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2012.3

合集下载

第讲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共31张PPT)

第讲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共31张PPT)

深化拓展
栏目索引
答案 D 金属丝圈的转动,改变不了肥皂液薄膜的上薄下厚的形状,由
干涉原理可知干涉条纹与金属丝圈在该竖直平面内的转动无关,仍然是 水平的干涉条纹,A、B、C错误,D正确。
深化拓展
2-2 (多选)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 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
栏目索引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 和偏振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栏目索引
一、光的干涉
1.光的干涉: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的光被加强,出现亮条纹, 某些区域的光被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互相间隔的
现象叫做光的干涉现象。
2.干涉的条件:两列① 频率相同 、振动步调差别恒定(即相位差恒 定)的光相遇。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时,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
是相同的光源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
亮条纹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光的直线3.传下播面现象四、种反射光现现象 象,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3-1 如图所示,a、b、c、d四个图样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
)
C
或单缝衍射图样。
用平行光照射不透光的小圆盘,在圆盘的影的中心形成泊松亮斑
(1)检查精密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
(2)水平状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同一条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相等。
n 生全反射,选项A、B、D错误。条纹间距Δx= λ,λ红>λ紫L ,因此Δx红>Δx紫,C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一、光的干涉1.光的干涉(1)定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的光波相叠加,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2)相干条件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叠加,才会发生干涉现象.相干光源是指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的两列光波.2.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的双缝干涉的条纹是中央为白色条纹,两边为彩色条纹,单色光的双缝干涉中相邻亮条纹间距离为Δx=l d λ.3.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干涉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的薄膜厚度相同.4. 薄膜干涉的应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3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平面是平整光滑的,我们会观察到平行且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被检平面不平整,则干涉条纹发生弯曲.1. 一束白光在真空中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亮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A)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2. 如图4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C)A.增大S1与S2的间距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3. 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5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A.干涉条纹是光在空气尖劈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干涉条纹中的暗条纹是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二、光的衍射(1)定义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阴影区的现象叫光的衍射,衍射产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叫衍射图样.(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3)衍射图样①单缝衍射a.单色光:明暗相间的不等距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条纹具有对称性.b.白光:中间为宽且亮的白色条纹,两侧是窄且暗的彩色条纹,最靠近中央的是紫光,远离中央的是红光.②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圆环面积远远超过孔的直线照明的面积.③圆盘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中心有一亮斑称为泊松亮斑.1. 如图7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形成的干涉图样和黄光、紫光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代表亮纹),那么1、2、3、4四个图中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B)123 4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2. 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8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A.这里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三、光的偏振(1)偏振:光波只沿某一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光的偏振.(2)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做自然光.(3)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做偏振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横波.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4)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时,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1. 如图1所示,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的是(ABD)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方向振动的光2. 如图9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BD)A.图中a光为偏振光B.图中b光为偏振光C.以SP为轴将B转过18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D.以SP为轴将B转过9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课后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的是(B)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海市蜃楼现象D.日光照射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2.(2013·上海单科·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D)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3.如图10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A点位于P、Q之间,B点位于Q右侧.旋转偏振片P,A、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C)A.A、B均不变B.A、B均有变化C.A不变,B有变化D.A有变化,B不变4.图11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S1、S2为双缝,P为光屏.用绿光从左边照射单缝S时,可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C.将绿光换为红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D.将绿光换为紫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5.某同学使用激光器做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缝宽为0.05 mm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12所示,则他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下图中的(D)图1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无影灯利用的是光的衍射原理B.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小反射光的强度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变宽7.关于光的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在双缝干涉现象里,相邻两亮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B.在双缝干涉现象里,把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宽C.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D.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是不稳定8.如图2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A.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9. 光热转换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如图3所示,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化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能转化成水的内能.真空玻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能转换成热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依据是(C)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粒子性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10. 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中,将两刀片合在一起,在涂有墨汁的玻璃片上划出不同间隙的双缝;按图4所示的方法,让激光束通过自制的双缝.图4(1)保持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换用不同间隙的双缝,双缝的间隙越小,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2)保持双缝的间隙不变,光屏到缝的距离越大,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3)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都不变的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做实验,发现用蓝色光做实验时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比用红色光做实验时____(选填“大”或“小”).(4)实验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试运用波动理论对明条纹的形成加以解释.答案(1)越大(2)越大(3)小(4)见解析11. 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和小圆孔分别做衍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则(D)A.用小圆盘时,图形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图形中央是亮的B.用小圆盘时,图形中央是亮的,用小圆孔时,图形中央是暗的C.两个图形均为中央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D.两个图形均为中央为暗点的同心圆形条纹12.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13. 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6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图6(1)偏振片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________.(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答案(1)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横波(3)ACD14. (1)肥皂泡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现象;露珠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__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时呈现的彩色是________现象.(2)凡是波都具有衍射现象,而把光看作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要使光产生明显的衍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狭缝的宽度很小并保持一定时,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狭缝,看到的衍射条纹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7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肥皂泡呈现的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露珠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色散,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2)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可把光看作沿直线传播;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可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4)这个实验说明了光是一种横波.。

