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保健调查报告
口腔健康数据报告

口腔健康数据报告据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
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含氟牙膏使用率分别为42.1%、55%,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0%、43.2%。
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为36.1%,含氟牙膏使用率为61.0%,尤其是国外的含氟牙膏越来越受欢迎,Regenerate牙膏受到关注牙齿的年轻人的欢迎。
各年龄组女性每天两次刷牙率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
世界卫生组织以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作为评判各个国家龋病流行的衡量标准,规定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1.2颗以下为龋病流行低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1.86颗,其中美国为1.2颗,日本为1.4颗,韩国为1.8颗。
本次调查发现,我国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说明我国目前仍处于低水平。
大量的调查发现,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
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
城市高于农村。
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说明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口腔曾出现问题的被调查者中,口腔异味(65.8%)、出血(65.8%)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的两大症状。
其次,溃疡(53.0%)是困扰大家的第三大口腔问题症状。
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蛋糕、饼干等精加工含糖食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提高了龋病的发生风险。
另一方面,人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保健意识仍有待提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尚需时日。
在关于导致口腔问题因素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所认同的主要原因所呈现的结果如下:被调查者认为常吃辛辣食物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其被认同的频率占所有被调查者总数的57.2%,43.3%的熬夜到很晚不睡觉次之,而抽烟喝酒应酬多(34.7%)则是第三原因。
关于小学生蛀牙的调查报告(杨加)

关于⼩学⽣蛀⽛的调查报告(杨加)2012学年数学⼩课题评⽐⼩课题名称:健康⾝体从“齿”开始——关于⼩学⽣蛀⽛的调查报告单位:温州市实验⼩学六(6)班申报⼈:杨加指导师:陈东辉健康⾝体从“齿”开始——关于⼩学⽣蛀⽛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体上有⼀个地⽅有32个⼩精灵,它们⼜⽩⼜亮,这就是——⽛齿。
⽛齿对我们有着⾮常⼤的重要性,若是没了⽛齿,说话会⼝吃不清、吃不了好吃的东西、还会变得奇丑⽆⽐……由于如今⼈们的⽣活⽔平越来越⾼,⼩学⽣患有蛀⽛的⼈数也越来越多。
根据第三次全国⼝腔流动调查结果,我国5岁⼉童乳⽛龋病的患病率为66%,其中97%未经治疗;12岁⼉童恒⽛龋病率为28.9%,89%未经治疗。
这些数据说明,孩⼦的蛀⽛现状不容乐观。
⼩学⽣如何从⼩认识⼝腔卫⽣保健的重要性,懂得龋齿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培养良好的卫⽣习惯, 学会预防蛀⽛,成为我们最关⼼的话题。
⼆、调查⽬的:1.通过查阅书籍、上⽹搜索等途径获得有关蛀⽛的原因及保护⽛齿的知识。
2.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分析数据,较全⾯地了解学⽣蛀⽛的具体情况及费⽤⽀出。
3.通过倡议书宣传蛀⽛的危害性和保护⽛齿的重要性。
4.学会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提⾼⾃⾝的交往与合作能⼒,提⾼⾃⾝的社会实践能⼒。
三、调查⽅式1.问卷调查:对学校⼆到五年级进⾏问卷调查(各段随机选⼀个班)发放了183份调查问卷。
2.实地了解:⾛访⼉童⼝腔医院,了解医院治疗蛀⽛的⼤概费⽤。
3.现场采访:采访徐悦媛同学,倾听⽛痛的经历。
四、调查时间:2012年11⽉20⽇——2012年12⽉7⽇五、组织实施六、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收集信息,获取有关资料。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材料,例如:电视、报纸、因特⽹、图书馆查找资料、向别⼈请教获取有关“蛀⽛和护⽛”的相关材料。
在⽼师的指导下,把有关材料有机的结合在⼀起,设计好问卷调查表进⾏调查。
(⼆)对学校⼆到五年级进⾏问卷调查(各段随机选⼀个班)。
(三)问卷调查统计及其分析——分数的应⽤本次调查问卷⼀⼈⼀份,向学校的⼆——五年级各选⼀个班进⾏随机发卷,共发放183份,发放了183份调查问卷,收回率100%。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告范文1 摘要:目的了解当前小学生龋齿状况,探讨导致小学生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为指导小学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方法对幼幼小学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410名小学生,其中患有龋齿人数81人,患龋率为19.76%。
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
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56.34%,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86.83%。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患龋率;调查前言有资料表明,乳牙龋齿患病率在幼儿园年龄最高,其次是小学、再次是中学;恒牙龋齿患病率则正好相反;混合龋齿患病率高峰都是在小学,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年龄阶段乳龋、恒龋同时并存,并且龋齿患病率都不低。
因此,特别要在小学生中预防龋齿的发生。
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调查小学生的龋齿状况。
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天心区幼幼小学的410名6~13岁小学生,其中男生201名,女生209名。
1.2调查方法和内容:组内成员在见习的三天(20xx年11月9号至11号)中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自遇到的小学生。
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次数)、牙齿状况(龋齿数)等。
2、结果结果1:2.1幼幼小学龋齿状况调查统计表:2.2龋患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小学生总患龋率为19.76%,患病率较高。
男女生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患龋率略低于女生。
从年龄上来看,患龋率的高峰在6~7岁。
