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急诊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要求
标准分
扣分标准
实得分
1
对急诊病人及时接诊,检查处理,不得延误。
5
发现一次不合格扣2分
2
危重病人需在急诊科救治,必要时请会诊,要发病危重通知单,待病情稳定后再收入院,外科紧急手术者例外。按规定完成必要的知情同意书。
10
危重病人病情未稳定,转送途中死亡,一次扣5分,未请会诊一次扣2分,未发病危重通知单或未完成必要的知情同意书每项扣3分
3
由急诊科转入住院部的病人,非特急危重抢救病人,原则上必须预交住院费后方能进住院部,由公安人员或单位送来的急诊病人,须由陪送者签名和留有关单位住址或工作证。
10
不符合规定,发现一次扣3分
4
抢救室器械、急救药品齐全,应急状态良好,有清点检查记录。
10
发现一项不合格甲级病历≥95%,有医护查房记录和医嘱本及医护交班本。门诊病历按规范书写,合格率90%,处方合格率>98%。
15
发现一例病人无病历扣10分,各项指标数当月每少1%扣1分,出现丙级病历不得分
6
遵守抢救制度,抢救程序,每月进行抢救基本功训练或业务学习一次,有学习计划及记录。
7
不按规定执行,发现一次扣2分,无训练及学习计划扣5分,无学习记录无分
7
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
5
现场抽查2人,视掌握程度给分
8
院内感染按通用标准质控,各诊疗室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有记录。
5
院内感染质控一项不达标扣1分,未进行消毒扣5分,无记录扣3分
9
无传染病漏报情况。
7
发现漏报1例无分
10
无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相关制度、规定执行良好。
急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落实首诊负责制
5
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 1
急诊检诊、分诊用物齐备, 2
急诊检诊、分诊做到一问、 3
有效分流,实施急诊分区救 3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 1
传染病、疑似传染病及特殊 3
过程
业务 管理
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 为急诊患者提供便捷的入院 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前实施病
3 1 5
(64
转送患者专人护送,做好病 3
分)
急救药品专人管理,定期检 3
有效落实重点病种(如急性 3
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突 3
急诊抢救患者抢救记录及时 2
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与相 1
质量管 质控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明 1
理 对接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 1
受检科室:
急诊护理管理 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人:
(十九)
检查日期: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2
制度职 有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
2
责 有急诊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 2
有急诊科各类、各层级护理 2
护理人员配备符合《急诊科 1
结构
急诊护士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 1
(20 人力资 急诊在岗护士护师以上职称 1
分) 源 急诊科固定的护士不少于在 1
对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 1
说明及异 常处理措
施
说明及异 常处理措
施
说明及异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常处理措
施
抢救设
备完好
5
结果 率100%
(15 抢救药
分) 品完好
5
率100%
二级福建省公立医院急诊科质量控制考核评分表

福建省公立医院急诊质量控制考核评估表(2011版。
二级医院适用)
福建省急诊质量控制中心编制
2011年8月
评估医院:
医院等级
评估时间:
评估分数:
评估人员:
评审说明
1.《福建省公立医院急诊质量控制评估表》是福建省急诊质量控制中心根据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福建省急诊专
业质控标准》(2009修订本)及《福建省公立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编制。
2.评估总分100分,其中急诊科建设部分占85分,急诊护理部分占15分。
3.评估办法以现场评估为主,最后评估结果交当地卫生局统一上报卫生厅医政处.
