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快速定位中的应用
双腔管的定位---精品管理资料

双腔管的定位方法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胸腔镜及微创手术的出现和推广,双腔支气管插管从最初主要目的是肺隔离,保护健侧肺,发展到如今主要目的是通过单肺通气技术,使术侧肺萎陷,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单肺通气技术(OLV)即保护了健侧肺,又显著的改善开胸条件。
【1】单肺通气的前提是管端对位准确,对双肺能够实行完善的隔离,若管端对位不良或错位,那就有可能引起低氧血症,气道损伤,肺萎陷不良,健侧肺受到患侧分泌物的污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方法作一综述。
一.肺部听诊法. 本方法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到位与否的首要的,必不可少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用听诊法判断DLT位置,受患者胸壁厚薄、呼吸音强弱及听诊者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准确率十分有限.1, 定位标准【2】: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置入为例,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分为3步:(1)证实导管在气管内:①气管套囊充气;②挤压呼吸囊;③听诊双肺均可闻及呼吸音,证明导管在气管内。
(2)证实左侧支气管插管的位置良好:①支气管套囊充气;②挤压呼吸囊,听诊双肺呼吸音均良好时;③钳夹双腔导管的左侧导管,再行听诊:右侧呼吸音(+),左侧(-),表明导管位置良好;左侧(-),右侧(-),表明导管可能进入过深(右侧开口也进入左侧),应将插管退出1-2cm再行听诊。
(3)证实右侧开口的位置:在证实左支气管插入位置良好后再进行.①钳夹双腔导管的右侧管;②听诊双肺呼吸音,此时左侧(+),右侧(-),表明导管的右侧开口位置良好。
(4)改变体位后再重复以上检查,确诊导管位置正确后方可开始手术.2,准确性:有学者认为,尽管通过仔细听诊确认双腔管管端已“正确"到位时,用FOB 检查仍可发现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
;Allianme等[3]经听诊认为管端已在最佳位置后,再以FOB检查,发现78%左双腔管管端和83%右双腔管管端的位置需要重新调整。
两种听诊法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比较

t ube
Xu Xi a o q i a n, Xi a o T i a n k e , Ye Z h a n g w e n, Yu Xu e y i n g , Z h a n g K e, Wu L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A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Ho s p i t a l 4 1 6 o f C h i n a, s Na t i o n a l N u c l e a r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51 , C h i n a
・
9 8 4・
西南 国防 医药 2 0 1 3年 9月第 2 3卷 第 9期
两种 听诊 法在 双腔 气 管 导 管插 管定 位 中的作 用 比较
胥 晓倩 , 肖天科 , 叶章 文 , 余 学英 张 科, 邬 龄
[ 摘要] 目的 比较改 良听诊法和传统听诊法在胸科手术双腔气管导管 ( D L T ) 插管定 位 中的优 势与不足 。方法 选择 开胸手术患者 5 0例 , 随机分成 A组 ( 改 良听诊 法组 , n= 2 5 ) 和 B组 ( 传统听诊法组 , n= 2 5 ) , 分别应用 两种 听诊法行双 腔气管 插管 , 记录并 比较术 中双腔管插入深度 、 导管调整次数 以及术 中气道峰压 、 氧饱 和度 、 呼气末 二氧化 碳 的改 变情况 。结 果 组, 发生低氧血症的趋势及氧饱和度降低程度低于 B组 ( P< 0 . 0 5 ) 。结论
双腔支气管插管四种定位方法中的应用

双腔支气管插管四种定位方法中的应用目的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进行研究,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位准确。
方法限期普胸科肿瘤手术患者52例,采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先采用夹闭DLT下用听诊法、气道压力法、吸痰管通畅法,如果对位不理想采用纤支镜法定位,并记录导管深度。
患者改变体位后,调整导管位置,观察插管肺分隔情况。
结果在这52例采用听诊法、气道压力法、吸痰管通畅法下有50例对位良好,肺分隔通气良好,2例经过纤支镜定位良好,改变体位后有5例位置不当,经调整后到位。
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夹闭DLT下用听诊法、气道压力法、吸痰管通畅法下分隔成功率高,但纤支镜法定位更准确。
患者改变体位后需常规重新定位。
标签:双腔支气管导管;肺分隔;纤支镜开胸手术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不仅可以为手术操作带来方便,而且可减少由于纵隔摆动造成的循环干扰,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在基层医院没有纤支镜的情况下,在夹闭DLT下用听诊法简单、气道压力法、吸痰管通畅法快速、准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本院52例ASA Ⅱ~Ⅲ级普胸外科患者,年龄42~71岁。
手术种类:肺叶肿瘤10例,食管肿瘤42例。
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快速麻醉诱导。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用靜吸复合全麻,入室后连续无创监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并行颈内静脉穿刺监测cvp。
