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作业解答(第15章)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1.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2. 如图15.1-6,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哪个失去了电子?哪个得到了电子?3. 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 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多少库仑的电荷?为什么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课后习题答案1.甲带负电解析:乙吸引丙,而且丙物体带正电,则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判断乙物体带负电;甲排斥乙,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可知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
由乙带负电可知甲也带负电。
2.(1)不能由此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因为摩擦过的饮料吸管带电,既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也可以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2)吸管与玻璃棒相排斥,说明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即吸管带正电。
那么餐巾纸一定带负电。
因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由于得、失电子,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3)吸管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餐巾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3.金属锡的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这些电子所带电荷量为8×10-18C,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体上对外不显电性。
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 图15.2-8 甲是把电池和玩具电风扇连接起来的电路图。
请在图15.2-8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15.2-8 连接玩具电风扇2. 在图15.2-9 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模拟电子_作业第15章_20100510计科93班

19209301-15B解答:
19209301-15B出处:《电工学》刘国林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七章第3节例题)
19209315---15A选择题出处:
19209315---15B计算题:在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UCC=12V,RC= 6kΩ,
RE1= 300Ω,RE2= 2.7kΩ,RB1= 60kΩ,RB2= 20kΩ,RL= 6kΩ,晶体管β=50,UBE=0.6V,试求:
19209311-15A答案:必须是小信号、线性工作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输出信号电压才与输入信号电压具有相同的频率(频率不变),而且幅度成正比。
如果是大信号、非线性状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产生出多个频率),无法确定等效电路元件的数值,则等效电路没有意义;这时即使采用等效电路,也只是在一定的频率下才有价值
19209311-15B答案:
(1)选择放大电路和晶体管
要求工作点稳定,可选用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教材图15.4.1),选Ucc=1Ω。
(2)参数计算
由式rbe≈[200+(1+ß) ]Ω≈ri可求IC≈IE≈ = mA=1.66mA
19209303-15B解答:U=5.1/(3.3+5.1)*2V=1.2V
19209303-15B出处:电工学第六版下册第十五章
成绩:10分
19209305-15A填空题:射级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19209305-15A答案:1,高,低。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基本放大电路)【圣才出品】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15.1 复习笔记一、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电路结构图15-1是共发射极接法的基本交流放大电路。
图15-1 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1)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一个等效电阻r i 表示,它称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信号源的负载,即(2)输出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也可用一电压源表示,它是负载电阻R L 的电源,其内阻r o 称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称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即o U &iU &二、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图15-2是图l5-1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画直流通路时,电容C 1和C 2可视为开路。
图15-2 图15-1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①由直流通路,可得出静态时的基极电流②由I B 可得出静态时的集电极电流③静态时的集-射极电压则为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 C与集-射极电压U CE之间的伏安特性曲线即为输出特性曲线(图15-3)。
在图15-2所示的直流通路中,晶体管与集电极负载电阻R C串联后接于电源U CC。
可列出或图15-3 用图解法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其斜率为,在横轴上的截距为U CC,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这一直线很容易在图15-3上作出,称为直流负载线。
负载线与晶体管的某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称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它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静态值。
I B通常称它为偏置电流,简称偏流。
产生偏流的电路,称为偏置电路。
R B称为偏置电阻。
通常是改变R B的阻值来调整偏流I B的大小。
三、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微变等效电路法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就是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散为一个线性电路,也就是把晶体管线性化,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
(1)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图15-4(b)所示就是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a )(b )图15-4 晶体管及其微变等效电路其中①晶体管的输入电阻②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③晶体管的输出电阻(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由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和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可得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放电路。