福建省公立医院急诊质量控制考核评估标准(科室建设部分总分85分)
福建省公立医院急诊质量控制考核评估标准(急诊护理部分总分15分)。
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标准1. 背景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快速、高效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救治的任务,对护理执行质量有着重要的要求。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明确急诊科护理执行的标准和要求,对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进行评价,以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3. 评价指标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重点,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价指标:3.1 护理操作执行标准-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正确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执行护理操作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 对于急诊科常见病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2 病情观察及评估能力- 能够准确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于急性病情的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3.3 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与患者和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有效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合作,确保工作的协调顺利进行;- 处理和协调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
3.4 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技能;- 对于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处理计划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操作能力;- 在急救和应急处理中能够保持冷静和应对逆境的能力。
4. 评价方法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的评价应采用综合性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护士自评和同行评价;- 定期抽查和监督检查;-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 核查护理记录和医疗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旨在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和措施,并加强护士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急诊科护理执行的质量和安全。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一、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1.患者满意度: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患者对急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医疗质量、医生和护士的态度等方面。
2.门诊工作效率:统计患者来急诊科的等待时间、候诊时间、就诊时间等指标,以及门诊工作量、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等工作效率指标。
3.门诊患者复诊率:统计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的复诊情况,以了解急诊治疗效果和转归。
4.门诊医疗误诊率和漏诊率:定期进行门诊医疗误诊和漏诊的评估,包括临床诊断准确性、检查和处理错误等指标。
5.门诊抢救成功率:统计急诊科抢救成功的比例,包括心肺复苏成功率、抢救重症患者的成功率等指标。
二、急诊科医疗安全考核指标:1.医疗事故发生率:统计急诊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并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类,包括严重事故、一般事故等。
2.护理操作规范性:对急诊科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评估,包括静脉置管、输液、注射、换药等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3.急诊科医疗设备安全: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急诊科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医疗用药合理性:对急诊科医疗用药进行评估,包括用药指征、用药剂量、用药间隔等方面,确保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急诊科感染防控:对急诊科感染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方面,确保急诊科感染防控的有效性。
三、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的执行方法:1.建立专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团队:负责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2.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确定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
将考核指标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相结合。
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按照一定的周期和频率,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整改。
4.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例会,对考核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护理质控——急救设备设施药品管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护理质控——急救设备设施药品管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需要对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进行管理和质量检查。
以下是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管理的评分标准:急救设备管理(30分)1.急救设备需要定点放置,放置整齐,专人负责,每班交接,账物相符,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2.急救设备需要标识规范、清晰、明显、固定。
同一类救急设备数量≧2件,需在设备上编号管理。
3.急救设备需要每周检查、保养、性能良好,定期检测,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使用后及时、正确清洁、消毒。
4.各设备需要有规范、清晰的操作流程。
需要检查2件以上急救设备。
5.需要定期培训护士使用急救设备,护士能熟练使用。
需要考核2名护士操作。
6.护士长需要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记录。
急救车管理(30分)1.急救车需要定点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墙上张贴标识,标识规范清晰,地面划红色线条标识区域。
车上严禁放置除抢救用的任何物品。
2.急救车需要加带编号的软锁管理(旧版急救车实行封条管理),按规范定期检查与登记。
3.急救车内急救物品、药品需要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
4.急救车需要保持整齐、清洁,车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
5.需要定期清点车内物品的数量,检查药品的质量,高危药品按规范标识清楚。
6.需要建立急救物品、药品效期档案,专管人每周进行效期检查并签名。
按规范进行标识预警。
无过期药品与物品(发现1件物品/1支药品过期,此项为分)。
急救设施管理(10分)1.急救设施需要定点放置,标识清晰,专人负责。
需要每月检查、保养并记录。
2.护士需要熟练使用急救设施。
需要考核2名护士操作。
急救药品管理(30分)1.急救药品需要根据药品的数量和性质,定位存放,标识规范、清晰。
2.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确保临床急救需要。
