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材料报告材料,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3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序号点号坐标(米) 高程(米)H备注X Y1 G1 3044783.262 483918.997 165.982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1通视(K33+655)左侧4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2 G2 3045336.142 485138.500 262.207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4通视(K32+020)左侧15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3 G3 3046850.282 487744.256 159.284 南坑镇七宝村新尤组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13通视(K28+483)左侧10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4 G4 3047703.462 490103.347 158.428 南坑镇大岭路中国移动营业厅、彭红远家5楼顶油漆刻石、与D16通视。

一级GPS静态点5 D1 3044576.685 483709.363 138.070 S314公路弯道边坡上钢筋砼、与D1通视(K33+760)左侧254米处。

RTK加密点6 D2 3044924.025 484045.621 178.94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3通视(K33+460)左侧6米处。

RTK加密点7 D3 3045175.043 484371.238 193.391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4通视(K32+919)左侧97米处。

RTK加密点8 D4 3045128.427 484796.609 215.246 白竺乡崇源村花石组卢富德家2楼顶油漆刻石、与G2通视(K32+423)127米处。

RTK加密点9 D5 3045557.232 485595.899 242.42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6通视(K31+524)左侧15米处。

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GPS控制测量实习报告专业: 测绘工程班级: 2011260学生姓名: xxxxxx指导教师: 王利刘万林成伟赵超英赵丽华杨成生瞿伟黄观文实习地点: 眉县太白实习基地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一、测区概述此次实习区域为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位于宝鸡眉县太白山脚下,属秦岭山脉。

基地内有房屋、水池、花草、山丘(植被茂盛)。

既有平坦的的生活区域,也有陡峭崎岖的山地,这为控制测量提供了很好的地物地貌条件。

测区的山上部分虽植被茂盛,但多数为矮小的灌木或者其它杂草,无高大的能遮挡视线的植被,所以通视情况优良,便于接收机的架设和RTK的施测。

其次,无论山上还是山下,都有方便的道路,各个控制点都方便到达。

二、实习任务1、静态测量:在导线控制测量网的基础上,再新增两个GPS控制点,总共布设8个GPS控制点,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施测一个D级GPS网,为动态RTK提供基本控制点,满足实习需要。

2、动态测量:根据GPS静态测量所获得的控制点成果,作为动态GPS测量的基本控制点。

以此作为位置基准,开展RTK GPS测量工作,完成太白山实习基地1:1000的地形图测绘。

三、实习目的了解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和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四、施测单位五、实习时间:2014-5-21--------2014-5-28 六、作业依据及参考资料:GB/T 184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 七、(一)GPS 静态测量方案1、布网方案采用三台华测GPS接收机按边连式施测GPS控制网,等级为D级。

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方法总结

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方法总结

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方法总结摘要:本文针对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相对精度高的特点,找出gps网平差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几种具体方法,并对各方法使用条件和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际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网平差独立坐标系1引言gps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定位精度高、不受天气条件限制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水利、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中都广泛应用,在测绘领域更是迅速普及,测量模式从传统的静态差分相对定位到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从临时基站rtk到网络rtk(cors), 其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gps技术最典型的用途还是应用静态差分相对定位建立各种精度的控制网。

工程测量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有其特殊性,一般对相对精度要求要高于绝对精度,鉴于此,在进行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时就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尽量提高控制网的相对精度。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对工程测量gps网平差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

2工程测量gps网平差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1工程测量gps网平差需解决的问题gps网平差,其实质就是在wgs-84坐标系下对基线向量解算和无约束平差后转换为国家或地方坐标系成果,通常采用固定至少2个已知点数据,强制约束到国家或地方坐标系。

因控制点成果的用途不同,对其精度要求不同,采用的平差方法也不同,在工程测量中,gps网等级分为二、三和四等及一、二级,相对精度要求在1/10000至1/120000之间,特殊工程控制网要求甚至更高。

因国家大地控制网是依高斯投影方法按6°带或3°带进行分带和计算,并把观测成果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这样做,便于成果的统一、使用和互算。

