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课文及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教案课文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1 春生难字烘.(hōng)托 抖.擞.(dǒu sǒu) 酝.酿.(yùn niàng) 戴lì(笠) 黄晕.(yùn) 窠.(kē)cháo(巢) suō(蓑)衣 嘹.(liáo)亮 多音字和⎩⎪⎨⎪⎧hé(和解)hè(唱和)hú(和牌)huò(和稀泥)huó(和面)晕⎩⎨⎧yùn (黄晕)yūn (晕倒)薄⎩⎨⎧báo (薄饼)bó(薄弱)bò(薄荷) 形近字⎩⎨⎧嘹(liáo )歌声嘹亮潦(liáo )穷困潦倒瞭(liào )极目瞭望⎩⎨⎧笼(lǒng )笼络人心茏(lóng )葱葱茏茏 重点句段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3.“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1课《春》知识点一:基础积累(一)字词熟记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窠巢黄晕呼朋引伴花枝招展(二)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等。
知识点二:文章梳理(一)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赞春:⑧段新(新生)、⑧段美(美丽)、⑨段力(活力)(二)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三:考点聚焦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比喻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答题模式: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表达了……的感情。
知识点四:知识延伸写出有关“春”的诗句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一:基础积累(一)字词熟记镶安适着落单单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发髻水藻响晴(二)文学常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知识点二:文章梳理主题: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七年级上语文春知识点

七年级上语文春知识点
春天是万物复苏、新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最令人
向往的季节之一。
作为七年级上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春
天也被作为一个主题贯穿在了课程中。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我们
能学到很多有意义的知识点。
一、春天的意义
春天是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季节,它代表着万物的更新和蓬勃
发展。
春天不仅是诗人们笔下的美好景象,更是人们永恒的梦想。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我们能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春
天的不同解读。
二、春天的花卉
春天是一个花的海洋,不同的花卉在春季一起盛开,装点着大地,给人们带来喜悦和色彩的缤纷。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我们能
够学到许多与花有关的知识点,如春季开花的花卉种类,花卉对
人们的作用,花卉的诗歌典故等。
三、春天的习俗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各种习俗和
节日的季节。
春天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很强
的欢乐和和谐的意象。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与
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关的知识点,如习俗、传说、故事等。
四、春天的动物
春天不仅是植物的新陈代谢阶段,动物也进入了生长的繁衍期。
春天是在动物世界中一个重要的季节,有着非常多的有趣知识点。
在春天这个主题下,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与春季孵化的宠物、家禽、野生动物以及春天与动物相关的传说、民谣等知识点。
总之,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有意义的季节,它在语文学习
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积
极探究春天的美与意义,理解和学习其中的一些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重要知识点总结

3.【带来新绿的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把握时光的春悟】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二)赏“春”文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田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真是山山水水都爱娇,好不动人。——高晓声《钱包》
酝酿(yùn niàng) 戴lì(笠)
黄晕(yùn) 窠(kē)cháo(巢)
suō(蓑)衣嘹(liáo)亮
多音字
和 晕
薄
形近字
重点词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课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作者档案
作 者
朱自清
字
佩弦
评 价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籍 贯
江苏扬州
作品风格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
代表作品
诗文集《踪迹》,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重点字词
生难字
烘(hōng)托抖擞(dǒu sǒu)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课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1.《春》朱自清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在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季,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词语辨析在语文学习中,词语的辨析是非常重要也比较普遍的,比如“爱”和“喜欢”、“老师”和“教师”等等。
要注意区分词语间的细微区别,做到用词准确。
二、修辞语言修辞语言是语文学习中的重头戏,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熟练运用于文章表达中。
三、句式概念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而句式则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七年级上册中,我们要学习标准语言的句子结构,理解主谓宾、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句等句式的概念,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语法结构。
四、文学欣赏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运用,也包含文学欣赏。
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从中汲取思想、感受作品的魅力。
五、古代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化在七年级上册中也有涉及。
我们要学习关于古代诗词歌赋、古代文化名人的方方面面,开拓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六、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习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学习新闻、科技、电影、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加强现代文化素养,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素质。
七、写作技能最后,写作技能也是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
我们要学习如何进行写作规划、如何素材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让我们能够用清晰、生动、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季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让自己成为精通语言的行家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新人
教版
一、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作家。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
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
1948年朱自清患严重的胃病,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
朱自清以散文闻名,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散文有《匆匆》、《背影》、《桨声灯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
二、字词
.生字辨识
酝酿(ùnniàng)
巢(há)
喉(hóu)咙
宛(ǎn)转
应和(hé)
嘹(liá)亮
黄晕(ùn)
撑(hēng)
蓑笠(suōlì)
抖擞(sǒu)
胳膊(gēb)
2.重点词语注释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亮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趁时机、凑热闹”的意思。
[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比喻作准备工作。
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这个意思现在写作“婉转”。
[黄晕]昏黄不明亮。
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
[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
招展,迎风摆动。
三、结构
盼春(1~2)(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绘春(3~7)
春草图(3):春草报春
春花图(4):春花争春
春风图():春风唱春
春雨图(6):春雨润春
迎春图(7):春人迎春
赞春(8~10)
娃娃(8):新
姑娘(9):美
青年(10):健
未来:美好
四、后练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
ǎn(
)转
酝酿(
)(
)
liá(
)亮
hōng(
)托
应和(
)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欢欢喜喜的样子。
(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
3、比喻姿态优美。
(
)
4、舒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