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作品鉴赏4

合集下载

西方交响乐鉴赏

西方交响乐鉴赏

一、笔记部分:1.什么是交响曲: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曲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是共响、合音之意,指音与音之间和谐地结合以及彼此协调的歌唱。

在古罗马时期,主要指器乐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大型声乐作品中的器乐部分,如前奏曲、间奏曲等,17世纪《音乐全书》标志着交响乐真正的脱离开声乐作品进入纯器乐体裁,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序曲在这一时期也叫交响曲,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则是在维也纳古典时期形成并发展的。

2.交响曲的作用:能够通过种种音乐的对比、变化、发展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心理、感情体验。

它是一种规模庞大、音响丰富、感情绚丽、富有戏剧性与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3.交响曲内部结构:一般按照四个乐章的管弦乐套曲形式写作,第一乐章为奏鸣曲曲式快板,第二乐章为抒情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谐谑曲,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极板的终曲。

但也有的交响曲乐章数多余或少于四个,有的交响曲还带有合唱或独唱。

4.什么是交响音乐:是指用管弦乐队演奏的管弦乐。

5.交响乐队(管弦乐队)的组成:用管乐器与弦乐器共同演奏乐曲的乐队叫做管弦乐队。

6.交响乐队(管弦乐队)的编制:有几十人的小编制及上百人的大编制乐队,百人左右的大编制才能叫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的乐队编制根据时代、作曲家、演出场所的不同而常有变化,标准的乐队编制一般为90人-110人。

7.交响乐队的组成部分:乐器群所占比例乐器种类弦乐器约60% 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约15% 短笛、长笛、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双簧段、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铜管乐器约15% 圆号、长号、小号、大号打击乐器约10% 定音鼓、大鼓、小鼓、铃鼓、响板、木琴、三角铁、钹、锣中琴、钢片琴其他竖琴、钢琴、风琴、萨克管知识积累:①曲式就是段落②交响乐来源于希腊③奏鸣曲:引子-呈示部-展开部④海顿是世界交响乐之父⑤交响音乐有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⑥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描写封建时期的社会大背景,1750-1820⑦浪漫派音乐史个人性、自传性的体裁⑧民族主义音乐1800-1900⑨伴奏乐队由几支琉特琴、维沃尔、一台竖琴和一台古钢琴组成。

中外器乐作品曲例

中外器乐作品曲例

以下是一些中外著名的器乐作品曲例:
1、中国器乐作品: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由华彦钧创作,此曲旋律深邃,情感丰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春江花月夜》(琵琶曲):由陈彦茎创作,此曲描绘了春天江上夜晚的景色,富有诗情画意。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创作,此曲以中国传统故事《梁祝》为题材,旋律
优美动人,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外国器乐作品: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第一乐章充满力量和紧张度,经常被用于激励人心。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轻快活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欢乐颂》(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的末乐章中出现,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

•《爱之梦》(李斯特):表达深深的爱情情感。

•《月光》(德彪西):给人以宁静、梦幻的感觉。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的精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1.《二泉映月》:作曲家为古琴演奏家傅聪。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月亮的赞美和思念。

曲子以缓慢的旋律开头,逐渐加快节奏,达到高潮,然后再慢慢地结束。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简洁,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精神。

2.《梅花三弄》:作曲家为明代琴师姚履仁。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梅花的赞美。

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表现了梅花的形态、花香和花意。

整首曲子旋律简洁、清新,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追求。

3.《大鼓打碗》:作曲家为清代民间艺人。

这首曲子以大鼓和碗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子以激烈的鼓点和碗声开头,逐渐加快节奏,达到高潮,然后再慢慢地结束。

整首曲子节奏明快、热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4.《广陵散》:作曲家为唐代琴师吕洞宾。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广陵的赞美。

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表现了广陵的山水、人文和风情。

整首曲子旋律婉转、悠扬,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这些中国器乐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中国
古代文化和音乐的精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和品味。

有名的传统打击器乐曲

有名的传统打击器乐曲

有名的传统打击器乐曲
传统打击器乐曲有很多有名的作品,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广岛之恋》- 杜达梅尔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管弦乐打击乐作品。

