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1、GPS的基本知识NAVSTAR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2、GPS星座的基本参数24颗卫星分布在六个等间隔的轨道上,轨道面相对赤道面的倾角为55度,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卫星轨道为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3、子午导航系统的缺陷(1)卫星少,观测时间和间隔时间长,无法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2)导航定位精度低(3)卫星轨道低,难以进行精密定轨(4)卫星信号频率低,不利于补偿电离层折射效应的影响;(5)观测时间长,效率低4、北斗系统的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是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构成。

5、北斗系统定位原理:空间球面交会测量原理(1)地面中心站通过2颗同步静止定位卫星传送测距问询信号,如果用户需要定位则马上回复应答信号。

地面中心站可根据用户的应答信号的时差计算出户星距离,这样以两颗定位卫星为中心以两个户星距离为半径可作出两个定位球,两个定位球又和地面交出两个定位圆。

(2)根据地面中心站的数字地图算出用户到地心的距离,然后利用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球与交线圆形成两个交点,再进行判断。

4、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优缺点优点:如投资少,组建快;具有通信功能;捕获信号快等。

不足和差距:如用户隐蔽性差;无测高和测速功能;用户数量受限制;用户的设备体积大、重量重、能耗大等。

5、北斗系统三大功能快速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6、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武汉大学GPS实习报告

武汉大学GPS实习报告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报告(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内容 (3)1.3时间、人员安排 (3)第二章GPS静态测量 (5)2.1.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设计 (5)2.2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7)2.2.1测区概况 (7)2.2.2技术依据 (7)2.2.3点位分布 (8)2.2.4外业观测情况 (8)2.2.5数据处理 (8)2.3结论和建议 (8)第三章动态测量总结 (9)3.1概述 (9)3.2RTK地形测量总结 (9)3.2.1作业过程 (9)3.2.2碎部点图 (10)碎步点图 (11)第四章实习体会 (12)4.1 实习情况总结 (12)4.2自我评价 (12)4.3体会与收获 (12)4.4建议和意见 (12)附录控制测量成果 (13)附录GPS控制网点图 (21)附录点之记 (22)附录观测手簿 (23)第一章概述1.1实习目的1.掌握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2.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放样等测绘工作方法。

3.能利用软件进行GPS数据处理。

4.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GPS测量技术的认识,并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实习内容1.GPS静态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武汉大学1~3校区及国际软件学院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2. GPS静态数据处理:利用南方GPS接收机随机软件,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3. GPS RTK地形测量:利用GPS RTK测量技术进行碎部点测量,并用随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用CASS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1.3时间、人员安排时间安排总的实习时间为一周,每天8:00 –17:30为规定的实习时间,。

GPS实习技术总结

GPS实习技术总结

GPS实习技术总结这次GPS实习包括两大部分一一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其中静态测量包括现有资料的收集、实地勘踏选点并进行标记、调度方案的确定、正式外业数据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内业处理。

动态测量包括利用GPS RTK 技术进行RTK 地形测量用于绘制等高线图以及利用RTK 进行放样操作。

这次实习,从整体来说,通过静态测量建立了文天学院GPS 控制网,而通过动态RTK 地形测量获得了文天的高线图。

其中在静态测量的内业处理中,通过基线解算、独立环闭合差检验、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等过程可以很容易的得到重复基线长度较差、无约束和约束平差后各点的大地坐标和空间直角坐标。

体会与收获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了现代的测绘在空间卫星技术下的发展和GPS 在各方面的领域的广泛运用。

也深刻的理解了现代社会对内业处理工作者的高知识水平的要求。

在内业处理过程中,经过自动化的基线解算和平差,通过删减卫星调整基线来提高精度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空间卫星技术和其他的测绘技术将更加长远发展,那么就对我们现在还未走入社会的测绘人要求更多而且要求更高,数学计算和协调能力是测绘的显性要求,而编程能力和英语能力将是测绘的隐性要求而且将会越来越突出。

建议与意见我感觉本次实习内容的安排大体上是不错的,老师们的指导和讲解也是尽心尽力;但感觉内业数据处理部分老师应该讲得更详细一点,这样更有助于同学对软件的熟悉与对书本知识的消化。

其次,感觉这次外业数据采集同学们还是比较空闲,所以建议学院在今后GPS 实习中可以增加适当的项目,比如专门花一两天来学习接收机的电子手簿,或者是能够交换仪器进行实习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宝接收机的操作也能掌握莱卡接收机的操作,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所以希望学院对GPS 实习更加重视一些,能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

还有老师实地讲解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感觉看不到怎么弄的可是最后在别人那里还是学到了,最后感觉还是感觉实习学来的比书上来的多。

gps技术总结报告

gps技术总结报告

gps技术总结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XX最新发布的《gps技术总结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XX。