3.急救药品需要专人管理,定期检差并记录,无过期药品(发现有过期药品,此项为分)。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查看现场,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7.依法进行毒、麻、限剧药品及精神一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做到“五专”,交接班记录和使用登记符合要求。
2
查看资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8.抢救药品及用物齐全,做到“四定、三及时”,抢救仪器有简明操作流程,保养和维护符合要求,完好率100%。
2
查看抢救车、仪器,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
2
查看资料,提问护士及现场查看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有质控小组及评价标准,有年计划、月安排、周重点、年终总结;每日检查护理工作有记录;每月召开全体护士会;每月有质量检查、护理缺陷登记,每月召开护士会进行护理质量讲评。
2
查看资料,提问护士,一项不符合扣1分
3.有体现专科特点的护理教学、分层次护士培训计划并落实。
查看现场,缺一项设施、设备扣0.5分
10.有条件的医院设专用洗胃室,配备洗胃机和各种型号的胃管、洗胃药物、温度计、冷热开水等,并处于备用状态。
1
查看现场设备,设备的使用状态不符和要求扣0.5分
11.留观室:设备与要求同普通病区。
1
查看现场,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
人员要求(10分)
1.留观室实际开放床护比1:0.5~0.8,三级医院急诊抢救室、监护室床护比1:2~2.5,保证24小时人力充足;三级医院配备副高以上职称护士,有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1
查看现场,缺一项设施扣0.5分
8.清创室:配有手术台、无影灯、立灯、器械台、器械柜,备有各种无菌手术包、无菌器械和敷料、外科手消毒及空气消毒设备等。用物按洁污分类,标识清晰。
1
查看现场设备、物品分类及标识,缺一项设备扣0.5分,无标识扣0.5分
9.医院如设有急诊手术室,其布局设置参照门诊手术室。
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专
科
护
理
15
分
1.正确分诊,指导挂号,合理安排候诊患者就诊,危重患者来诊5分钟内得到相应的处理
2.救护车到达时主动迎接,并护送患者到诊室
3.危重抢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抢救,后挂号、收费
4。危重患者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热者应有体温记录,做好抢救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4.外用药、消毒剂定点放置,标签清楚
5.高危药品有醒目标识,专柜放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无
菌
物
品
管
理
10
分
1.各类无菌物品放置整齐规范,标识清晰
2.无菌、有菌物品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 cm),柜内清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
3.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过期物品,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或失效期)、化学指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
环
境
管
理
5
分
1.各工作室(抢救室、诊察室、治疗室、清创室、输液室、洗胃室等)物品分类放置有序,保持整洁、齐全,有标识
2.治疗台面、无菌物品柜、药柜、治疗车、治疗盘等清洁、规范,无灰尘,清洁物、污染物分开放置
3。平车、轮椅清洁,功能良好,定点放置,有定期消毒措施,
4。急诊室安静,无噪声,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3。危重患者送检查、住院、手术途中有医护人员陪送
4。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及加入药物的名称和剂量,配药注射有签名,并按时巡视患者
5.设有药物过敏试验观察区,给患者皮试后,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查看皮试结果并记录,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有醒目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宁波市眼科医院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日期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表
科室:急诊室
制订日期: 2010-2-2
完成期限:6个月
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结果报告表
科室:急诊室
1.预检护士在5分钟内认真接待和处理病人: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根据预检分诊病情分级按照《急诊分诊流程》真确分诊,送入复苏室/抢救室/诊疗室,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通知有关医生接待。
)对危重患者,应简化步骤,立即送饭抢救室先抢救,后办办挂号手续。
(1
(2)需要立即抢救的危重患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护士可以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止血、给药、人工呼吸、吸痰、胸外心脏按压等,亦可以请其他科室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得拒绝。
(3)发绀及呼吸困难者预以吸氧,体温大于39.5?可以冰敷、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CPR。
2(预检护士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挂号登记手续。
3.病人挂完号号后;预检护士做好急诊患者的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就诊初次生命体征,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4.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预检护士要做好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重事,免延误病情
5、若需绿色通道的病人,预检护士按照《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及时报告医院相关人员。
6.对于重大突发时间,预检护士立即按照《重大突发时间呈报制度》进行上报。
中毒
(一) 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1) 吸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静卧,保暖,保持呼吸
通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必物。
昏迷者,防止舌后坠,应拉出舌头并将下颌前倾。
2) 接触性中毒:触去被污染的衣物,一般用清水清洗体表,毛发及假缝催吐:压迫舌根或刺激咽喉壁,口服0.2,-0.5,硫酸铜100-250ml,饮水后皮下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
下列情况禁忌催吐:昏迷洗胃:一般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但如果大或无毒多,尽管服毒时间6小时以上,仍需洗胃。
C 排泄肠内毒物:
a)泻剂:常用25,硫酸纳30-60ml或50,硫酸镁40-50ml,洗胃后自胃管注入
、有中枢神精移植后不用硫酸镁;
b)高渗盐水或温水灌肠。
4)利尿排毒:
a .大量饮水或静脉注葡萄糖;
b. 如尿量过少,可静滴20,甘露醇200-250ml,必要时重复应用,最好维持每小时尿量200-350ml.
2.防止毒物吸入
1)清洁皮肤:尽快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立即脱去污染衣物。
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
如为有机磷中毒(除敌百虫外)可用肥皂水或弱碱水冲洗,如系碱类毒物,用食醋或3,-5,醋酸,3,绷酸等冲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2)清除眼睑内毒物:毒物污染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可少于5分钟。
碱性毒物用3,绷酸液,酸性毒物用2,NAHCO,然后滴入0.25, CQI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结果报告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CQI)计划表科室名称:急诊科
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CQI)计划表
CQI 资料收集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CQI)结果报告表
科室名称:门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