它由西班牙音乐家圣地亚哥·德拉·罗阿创作,收录在他的专辑《月球》中。

这首曲子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打击乐器,如定音鼓、钹、木琴和钢片琴,创造出了独特的声音效果,描绘了原子弹爆炸后的城市景象。

2.《彩云追月》- 刘天华
这是一首中国传统的打击乐作品,由中国音乐家刘天华在 20 世纪初创作。

这首曲子使用了锣鼓、钹、木鱼和钢片琴等打击乐器,描绘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舞蹈场景。

它被广泛地演奏和改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打击乐作品之一。

3.《二泉映月》- 阿炳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中国民乐打击乐作品,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

这首曲子使用了锣鼓、钹、木鱼和钢片琴等打击乐器,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音色而闻名。

它被认为是中国打击乐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4.《马赛曲》- 约翰·亨利·艾尔加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英国管弦乐打击乐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亨利·艾尔加创作。

这首曲子使用了定音鼓、钹、木琴和钢片琴等打击乐器,描绘了法国革命的场景,成为了法国国歌的备选曲目之一。

5.《拉德斯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德国管弦乐打击乐作品,由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

这首曲子使用了定音鼓、钹、木琴和钢片琴等打击乐器,描绘了军队行进的场景,成为了经典的圣诞音乐会曲目之一。

这些作品都在打击乐器的使用上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并且在世界上广受欢迎。

声乐作品鉴赏4

声乐作品鉴赏4

索尔音乐
❖ 索尔,又译“灵魂乐”或“灵歌”。它于20世纪60年代盛行 于美国,以黑人宗教音乐福音歌(Gospel)为基础,融入了 节奏布鲁斯、摇滚乐等风格,是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代表。
❖ 索尔音乐讲究自由、即兴,在音乐上激情与深情并重,在演 唱方面,它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演唱,感情色彩十分浓烈。作 为美国黑人音乐的代表,它对摩城音乐(Motown)、放克 (Funk)、当代R&B、Hip-Hop等音乐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演唱时较少演奏乐器。索尔的著名歌手有詹姆斯·布朗( James Brown)、查尔斯(Ray Charles)、雷丁(Ons Redding)、史蒂夫·旺德(Stevle Wonder)、普林斯( Prince)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蓝调
❖ 布鲁斯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爵士乐与蓝调 有密不可分的渊源,那是因为爵士乐有一部 分是建立在蓝调音乐的基础上,有些爵士乐 则是直接从蓝调音乐转化而来,“Blues”具 有多重意义,除了音乐类型,它也可以当作 是情景上的形容词。通常在看到这个字眼的 时候,人们常会立即联想到忧郁与悲伤,而 这正是布鲁斯音乐的基本特质。
音乐鉴赏(四)
流行音乐
❖ 从根本上讲, 最开始的流行音乐应该从19世纪美国工业 文明的兴起说起。那时大批农业人口进人城市,构成一早期 的产业队伍, 城镇市民的结构产生变化。来源于市民阶层中 的新文化代表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那个时代, 反映怀念故 土, 眷念家乡生活的通俗音乐作品,正好表达了远离家园而 来到陌生环境求生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 展。
摇滚乐
❖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 现了一种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 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 白人听到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 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 音乐。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约 1954—1956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 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 的出 现。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酒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酒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酒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新设计本课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酒狂》和《流水》,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

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

聆听《酒狂》的整首曲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

重点欣赏《酒狂》,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

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

2教学目标1、课前欣赏琴歌《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辩乐器,导入课题。

2、浏览性欣赏《流水》部分音乐,初步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

3、重点欣赏古琴曲《酒狂》,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拓展性欣赏《十面埋伏》音乐片断,了解中国以十大古曲为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3学情分析同学大都来自农村,对音乐感悟能力较差,特别是古曲接触更少,不感兴趣。

老师要详细加以指导,预设情景,让学生加入表演,深切体会音乐。

4重点难点欣赏古琴曲《酒狂》,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声音醇厚,由于多采用丝弦所以音量较小)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关于中国器乐作品鉴赏文章

关于中国器乐作品鉴赏文章

关于中国器乐作品鉴赏文章
中国器乐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

这些作品通过乐器演奏,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情感。

《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琴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以古琴为主要乐器,旋律婉转悠扬,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这首曲子通过运用琴弦的滑动、敲击和拨弦等技巧,表达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和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二胡曲目中的代表作品。

