至9月应补贴**元,共计**元,由于财政补贴未能到位,使30%的差额亏空不能保持平衡调整;最后10%通过改革政策医院自行调整。
二、强化医院管理**县人民医院深化支付方式改革,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医疗机构、医保机构、物价部门参与的付费谈判机制,逐步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制度改革相结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作为服务于大众的主要医疗机构,也面临着不小的变革和压力。
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活动,要求各地的公立医院按照要求,逐一自查,对比总结,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总结了该自查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分析了各地自查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查内容和要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活动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医院管理、医务人员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安全、药品供应管理等6个方面,要求各医院进行详细自查,列出主要问题清单,并提出整改方案。
具体要求包括:1. 内部管理方面,要求医院对于组织机构、运营模式、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掌握收支情况,保证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2. 医院管理方面,要求医院整治虚假广告,有效改善就医体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打造“温馨、安全、便捷”的医疗环境。
3. 医务人员管理方面,要求医院加强医疗服务收入、医疗服务价格等规范管理,严格医务人员行为控制,系统化、规范化开展绩效考评。
4. 医疗服务方面,要求医院推进医疗服务分类诊疗,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推广远程医疗服务以优化医疗服务资源。
5. 医疗质量安全方面,要求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工作标准,优化医疗程序,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更好的医疗事故应急预案。
6. 药品供应管理方面,要求医院加强基于用药、医保目录药品使用的动态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控制药品采购风险。
二、自查结果分析各地进行自查,按照上述要求依次列出问题清单,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自查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存在着诸如“医生照片造假”,“支医不到位”,“医学生实习漠视安全”等种种问题。
其中,医生、药品等资源配置失衡和公立医院内卫生管理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此外,还存在着对于医疗服务收费和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和控制的问题,大部分医院都没有形成成熟的利益协调机制。
医院医药综合 改革自评报告

县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自评报告为了我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推动改革任务的落实,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效果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体改函【2015】259号和省医改办《关于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工作的通知》(赣医改办字【2015】23号)文件精神,对照评价标准认真开展自评,并将工作具体分工做好自查对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显现了惠民利民效果。
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卫体改字【2014】10号)文件,我院主要领导参加了学习培训及到多家试点医疗机构考察,对医改工作开展进行摸底调查和测算,并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推进计划,于2015年7月20日成立了医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医改小组领导及小组办公室职责。
二、2015年10月30日在我院六楼召开了全县医改启动实施会议,听取了*部长、*县长、*局长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及工作部署,各家改革公立医院主要领导做了表态性发言。
三、从2015年11月1日零时开始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实行了零差率销售(除中药饮片),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调整。
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
医院医务工作者对每一位来院的患者或家属都进行了口头交待,凡到医院就诊人员须带好本人医保卡挂号,实行实名制看病,还在电视、健康宣传栏、各科窗口、贴出了告知书,电子屏幕公示医改前后的价格对照。
四、坚持公益性质、落实惠民要求,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工作中,我县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改革原则,把维护公益性质、惠民利民便民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承担了紧急救治、支援了**、**、**、**等几家基层医院。
五、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阳光采购,如高值医用耗材等,争取基药比例达到50%以上,11月30日开始与****医院达成了双向转诊协议,并于12月1日正式实行。
2021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共7篇)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共7篇)第1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关于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年12月1 日我院作为泸州市首家启动医改试点单位,年9月我院作为泸州市首家启动'‘取消以药补医”医改试点单位,迄今为I匕医改工作已5年。
年,我院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为重点,全而推开综合改革,按照《泸州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2号)文件精神,依据区卫计局《泸州市龙马潭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有关标准,进行了逐条自査,在'‘取消以药补医”、'‘分级诊疗”、"提升服务能力”、"病员满意度提升”等方而取得了显箸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医改工作,现将关于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自查从九个方而报告如下一、深化笛理体制改革1、建立科学的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以公益性质和运行绩效为核心,突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公益性服务功能、合理用药、均次费用控制、运行效率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制泄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在绩效分配上向临床一线科室、关键岗位(含职能部门)、重点科室倾斜,制左了岗位工作基量,将服务人次转化为服务工作量计算绩效,未直接将绩效与医务人员的创收挂钩,此举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医徳医风建设。
对绩效分配方案正在进行优化,逐步引入第三方评估,达到提升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每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全院通报,绩效奖发放公开,实行绩效奖发放确认制。
2、健全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院办记录在案,形成医院文件下发执行并上报区卫计局备案,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医院加强了财务会计管理,每月接收区卫计局财务科的督导检査,逐步规范化了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自查自评报告

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自查自评报告
(原创,可修改)
20XX年度
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自查自评报告
基本情况:
一、资源配置机制
(一)现有医疗资源:
(二)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及开设科室。
二、管理体制
(一)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 主要组织架构、职责及其运行情况:
2. 政府办医主体和医院管理者的责权配置,改革后对双方责权的调整情况:改革后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
3. 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县级政府均未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政策性亏损补贴未落实;对医疗机构基础建设、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医院为设施配备承担的债务负担重。
(二)院长聘用。
1. 院长选聘、任命程序:通过公开竞聘、组织选拔。
2. 院长的责、权主要有哪些:
职责: 主持制定、健全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制度; 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 深入科室,了解和检查有关诊断、治疗、护理、院感等情况,定期分析医疗指标完成情况,纠正医疗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主持、指挥全院性的会诊、大型抢救、学术交流、新技术项目开展等医疗技。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度自评报告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度自评报告***县中医医院按照自治区、南宁市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14年我院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根据南宁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年度评估的通知》(南医改办〔2015〕9号)等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现将有关情况评估汇报如下:一、资源配置及功能定位情况:***县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属广西国家级第二批公立县级医改试点医院。