高考物理总复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高考物理总复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彩色

(2)条纹间距:Δx= λ,其中l是双缝到[9] 屏 的距离,d是[10]

离,λ是入射光的[11]

条纹.
双缝 间的距

波长 .

返回目录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3. 薄膜干涉
(1)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12]
前后表面 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
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13]
条纹向左移动,A正确,BCD错误.
返回目录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考点2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
1. 光的衍射
(1)定义: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2)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18]
接近
波长还要小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对同样的障碍物,波长越[19]
象越明显;相对某种波长的光,障碍物越[20]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3. [波与光综合考查/2023辽宁/多选]“球鼻艏”是位于远洋轮船船头水面下方的装
置,当轮船以设计的标准速度航行时, 球鼻艏推起的波与船首推起的波如图所示,
两列波的叠加可以大幅度减小水对轮船的阻力.下列现象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15]
2 倍,光在薄膜中的波长为λ.
在P1、P2处,Δr=nλ(n=1,2,3,…),薄膜上出现[16] 明 条纹.

在Q处,Δr=(2n+1) (n=0,1,2,3,…),薄膜上出现[17]
2
暗 条纹.
(4)应用:增透膜、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返回目录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传播过程中,光可以发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本文将就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根据相位差的不同,会出现增强或相消干涉。

光的干涉分为相干光的干涉和非相干光的干涉两种情况。

2. 干涉实验常见的干涉实验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其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用一块光栅,或者两条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干涉的现象。

3. 透明薄膜的干涉透明薄膜的干涉是指光在两个介质交界处发生反射和透射时,由于反射光和透射光路径不同而发生干涉。

常见的例子是油膜的彩色条纹和肥皂泡的彩色环。

二、光的衍射1. 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经过一个缝隙时,光波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质造成的。

2. 衍射实验常见的衍射实验有单缝衍射实验、双缝衍射实验等。

其中,双缝衍射实验可以通过两个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3. 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是光的衍射的两种基本情况。

单缝衍射下,光波经过一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是一组等距的亮暗条纹。

多缝衍射下,光波经过多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有更加复杂的亮暗条纹。

三、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振动方向具有选择性的现象。

一束未偏振的光中的光波振动方向是各种方向都有的,而偏振后的光则只在特定方向上振动。

2. 偏振实验常见的偏振实验有偏振器实验、马吕斯定律实验等。

其中,偏振器实验可以通过使用偏振片来实现光的偏振,并通过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变化来研究偏振现象。