模拟电子_作业第15章_20100513网工92

19309201-15A两级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晶体管的B1 = B2 = 40,Tbe1 = 1:37k,Tbe2= 0:89k。
计算ri 和ro解:ri = ri1 = RB1//RB2//[rbe1 + (1 + B1)R’’E1= 4:77k-ro = ro2=(rbe2 + RC1)/B2=272-前级的集电极电阻RC1即为后级的基极电阻。
从两级放大电路看,提高了输入电阻,降低了输出电阻。
19309201-15A计算题出处:秦曾煌编,电工学辅导资料选编(第6版)下册,P56。
19309201-15B填空题: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特点是什么?解:工作点不稳定,电压放大倍数高。
19309201-15A计算题出处:秦曾煌编,电工学(第6版)下册,P60。
19309202-15A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1=β2=40,r bel=1.37kΩ,r be2=0.89kΩ。
(1)估算各级电路的静态值;(2)计算r i和r o。
19309202-15A计算题出处:秦曾煌编,电工学(第6版)下册,P88。
19309202-15B晶体管用微变等效电路来代替,条件是什么?在输入为小信号的情况下,静态工作点附近的晶体管特性曲线非常接近于直线。
19309202-15B计算题出处:秦曾煌编,电工学(第6版)下册,P47。
19309203-15A思考题:通常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对输出电阻?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是指什么?19309203-15A解答:通常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能高一些,输出级的输出电阻低一些。
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小,则负载能力好,输出电压变化和输出电阻r0 有关,r0 小,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好。
19309203-15A思考题出处:秦曾煌编,电工学(第6版)下册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P48 15.3.919309203-15B 计算题:在如图的射级输出器中,已知R s =50Ω,R B1=100K Ω,R B2=30K Ω,R E =1K Ω,晶体管的ß=50, r be =1K Ω,试求r i ,r o 和A u 。
电子技术习题答案(附题目)

电子测量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发现故障和问题,提高电子产品的质 量和可靠性。
02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器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的电 子器件。它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实现信号 的放大,以便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增益、电流增益、功 率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这些指标用于 描述放大器的性能,对于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放大 器至关重要。
组合逻辑电路
总结词
组合逻辑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用于实现各种逻辑函数和运算。
详细描述
组合逻辑电路由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实现 各种复杂的逻辑函数和运算。组合逻辑电路具有并行处理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 和高速度计算。
总结词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真值表、卡诺图和公式法等。
总线是计算机中用于连接各个部 件的线路。电子技术可以用于研 究和开发各种类型的总线,如数 据总线、地址总线等。总线可以 提高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05
习题与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基础概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涵盖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 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 本原理。
涵盖了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如系统分析、 电路设计、仿真测试等,以及设计实例的分析。
数字电子技术习题与答案
总结词
数字逻辑基础
详细描述
介绍了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如逻 辑门、逻辑运算、触发器等,以及 数字逻辑的定理和规则。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 15.2 DA转换器

DA转换器是利用电阻网络和模拟开关,将二进制数D 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模拟量,n位二进制数D可以写成 :
D d n1 2n1 d n2 2n2 d1 21 d0 20 di 2i
i 0
n 1
而输出应当是与输入的数字量成比例的模拟量A。 DA转换过程是把输入的二进制数中为1的每一位代码, 按每位权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然后将各位转换以 后的模拟量,经求和运算放大器相加,其和便是与被转换数 字量成正比的模拟量,从而实现了数模转换。
第15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2010.03
15.2.1 权电阻解码网络
DA转换器权由电阻解码网络、电子开关和运算放大器组成。 Sn-1~S0是n个电子开关,受输入二进制代码d n-1~d 0控制,当该位 的值为“1”时,开关将电阻接至参考电压源VREF;当该位为“0” 时,开关将电阻接地。 DA转换器是利用电阻网络和模拟开关, 将二进制数D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模拟量,n位二进制数D可以 写成 :
Rf(R/2)
i
2 n 1 R
2 n -2 R I0
S1
21 R
I1
S n-2
20 R I n2
S n-1
A
I n1
Uo
S0
VREF
d0
d1
d n-2
d n-1
2010.03
第15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VREF R R n1 U O i Ii n 2 2 i 0 2
n -1
I
S2 2 2R
n -2 2R R
I
S n-2
S n-1
I
2
2
I
2R 2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顶)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顶)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14章 习题一、选择题1.二极管电路如下图所示,考虑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 时,输出电压Uo=( )。
A .-14.3V B. -0.7V C. -12V D. -15V2. PN 结加反向电压时,其反向饱和电流是由( )。
A. 多子扩散而成B. 少子扩散而成C. 少子漂移而成D. 多子漂移而成3. 一个晶体管的极限参数为P CM =100mW ,ICM=20mA ,U (BR)CEO =15V, 则下列哪种是正常工作状态( )。
A. U CE =3V, I C =10mAB. U CE =2V, I C =40mAC. U CE =6V, I C =20mAD. U CE =16V, I C =30mA4.某一正常工作的晶体三极管测得三个管脚对“地”的电位分别为:10.5V, 6V, 6.7V, 则该三极管为( )。
