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手术记录(DK模板)

合集下载

冠脉支架术后入院记录模板

冠脉支架术后入院记录模板

冠脉支架术后入院记录模板冠脉支架术后入院记录模板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住院号:二、主诉患者主诉:(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三、既往史1. 个人史:(a)吸烟史:(是否有吸烟史,吸烟年限和每天吸烟量)(b)饮酒史:(是否有饮酒史,饮酒种类和频率)(c)药物过敏史:(对哪些药物过敏,具体反应如何)2. 疾病史:(a)冠心病:(是否有冠心病,确诊时间和治疗情况)(b)高血压:(是否有高血压,确诊时间和治疗情况)(c)糖尿病:(是否有糖尿病,确诊时间和治疗情况)(d)其他重要既往史:(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四、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a)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迷等)(b)体温:(测量体温值)(c)心率:(测量心率值)(d)呼吸频率:(测量呼吸频率值)2. 头颈部检查:(a)头皮:(观察头皮是否有异常)(b)眼部:(检查瞳孔大小、反应等)(c)口腔:(检查口腔黏膜、牙齿等情况)3. 心肺听诊:(a)心音:(描述心音的强度和节律)(b)肺音:(描述肺音的清晰度和干湿性)五、辅助检查1. 心电图结果:(详细描述心电图的结果,包括ST段改变、T波倒置等情况)2. 血常规:(详细列出血常规项目及结果,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3. 生化指标:(详细列出生化指标项目及结果,如血糖、肾功能指标等)六、诊断1. 主要诊断:冠心病2. 次要诊断:(列出其他相关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七、治疗方案1. 冠脉支架术后处理:(详细描述冠脉支架术后的处理措施,如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2. 药物治疗:(列出药物名称、剂量和使用频率,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3. 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休息和适度活动的要求)八、并发症及处理1. 并发症:(描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等)2. 处理措施:(详细描述对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如输血、抗凝治疗等)九、观察与护理1. 观察指标:(列出需要观察的指标,如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等)2. 护理措施:(详细描述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十、预后评估与随访计划1.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2. 随访计划:(制定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复查项目和时间安排)十一、医嘱(列出医生给予患者的具体医嘱,包括药物使用、饮食要求等)以上是冠脉支架术后入院记录模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填写。

介入手术相关记录模板

介入手术相关记录模板

介入手术相关记录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1.姓名:2.性别:3.年龄:4.住院号:5.诊断:二、手术信息1.手术日期:2.手术名称:3.手术部位:4.手术医生:5.助理医生:6.麻醉方式:三、手术过程记录详细描述手术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麻醉开始时间:2.手术开始时间:3.手术切口位置和大小:4.手术操作步骤:5.术中特殊情况及处理:6.手术出血量:7.手术时间:8.手术结束时间:四、手术并发症1.是否发生手术并发症:如果有,请详细描述并发症的种类、发生时间、处理过程等。

五、手术后处理1.手术后第一次查体时间:2.出血情况:3.术后镇痛方案:4.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5.特殊处理:包括特殊输液、药物使用、抗感染措施等。

六、术后医嘱1.活动限制:如需注意保护手术部位或避免剧烈活动,提供相应医嘱。

2.饮食指导: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情况,给出相应的饮食指导。

3.用药指导:提供术后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

4.随访安排:注明术后随访时间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七、医生签名1.主刀医生:2.助理医生:3.记录医生:4.审核医生:八、注意事项1.手术记录应准确、全面、清晰,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确保医疗记录的可追溯性。

2.除了基本信息外,手术记录中应描述手术全过程,并重点描述手术操作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3.手术相关记录模板应包含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详细信息,以保证医疗团队的协同工作和患者的持续监护。

4.手术相关记录应根据具体手术类型和临床需要,进行必要的添加或修改。

同时,应根据医疗法规和医疗质量标准,确保医疗记录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5.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填写手术相关记录,以确保医疗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

6.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手术相关记录的管理制度,确保手术相关记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冠脉PCI手术记录(桡动脉)

冠脉PCI手术记录(桡动脉)

病历记录:住院号姓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平卧导管床上,取左、右桡/股动脉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约3ml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成功后,置入6F动脉鞘管,经动脉鞘注入肝素 3000IU,在C臂X线透视下送入桡动脉造影导管达左、右冠开口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示:毕拔出动脉鞘并加压包扎,术后安返病房。