而且,把男女生分开来看,患龋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3饮食行为: 60人(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
252人(61.46%)的小学生偶尔会在睡前吃零食。
98人(23.90%)的小学生不会在睡前吃零食。
2.4口腔健康行为: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231人(56.34%),只在早上或晚上刷牙的学生有160人(39.02%),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356人(86.83%)。
中小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调查及干预方案

中小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调查及干预方案摘要:中小学生阶段是牙齿发育的关键时期,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本文通过调查衡水市中小学生牙齿健康状况,总结了预防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生龋齿预防牙周疾病干预方案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青少年时期是牙齿发育的关键阶段,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龋病、牙周病是少年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威胁着成人的健康,同时也导致儿童龋齿等疾病的发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患龋齿和错颌畸形的高峰期,从青少年时期重视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和预防成年后的口腔健康问题。
为此我们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获得基本的数据以制订相应的口腔健康促进计划,同时探讨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其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儿童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1.中小学生牙齿健康的现状1.1研究方法:选择衡水市康复小学、人民路小学、胜利小学的2-4年级(7-9岁)528名小学生(下称小学组),衡水市六中、八中12-14岁545名中学生(下称中学组)为研究对象,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专业口腔医生现场检查。
调查项目包括: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常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刷牙率,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横式或竖刷式),等等;检查项目包括患龋率、龋齿充填率率、牙菌斑等。
1.2结果显示:小学组知道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的占69.4%,中学组为100%;知道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的小学组占58.7%,中学组占98.7%;刷牙率小学组为30.8%,中学组刷牙率为87.2%;每天早晚两次刷牙人数小学组占28.3%,中学组为80.9%;刷牙方式小学组多为横式,且持续刷牙时间短,中学组多为竖式,持续1-3分钟。
幼儿园龋齿活动总结报告

幼儿园龋齿活动总结报告一、活动背景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60-90%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龋齿。
而在我国,儿童牙齿健康状况也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我国3-5岁儿童近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龋齿。
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口腔健康意识,预防龋齿的发生,我园特组织了一次龋齿预防宣传活动。
二、活动内容1. 口腔健康知识讲座:请了当地口腔专家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做了一场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预防龋齿的方法、正确刷牙的姿势和技巧等。
通过讲座,家长和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龋齿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增强了他们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2. 游戏活动: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教育他们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比如,我们设计了“找牙齿”游戏,让幼儿学会辨识不同类型的牙齿,并了解牙齿的生长过程。
另外,还进行了一场“我是小牙医”活动,让幼儿扮演牙医角色,亲自操作牙刷和小假牙进行清洁,增强他们的口腔清洁意识和技能。
3. 手工制作:组织幼儿们制作牙齿模型和牙刷挂饰,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牙齿的构造和清洁方法,提高他们的预防龋齿意识。
4. 制作口腔健康宣传海报: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口腔健康宣传海报的设计,以此来巩固他们对口腔卫生知识的理解,并将宣传口腔健康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三、活动成效1. 提高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口腔健康意识。
通过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家长和老师们对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预防龋齿的方法,懂得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 增强了幼儿园小朋友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通过游戏活动和手工制作,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还培养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了他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
3. 提高了整个幼儿园的口腔健康意识。
通过口腔健康宣传活动,全园师生对口腔健康的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中将会更加重视口腔健康问题,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口腔可行性研究报告

儿童口腔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口腔健康对儿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儿童口腔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发育。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口腔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二、研究内容1. 调查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等方式,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的现状,包括龋齿、牙周疾病、儿童牙齿拥挤等问题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