面罩吸氧去氮,全麻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1mg/kg。
诱导满意后插入适当型号的双腔支气管导管,一般男患者选39号,女患者选37号,体型较小者选35号。
右侧双腔管的右侧有2个开口,近端开口应对准右上肺,对位较困难,所以尽量选择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
通过胸廓起伏、人工通气肺顺应性、双肺听诊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判断导管位置正确与否,确定在主气管后,旋转到位继续进管,进到29cm后双侧气囊充气,夹闭主管,采用听诊法,气道压力法、吸痰管通畅法。
听诊法和纤支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体会

听诊法和纤支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体会
冯兴龙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25)005
【摘要】胸科手术麻醉时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进行单肺通气,这样不仅可以为手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而且可以减少纵隔摆动,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但DLT无隆突钩,插管时无
【总页数】1页(P829)
【作者】冯兴龙
【作者单位】637100,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经鼻纤支镜在呼吸衰竭难置性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J], 罗荣荣
2.纤支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中的比较 [J], 张浩
3.纤支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中的比较 [J], 李超;旷昕;胡晓玲;李玉成;郭立萍;
4.纤支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中的比较 [J], 李超;旷昕;胡晓玲;李玉成;郭立萍
5.多元综合教学法在胸外科手术\r纤支镜辅助双腔管定位教学中的应用 [J], 童华;丁琭;李小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

注意导管位置的确认
X线检查
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后,应进 行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的位置
是否正确。
听诊法
在导管插入后,可以通过听诊法 来判断导管是否在正确的位置。
监测呼吸参数
在导管插入后,应监测患者的呼 吸参数,如潮气量、气道阻力等, 以判断导管是否在正确的位置。
防止导管移位或滑脱
固定导管
在导管插入后,应使用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内, 以防止导管移位或滑脱。
提高患者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
正确的导管定位可以降低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 肺不张、肺炎等。
降低风险
准确的导管定位可以降低 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中、 术后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提高患者舒适度
正确的导管定位可以减少 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 高患者的舒适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气胸
正确的导管定位可以降低术后肺部感 染的风险,减少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监测导管位置
在导管插入后,应定期监测导管的位置,以确保导管没有移位或滑 脱。
患者教育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应告知他们在导管插入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如避 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弯曲导管等,以防止导管移位或滑脱。
05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 临床应用
肺部手术
肺叶切除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在肺叶切除手术中,能够确保手术切除范围 准确,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听诊定位法
总结词
听诊定位法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呼吸音,判断导管位置,操作简便但准确度较低。
详细描述
听诊定位法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呼吸音来判断导管位置。在插管后,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肺部呼 吸音,根据呼吸音的差异来判断导管是否插入左、右支气管中。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但准确度较低, 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双腔支气管定位方法对比(附98例报道)

2012年1月组别例数(人)定位时间(s)准确率(%)过深(%)过浅(%)错位(%)A 49107±2235(71.43)9(18.37)4(8.16)1(2.04)B4992±22*43(87.76)#4(8.16)#2(4.08)#0(0)#摘要: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FOB )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定位情况对比,探讨气流法联合听诊法定位与单纯气流定位法用于DLT 的定位情况及准确率。
