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版:2.4 免疫调节(Ⅱ)(步步高)
19-20版:(步步高)单元知识滚动练

单元知识滚动练Unit 2 复习强化Ⅰ.单词拼写1.She didn’t like riding because she was scared that the horse might kick her.2.Mothers holding jobs outside the home should have flexible(灵活的) schedules to make it easier to care for their children.3.Their old car was out of work,so they replaced it with an expensive new sports car last week. 4.She was sad to see that all of her children’s marriages ended in divorce(离婚).5.I could hear everyone whispering(低声说),“Who in our school could draw that well?”6.I refuse to lie about it;it’s against my principles.7.We have been friends and colleagues(同事) for more than 20 years.8.On no condition should you entrust(委托) your child to a stranger.Ⅱ.单句语法填空9.Albert said sharply(sharp),“Don’t be so mean,” pointing a finger of warning at her. 10.Almost every child is scared of something,from monsters(怪物) to dogs.11.The product was developed in response(respond) to the customers’ urgent demand. 12.Mind you,don’t trip over these roots;they are difficult to see under all these leaves. 13.Perhaps you should be prepared for lots of rejections(reject) before you find a suitable job. 14.Mr Black is an experienced engineer,and he will be employed to assist us improving(improve) our equipment.15.The drug is not harmful(harm),but is dangerous when taken with alcohol.16.In her last letter,she complained(complain) about the high cost of visiting Europe.Unit 3 巩固落实Ⅲ.单词拼写17.The city is providing free transportation to the stadium from downtown(市区).18.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the park,each ticket admits only one adult.19.I know you are driving home,but the drink doesn’t contain any alcohol.20.I think this coat really suits me.I should wear it more often.21.Our new school is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It is hoped that we can move into it next September. 22.It suddenly occurred(想起) to me that I could have the book sent to me.23.They are reported to have escaped(逃跑)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rder.24.As far as we are concerned,their dispute(纠纷) has been settled(解决).Ⅳ.单句语法填空25.At last the man had no choice but to admit driving/having driven(drive) after drinking. 26.Although she ha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for four years,she is still financially(finance) dependent on her parents.27.I wonder what was it that brought about the change in his attitude.28.Please say definitely(definite) whether next weekend suits you or not.29.Apart from English,they also study math,physics and chemistry.30.We hold the belief that no one can escape punishment/being punished(punish) if he breaks law. 31.When selecting(select) a university for their children,most parents say they are at a loss. 32.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a high percentage(percent) of the female staff are part-time workers.Ⅴ.完成句子33.We choose this hotel because the price for a night here is down to $20,half of what it used to charge(以前要价的一半).34.I stopped the car to take a short break(作短暂的休息) as I was feeling tired.35.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almost experts on DNA,most of whom came from the US(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36.He is the only student that has been selected to take part in(被选上来参加) the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37.Earthquakes have claimed more than 1.6 million lives(已经夺去160多万人的生命)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Ⅵ.单元语法——用省略句改写下列句子38.This machine works well,but that one doesn’t work well.→This machine works well,but that one doesn’t.39.Work hard when you are young,or you will regret.→Work hard when young,or you will regret.40.The exhibition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it was expected.→The exhibition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expected.41.Your work hasn’t been handed in,but it ought to have been handed in.→Your work hasn’t been handed in,but it ought to have been.42.He doesn’t like fish but he used to like fish.→He doesn’t like fish but he used to.能力提升Ⅶ.阅读理解AI was never very neat,while my roommate Kate was extremely organized.Each of her objects had its place,but mine always hid somewhere.She even labeled(贴标签) everything.I always looked for everything.Over time,Kate got neater and I got messier.She would push my dirty clothing over,and I would lay my books on her tidy desk.We both got tired of each other.War broke out one evening.Kate came into the room.Soon,I heard her screaming,“Take your shoes away!Why under my bed!” Deafened,I saw my shoes flying at me.I jumped to my feet and started yelling.She yelled back louder.The room was filled with anger.We could not have stayed together for a single minute but for a phone call.Kate answered it.From her end of the conversation,I could tell right away her grandma was seriously ill.When she hung up,she quickly crawled(爬) under her covers,sobbing.Obviously,that was something she should not go through alone.All of a sudden,a warm feeling of sympathy rose up in my heart.Slowly,I collected the pencils,took back the books,made my bed,cleaned the socks and swept the floor,even on her side.I got so into my work that I even didn’t notice Kate had sat up.She was watching,her tears dried with her expression of disbelief.Then,she reached out her hands to grasp mine.I looked up into her eyes.She smiled at me,meaning “Thanks.”Kate and I stayed roommates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We didn’t always agree,but we learned the key to living together:giving in,cleaning up and holding on.语篇解读作者与室友的生活习惯迥异,产生了冲突。
【课件】免疫失调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1)过敏原是抗原,能引起免疫系统分泌抗体。( √ ) (2)过敏反应一定会引起组织损伤。( × ) (3)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
《创新设计》P72
《创新设计》P73
[例1]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
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1.概念: 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
2.常见病例:
免疫自稳异常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课本P78
浆细胞 分泌产生 抗体
活化
B细胞
刺激
某种链球菌表
结构相似
心脏瓣膜上
特定
抗原
面的抗原分子
的一种物质
蛋白
头晕、胸闷 等症状
部分血液回流, 全身供血不足
《创新设计》P74
[例4] 屠呦呦团队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过80%。