2. 探讨解决方案结合口腔保健知识、儿童生理特点等方面问题,探讨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的可行解决方案,包括口腔保健教育、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
3. 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其实施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等方式,收集儿童口腔健康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等。
3. 方案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知识,设计解决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可行方案。
4. 可行性分析从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四、研究结果1.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发现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其中龋齿、牙周疾病是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保健知识不足等。
2. 可行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口腔保健教育、免费口腔检查、提供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可行解决方案。
3. 可行性分析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发现在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方面具备实施条件。
五、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和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2. 可行解决方案包括口腔保健教育、免费口腔检查、提供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等。
3.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等方面具备实施条件。
4. 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可行性方案将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发表时间:2012-04-17T14:37:48.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凤仙1 刘秀玲2[导读] 乳牙滞留造成牙齿错位萌出、反颌,将六龄牙误以为是要换的牙齿,未及时治疗。
刘凤仙1 刘秀玲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 015000;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医院 015000)【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273-01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我市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我们从2008年8月至12月,调查门诊口腔科病儿及家长500人,将他们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后加以归纳。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广大群众对刷牙时间、刷牙方法、齿预防手段如窝沟封闭都缺乏全面的了解。
一、调查对象门诊口腔就诊患儿及其家长,年龄0-14岁。
二、调查内容和项目1、开始刷牙时间。
儿童是几岁开始刷牙的,家长认为什么时间刷牙合适。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3岁以后开始刷牙,有少部分5岁以后才开始刷牙,甚至部分儿童不愿刷牙,原因是刷牙时牙膏和牙刷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有的孩子不能坚持刷牙是怕麻烦,这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牙齿要换,可以不认真刷牙。
只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出乳牙后就十分重视口腔卫生。
2、刷牙方法。
在回答你是怎样刷牙这个问题时,对刷牙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孩子简单回答为“横刷”或“竖刷”,仍有部分人回答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
由此可见正确的刷牙方法还需要宣传,刷好牙才能降低患龋率。
3、刷牙次数。
早晚都刷牙的占大多数,部分儿童只刷一次,笔者认为晚上刷牙更重要。
4、怎样发现龋齿。
大部分儿童及家长不知道怎样发现龋齿,无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的习惯,只有少数家长了解发现龋齿的知识,自己主动检查孩子的口腔,了解牙齿有无损坏。
5、是否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口腔。
大部分人不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笔者认为原因在于重视不够,无预防意识。
小学六年级学生《争当护牙小勇士》牙齿研究性学习报告附教师评语

(1)、第一小组学生到牙科医院进行实践采访。
第一小组组长:刘夏
组员:韩芷一、金雪、
我们来到牙科医院了解到口腔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问题之一。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治疗率为2.8%;12岁儿童患龋率为28.9%,治疗率为10.7%;成人患龋率达88.1%,治疗率仅为8.4%;老年人缺牙率为86.1%,修复率仅为42%,但不合格修复率高达24.2%;12岁儿童牙外伤发生率达20%,但能及时合理治疗的不足一半。我们还了解到这些牙病隐患中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是人们缺乏护牙和预防牙齿疾病的知识造成的。牙医要求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懂得保护和预防牙病的知识,爱护自己,爱护家人,做好宣传。
他们在访问医生时,还做了一个小实验。医生说粉笔的组成元素与牙齿有相同之处,于是,他们把粉笔放入弱酸中实验,发现粉笔顷刻间被弱酸腐蚀,形成诸多小孔。二是学生把牙齿浸泡到弱酸里进行实验经过几天的浸泡,学生观察发现牙齿在弱酸的腐蚀下慢慢变软变白,感受牙齿在什么环境下会受到腐蚀。在此环节中新研究问题产生:我们平常被腐蚀的牙齿是黑的,而被弱酸腐蚀的牙齿为什么是白色的呢?牙医告诉我们,是由于在细菌的参与下,糖类食物酵解产酸而腐蚀牙体,久而久之造成牙齿变软,牙组织崩解,形成黑色龋洞。由此可见,我们平时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饭后不漱口不刷牙、吃零食后不漱口等等,都是导致牙病的主要原因。
问卷后我们经过统计得知,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刷牙习惯,对自己的牙齿健康漠不关心,只要牙不疼就不关注牙齿。这就是导致我们现在龋齿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a)你患有龋齿吗?