医院占地7242平方米,建筑面积11850平方米,住院床位138张。
我院作为县域内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中医医院,继续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为了确保医改顺利稳步推进,2013年我院院长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竞聘院长,院长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人事管理、医技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自主经营管理权。
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长效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激发单位活力,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院长、副院长每年由县组织部按科级干部进行年度考核,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与奖惩还需不断完善。
三、补偿机制建立情况:(一)破除以药补医情况2013年2月1日零时,我院按照医改要求准时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新收费标准执行到位。
药品零差率销售启动后,医院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取消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按进价销售。
2013年和2014年医院总收入分别为2550万元和2557万元,药品收入分别为886.25万元和648.53万元,取消药品加成医院减少收入分别为132.94万元和97.28万元,自治区和县财政药品零差率补助分别为18.45万元和20.12万元(按6: 4比例补助)。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公立医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体制,我院进行了综合改革自查,特报告如下:一、服务水平提升1. 客户满意度调查:我们通过在门诊、住院、急诊等环节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医生护士队伍建设:加强对医生、护士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
3. 病房环境改善:对病房卫生、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二、管理体制优化1. 经济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经济效益。
2. 人事制度完善: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解决医疗人才流失问题。
3. 制度监督检查:定期对医院各项管理工作开展评估和督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三、医疗质量提升1. 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明确治疗标准,提高医疗效率和疗效。
2. 医疗设备更新:及时更新医疗设备,确保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效果。
3. 医疗质量评估改进: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加强案例讨论、病例审核等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四、科研教学发展1. 学术活动丰富:组织医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学术水平。
2. 科研环境优化: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促进医疗技术创新。
3. 教学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培训机制,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培养医疗后备人才。
五、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1. 风险排查和整改:加强对医疗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应急预案建立: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医院危机管理能力,保障医疗秩序和患者安全。
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人事管理不够科学、医疗设备不够更新、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我们将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自评报告 医疗健康总院

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自评报告***县医疗健康总院2020年4月按照《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的通知》(*医改秘函〔2020〕1号)要求,医疗健康总院认真对照《***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指标细则》进行了自评,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2019年我县被确定为自治区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委、政府按照按照“七不变”“五统一”的原则整合县域内所有的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的***县医疗健康总院,成员单位包括: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所乡镇卫生院、2所农场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7所村卫生室。
二、自评结果收到《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的通知》(*医改秘函〔2020〕1号)后,医疗健康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于4月1召开了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自评安排部署会,对《***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价指标细则》逐条进行了分析解读,对自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于4月1日至4月6日开展了自评,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及现场核实,最终得分900分。
三、工作亮点(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医疗健康总院党的建设,经县卫生健康局党委批准组建***县医疗健康总院党委,拟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5名。
根据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县医疗健康总院章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办公会是总院行政、业务议事决策机构,涉及医院发展、“三重一大”等重要问题,须经总院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同意。
结合医疗健康总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所在单位的专业优势和总院运行实际,对总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不定期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总院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评报告xx县现辖12镇117个村,总人口26万。
20xx年来,在xx、市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xx〕61号),严格按照xx、市安排部署,紧扣医改重点,强化工作力度,积极创新模式,全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下面,就工作开展情况评估汇报如下: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情况我县共有县级公立医院3所,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其中县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差额拨款单位,县妇幼保健院为全额拨款单位。
20xx年全县公立医院编制总数312个,在编人数283人,在岗职工总数740个。
编制床位370张,实际开放床位474张。
20xx年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达到510373人次。
(一)资源配置及功能定位情况:xx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16260.4平方米,建筑面积26319平方米,住院床位234张,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综合医院,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xx县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占地6686.3平方米,建筑面积9245.47平方米,住院床位150张,县中医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中医医院,也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我县三家公立医院院长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竞聘院长,院长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人事管理、医技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自主经营管理权。
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长效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激发单位活力,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院长、副院长每年由县组织部按科级干部进行年度考核,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与奖惩还需不断完善。
(三)补偿机制建立情况:1.破除以药补医情况20xx年9月1日零时,我县按照医改要求准时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新收费标准执行到位。
药品零差率销售启动后,各医院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取消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按进价销售。