但倘若直接作为工程测量gps网的固定点进行平差,就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1)因早期国家控制点精度不高造成内符合精度高的gps网精度的降低;(2)当测区远离中央子午线时,因高斯投影变形大,致使控制网点坐标反算边长与实测边长存在误差,影响施工放样;(3)当测区海拔高时,由于实地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变形大,也会产生第2条的问题;(4)不满足某些特殊需要,如桥梁控制网采用桥轴线坐标系更加方便、实用。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原理》GPS控制网平差实习(2012级)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日 12 月07年2015.目录1 实习目的 (1)2 实习任务 (1)3 数据处理依据 (1)4 精度要求 (1)5 已有成果数据 (1)6 数据处理过程 (2)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 (2)6.2基线预处理 (2)6.2.1静态基线处理设置 (2)6.2.2处理基线 (3)6.2.3搜索闭合环 (3)6.3设置坐标系 (3)6.4网平差 (3)6.5高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 (4)6.5.1内符合精度 (4)6.5.2外符合精度 (4)7 数据处理成果 (4)7.1二维平面坐标平差 (4)7.1.1 平差参数 (4)7.1.2 平面坐标 (5)7.2高程拟合 (8)7.2.1 平差参数 (8)7.2.2 外符合精度 (8)7.2.3内符合精度 (9)8 质量简评 (12)9 总结 (12)静态GPS网平差总结报告1 实习目的通过对静态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还可以熟悉GPS数据处理软件,现在的数据处理基本用软件处理,使用软件也是必备的一个技能。

2 实习任务本次实习的任务:(1)静态GPS外业数据基线预处理,预处理基线的方差比应尽量调整在99.9,处理后搜索闭合环要基本合格。

(2)选择/建立坐标系,建立昆明87坐标系。

(3)输入已知点并进行网平差,检测内外符合精度。

(4)撰写数据处理总结报告。

3 数据处理依据依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备案号J990—20104 精度要求二维平差中误差1cm高程拟合中误差2cm高程内符合中误差3cm高程外符合中误差5cm5 已有成果数据(1)静态GPS外业数据成果(RINEX)(2)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坐标成果见下表1表1 已知控制点坐标点号 X(m) Y(m) H(m)1009.044 899913.8943 670004.152 TSB1375.791 898844.48 652213.658 DJYK1108.928 909706.419 655917.673 H1271315.4534 670404.9398 IV01 901947.65861005.1517 IV02 667931.4052 900542.11241151.3336 IV03 899377.7047 668521.1755982.3909 IV04 902176.1222 666437.07171066.561 900615.7946 664666.8748 IV051317.1118 899464.8511 IV06 665733.84726 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处理使用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新建项目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属性。

GPS测量总结(推荐五篇)

GPS测量总结(推荐五篇)

GPS测量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GPS测量总结1.美国的GPS政策:(1)SA政策:考虑到GPS在军事上的巨大应用潜力以及C/A码是公开向全球所有用户开放的这一基本政策,为了防止敌对方利用GPS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国防部从1991 年7月1日起在所有工作卫星上实施SA技术。

(2)AS政策:AS政策是美国国防部为防止敌对方对GPS卫星进行电子欺骗和电子干扰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其具体做法是在P码上加上严格保密的W码,使其模二相加产生完全保密的Y码。

该措施从1994年1月31日起实施。

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NSS)(1)GLONASS(俄罗斯)(2)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3)我国自行研制组建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4)美国GPS(5)印度导航卫星系统1.什么是时间系统?定义时间系统的基本要素? 定义:规定了时间测量的标准,包括时刻的参考基准和时间间隔测量的尺度基准。

基本要素:守时、授时以及时间频率测量和比对技术。

2.目前使用较为精准的时间基准有:(1)地球自转周期它建立了世界所用的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8次方。

(2)行星绕日的公转周期及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它建立历书时所用的时间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10次方。

(3)原子中的电子从某一能级跃迁至另一能级时所发出(或吸收)的电磁波信号的振荡频率(周期)它建立了原子时所用的时间基准,其稳定度约为10的负14次方。

(4)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最好的毫秒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的稳定度有可能达到10的负 19次方。

3.世界时、恒星时和太阳时都是以地球自转作为时间基准的。

4.恒星时:恒星时是以春分点作为参考点的。

5.真太阳时:真太阳时是以太阳中心作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某地的子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真太阳日。

6.平太阳时:以地球自转为基础以上述的平太阳中心作为参考点而建立起来的时间系统。

7.世界时:格林尼治起始子午线处的平太阳时(它是世界统一的时间系统)。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原理》GPS控制网平差实习(2012级)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2015年07月 12 日目录1 实习目的 (1)2 实习任务 (1)3 数据处理依据 (1)4 精度要求 (1)5 已有成果数据 (1)6 数据处理过程 (2)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 (2)6.2基线预处理 (2)6.2.1静态基线处理设置 (2)6.2.2处理基线 (3)6.2.3搜索闭合环 (3)6.3设置坐标系 (3)6.4网平差 (3)6.5高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 (4)6.5.1内符合精度 (4)6.5.2外符合精度 (4)7 数据处理成果 (4)7.1二维平面坐标平差 (4)7.1.1 平差参数 (4)7.1.2 平面坐标 (5)7.2高程拟合 (8)7.2.1 平差参数 (8)7.2.2 外符合精度 (8)7.2.3内符合精度 (9)8 质量简评 (12)9 总结 (12)静态GPS网平差总结报告1 实习目的通过对静态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还可以熟悉GPS数据处理软件,现在的数据处理基本用软件处理,使用软件也是必备的一个技能。