二胡是一种弓弦乐器,演奏时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技巧。

这首曲子以模仿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为灵感,通过二胡的演奏表现出月光在水中的波纹和闪烁,给人一种温柔和抒情的感觉。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

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其音色高亢激昂,富有表现力。

这首曲子以广陵散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琵琶的演奏表现出主人公的悲伤和忧愁,给人一种深情和激情并存的感觉。

除了以上几首作品,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如《梁祝》、《京剧序曲》等,它们都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在鉴赏中国器乐作品时,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这些作品通常以传统的音乐结构和模式为基础,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技巧。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
和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作为人工智能,我无法感知和感受器乐作品的情感和魅力。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供您欣赏和了解。

1.《千本樱》
这是一首由中国二胡大师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原曲来自日本歌
曲《千本樱》,将传统的二胡音乐与现代的曲风相结合,音乐流畅
优美,略显忧伤。

2.《草原》
这是一首由著名的蒙古族音乐家吴尊林创作的器乐作品,以蒙
古草原的远景为背景,演绎了草原的壮美和刚毅。

3.《梁祝》
这是一首由中国古筝演奏家吕继宏演奏的曲子,以中国古典爱
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题,旋律优美动听,表现出深沉的情感。

4.《茉莉花》
这是一首由中国民乐演奏家郭文景演奏的曲子,是一首非常著
名的中国民乐作品,流畅的旋律和雅致的音乐风格,展现了中国古
典民乐的深厚内涵。

5.《黄河颂》
这是一首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中国传统器乐作品,曲子中的旋律
富有感染力和激情,表现出黄河壮阔的景象和中华民族的气魄。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每首曲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律美,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欣赏和了解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730年——1820 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 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是在维也 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此被人们称 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其音乐作品被称为 古典主义音乐。
❖ 代表性的音 乐家:海顿、 莫扎特、贝 多芬
浪漫乐派
❖ 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 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 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 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 新风格.
❖ 早期乐队编制: 特拉维索木管乐器 、羽管键琴、小提琴 、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比如: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交响诗
❖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 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 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 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 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 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 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 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 室内乐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
❖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的重要形式,由第一小 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1件组 成;
❖ 弦乐三重奏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1 件组成;而弦乐五重奏则由第一小提琴、第 二小提琴、中提琴(2或1)、大提琴(1或2) 组成。。
❖ 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
❖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于戏剧性。 常有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
❖ 第二乐章。慢板,抒情性强。
❖ 第三章。急板,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
❖ 我国的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是由何占豪、陈 刚共同创作的《梁祝》,它是一部单乐章的 协奏曲。
室内乐
❖ 室内乐,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 式”的音乐,后引伸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 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 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 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 1、 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 2、音乐内涵深刻、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 3、 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叙事性、描写性、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 、风俗性等特质;