3. 产生和应用偏振光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产生。

偏振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3D电影中的立体效果、太阳眼镜中的消除光线反射等。

综上所述,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是光的波动特性的重要表现。

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现象
汇报人:XX
2024-01-22
contents
目录
• 光的干涉现象研究
• 光的衍射现象研究
• 光的偏振现象研究
• 干涉、衍射和偏振在科学技术中应用
01
光的干涉现象研究
干涉现象基本概念
干涉现象定义
干涉条纹
两列或多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相位差恒定的光波在空间某点叠加
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亮斑大小与圆孔直径和
光波长有关。
圆孔衍射与单缝衍射的区别
3
圆孔衍射形成的是圆环状图案,而单缝衍射形成
的是直线状条纹;圆孔衍射的亮斑较大,而单缝
衍射的中央条纹较窄。
晶体衍射与X射线衍射
X射线衍射原理
晶体衍射现象
当光通过晶体时,由于晶体内部
原子排列的周期性,使得光波发
生衍射,形成特定的衍射图案。
在屏幕上观察到明暗相间
的衍射条纹,条纹间距与
缝宽、光波长及屏幕距离
有关。
中央条纹最亮,两侧条纹
依次递减;条纹间距与光
波长成正比,与缝宽和屏
幕距离成反比。
圆孔衍射及其特点
圆孔衍射现象
1
当单色光通过小圆孔时,光波在圆孔范围内发生
衍射,形成明暗相间的圆环状衍射图案。
圆孔衍射特点
2
中央为一个较大的亮斑(艾里斑),周围环绕着
是横波区别于其他纵波的一个最
明显的标志。
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摄影、显示技术、光学研究等。
马吕斯定律及其物理意义
马吕斯定律内容
强度为I0的线偏振光,透过检偏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不考虑吸收)为:

课件6:12.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课件6:12.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答案:D
题型二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例 2】 现有毛玻璃屏 A、双缝 B、白光光源 C、单缝 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 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 13-2-9 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图 13-2-9
(1)将白光光源 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 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 C、 __________、A.
三、光的偏振 1.偏振 横波只沿某一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振. 2.自然光 在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指 E 的振动) 沿各个方向 振动强度 都相同.如由太阳、电灯等普通 光源发出的光.
3.偏振光 在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只有沿着某一个 稳定方向 振动的光.如自然光经偏振片作用后的光. 4.应用 利用偏振片摄影、观看立体电影等.
(2)手轮的读数为(0.5 mm+20.0×0.01 mm)=0.700 mm. (3)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不平行时,实际值 Δx 实=Δx 测 cosθ,θ 为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间的夹角,故 Δx 实<Δx 测.
答案:(1)AD (2)0.700 (3)大于
教师备选 2-1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 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 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 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 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 13-2-13 甲所示,将此明纹记为 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 向右移动,依次经过 2,3……明纹,最终与明纹 6 中心对齐, 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明纹 1 和明纹 6 对齐时游标卡尺示数分别如 图 13-2-13 中乙、丙所示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白光照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余为彩色条纹.
2.光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3.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3)偏振光的形成
①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
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第1页共1页。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实验研究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论对于光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光学领域的进 步和创新。
实验结果与理论对比
光的干涉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验证了光的波动性 光的衍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证实了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揭示了光波的偏振性质 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理解
结合实验数据, 验证理论模型和 公式
分析实验结果对 实际应用的影响 和意义
06 实验结论与展望
实验结论总结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结论,为光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实验结果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并且深入了解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光的性质和行为,为未来的光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偏振现象是光的横波性质的一种表现,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
在自然光中,电矢量在垂直于波前进方向的平面内呈无规则的随机分布, 即光波的振动方向是任意的。
偏振片的实验
偏振片的作用:使特定方向的光通 过,抑制其他方向的光
实验结果:通过偏振片后,光强度 会发生变化,呈现出特定的干涉和 衍射现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结果:记录光束通过晶体后的偏振态,分析晶体对光波偏振的影响
偏振现象的应用
太阳镜:偏振镜片可以减少反射光和眩光,提高视觉舒适度 摄影:偏振镜可以消除反光,增加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 医疗:偏振光可以用于治疗近视、远视等眼疾 环保:偏振光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物
0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 法
数据记录与整理
未来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现象的 物理机制
探索新型实验方法 和技术,提高实验 精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薄膜干涉的应用 1) 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单色光 标准样板 薄片 被检测平面
(a)
(b) 表面平整
(c) 有凹凸
注:薄片厚度一般仅为零点零几毫米左右,只相当于一张纸片的厚度
另一种实现光的干涉装置
•牛顿环
压紧两块小玻璃片可看到彩色环
白光
牛顿环
黄 光
(2)薄膜干涉的应用 1) 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标准样板 空气薄层 待检部件
注:薄片厚度一般仅为零点零几毫米左右,只相当于一张纸片的厚度
例、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厚玻 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 光做光源,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是由下列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 的? C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 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2.增透膜
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 厚度等于入射光的在薄膜中的波长的 1/4时,从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 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 们干涉相消,减小了反射光的能量, 增强了透射光的能量,称为增透膜。
边对称亮度渐减弱
2、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只 是干涉条纹是有限的几束光的叠加,而衍射条纹 可认为是极多且复杂的相干光的叠加。
光的偏振
1.横波与纵波的区别?什么是横波的偏振现象? 实验一:横波的偏振现象
取一根软绳,一端 固定在墙上,手持另一端 上下抖动,就在软绳上形 成一列横波.
腰横别扁担进不了城门
5、光的偏振的应用
如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池中的游 鱼、玻璃橱窗里的陈列物的照片时,由于水面 或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扰,常使景像不清 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 让它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 可以减弱反射光而使景像清晰.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通过遮光板M 中的小
孔S ,在M的右方放一偏振片P ,P 的右方 再放一光屏Q ,现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逐渐 旋转偏振片P ,关于屏Q 上光的亮度变化情
1、自然光:
自然光:由光源(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光而来。 特点: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
振动的光,且各振动方向的光强相等。
I0
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 殊的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 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2、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某 一个方向振动的光。反射光都是偏振光。
光的 颜色