2 实习任务本次实习的任务:(1)静态GPS外业数据基线预处理,预处理基线的方差比应尽量调整在99.9,处理后搜索闭合环要基本合格。

(2)选择/建立坐标系,建立昆明87坐标系。

(3)输入已知点并进行网平差,检测内外符合精度。

(4)撰写数据处理总结报告。

3 数据处理依据依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备案号J990—20104 精度要求二维平差中误差1cm高程拟合中误差2cm高程内符合中误差3cm高程外符合中误差5cm5 已有成果数据(1)静态GPS外业数据成果(RINEX)(2)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坐标成果见下表表1 已知控制点坐标6 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处理使用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新建项目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属性。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GPS控制网是指由一组GPS基准站组成的网络,用于测量和控制大范围区域内的GPS定位精度。

GPS控制网平差是对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GPS站点的坐标和高程的过程。

该报告对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常用的算法进行了总结。

报告首先介绍了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

GPS观测数据包括卫星观测值和接收机历元数据,可以通过基线解算得到不同站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这些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平差方法计算出每个站点的绝对坐标和高程。

报告还列举了常用的GPS控制网平差算法。

最常用的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区域平差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残差来求解平差参数。

加权最小二乘法则考虑观测数据的权重,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区域平差法则将整个控制网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别进行平差计算,再通过闭合差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一致性。

最后,报告总结了GPS控制网平差的应用和挑战。

GPS控制网平差在地理测量、地质灾害监测和测绘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GPS观测数据本身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平差算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提高平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GPS控制网平差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大范围区域内的GPS定位精度。

通过了解GPS控制网平差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常用算法,可以更好地应用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不断改进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GPS控制网测量平差报告