方法:98例胸部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气流定位法(A 组,n=49)及气流联合听诊定位法(B 组,n=49),记录术中定位时间、定位准确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B 组较A 组定位时间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定位时间、定位准确率与A 组有显著差异(P <0.05);同样,B 组插管操作后局部损伤情况及咽喉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气流法联合传统听诊法定位DLT 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减少反复操作导致的局部损伤,且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卓越优势,易于推广。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气流定位法;听诊定位法中图分类号:R32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2-0001-02双腔支气管定位方法对比分析研究(附98例报道)邓洁**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621000)2011年11月25日收稿临床研究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chial tube ,DLT )插管技术不仅为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且能减少两肺的交叉感染,该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是目前实施肺隔离的主要方法之一[1]。
部分学者[2]致力DLT 定位方法的研究,如定位不满意将引起通气不理想、气道峰压增高及肺不张,而定位过程中反复调整也会导致气管壁黏膜损伤、喉头水肿等,故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3],同时也影响患者的预后。
听诊法和纤支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听诊法和纤支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比较目的探讨听诊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两种定位方法比较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的应用比较。
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需行双腔支气管内插管患者50例运用听诊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两种定位方法比较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
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使用左侧双腔管40例,右侧双腔管10例,经听诊法确认导管已到位,但用纤支镜重新检查发现,导管到位的仅有17例(34%),其余的33例(66%),仍需要不同程度的调整,所有患者在改变体位后再次用纤支镜复查双腔管位置时发现有12例(24%),需要重新调整。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法是最准确的定位方法,是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金标准,它能克服以往听诊法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双腔管插管对位率。
由于目前纤支镜的国产化,纤支镜大幅降价,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标签: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纤维支气管镜法;听诊法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技术不仅为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且能减少两肺的交叉感染,该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是目前实施肺隔离的主要方法之一[1]。
现对临床常用的听诊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两种定位方法比较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胸外科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需行双腔支气管内插管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岁~70岁,体重48~8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肺部手术35例,气管癌10例,纵隔肿瘤5例,纤维支气管镜(FOB)选用日本产OLYMPUS,外径3.6mm。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常规实例心电图(EKG),无创血压(NIBP),心率(HR)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
麻醉诱导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咪达唑仑0.1mg/kg,阿曲库铵0.5 mg/kg,芬太尼5 mg/kg和丙泊酚2mg/kg。