A .NPN 型锗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PNP 型硅管5. 图示电路中,D 1、D 2为理想二极管,则ao 两端的电压为( )。
A .-3V B .0V C .1V D .4V6.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考虑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 时,输出电压u o =( )。
A .-14.3V B .-0.7V C .-12V D .-15V7.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它应( )。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8.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A .电流放大作用B .单向导电性C .电压放大作用9.二极管接在电路中,若测得a 、b 两端电位如图所示,则二极管工作状态为( )。
A .导通 B .截止 C .击穿1K Ω12V15VE 1E 1D 1D 2+-U 0(图1)VD10.如果把一个小功率二极管直接同一个电源电压为1.5V、内阻为零的电池实行正向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则后果是该管()。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 题 1-4已知在图P1-4中,u1=10sin ωt(V),R L =1k Ω,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 、电压u0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波形见图。
◇ 习题 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内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a u 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解:动态内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即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r Z 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 习题 1-7 在图P1-7 中,已知电源电压V =10V ,R=200Ω,R L =1 k Ω,稳压管的U Z =6V,试求: ①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② 当电流电压V 升高到12V ,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V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 k Ω时,I Z 将变为多少? 解:①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462016200610=-=Ω-Ω-=--=②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L Z ZZ2463016200612=-=Ω-Ω-=--=③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732026200610=-=Ω-Ω-=--=◇ 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仁政值均为6V ,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作业解答(第15章)
15.2.5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15.01(a )所示,已知U CC =12V ,R C =3k Ω,R B =240k Ω,晶体管的β=40。
(1) 试用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I B ,I C ,U CE ;(2)如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如图15.01(b )所示,试用图解法作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在静态时(u i =0)C 1和C 2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解:(1) (2)
(3)静态时:C 1两端的电压为0.6V ,极性右为“+”,左为“-”; C 2两端的电压为6.3V ,极性右为“-”,左为“+”。
15.3.4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15.2.1中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
(1)输出端开路。
(2)R L =6k Ω。
(
r be =0.8k Ω)
(1)
(2)
15.3.6
V
U U oc R r R oL L
o L 2.1==
+mA
I I R U U I B C BE CC B 9.10475.0400.0475mA 240
0.6
12B =⨯==-=
β=-=V
R I U U C C CC CE 3.639.112=⨯-=-=CE /V 1508.03
40-=⨯-
=-=be C
u r R A β1008
.06
//340//-=⨯-
=-
=be
L
C u r R R A β
uo1
V R I R I U U mA I I mA R U V I I V
U R R R V E E C C CC CE C B E
BE B E C CC B B B B 064.85.132.33.332.3240503.06632
.332.35.16.058.558.52410
3310
212=⨯-⨯-=--=====-=-=≈=⨯+
=+=βes +
-
uo1
Ω=⨯++=++=k I r E
be 825.032
.326
)661(30026)1(300β160825
.01.53.31
.53.366//-=+⨯⨯
-=-
=be
L C U r R R A β264825
.03
.366-=⨯-=-
=be
C U r R A βΩ==Ω==k 3.3k 745.0////21C o be B B i R r r R R r 15.4.5图示电路,U CC =24V ,R C =3.3k Ω,R E =1.5k Ω,R B1=33k Ω,R B2=10k Ω,R L =5.1k Ω,β=66,设R S =0Ω(1)求静态值;(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r be ;(4)求A U ;(5)求输出端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 UO ;(6)r i 和r o 。
解:(1)
(2)
(3)
(4)
(5)
(6)
15.4.6
V R I R I U U mA I I mA R U V I I V
U R R R V E E C C CC CE C B E
BE B E C CC B B B B 064.85.132.33.332.3240503.06632
.332.35.16.058.558.52410
3310
212=⨯-⨯-=--=====-=-=≈=⨯+=+=βΩ=⨯++=++=k I r E be 825.032.326
)661(30026)1(300β3.15.1)661(825.01.53.31.53.366)1(//-=⨯+++⨯⨯
-=++-=ββbe L C U
r R R A Ω
==Ω
=++=k 3.3k 13.7))1(//(//21C o E be B B i R r R r R R r β
+
-
uo1
1
.20//////k 98.15))1(//(//1
2
121=+=Ω=++==βB B S be E be B B i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9.76-==
=+u r R r s
o
us A U U A i
s i 7.183-=u
A
15.4.7 在15.4.2中,去掉C E 时。
(1)求静态值;(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A U ;(4)r i 和r o 。
解:(1)
(2)
(3)
(4) 15.6.2图示电路,已知R s =50Ω,R B1=100k Ω,R B2=30k Ω,R E =1k Ω,β=50,r be =1k Ω,求A u ,r i ,r o 。
解:
选择题
15.2.1 (1),(2);15.2.2 (3);15.2.3 (2);15.2.4 (2);
15.3.1 (2),(2),(1);15.3.2(2);15.3.3 (3);15.4.1 (1);
15.4.2 (1),15.6.1 (1),15.7.1 (2),15.7.2 (2)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