篇一: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长安大学渭水校区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测绘二班十组姚伦谈盼唐升旗韦前江晴晴一、测区概况本测区位于东经108°54’26’’、北纬34°22’16’’附近。

位于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东区,测区北临体育场,东至校医院,测区内地势平坦,通视条件较好。

本次实习在测区内布设8个GPS控制点,构建一个D级GPS网,满足实习需要。

二、作业依据1、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JJ 8-85《城市测量规范》三、坐标系的选择和已有测绘资料GPS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选用54北京坐标系和独立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

四、仪器设备和软件GPS控制测量采用3台AshtechZ-X 双频GPS接受机(标称精度5mm+1pmm·D,D以Km计)思想汇报专题,为双頻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静态基线±(5mm +1ppmD)高程±(10mm+2ppmD)AshtechZ-XGPS测量系统配备有星历预报软件(可预报30天内测区各测点一天24小时的卫星分布状况及健康状况)、solution 后处理解算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五、四等(或D级)GPS网的设计和观测1.GPS布网充分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控制点8个,其中已知点2个,未知点6个,组成最小同步环6 个,多边形异步环4个(计算选取)。

武汉大学《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实习报告总结资料

武汉大学《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实习报告总结资料

第一章: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5)1.1 项目概况 (5)1.2 技术依据 (5)1.3 点位分布 (5)1.4 外业观测情况 (8)1.4.1 使用仪器型号 (9)1.4.2 作业技术要求 (10)1.4.3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 (10)1.4.4 平均设站次数 (10)1.5数据处理 (11)1.5.1 基线处理及质量控制 (15)1.5.2网平差处理及质量控制 (14)1.6 结论与建议 (15)1.7 附件 (15)1.7.1 GPS控制网示意图 (15)1.7.2 GPS控制网成果资料 (15)第二章:RTK平面图测量总结 (15)2.1 作业过程 (15)2.2 碎布点图 (17)第三章:RTK放样总结 (15)3.1 作业过程 (15)3.2 点位分布图 (17)3.3 成果列表及质量统计 (17)第四章:实习体会 (19)4.1 实习情况总结 (19)4.1.1 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 (19)4.1.2 RTK地形测量 (19)4.1.3 RTK放样 (19)4.2 体会与收获 (20)4.3 建议和意见 (21)附录一:点之记 (27)附录二: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记录 (28)第一章:GPS控制网技术总结1.1 项目概况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武汉大学1区~3区及国际软件学院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我组观测的四个点位于测绘楼楼顶、计算机学院门口、学工部草地及教五前面的草坪中央,视野比较开阔,便于观测,交通条件较好,行人不是很多,利于长时间观测。

首先,通过一下午的时间将控制点位选好,以备静态测量时使用。

其次,需要分配每个小组的任务,并将测量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协调好。

然后,通过GPS接受仪器对所选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每个点位保证观测两个时段。

当外业测量结束后,运用南方GPS处理软件进行内业计算,得出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GPS实习报告-武大

GPS实习报告-武大

GPS实习报告-武大第一篇:GPS实习报告-武大一、实习目的1、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2、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3、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4、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5、掌握GPS网平差方法;6、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二、实验仪器及软件中海达GPS接收机计算机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三、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四、实验要求、内容及步骤操作实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并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目的。

GPS接收机在相关区域内完成外业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外业观测采集数据内业处理工作,实现解算其他未知点坐标以及熟练使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实验步骤:(一)外业数据采集1.)基站仪器架设:对中、整平基座。

基站架设注意事项: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五大行遮挡物;b.无限磁波干扰(200米内部能有微波炉、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c.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查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2.)各基准站约定时间尽量同时开机。

开机按一下红色按钮就好,打开GPS主机后,GPS自动接收信号,我们至少在该点测1个小时,数据才能满足计算要求。

3.)注意事项:手机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米内,且其周围30米内无其他蓝牙设备。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gps控制网技术总结》的范文,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请下载。

篇一:GPS控制网技术总结目录1 概况....................................................... ......................................................... ..............................2 1.1 测区已有控制资料及利用情况....................................................... ................................2 1.2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 2 GPS 控制网的布设....................................................... ......................................................... ........3 2.1 GPS 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要求....................................................... .................................3 2.2 选点、埋石....................................................... ......................................................... .......3 2.3 GPS 网的主要指标....................................................... .....................................................3 3 GPS 外业数据采集....................................................... ......................................................... ........4 3.1 所用仪器....................................................... ......................................................... ...........4 3.2 仪器检验....................................................... ......................................................... ...........4 3.3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5 3.4 作业过程....................................................... ......................................................... ...........5 4 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及检核....................................................... .................................................6 4.1 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 .................................................6 4.2 精度统计....................................................... ......................................................... ...........6 5 GPS 网的平差处理....................................................... ......................................................... ........7 5.1 无约束平差....................................................... ......................................................... .......7 5.2 约束平差....................................................... ......................................................... ...........7 6 结论....................................................... ......................................................... ..............................8 7 提交资料....................................................... ......................................................... .......................8 8 体会....................................................... ......................................................... (81)GPS 控制网技术总结1 概况GPS ********技术是一项多功能、高效、快速、省时和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已在国内外测量界得到推广和应用,特别在城市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gps实训总结报告