麻醉诱导后,面罩加压给氧5min,用喉镜直视下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双腔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纯氧吸入,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微量泵连续输注,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深度,双肺通气时,潮气量(VT)定为10 ml/kg,呼吸频率(F)为12次/min,吸呼比(I:E)为1:2,健侧单肺通气,VT为8 ml/kg,F为14次/min,I:E为1:2。
不同定位方法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

不同定位方法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听诊法定位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的肺塌陷程度及血氧饱和度。
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60例用听诊法定位。
开胸后观察肺塌陷程度,单肺通气20分钟后观察血氧饱和度。
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组的肺塌陷程度,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听诊组。
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双腔支气管导管;血氧饱和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需行OLV的行左支气管插管的胸外科患者,年龄35 65岁,体重50 70 kg,ASAⅠⅡ级。
双腔管的型号及大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35~39号。
其中60例为普通组,行DLT插管后以听诊法定位,根据听诊结果调整双腔管位置。
40例为FOB组,在FOB引导下行双腔管插管。
1.2 方法: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 0.2 mg/kg、维库溴铵0.1 0.2 mg/kg 和芬太尼4 6 ?滋g/kg静脉滴注。
麻醉维持采用1% 2%安氟醚吸入、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静脉注射,根据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情况按需调整给药。
患者入室后接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
记录OLV后20分钟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当OLV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时,给非通气侧以1 3 L/min吹入纯氧,若血氧饱和度仍不能维持在90%以上则用FOB调整导管位置或放弃OLV。
开胸后观察肺塌陷程度。
若肺能完全塌陷,且不随呼吸增大,则为塌陷好,否则为不好。
判断导管位置的方法:(1)听诊法:气管气囊充气,听诊,调整双腔管位置至双肺都能听到满意的呼吸音,再双侧肺分别行OLV,听诊、调整双腔管位置至通气侧能听到满意的呼吸音,而非通气侧无明显的呼吸音。
(2)FOB法:将FOB插入右支,在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开口处可见到气管腔,隆突,在明视下将左支气管导管插入左支气管,并见右支气管开口以及左侧支气管内已充气的蓝色套囊,恰好在隆突下约0.5 1 cm,然后将FOB插入左侧支气管导管,在导管管端孔可以见到左支气管,左上,左下肺叶支气管开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 侧 听 诊 法 操 作 简 单 , 位 快 速 准 确 , 有 很 好 的 定 具
Ap l ain o i rAu c l in M eh d i st n n fRih ubeLu e —e do o c ilTu e L n ua pi t fM no s ut o t o n Poii i go g tDo l m n c o at o n br n ha b iWe y n,Wan a ha ,Lu g Xio i o
5 4
论
善
Co s n P,Bo e t i lo r n a n P,Mot , ta .C i i a n io o ia in  ̄ t A e 1 l c la d v rl g c lsg i e n ia c f t e C —e itn e o c n e o h O— x se c f HBs n n i— Ag a d a t —HBs a t o i s i ni de n b
Chi na
作 者 单 位 :10 8 南 京 大 学 医学 院 附 属鼓 楼 医 院麻 醉 科 20 0 通讯作者 : 小海 , 汪 电子 信 箱 : x3 @ j niecm w h 2 l l .o o n
・
1 9・ 3
・
论
善 ・
J eR ,l 1V11 o d eJ 1 o4 N. M su2 , . 7 0
( 6):4 4 —4 3 2 3
29 2
3
Lu H Y , Z n e g Z, Xu XY , e 1 M u ai n n s ra e a d p l me a e ta . tto s i u fc n oy r s
( 稿 :0 1—0 收 21 9—2 ) 6
HB 『 ] s J .Wol JG s o neo 。 0 6。 2 2 :2 9— 2 3 r at e trl 2 0 1 ( 6) 4 1 4 2 d r
次 侧 听诊 法在 右 双 腔 支 气 管导 管快 速 定 位 中的应 用
李 文媛 汪 小海 骆 璇 陆利冲 李 浩
S i e h oo dS i 0 9, 9 5 : 7 5 9 c T c n lgMe c , 0 2 ( ) 5 5— 7 2
6
刘伟平 , 明刚 , 盛余. B 殷 马 H V血 清 标 志 物 与 Pe— 1 原 及 HB r S 抗 V D A 联合 检 测 研 究 [ ] 医 学 研 究 杂 志 ,0 0 3 ( ) 11—13 N J. 2 1 ,9 3 :2 2
P n i. e gY n 乙型 肝 炎 病 毒 编 码 H s g区 基 因 突 变 对 免 疫 检 测 的影 BA
响 [ ] 中华 检 验 医学 杂 志 ,05,8 7 :8 6 0 J. 20 2 ( )6 7— 9
8
谢 士 达 , 成 永 , 伟 民 , . 一HB 刘 王 等 抗 s和 HBA s g共 存 的 不 同模 式 对 乙 型 肝 炎 病 毒感 染 的影 响 [ ] 胃 肠 病 学 和 肝 病 学 杂 志 ,0 6, J. 20