术者:;助手:、;监护:;巡回:、。

术后医嘱:(1)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2)注意穿刺局部渗血及右侧肢体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颜色;(3)冠心病一/二级预防;(4)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治疗;(5)拟择期RCA/LAD/LCX行介入干预。

C臂X线透视手术时间小时,术中持续心电监护、有创血压监测,数字化摄影(DR)曝光20次,4张14*17胶片。

术后诊断:记录人:。

一份完整的冠心病病历

一份完整的冠心病病历

一份完整的冠心病病历今年71岁的王某某,曾有冠心病病史,于2019年8月2日于XX医院行过双侧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有雷尼替丁、氯吡格雷、阿卡泰、醋酸酐华尔、大环内酯及抗血小板药物。

出院后未坚持服药,于2019年11月11日在本院行冠脉内支架介入术,介入左主干钙化斑块,植入自筋膜结扎支架,术后给予雷尼替丁、氯吡格雷、阿卡泰、三磷酸腺苷等药物,以及心肌保护药物。

2020年7月10日,再次应邀到我院住院。

测量血压时,收缩压:148mmHg,舒张压:94mmHg;病情史记录为:1个月来异常疲乏;2周前消瘦,夜间盗汗,胸闷,无咳嗽,无气喘;上次住院期间由于出现晕厥,有房颤,血常规进行了调查,肝功也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异常;上次住院期间为了观察降压效果,静息心电图检查及脉搏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征象存在。

体检中,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可闻及2侧心动过缓搏动,右全瓣膜呈良性隆起,左外膜及主动脉瓣膜未见狭窄,心脏边缘无杂音,心脏彩超检查心室量程正常,流量速度增大,心内膜由原来的双侧常规向右侧高位偏移,高尿酸血症,尿素氮50umol/L,载脂蛋白A改变、肝apolipoprotein B比值高,肝功和肾功背晦常。

2020年7月14日午12点由内科院长牵头血管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组成的多学科会诊组对其行专科会诊,经多学科精心综合考虑报出诊断结果,“冠心病心律失常恶性进展性病变”肝功存在异常。

即晚上给予肝保护药治疗,血管外科晚上进行左主干冠脉球囊局部再扩张术,同时关注ECG变化情况;并于同日给予雷尼替丁、布比卡因,洋地黄口服液量加大;另外布洛芬等加"强"使用;心室内电导导联会议继续安排常规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心内科给予阿卡泰、三磷酸腺苷、氯吡格雷、达比加群等治疗。

术后ECG恢复正常。

血压控制在146/86mmHg,收缩压在140-150mmHg,舒张压在90-100mmHg,心功能表现为三尖瓣脱垂,心电影像未见明显异常。

心内科手术记录

心内科手术记录
心脏内科常见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录
冠脉手术
2001-11-28,11:00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记录
今日上午10:00在介入中心,于局麻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区皮肤、铺巾,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Seldingerˊs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7F血管鞘,经动脉血管鞘注入肝素钠针5000 IU。循血管鞘分别送入6F JL4.0及JR4.0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部,在LAO 50O+Cran 30O,LAO 50O+Caud 30O,AP+Cran 30O,AP+Caud 30O,RAO 30O+Cran 30O、RAO 30O+Caud 30O、LAO 50O及RAO 30O体位下,每次手推造影剂4~6ml行DA。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局限性重度向心性狭窄(约90%)病变长度约为10 mm,回旋支无明显异常,右冠状动脉第二段中度向心性狭窄(约50%),病变长度约为15 mm左右。操作过程顺利,出血约5ml,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操作完毕,拔除动脉内血管鞘管,局部加压止血30分钟,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包扎固定,患者右大腿伸直平卧,平车送回CCU。
操作者:霍勇教授、宋耀明、李爱民;监护:林春梅;巡回:陶春蓉。
记录者:李爱民
2001-11-28,12:0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记录
今日上午10:00在介入中心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支架安置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区皮肤、铺巾,1%普鲁卡因局麻,Seldingerˊs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7F血管鞘。经血管鞘注入肝素钠针5000U,经血管鞘分别送入6F JL4.0及JR4.0造影导管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部,在LAO 45O+Cran 30O,LAO 45O+Caud 30O,AP+Cran 30O,AP+Caud 30O,RAO 30O+Cran 30O及RAO 30O+Caud3 0O体位下,每次手推造影剂4~6ml行DA。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局限性重度向心性狭窄(约90%)病变长度约为10~15 mm,回旋支无明显异常,右冠状动脉第二段中度向心性狭窄(50%左右),病变长度约为15 mm左右。经与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单位联系,同意立即行PTCA及支架安置术。拔除造影导管,经血管鞘送入7F JL4.0导引导管至左冠状动脉开口部,先将0.014″PTCA导丝送至前降支远端,循导丝送入2.5mm×20mm Crosssail球囊导管至前降支狭窄病变处,以6~8个大气压充盈球囊,5~8秒,扩张狭窄病变,再将2.75 mm×12 mm Express支架送至病变处,以以6~12个大气压充盈支架球囊,以展开支架。造影显示支架远端有造影剂滞留,考虑为因粥样硬化血管较脆,支架远端血管内膜撕裂,遂在此支架远端再置入3.0mm×15mm Express支架1枚,以封闭撕裂的血管内膜片。远端支架部分与近端支架重叠。重复造影显示前降支狭窄病变消失,撕裂的内膜片已被封闭,病变远端前向血流达TIMI III级。退出左冠导引导管,换用JR4.0导引导管至右冠状动脉开口部,冠脉内推注硝酸甘油针200 ug后重复造影右冠脉中段狭窄基本消失,考虑为血管痉挛所致,故未行进一步治疗。