❖ 4、 有较严谨的结构;
❖ 5、 丰富的表现手段;
❖ 6、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序 曲、交响组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式体裁特点的,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其审美特 征可概括为结构宏大,意蕴深广,音响丰满, 有着巨大的戏剧性和感人魅力。交响曲一般 由四个乐章组成,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 的,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分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部;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 以抒情见长;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常具 有鲜明的舞蹈性;第四乐章—终曲,快板或 急板。
❖ 柴可夫斯基(俄国):《天鹅湖》、《胡桃 夹子组曲》、《睡美人》。
❖ 比才(法国):《卡门》
❖ 穆索尔斯基(俄国):《图画展览会》。
❖ 比如:《图画展览会》本曲中分为漫步、侏儒、古 堡、杜乐利花园、牛车、蛋中小鸡、穷富犹太人、 市集、墓穴、女巫的小屋、基辅城门楼10段。其中 的“漫步”穿插于全曲,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
Hale Waihona Puke ❖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写或叙事性、
抒情性或戏剧性质的标题管弦乐曲,它的前 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 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 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交响诗创始于十九 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 特。
协奏曲
❖ 协奏曲原名“竟奏曲”,指独奏乐器与乐 队协同演奏的乐曲,也有人声与乐器伴奏的 声乐协奏曲。由一个乐章构成的协奏曲称 “小协奏曲”;由多件独奏乐器组成的一组 与乐队竞奏者称“大协奏曲”。
音乐鉴赏——器 乐鉴赏(四)
交响管弦乐团
❖ 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 大约定型于19世纪20年代,并开始在欧洲及 全世界流行。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 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 交响音乐是音响逻辑形式的组合、发展,如旋律形态(主题、动机)的 重复、变化等等,并且根据其内容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体裁。交响音乐 不是专指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 共同特征是:
❖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 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音乐作品的体裁
❖ 一、组曲 ❖ 二、交响曲 ❖ 三、交响诗 ❖ 四、协奏曲 ❖ 五、室内乐
组曲
❖ 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 曲的组合。早在14世纪,舞会里即盛行一慢一快的 对比性舞曲的组合。16世纪初,琉特演奏家仿此以1 首庄严的2 拍子舞曲与 1首轻快的3拍子舞曲联合 成套。例如在法国、德国及英国,通常采用舞曲帕 凡-加亚尔德的组合,在意大利,则采用帕萨梅佐 -萨尔塔雷洛的组合。此外,许多作曲家还各自按 自己的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 从当时编 纂的琉特曲集中,经常可以发现3个或更多舞曲的组 合形式。
❖ 3、萨拉班德。一种慢速三拍子舞曲。起源于 15世纪的波斯,后传入法国,特点为强音常 在第三拍,结构为两段式。
❖ 4、吉格。一种三拍子舞曲。起源于英国的吉 格舞,后形成法国式与意大利式两种风格。
❖ 5、小步舞曲。原为法国土风舞,一种三拍子 的舞曲,速度缓慢,风格典雅,其结构为三 部曲式。
世界著名组曲
❖ 古典组曲又称“舞乐组曲”,兴起于17世 纪与18世纪之间,它的各乐章采用同一调性, 但在速度、节奏等方面形成对比。古典组曲 主要由一下这些舞曲组成:
❖ 1、阿勒曼德。16世纪后期源于德国的一种舞 曲。其特点为中速,四拍子,以一短时值的 音符作为起拍,旋律流畅,伴奏简单。
❖ 2、库朗特。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舞曲,盛行于 17世纪,以后成为复调音乐的器乐曲,其特 点为速度快,三拍子,常用附点节奏。
交响曲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 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 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 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 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 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 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 早期的交响曲(1725~1760)由17世纪 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的“快 板--慢板—快板”的3段形式,为交响曲的套 曲形式打下了基础。18世纪中后期,序曲性 质的交响曲脱离歌剧, 吸收大协奏曲、组曲 及三重奏鸣曲的因素,发展成独立的3乐章的 器乐体裁。但这时曲式尚未最后确立,交响 乐队的编制也未成形,交响曲仍属器乐重奏 及小型乐队演奏的作品。
❖ 木管五重奏:木管五重奏是长笛、双簧管、 单簧管、大管、圆号五种管乐器在一起合奏 的音乐表现形式。
❖ 木管五重奏是室内乐重奏里难度最大的一种,和弦 乐四重奏与铜管五重奏不同,木管五重奏中五件乐 器的材质、形制都各不相同,要让这五种音色完全 不同、音高也不一样的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和 谐发声”难度极高。因此,木管五重奏组合非常少 见,甚至被专业人士称为 “不应存在的室内乐组合 形式”。然而正因为其难度很大,组合的“不可能 性”一旦恰当组合,就会发生非常神奇的“化学反 应”,使音乐层次多样、色彩旖旎。
❖ 代表性音 乐家:韦
伯、布鲁
克纳、马
勒、理查 德.斯特劳 斯、沃尔 夫、等等
铜管五重奏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 巴洛克时期是指1600年文艺复兴到1750年 巴赫去世这一阶段,在音乐、建筑、雕塑、 绘画等方面风格的总称。巴洛克一词来源于 葡萄牙文,愿意为畸形的珍珠。
❖ 巴洛克时期 的代表音乐 家有:巴赫、 亨德尔、吕 利、维瓦尔 第、拉莫、 蒙特威尔第 等等
维也纳古典乐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