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设计、教案

1.万以内数的复杂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练习。
3.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万以内数的复杂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万以内数的复杂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更复杂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的话题,如家庭预算的计算问题。示例:老师展示一个家庭月度开支表,问学生:“如果家庭每月的收入是8000元,支出分别是租金3000元、生活费2000元、交通费1000元,剩余多少?”
七、练习与作业
1.练习题:提供一些复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万以内的复杂加法和减法计算题、实际问题解决题等。
2.示例:老师布置几道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3.相关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制作复杂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卡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等。示例:老师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家庭预算表,并计算总收入和支出。
3.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复杂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示例:老师提问学生在复杂场景中遇到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六、总结与反思
1.回顾内容: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在复杂生活中的重要性。示例: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问学生的收获。
2.分享经验: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复杂实际问题中运用加法和减法的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示例: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预算或其他复杂场景中使用加法和减法的经历。
2.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示例:老师提出一个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问学生如何计算从现在到多个时间点的时间差。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加法运算的验算方法3. 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加法运算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加法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规则。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加法运算。
3. 拓展题:研究加法运算的其他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加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计算速度的提高。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计算,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优秀教学设计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自主批改的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 通过辩题感受一次或是连续退位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4.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万以内减法中的连续退位。
一、前测知识回顾(2)西游记购买的费用与安徒生童话购买的费用相差多少元?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这样计算的: 我还可以这样计算:验算:【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单元三位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估算、巧算等知识点。
二、批改基本练习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如下表:(1)计算: 735+397 改: 1004-397 改:(2)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批改:五颗星满分,你会给同伴( ) 颗星.(3)与小组成员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批改的形式以及给同伴打星星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并让学生感受三位数的加减法可以解决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提升1. 两数相减,甲认为:差是一位数,乙认为:差是两位数,丙认为:差是三位数,丁认为:差是四位数?你认同谁的观点,写一写你是怎么计算?(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数)。
我同意__________的观点.两数相减,得到的差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了解到本单元重点或是难点是连续退位,因此将辩论点放在了退位减法中,期望通过本题的不确定的两数相减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不确定的两数相减中感受退一当十,或是感受连续退位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四、选做练习.从1、2、3、4、5、6、7、8、9中选六个数,使等式成立(每个方框数字不一样)+1 0 0 0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感受连续进位。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加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中的一课。
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展示了“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接着,教材以“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这两个问题为例,分别讲解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对于不进位加法,教材通过直观的竖式计算,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计算方法。
例如,271+122,先将个位上的1 和2 相加得3,十位上的7 和2 相加得9,百位上的2 和1 相加得3,结果为393。
对于进位加法,教材同样通过竖式计算,重点强调了进位的方法。
如271+31,个位上的1 和 1 相加得2,十位上的7 和 3 相加得10,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2 加上进位的1 得3,结果为302。
教材还安排了“做一做”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加法计算方法。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材以中国湿地动物种类为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强调竖式计算的规范性:教材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注重竖式的书写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理解加法的算理,知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 271+31=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态度。
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的和小于10,则直接写在个位上。
2. 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的和大于或等于10,则将个位数相加后的结果中的十位数进位到十位上。
3. 不退位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大于或等于减数的个位数,则直接写在个位上。
4. 退位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则需要向十位借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鞭、白板、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讲解: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 示例:通过示例题目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重点内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示例题目、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基础练习题目,巩固加减法运算规则。
小学数学_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信息窗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加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猜谜语:小姑娘,穿红袄,庄稼上面来回跑,七个黑点象星星,专吃蚜虫本领高。
(猜一昆虫)引出七星飘虫,七星飘虫不但能消灭蚜虫,还能消灭很多的害虫。
(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照片)这是七星飘虫捕捉害虫的场面,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画面,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白菜:已检查了189棵白菜还剩394棵白菜没检查七星瓢虫:白菜地有158只瓢虫茄子地有247只瓢虫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的茄子276棵(课件出示所发现的数学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课件出示上面的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1 8 9+ 3 9 4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个位加起,9加4等于13,满十向十位进一,8加9等于17,再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18,满十向百位进一,1加3等于4,再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5。
2、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第二个问题: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教师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出错的题,强调算法。
3、引导学生总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

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爬杆子、算筐、换球等问题中加减法的应用意义;2.能够熟练掌握一步和两步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一步和两步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了解加减法的应用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熟练掌握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加减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讲授知识点(1)一步加减法1.通过数轴介绍一步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熟悉一步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一步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两步加减法1.通过数轴或列竖式的方式介绍两步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熟悉两步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两步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 拓展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并进行讨论;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运算游戏。
4. 练习与巩固1.练习册内的相关练习;2.数学游戏:千禧虫的冒险。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知识点1.一步加减法1.概念2.运算方法2.两步加减法1.概念2.运算方法应用1.加减法的应用1.爬杆子、算筐、换球等问题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习题;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3.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两个加减法问题,并用一步或两步加减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实例和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数轴的理解有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延伸教学,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信息窗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
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出示信息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
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
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估算:179≈180364≈360179+364≈540(棵)2)口算:100+300=40070+60=1309+4=13130+13=143143+400=543(棵)3)笔算:179+364=543(棵)179+364543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
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做法。
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5、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276≈280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435-276159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6、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做法。
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2、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位互相商量一下,弄懂图意再做题。
然后全班交流做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265+45=310(块)350-178=172(米)265-45=220(块)3、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然后根据学生整理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
3、找规律,填一填。
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填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活动四:归纳总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第二课时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活动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1、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在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师:今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
2、用竖式计算234-267=564+342=168+743=657-489=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师:在做题的时候,你都注意了什么?3、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弄懂题意,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比较估计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估计的用途,最后小组内交流。
4、
小游戏:1)每个人掷三个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写出一个三位数;2)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分好工,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任务完成的好。
小组汇报,并进行评价。
5、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先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图中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的策略,就是要找出到珍禽馆一共有几条路,每条路是多少米,然后通过比较再回答问题。
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进行解决。
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