LCTD手术记录

LCTD手术记录

1.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单。

2.取脐上约1.0cm切口,建立气腹成功后分别置入鞘管及腹腔镜,于剑突及右肋缘下分别取1.0,0.5,0.5,0.5cm切口,分别置入鞘管及腹腔器械,探查见肝脏色泽形态正常,胆囊约8.0cm*4.0cm*4.0cm大小,胆囊急性炎症改变,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多。

3.电钩彻底分离胆囊三角处浆膜层,充分显露胆囊颈部及胆囊动脉,游离胆囊管,胆囊管远端钛夹夹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提示:胆总管粗约0.8cm,其下段见充盈缺损.胆囊管近端约0.5cm处以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予以切断,电钩自胆囊三角处分离胆囊床直至胆囊底部,胆囊床电凝止血,无明显出血及胆瘘。

分离显露胆总管上段,纵行剪开胆总管前壁,长约1.5cm,胆汁呈透明。

以胆道镜插入胆总管,以取石篮取出一枚结石,再次探查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结石,胆总管内放入18号T型管,间断缝合胆总管壁,查无渗漏,由腹壁穿出固定,于胆囊三角处放置扁型管,腹壁穿出固定。

检查无渗血,关气腹,缝合切口。

4.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术毕病人安返病房,胆囊标本内见多枚结石,胆囊送病检。

冠脉PCI手术记录(桡动脉)

冠脉PCI手术记录(桡动脉)

病历记录

姓名住院号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患者平卧导管床上,取左、右桡/股动脉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约3ml 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成功后,置入6F动脉鞘管,经动脉鞘注入肝素3000IU,在C臂X线透视下送入桡动脉造影导管达左、右冠开口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示:毕拔出动脉鞘并加压包扎,术后安返病房。

术者:;助手:、;监护:;巡回:、。

术后医嘱:(1)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2)注意穿刺局部渗血及右侧肢体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颜色;(3)冠心病一/二级预防;(4)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治疗;(5)拟择期RCA/LAD/LCX行介入干预。

C臂X线透视手术时间小时,术中持续心电监护、有创血压监测,数字化摄影(DR)曝光20次,4张14*17胶片。

术后诊断:
记录人:。

冠心病病程记录模板

冠心病病程记录模板

冠心病病程记录模板摘要病史摘要老年,男性,74岁,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2年前快走时出现胸骨下段后部闷痛,疼痛持续约5min,休息后逐渐好转,心电图未见异常。

1周前上述症状于运动时再发,疼痛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8min,休息后好转,伴出汗,血压和心电图正常,5d前就诊于第六人民医院,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提示前降支近段狭窄约70%。

既往有高血压。

症状体征神清,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大小正常,心率82次/min,律齐。

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

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诊断方法根据2020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力型心绞痛CCSⅡ级,高危)。

治疗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临床转归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病情稳定,胸痛症状未再发作。

适合阅读人群全科;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1eat disease,HD)。

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1]。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而胸痛相关疾病多种多样,部分危重型影响生命,需要我们医生重视,及早发现,减少误诊和漏诊。