gps实训总结报告

gps实训总结报告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无法参与实际的GPS实训,
但我可以提供一个总结报告给您,希望能帮到您。

GPS实训通常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实际操作和使
用练习。

在GPS实训中,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GPS接收器接
收卫星信号并确定自身的位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导航和定位。

以下是一些GPS实训的常见主题:
1. GPS基础知识:学员需要了解GPS的工作原理、卫星系统、信号接收和处理等基础知识。

2. GPS接收器设置:学员需要了解如何设置GPS接收器的参数,如时间、日期、坐标系统等。

3. 位置测量: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GPS接收器测量自己的位置,并了解误差和精度的概念。

4. 地图使用: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地图显示自己的位置,并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和识别地图上的不同符号和标记。

5. 路线导航: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GPS接收器进行路线导航,并学习如何规划路线、设置航点和跟踪进度。

6. GPS数据的记录和分享:学员将学习如何记录GPS数据,
并将其共享给其他人或上传到电脑。

GPS实训的受众范围非常广泛,从普通消费者到军事、航空等行业都有应用。

通过GPS实训,学员将掌握一种有用的技能,可以在各种场景中派上用场。

总之,GPS实训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培训形式,可以帮助学员掌握使用GPS接收器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导航和定位能力,适用于多种领域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GPS控制网技术总结1、项目概况1、测区概况我们的实习场地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3区。

武汉大学3区位于江城武汉,地处长江南岸,武昌东湖之滨,准确定位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南麓,洪山区珞瑜路。

测区内的地物主要是建筑物和树木。

由于测区属于教学区域,所以车辆相对较少,对GPS长时间的静态测量和人员与仪器的安全比较有利。

2、任务来源本次实习中的任务安排在学期末,是测绘学院出于教学目的组织的教学实习,针对平时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测量工作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能力。

2、技术依据1、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2、GPS测量规范及规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国家测绘局,CH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建设部,行业标准,1997其他规范及规程三、点位分布WH02 信息学部12舍旁WH03 WH04 国软操场WH05 星湖广场WH07 WH08 友谊广场WH09 信息学部操场WH10 德仁广场WH11 主教正对面WH12 测绘学院房顶4、外业观测情况使用仪器的型号:接收机类型天线类型Trimble R3Trimble A3LeicaAX1202Topcon Hiper PlusTopcon Hiper Plus 作业技术要求:武汉大学3校区GPS控制网的具体要求为:(1)等级:国家D级;(2)控制网覆盖范围:武汉大学3校区;(3)点数:10个;(4)平均点间距:100m;(5)控制点:见武汉大学GPS 控制点成果图(6)成果: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实际观测总时段数:5 平均设站次数:45、数据处理 (1)XXXXX:①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基线处理软件: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基线解算方法: 单基线解/基线模式首先我们计算各项观测值的限差:σ:标准差;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d:相邻点间距离;因为实习GPS网属于D级,所以a<10mm,b<10。