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通过某些医疗手段治疗而使患者痊愈 B.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为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感染率,应该远离该病的患者 D.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导致自身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创新设计》P75
3.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构相似,人体感染链球
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 C.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出现相应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过弱 D.该病的致病机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均相似
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
教学时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
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所了解,近年来媒体的宣传,也使得艾滋病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学生应该会对艾滋病问题的讨论比较感兴趣。
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针对艾滋病这一社会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以社会话题作为探究的背景,问题引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采用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自学”到“互学”再到“活学”,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分清免疫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意在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的体现,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
能力目标强调免疫调节对于维持稳态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情感目标1.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爱关爱艾滋病人,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_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
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
情感基础: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渴望。
能力基础: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属市级重点中学,教学设施完善,可以高效实施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内容较多,如果为了节省时间一味的教师讲解,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强调“问题质疑”贯穿始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免疫调节”部分的比较分析

・70・生物学教学2021年(第46卷)第2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免疫调节#部分的比较分析陈雁庄1苏科庚2(1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中山528454;2广东广雅中学广州510145)摘要通过比较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的"免疫调节”部分,分析两版教材在内容、旁栏、插图、本章小结和习题的变化,为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免疫调节比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程标准”)将原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中的“稳态与环境”模块划分为“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两个模块,并调整为选择性必修课程[1]%本文以“稳态与调节”模块中的“免疫调节”部分为例,分析人教社2019年版(下称 “新教材”)与2007年版(下称“旧教材”)高中生物学教材在内容、旁栏、插图、本章小结和习题上的异同点%1教材内容的变化1.1内容体系新教材将“免疫调节”部分由一节扩充为一章,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在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两版教材体系结构的说明见表1%两版教材中该部分包含的主体内容一致,且编排都以“免疫系统的组成”为首和“免疫学的应用”为尾,但中间对主体内容的拆分方式和编排顺序有所不同。
旧教材将“免疫系统的功能”拆分为“防卫”以及“监控和清除”两个版块,并在其中揉合“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这两部分内容,而新教材则是先总体概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再具体阐述这两部分内容%1.2内容的扩充新教材主要补充了机理性知识和科技前沿等内容,具体见表2%表1两版教材“免疫调节”内容的体系教材模块早节旧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子内容四节免疫调节①免疫系统的组成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③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④免疫学的应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免疫调节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二节特异性免疫第三节免疫失调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表2新教材“免疫调节”部分的内容补充说明节补充说明第一节补充了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在人体的分布和抗体这一类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补充了免疫系统三大功能的概念以及机体在各功能正常或异常时启动免疫反应引起的生理变化第二节在节首补充了免疫细胞识别病原体的机理,在节末补充了体液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以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提高了内容的系统性第三节将免疫失调划分为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3类,补充了相关致病机理,并增加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内容第四节补充了疫苗的概念和作用机理,并增加HPV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相关内容;通过补充组织相容性抗原等内容阐明了免疫排斥的原因;补充了免疫学在临床的前沿应用,如免疫诊断和治疗等1.3知识内容的修订新教材修订了部分不严谨的知识内容%1.3.1免疫细胞的组成旧教材认为免疫细胞仅包含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而新教材则修订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淋巴细胞%因为免疫细胞由固有的组成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两大类组成,前者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参与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其中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中的一类;而生物学教学2021年(第46卷)第2期・71・后者包括T细胞和B细胞这两种淋巴细胞,参与体内特异性免疫应答'2(%1.3.2细胞因子的表述更加准确淋巴因子特指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分子,而免疫调节中涉及多类细胞分泌的调节分子共同参与,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2(%新教材将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淋巴因子”修订为“细胞因子”更为科学。
第4章免疫调节(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SZ-LW二H 、长句表达
回答下列问题: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特__异__性__免疫尚未被 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 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 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 机理是_体__液__免__疫__中__,__抗__原__呈__递__细__胞__将__抗__原__处__理_ _后__呈__递__在__细__胞__表__面__,__然__后__传__递__给__辅__助__性__T_细__胞__,__辅__助__性__T__细__胞__表__面__的__特__定__分__子_ _发__生__变__化__并__与__B_细__胞__结__合__,__激__活__B_细__胞__,__同__时__辅__助__性__T_细__胞__开__始__分__裂__、__分__化__,__并_ _分__泌__细__胞__因__子__,_促__进__B__细__胞__增__殖__分__化__为__记_忆__B__细__胞__和__浆__细__胞__,__浆__细_胞__分__泌__抗__体___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它 的分子基础是抗体与抗原、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SZ-LWH
SZ-LWH形成生物大概念
(3)当免疫机能受损或异常,机体正常的功能会发生紊乱,如出现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
(4)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与神经 调节和体液调节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
SZ-LWH
第4章
选择性必一 稳态与调节
免疫调节单元复习
SZ-LWH
SZ-LWH形成生物大概念 系统整合·理清大概念知识关联 1.本章大概念: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
4.3免疫失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3节教学设计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目录一、核心素养对接二、必备知识三、探究实践四、深化归纳五、应用创新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一、核心素养对接1.通过分析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比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区别,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3.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
二、必备知识(一)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原因:由过敏原引起的。
3.机理:在接触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