20xx年第四季度和20xx年第一季度医院总收入分别为2874.9万元和2781.9万元,药品收入分别为785.4万元和734.5万元,取消药品加成医院减少收入分别为150万元和132元,县财政药品零差率补助分别为0万元。
实行药品零差率以来,各医院通过加强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节约运行成本,严格控制贵重药品、减少辅助药品、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多种措施等,医院药物收入减少177万,药占比由28.12%降至26.65%,以药养医的局面有突破。
(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情况:20xx年9月1日以来我县公立医院按照县物价局有关物价要求提高了护理类、部分手术类价格,下调了大型设备检查价格。
20xx年第四季度和20xx年第一季度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的收入分别为144万元和154万元。
综合看来,要使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达到补偿80%的目标,必须是以为群众提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不能仅降药品收入达到目标,而要主导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提高基层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达到目标办法才是最好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三)政府财政投入情况1.工资部分:县财政每年拨付公立医院定额补助指标228万元,按月拨付,每月19万元。
20xx年退休人员工资732.8万元。
2.取消药品零差价财政拨付:70.13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228万元。
3.20xx年中央和xx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390万元,20xx年中央和xx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390万元。
我县按照文件要求专款专用,目前,用于支付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213.2万元;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32万元;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50万元。
(四)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建立情况医院药品、医用试剂耗材、高值医用耗材统一网采制度已落实。
目前98%药品、98.5%普通医用耗材采购已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执行国家招标价、统一配送,并严格执行备案、应急等药品、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现药品耗材配送基本能确保及时到位,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基药、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基药耗材采购制度、派送制度,以及建立低价药品议价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药得到有效保障。
20xx年,医院网上统一采购药品总金额达4612.63万元,基药采购品种占医院用药总品种57.66%;医用试剂耗材3066万元。
(五)医保支付方式我县在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对各医疗机构均采用按项目付费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医保资金的透支风险,并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有效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六)人事制度情况县级公立医院现有职工764人,其中在编职工285人,在编医务人员216人,聘用333人,返聘6人。
医务人员共有5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1人,执业护士284人,医技人员43人。
全院具有高级职称的13人,中级职称的203人,初级职称的307人。
(七)分配制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均按照质量考核、工资浮动、数量记酬、兼顾公平等原则制定了本院的《绩效分配方案》及《绩效考核方案》。
(八)内部监管情况为了强化监管,提高群众满意度,我县县级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药品采购的监管力度。
一是医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公示药品价格,及时公布药品零差率后的药品降价信息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信息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所购买的药品价格一目了然。
二是通过增加患者费用查询系统,让患者对每天的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一目了然,增加了患者的知情权。
三是制定了各科室药占比指标,与职工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四是力求所有药品耗材采用网采,严禁与医院有业务往来的药品供应商进出临床及业务科室。
(九)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正在努力运作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
20xx年我县公立医院公开招聘了医技人员共38名,确保了公立医院改革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选派17名优秀青年医护人员赴上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安排89余人次到区内外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
请上级专家定期到科室开展带教查房、手术示范、全院培训等,为全院医务人员技术提升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一)改革进展,主要事件1.强化政府主导,落实保障责任县政府高度重视,20xx年7月16日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韩日辉为组长,由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卫计局、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主要领导组成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学习考察组到凭祥市考察学习。
县发改局制定了《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各部门工作任务及职责。
20xx年7月21日县发改局组织财政局、人社局、卫计局、物价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主要领导研究讨论通过了《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偿方案》、《xx县公立医院医药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案》、《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xx县县级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已上报县政府审定。
20xx年11月29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2.改革运行机制待县政府审定下发相关文件后开展人事制度、绩效工资、财政补偿等一系列改革。
3.财政补助20xx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助为228万。
4.基建项目投入20xx年以来我县三家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资金县中医院2304万元,县妇幼保健院734万元。
5.20xx年以来我县三家公立医院退休人员工资增长率为:县人民医院12.5%,县中医院9%,县妇幼保健院10%。
(二)主要精神及改革重点取消药品加成,改革以药补医。
20xx年8月28日由物价局、卫计局、人社局联合下发《xx县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案的通知》龙价〔20xx〕22号,文件规定20xx年9月1日起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调整了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三)改革亮点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调整了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四)困难与问题一是投入压力大。
近年来,我县各项医改和卫生投入虽逐年增加,但由于县财力有限,未能按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给予足额保障,医院只能通过增加业务收入来维持生计和运转,形成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导致公立医院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
二是政府未承担县级医院离退休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部由本医院自行承担。
三是承载力不足。
全县三所公立医院编制床位数370张,实际开放474张,县级公立医院作为群众就诊的主要场所,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四是专业人才缺乏。
我县公立医院发展规模比较迅速,就医环境较以前大为改善,但随着群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现阶段的就医观念趋向于县级医院,加之高级人才流失及招聘人才难,现有人员已不能满足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需要。
五、建议(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力争足额落实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资金,逐步保障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基本待遇,承担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费用,完善财政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政府部门妥善解决好县级公立医院离退休职工工资发放问题,以减轻医院负担。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围绕重点专科建设,引进高、精、尖医疗人才,充实高级人才队伍。
结合县级医院发展需要,着力培养骨干人才,提升现有人才专业技能。
不断探索高级人才留用新途径,完善高级人才享受政府津贴等优惠政策,稳定医疗人才队伍,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