GPS控制网测量平差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11测绘GPS控制网测量GPS网平差结果施工单位:11测绘第二小组负责人:梁永健观测时间:2013年06月18日观测数据:文件名观测日期开始结束点名天线高天线高机号.STH 2013年06月18日 09时37分 12时13分 6018 H58.STH 2013年06月18日 12时46分 13时38分 6018 S.STH 2013年06月18日 09时42分 10时30分 6019 S0*******.STH 2013年06月18日 11时24分 13时38分 6050 H392013年06月18日 09时37分 10时32分 CL01 H392013年06月18日 09时35分 10时39分 CL02 S0*******2013年06月18日 11时03分 13时38分 CL03 S0*******2013年06月18日 12时51分 13时59分 CL04 H582013年06月18日 11时18分 13时40分 GP04 S0*******2013年06月18日 09时07分 12时12分 XX02 S基线解算:60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8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13095双差固定解 1/1932860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9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44764双差浮点解 1/30669双差固定解 1/29569605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2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58172双差浮点解 1/37173双差固定解 1/34257-CL0116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5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68531双差浮点解 1/107755双差固定解 1/96010CL0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8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32787双差浮点解 1/12944双差固定解 1/19988-CL0216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61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70886双差浮点解 1/92845双差固定解 1/86209CL0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8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36483双差浮点解 1/15768双差固定解 1/23925CL021691-CL0116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5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46987双差浮点解 1/33963双差固定解 1/32331-CL0316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69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64485双差浮点解 1/25707双差固定解 1/45989CL0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2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30354CL0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34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8517双差固定解 1/14188CL04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7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98186双差浮点解 1/127409双差固定解 1/114414-CL04169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7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20222双差浮点解 1/92753双差固定解 1/70265CL031692-CL04169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7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28123双差固定解 1/44647-GP0416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4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22745双差固定解 1/42562GP04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2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23000双差固定解 1/37204GP04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34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固定解 1/41197CL031692-GP0416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39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15273双差固定解 1/21202GP041692-CL04169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9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30484双差固定解 1/48672XX0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55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21410双差固定解 1/38072XX0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8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14651双差固定解 1/24778XX0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48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43069双差浮点解 1/83251双差固定解 1/80842XX021691-CL0116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5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69293双差浮点解 1/103989双差固定解 1/95524XX021691-CL02169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63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双差浮点解 1/92822双差固定解 1/82674XX021691-CL0316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69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70474双差浮点解 1/97665双差固定解 1/89279XX021691-GP04169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54分钟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三差解 1/1双差浮点解 1/14106双差固定解 1/24940组网:闭合环最大节点数: 3闭合环总数: 41同步环总数: 29异步环总数: 12同步环情况:环号环总长相对误差△Xmm △Ymm △Zmm △边长mm 1环中的点:CL01 6019 60182环中的点:CL02 6019 60183环中的点:XX02 6019 60184环中的点:CL03 6050 60187环中的点:CL03 6050 60189环中的点:CL04 6050 601810环中的点:GP04 6050 601813环中的点:GP04 6050 601814环中的点:XX02 6050 601816环中的点:CL02 CL01 601817环中的点:XX02 CL01 601818环中的点:CL02 6019 CL0119环中的点:XX02 6019 CL0120环中的点:XX02 CL02 601821环中的点:XX02 6019 CL0222环中的点:XX02 CL01 CL0224环中的点:CL04 CL03 601825环中的点:GP04 CL03 601828环中的点:GP04 CL03 601829环中的点:XX02 CL03 601831环中的点:CL04 6050 CL0332环中的点:GP04 6050 CL0333环中的点:XX02 6050 CL0335环中的点:GP04 6018 CL0436环中的点:GP04 CL04 605037环中的点:GP04 CL04 CL0338环中的点:XX02 GP04 601840环中的点:XX02 6050 GP0441环中的点:XX02 GP04 CL03异步环情况:环号环总长相对误差△Xmm △Ymm △Zmm △边长mm 5环中的点:CL03 6050 60186环中的点:CL03 6050 60188环中的点:CL04 6050 601811环中的点:GP04 6050 601812环中的点:GP04 6050 601815环中的点:XX02 6050 601823环中的点:CL04 CL03 601826环中的点:GP04 CL03 601827环中的点:GP04 CL03 601830环中的点:XX02 CL03 601834环中的点:GP04 6018 CL0439环中的点:XX02 GP04 6018基线名质量中误差 X Y Z 基线长相对误差Dwx(mm) Dwc(mm)重复基线6092 1/295696050 1/34257重复基线-CL031692 1/45989CL03 1/47377重复基线-GP041692 1/42562GP04 1/37204剔除基线后重复基线剔除基线后重复基线6092 1/295696050 1/34257剔除基线后重复基线-CL031692 1/45989CL03 1/47377剔除基线后重复基线-GP041692 1/42562GP04 1/37204禁用:自动剔除:CL032 2013年06月18日03时三维自由网平差:WGS84-坐标系下经典自由网平差平差结果三维自由网平差单位权中误差: (米)基线及其改正基线名基线△X 基线△Y 基线△Z △X改正mm △Y改正mm △Z改正mm 相对误差平差后距离60691 1:4221260692 1:6962260503 1:69622--CL011691 1:129515CL091 1:36387--CL021691 1:149727CL021 1:46218CL021691--CL011691 1:28389--CL031692 1:123812CL033 1:123812CL043 1:170889--CL041693 1:115500CL031692--CL041693 1:98909--GP041692 1:182792GP043 1:182792GP042 1:178886CL031692--GP041692 1:87961GP041692--CL041693 1:189785XX021 1:146449XX021 1:41336XX022 1:158494XX021691--CL011691 1:103986XX021691--CL021691 1:99687XX021691--CL031692 1:121513XX021691--GP041692 1:92831平差后Wgs84坐标和点位精度ID 状态 X Y Z X偏移mm Y偏移mm Z偏移mm 点名6018 固定 60186019 60196050 6050CL01 CL01CL02 CL02CL03 CL03CL04 CL04GP04 GP04XX02 XX02ID 状态 B L H B偏移(秒) L偏移(秒) H偏移mm 点名6018 固定60186019601960506050CL01CL01CL02CL02CL03CL03CL04CL04GP04GP04XX02XX02二维约束网平差:当前坐标系统: 11测绘椭球长半径: 椭球扁率:1/控制等级:二级M0: H=:(投影高)B0: L0= (中央子午线)N0: (北向加) E0= (东向加)采用网配合法进行转换已知点坐标与坐标系设置不相符基线名△X改正mm △Y改正mm 相对误差距离 6018--6019 1:629366018--6050 1:1107916018--CL01 1:195893CL01--6019 1:542196018--CL02 1:226918CL02--6019 1:69051CL02--CL01 1:430266018--CL03 1:187405CL04--6018 1:2629996050--CL04 1:183942CL03--CL04 1:1499476018--GP04 1:284792GP04--6050 1:280100CL03--GP04 1:134750GP04--CL04 1:295426XX02--6018 1:228493XX02--6019 1:61732XX02--6050 1:250836XX02--CL01 1:158950XX02--CL02 1:152868XX02--CL03 1:185443XX02--GP04 1:144665单位权中误差 (米)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ID X坐标 Y坐标 rms(mm) dx(mm) dy(mm) 点名6018 60186019 60196050 6050CL01 CL01CL02 CL02CL03 CL03CL04 CL04GP04 GP04XX02 XX02高程拟合平差:1 参数拟合高程内符合精度中误差± (mm)拟合后高程残差点号正常高(高程) 大地高正常高(拟合) 差值 Rms(mm) GP04XX02拟合高程ID 正常高(高程) 大地高 Rms(mm) 点名6018 60186019 60196050 6050CL01 CL01CL02 CL02CL03 CL03CL04 CL04平差成果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07月 12 日
目录
1 实习目的 (1)
2 实习任务 (1)
3 数据处理依据 (1)
4 精度要求 (1)
5 已有成果数据 (1)
6 数据处理过程 (2)
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 (2)
6.2基线预处理 (2)
6.2.1静态基线处理设置 (2)
6.2.2处理基线 (3)
6.2.3搜索闭合环 (3)
6.3设置坐标系 (3)
6.4网平差 (3)
6.5高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 (4)
6.5.1内符合精度 (4)
6.5.2外符合精度 (4)
7 数据处理成果 (4)
7.1二维平面坐标平差 (4)
7.1.1 平差参数 (4)
7.1.2 平面坐标 (5)
7.2高程拟合 (8)
7.2.1 平差参数 (8)
7.2.2 外符合精度 (8)
7.2.3内符合精度 (9)
8 质量简评 (12)
9 总结 (12)
静态GPS网平差总结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对静态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还可以熟悉GPS数据处理软件,现在的数据处理基本用软件处理,使用软件也是必备的一个技能。