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特点(1)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主要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微思考怎样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提示:由于过敏反应是机体接触过敏原才发生的,因此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二)自身免疫病1.概念: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
2.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三)免疫缺陷病1.概念: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种类(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3节 免疫失调

第3节免疫失调[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致病机理。
2.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一、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1.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2)过敏原①概念: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②实例: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棉絮等都是(或含有)过敏原。
(3)反应机理(4)反应特点①有快慢之分。
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1)概念: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实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任务一:分析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1.完善鱼虾引起过敏性腹泻的过程图解。
2.请根据资料比较抗原和过敏原,并完善表格。
项目抗原过敏原性质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感染对象不具有个体差异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过敏原不同来源不一定是外源物质一定是外源物质3.比较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并完善表格。
比较内容体液免疫过敏反应激发因素抗原过敏原反应时机第一次或以后每次接触抗原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抗体分布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反应结果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物质,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使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任务二:分析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情境导入某人曾经有过某种链球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很快痊愈了。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感觉胸闷、头晕,医生告诉他这是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心脏瓣膜受损,属于风湿性心脏病。
普通的细菌感染怎么会和心脏病产生关系呢?资料一:组织细胞的正常工作离不开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全身供血不足可以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免疫调节(Ⅱ)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分析细胞免疫过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能力。
2.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建立关爱生命的观念。
一、细胞免疫
1.免疫过程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1)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都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
(2)二次免疫时,效应T 细胞不仅来自T 细胞的增殖分化,也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 答案 (1)√ (2)√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d是效应T细胞。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④⑤(填编号)。
关键点拨骨髓和胸腺被破坏后对免疫类型的影响
(1)只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骨髓和胸腺同时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
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2)免疫失调病的类型
2.艾滋病
(1)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攻击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
(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3.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在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体内组织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越好()
(2)父母对某过敏原过敏,其子女也一定对该过敏原过敏()
(3)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功率()
(4)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活动()
(5)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6)某人患病后注射青霉素发生了过敏反应,此人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
答案(1)×(2)×(3)√(4)√(5)√(6)√
解析(1)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2)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也有个体差异。
(3)为了降低异体器官移植时产生的排斥反应,可以适当使用免疫抑制剂。
(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治疗时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6)过敏反应是在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出现的,所以此人肯定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
达标检测
1.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24~48 h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
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答案 C
解析皮肤试验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不属于过敏反应,A项错误;受试者若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体,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现红肿,为阴性反应,B项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C项正确;受试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其对白喉毒素没有免疫力,将少量该抗原注射到人体,可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下次注射则不一定会出现红肿,D项错误。
2.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答案 A
解析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项正确;T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因此,T细胞数量减少时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B项错误;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C项错误;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 细胞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会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环孢霉素抑制T细胞增殖,不能治疗艾滋病,D项错误。
3.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
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答案 D
解析图中左侧为体液免疫图解,右侧为细胞免疫图解。
体液免疫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将抗原处理后,[④]T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③]糖蛋白识别抗原,然后分泌淋巴因子促进[⑤]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⑥]浆细胞和[⑦]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②]抗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但记忆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抗体;[⑧]是效应T细胞,可以清除被抗原感染的细胞。
4.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答案 D
解析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
浓度随之增长;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 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5.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死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①为____________,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进一步清除。
(2)图2细胞为________细胞,它直接由________或____________分化而来。
抗体以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此过程需要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
(3)在体液免疫中,________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种抗原的记忆,当________再次接触这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________。
答案(1)效应T细胞抗体(2)浆B细胞记忆细胞胞吐线粒体(3)记忆记忆细
胞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