经过统计GPS 网中基线的平均长度在500m左右,所以标准差计算结果如下:即12mm因此重复基线较差ds<2σ=34mm 独立环Wx<σ=*12=62mm Wy<σ=*12=62mm Wz<σ=*12=62mm Ws<σ=108mm 同步环Wx<σ=1、732/5*12=4mm Wy<σ=1、732/5*12=4mm Wz<σ=1、732/5*12=4mm 环闭合差报告:同步环B18-B15-B14B18B15B14闭合差限差△x262、188m45、029m307、217m05△y-100、484m-8、608m-109、095m35△z327、238m45、657m372、897m25 同步环B18-B17-B16B18B17B16闭合差限差△x262、188m-500、256m-238、069m15△y-100、484m-83、348m-183、834m25△z327、238m-212、022m115、219m35异步环B12-B18-B15B12B15B14闭合差(mm)限差(mm)△x-262、198m45、029m307、217m1050△y100、476m-8、608m-109、095m1150△z-327、214m45、657m372、897m2650异步环B12-B17-B16B12B17B16闭合差(mm)限差(mm)Wx-262、198m-500、256m-238、069m1150Wy100、476m-83、348m-183、834m1050Wz-327、214m-212、022m115、219m2750异步环B14-B19-B16B14B19B16闭合差(mm)限差(mm)Wx307、217m545、282m-238、069m450Wy-109、095m74、738m-183、834m150Wz372、897m257、678m115、219m050重复基线较差的统计:复测基线B24B29较差(mm)限差(mm)△x729、881m-729、880m134△y131、984m-131、981m3△z264、773m-264、769m4长度787、560m787、557m334复测基线B13B19较差(mm)限差(mm)△x545、284m545、282m2△y74、743m74、738m5△z257、680m257、678m2长度607、718m607、714m434复测基线B1B7较差(mm)限差(mm)△x484、993m484、989m4△y242、906m242、928m22△z-29、267m-29、261m6长度543、211m543、217m634复测基线B12B18较差(mm)限差(mm)△x-262、198m262、188m10△y100、476m-100、484m8△z-327、214m327、238m24长度431、175m431、189m1434复测基线B6B26较差(mm)限差(mm)△x65、321m-65、321m0△y247、559m-247、547m12△z-344、512m344、511m1长度429、233m429、225m834(2)网平差处理与质量控制网平差软件:Trimble Geomatics Office坐标参照系:BJ54网平差过程:开始设置基准设置平差形式是否引入控制点是否否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输出最终结果基线向量改正数统计:高度(mm):一级:~10 ~ 0 :B8 B26 B6 B12 B5 B7 B28 B24 B25 B18 B19 B13 B30 B20 B23 B21三级:1 ~10 :B16 B4 B10 B3 B27 B15 B17 B22 B14 B29四级:10 ~ :B1 B2距离(mm):一级:~5 : B6 二级:-4 ~ 0 : B11 B16 B8 B4 B5 B7 B3 B27 B17 B22 B24 B25 B14 B13 B20 B30 B21三级:1~4 : B26 B1 B28 B15 B19 B2 B29 B30 四级:5~ : B9 B10相邻点距离中误差统计(mm):相邻点距离中误差统计表从点到点组成后验误差(1、96s)WH09WH02方向角2661145、5500"00001、7877"D高度3、494m、009m距离543、201m、003mWH09WH08方向角1932448、4300"00002、7853"D高度2、540m、010m距离265、325m、004mWH09WH10方向角353809、1495"00004、4064"D高度6、493m、010m距离171、696m、003mWH09WH05方向角3061017、3311"00002、2862"D高度-2、754m、009m距离301、781m、003mWH09WH11方向角1924111、9417"00002、9252"D高度2、997m、011m距离210、310m、003mWH02WH08方向角1144806、6494"00001、4573"D高度-、954m、008m距离529、286m、003mWH02WH10方向角744207、8273"00001、4236"D高度2、999m、007m距离665、616m、002mWH02WH05方向角541950、3849"00002、0883"D高度-6、248m、009m距离367、284m、003mWH02WH11方向角1084959、1252"00001、6326"D高度-、498m、010m距离523、872m、003mWH08WH10方向角220653、8134"00001、6818"D高度3、954m、006m距离429、209m、002mWH08WH04方向角3034010、9075"00001、4067"D高度-4、126m、006m距离661、764m、003mWH08WH12方向角742502、9196"00003、7303"D高度17、059m、007m距离175、045m、002mWH10WH04方向角2673145、4167"00001、4522"D高度-8、079m、006m距离712、997m、002mWH10WH12方向角1785108、7953"00001、6388"D高度13、105m、007m距离350、681m、003mWH05WH11方向角1524446、7879"00000、0000"D高度5、751m、009m距离431、146m、000mWH05WH07方向角1514112、0171"00000、9373"D高度5、307m、008m距离495、281m、003mWH05WH03方向角2451933、7510"00002、3266"D高度1、169m、008m距离322、092m、003mWH11WH07方向角1443632、6375"00007、0971"D高度-、444m、009m距离64、702m、003mWH11WH03方向角2965501、6615"00001、4240"D高度-4、582m、009m距离549、664m、003mWH07WH03方向角2994512、3026"00001、4149"D高度-4、138m、006m距离607、700m、003mWH07WH04方向角3011654、4888"00001、4789"D高度-4、138m、007m距离706、256m、003mWH07WH12方向角675800、9168"00004、2591"D高度17、046m、007m距离124、899m、002mWH03WH04方向角3103553、5850"00005、3483"D高度、000m、007m距离100、094m、003mWH03WH12方向角1113550、3106"00001、1555"D高度21、184m、007m距离691、956m、002mWH04WH12方向角1135809、5900"00001、1913"D高度21、185m、006m距离787、271m、002m6、结论与建议结论:这次实习包括两部分:GPS静态测量和RTK动态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