A、有,很严重
B、个别牙
C、没有,很健康
b)你对龋齿做过治疗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牙齿保健问题
口腔健康是保证全身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牙齿是口腔的重要器官之一,做好牙齿的保健非常重要。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牙齿不好将会影响他们的营养摄入、说话发音、形象和自信。
一、超过7成的家长和孩子注重口腔卫生
刷牙是清洁口腔的主要方法,可以清除口内食物残渣、牙面软垢以及部分牙菌斑,并有按摩牙龈的作用。
经常刷牙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一些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保持口气清新。
二、部分孩子有不良口腔习惯
根据走访结果,43.5%的孩子有咬手指、单侧牙齿咀嚼和使用安抚奶嘴的不良习惯,28.5%的家长没有留意孩子是否有不良习惯。
儿童咬手指或者使用安抚奶嘴,婴幼儿阶段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错牙合畸形,使上下前牙不能咬合;如果持续到四岁以后,则可能引起口腔肌肉的异常功能以及牙颌的变化,错牙合甚至还可能影响语音的发育。
单侧牙齿咀嚼食物在医学上又叫单侧咀嚼或偏侧咀嚼,孩子长期单侧咀嚼会提高龋齿及牙周病的患病率,容易造成牙齿咬合关系错误,最终形成偏颌畸形,长期单侧咀嚼可能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影响孩子面部美观。
1
三、大部分家庭饮食结构不适合孩子牙齿保健
有32.5%的孩子食物精细,粗纤维较少;23%的孩子吃糖较多;28.0%的孩子以软食或者牛奶为主食。
孩子食物精细,粗纤维少,长期进食牛奶等软食,咀嚼食物的次数相对减少,咬合训练少,乳牙咀嚼锻炼不够,不利于刺激儿童颌骨发育,易引起乳牙的龋坏,也易造成恒牙排列不齐。
孩子吃糖较多不利于牙齿保健,吃糖之后没有及时漱口或刷牙,牙齿上残留糖分,容易引发龋齿。
四、多数家长没有带孩子做口腔健康检查的习惯
走访结果显示,67%的家长都是在孩子牙齿出现蛀牙等问题后才去医院检查,没有主动去做口腔健康检查的习惯;只有23.0%的家长1年带孩子做1次口腔健康检查;10.0%的家长半年带孩子做1次口腔健康检查。
3-6岁是儿童患龋齿的高峰期,专家建议应半年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缓慢发生的,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口腔疾病。
五、蛀牙是常见牙齿问题,多数家长在孩子出现蛀牙时会及时带孩子去治疗
从走访结果看,54.5%的孩子没有牙齿问题,32.5%的孩子有蛀牙,3.0%的孩子有牙齿咬合不对称或者地包天,10.0%的孩子存在其他牙齿问题。
家长对孩子蛀牙问题比较重视,在问及“孩子乳牙出现蛀牙
2
等问题时您将怎么处理”,59.0%的家长选择及时去医院治疗;
14.5%的家长选择孩子牙疼时才去看医生;3.0%的家长选择不处理,认为乳牙迟早会换恒牙的。
小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蛀牙问题上的做法不正确,蛀牙若不及时治疗,一是会影响咀嚼功能,使食物不能充分咀嚼、磨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是当儿童蛀牙疼痛影响进食时,咀嚼食物次数少,不能刺激颌面正常发育,单侧疼痛,单侧咀嚼食物,容易形成单侧咀嚼的坏习惯等。
六、家长对孩子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看法不一
认为3-6岁是孩子牙齿矫正最佳年龄的占18.0%;认为7-9岁是最佳年龄的占22.5%;认为10-12岁是最佳年龄的占10.5%;认为12岁恒牙萌出是最佳年龄的占11.0%;选择及时咨询牙医的占23.0%;不清楚的占15.0%。
总结:做好孩子牙齿保健的建议
端正的五官,微笑露出的整齐牙齿,会给人带来自信和力量。
重视孩子牙齿保健,让孩子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让他们用美丽自信的笑容去面对成长、创造未来,是家长应该努力为自己孩子做到的。
(一)合理膳食、加强监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
应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少吃含糖量高的零食和易粘牙
3
的糕点,吃糖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在口腔卫生上,应为孩子选用合适的牙刷,由家长监督,使孩子养成“每天早晚各刷牙1次,每次刷牙3分钟”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纠正吮手指、单侧咀嚼等坏习惯。
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一年至少一次,学龄前孩子6个月一次,防患未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健康的咀嚼习惯,不吮手指,双侧牙齿交替咀嚼食物。
(三)及时咨询医生做好孩子牙齿矫正。
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咨询医生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对于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牙齿拥挤、上牙前凸、下牙前凸等症状,矫正的最佳时机是3-5岁,通常在3-6个月左右就可以矫正完成,一般不需要动手术。
如果等到恒牙完全长齐时再进行矫正,上下颌骨可能已经定型,矫正难度大、时间长,且较难达到理想的状态。
牙齿咬合不对称等牙齿问题,大概在7-9岁矫正。
恒牙排列不整齐,一般选择在12岁前后,乳牙完全脱落后进行矫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