间 、 a P C : p 术 中 调 整 D T次 数 及 操 作 损 伤 人 数 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0 0 ) P O 、 a O 、 H、 L P> . 5 。与 C组 相 比 , E组 D T定 位 时 间 ( 5 . s L 14 5 )
及 一 次 性 定 位 成 功 率 (5 ) 显 优 于 c组 ( 1 .s 1% ) P< .5 。结 论 9% 明 2 67 ,0 ( 00 ) 临 床 实 用 性 , 不 增 加 插 管后 并 发 症 。 且
摘 要 目的 评 价 次 侧 听诊 法 在 右 双 腔 支 气 管 导 管 ( —D T 快 速 定 位 中 的应 用 。 方 法 R L) 全 麻 下 择 期 胸 科 手 术 患 者 4 0
例 ( S I ~1 10~1 8m,9—7 AA 1,5 7c 2 9岁 ) 随 机 分 为对 照组 ( , c组 ) 试 验 组 ( 和 E组 ) 每组 各 2 , 0例 。 前 者 采 用 传 统 听 诊 法 , 者 采 后 用次侧 听诊法 , 即右 D T插 入 气 管 后 , 诊 左 肺 , 予 肺 通 气 边 推 进 导 管 , 左 侧 呼 吸 音 突 然 减 弱 时 视 为 导 管 刚 进 入 右 主 支 气 L 听 边 当 管 , 续 推 进 3 5 3 4m( 导 管 前 端 至 支 气 管 套 囊 近 端 边 缘 的 距 离 ) 两 组 定 位 后 采 用 经 纤 维 支 气 管 镜 ( O 确 认 并 调 整 。 该 继 ./ . c 即 , F B) 实 验 中 , 记 录 : 两 组 D T插 管及 定 位 良好 时 所 需 时 间 ; 两 组 定 位 好 及 改 变 体 位 后 F B检 查 导 管 移 位 并 调 整 的 次 数 ; 两 组 需 ① L ② O ③ 单 、 肺 通 气 后 1 n时 动 脉 血 气 值 ; 术 后 喉 部 水 肿 、 道 黏 膜 损 伤 及 声 音 嘶 哑 的 发 生 率 。 结 果 双 0mi ④ 气 两 组 患 者 一 般 情 况 、 管 时 插
参 考 文 献
1 L v n h . H e a i s B v r s e i e o o y d s a e u d n, t a— aa cyD p tt i p d mi lg , ie s b r e i u r t e 9
7
t i sifco d lnvt n nv o J .JH ahn nv i Bvr et nmoe i ioadi i [ ] uzogU i s u n i r v
g n fc r n c h p t i B p t n swi o x si g H B A g a d a t — e e o h o i e ai s ai t t e t c e it s n n i h n
( 回 :0 1—1 0 ) 修 21 1— 2
HBAga n ai t wt ho i hp ti B[ ] Ci net i, s mogpt ns i crn eais J . l If s e h c t n cD
2 0 4 9 : 1 1—1 6 0 7, 4( ) 1 6 19
Z a g Z ,L h n H iL,Zh oX P,e 1 El n t n o e ai sB vr ss r a ta . i a i fh p t i iu u — mi o t fc n ie n p e r n e o e ta iig a t o i s i c r n c ly a e a tg n a d a p a a c fn u r lzn n i d e n h o ia l b
Ab ta t 0b e t e T rsn n ra sutt nmeh d a de au t t e sbl yi o in fr h o belme . n o sr c jci op ee tamio u c l i to n v laei faiit n p st g o i td u l u n—e d . v ao s i i g . bo c il u e( rn ha b R—D T) t L .M eh d A ttlo o r ains( S I —H ,5 to s oa ffut p t t A A y e 1 0—1 8 c 7 m,a e 9—7 e r od e urn lcie g d2 9 y as l)rq iigee t v
h pti i sif t n J .N tR vI u o, 0 5, ( ) 2 5 eais vr e i [ ] a e mm nl 2 0 5 3 :1 tC u n c o
—
ifc dpt nswtot i l l rne J .JVrl pt 2 1 ,8 net ai t i u r e ac [ ] i a, 0 1 1 e e h vac a a He
JV rl p t 2 0 , 1 2 9 i a , 0 4 1 ( ):7—1 7 a He 0
2 Re e ma n B , N a c mb n . I hr n si e iM mm u oo y o e a ii B v r s a d n l g f h p t s iu n t
计 学意 义 。HB A s g效 价高 于 H s b的患 者组 ( BA c组 ) 血 清 H V D A 的 阳性 率 高 于其 余 各 组 , 6 . % B N 为 15
(99 ) 5 / 6 。这 说 明 H s g与 HB A BA s b共 存 模 式 患 者 血 清 的 H V D A的 阳性率 主要 取决 于 HB A B N s g的效价 , 且 与 H s g HB A BA 和 s b的相 对 强 弱 有 关 。 因此 , 床 临 上 乙肝 治 疗 和 监 测 过 程 中 , 患 者 出 现 HB A 若 s b与 HB A 共 存模 式 , sg 往往 并非 预 示 乙肝病 毒 的清 除或 疾 病 恢 复 状 态 , 通 过 荧 光 定 量 P R 检 测 血 清 HB 可 C V D A确定 体 内病 毒是 否 复 制 和 载 量 高低 , 示 临 床 N 提 医生对 治 疗方 案进 行 必要 的调 整 。
医 研 杂 22 月 学 究 志 0 年7 第4卷 第7 1 1 期
阳性 的模 式组 H V D A 的平均 病毒 载量 处 于 1 数 B N 0 量 级 的较 高水 平状 态 , H e g阴 性 的模 式组 H V 而 BA B D A的平 均病 毒 载量在 1 数 量级 , 者差 异具 有统 N 0 两
a t e H s g n ee l o s s by e—se i c a t o is t ni n( B A )a d h tr o u u tp g og p c i ni de o f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