分析本病例,针对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胸痛进行鉴别性问诊和诊断,旨在提高社区医生对胸痛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提高对冠心病SOAP病例的书写能力。

临床资料一、主观资料患者,男性,74岁,2016年7月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1周"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开始时间:2017-03-27 15:30手术结束时间:2017-03-27 17:20
术者:李枫,叶平、汪蛟龙护士:李纯琳
穿刺部位:桡动脉,动脉鞘大小:6F数量:1;造影剂:欧苏用量260ml
左冠状动脉:品名Merit*3.5*6F数量1指引导管:EBU 3.5*6F数量1
右冠状动脉:品名Merit*4.0*6F数量1
术中用药:肝素、硝酸甘油、异博定。
冠脉造影结果
病变类型
左主干(LM)
正常。
低危()中危()高危()
前降支(LAD)
近中段长病变,最重处80%狭窄。
低危()中危()高危(√)
对角支(DIG)
D1开口至近段80%狭窄,与LAD呈分叉病变。
低危()中危()高危(√)
回旋支(LCX)
近段斑块,远段50%狭窄。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报告医生:李枫/叶平
报告日期:2017-03-27
病变类型左主干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经过:患者于今日15:30在导管室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取平卧位,连接心电和血压监护。0.5%碘伏消毒右手、手腕及前臂皮肤3遍,铺方巾及大手术孔巾。1%利多卡因1ml局部浸润麻醉,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手桡动脉,置入6F桡动脉鞘。经鞘管注入肝素3000u、硝酸甘油100ug、异博定1.25mg。在0.035",260cmJ形导丝引导下,将6F JR4.0造影导管送到右冠状动脉开口;6F JL3.5造影导管送至左冠状动脉开口,在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硝酸甘油100ug,再注入碘海醇多体位造影,结果如上。手术组讨论认为:LAD与D1呈分叉病变,均具备冠脉介入治疗指征,拟行DK-Crush术式。静脉注入肝素3300u,在J型导丝引导下,将6F EBU 3.5指引导管送至做冠脉开口,各操纵一根Runthrough导丝分别进入LAD及D1远端。送入Maverick 2.0×20mm球囊在LAD近中段及D1开口至近段分别以8-10atm预扩张。送入Quantum 3.0×12mm非顺应性球囊至LAD近中段,在D1近段至LAD植入一枚雷帕霉素药物支架(Firebird2 2.75×18mm)突入LAD主支内2mm以10atm释放,并使用Quantum 3.0×12mm非顺应性球囊对突入LAD内的支架行Crush技术,D1内导丝穿支架网眼Rewire重新进入。送入Maverick 2.0×20mm球囊扩张支架近段网眼。送入Quantum 3.0×12mm非顺应性球囊在D1内以12-16atm扩张塑型。LAD主支内送入Quantum 4.0×12mm非顺应性球囊与D1内非顺应性球囊以8atm完成第一次对吻扩张。在LAD中段植入一枚雷帕霉素药物支架(Firebird2 3.5×18mm)以10atm释放。交换送入一根Runthrough导丝穿支架网眼到达D1远端。送入Quantum 4.0×12mm非顺应性球囊在LAD支架内以12-16atm扩张塑型,再与D1内Quantum 3.0×12mm非顺应性球囊以12atm第二次对吻扩张。再以4.0×12mm非顺应性球囊对支架近段扩张塑型。复查造影,分叉处残余狭窄<10%,血流正常。撤出D1内导丝。在LAD近段串联中段支架植入一枚雷帕霉素药物支架(Firebird2 4.0×18mm)以10atm释放。送入4.0×12mm非顺应性球囊对支架近段以12-18atm扩张塑型。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200ug后复查冠脉造影示:无夹层,残余<10%,前向血流TIMI 3级。撤出导丝及导管,拔出桡动脉鞘,予以桡动脉压迫器止血,术后安返病房。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及右手末端循环情况。
低危(√)中危()高危()
右冠脉(RCA)
近中段60%狭窄,远段60%狭窄。
低危()中危(√)高危()
侧支循环
有()无(√)
右>左
RCA→LAD
/级
左>右
LAD→RCA
/级
左>左
LAD→LCX
/级
冠脉内
LAD→D1
/级
优势型右(√)左()均衡()
起源正常(√)异常()LM()LAD()RCA()
异常冠脉特点无()肌桥()动静脉瘘()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