2 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
(1)静态GPS外业数据基线预处理,预处理基线的方差比应尽量调整在99.9,处理后搜索闭合环要基本合格。

(2)选择/建立坐标系,建立昆明87坐标系。

(3)输入已知点并进行网平差,检测内外符合精度。

(4)撰写数据处理总结报告。

3 数据处理依据
依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备案号J990—2010
4 精度要求
二维平差中误差1cm
高程拟合中误差2cm
高程内符合中误差3cm
高程外符合中误差5cm
5 已有成果数据
(1)静态GPS外业数据成果(RINEX)
(2)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坐标成果见下表
6.2.2处理基线
对所有基线处理后,基线列表里的解类型要为整数解,对不是整数解的基线要进行二次修改基线处理设置,对数据质量不高的基线,还可以在属性区里的数据观测图中进行修改,原则上方差比越接近99.9越好,所以修改单条基线时要把方差比朝着99.9去调整。

本次实习方差比没有调整到99.9的基线有48条。

6.2.3搜索闭合环
调整好基线就要搜索闭合环了,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合格的基线,本次实习第一次搜索出了不合格闭合环54条,去除不合格不合环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找到组成环的基线,对基线再次进行修改,二是禁用基线。

这里采用禁用基线的方法,基线总共禁用了50条,最后不合格闭合环有2条,分别是:同步环[ ] (795) :∑X(当前限制0.0049m)∑X=-0.0077
同步环[ ] (1290) :∑Y(当前限制0.0074m)∑X=0.0101
6.3设置坐标系
在坐标系统里新建坐标系(昆明87坐标),坐标设置参数见下:
坐标系名称:中国-昆明87坐标
80椭球长半轴 a:6378245.000000
椭球扁率 f:1/298.300000
投影名称:高斯投影
尺度:1.000000投影高:1850.000000
X加常数:0.000000 Y加常数:500000.000000
平均纬度:025:00:00.000000N
中央子午线:102:33:00.000000E
6.4网平差
(1)平差参数设置
平差设置:三维平差、二维平差、高程拟合
自由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1
二维平差:平移、旋转、缩放
9 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基本掌握了静态GPS数据处理的流程,对中海达HDS2003软件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GPS的兴趣又增加不少。

在实习中学到了不少处理数据的经验,不足在于对GPS数据处理的其他处理还没有学习到,这在以后的学习中属于需要加强的内容。

最后,感谢朱老师的悉心教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