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波长 nm 770-620
光的 颜色
绿
620-600 蓝-靛
600-580

波长 nm 580-490 490-450 450-400
红光波长最大,紫光波长最小
x L
d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 上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 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 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C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 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 干涉条纹仍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 D、屏上无任何亮光.
现象:光通过第一片偏振片后再转动第二片偏振片,光的强 弱会发生变化
结论:光也会发生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自然光
....
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横波只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 振.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二:让光源的光通过一片偏振片 (※)
现象:偏振片无论如何转动,光线不会发生变化 结论: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沿
任意方向振动的强度相同.
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
§5-1光的干涉
1.干涉条件:频率相等、振动情况相同的两束光
1801 英国 托马 斯·杨
双缝 干涉
杨 氏 干 涉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装置特点:
单缝 双缝 屏
1)双缝S1、S2到单缝S的距离相等 2)双缝很近 0.1mm
S1
S
2、①单缝的作用:获得线光源
②双缝的作用:
S2
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完全 相同的光源,叫相干光源(频率相同)
§5-2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 阴影区域内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任何障 碍物都可以使光发生衍射,衍射现象是波 所特有的现象。 2.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 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
圆孔衍射
A S
1、 孔较大时—— 屏上出现清晰的光斑
B
2、 孔较小时——屏上出 现衍射花样
....
线偏振光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 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光强为零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5-1光的干涉
光到底是什么?……………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牛顿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惠更斯
微粒说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说
这里的光子完全不同于牛顿所说的“微粒”
各种光的不同颜色,实际反映了它们不 同的波长(或频率).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 验,由于白光内各种单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不同,在屏上会出现彩色条纹.
红光
白光
白光的干涉图样
①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 ②中央为白色亮条纹; ③干涉条纹是以中央亮纹为对称点排列的; ④在每条彩色亮纹中红光总是在外侧,紫光在内侧。
薄膜厚度
d
4
增透膜
2)增透膜:
镀层 薄膜
1、如右图是用干涉法检查某种厚玻璃的 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 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 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个表面反射的 光叠加而成的( )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7、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
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膜上,要使透射光得
到加强,薄膜的厚度最少应为( )
A、λ/4n; B、λ/2n;
C、λ/4;
D、λ/2
§5-2光的衍射
单缝衍射条纹的特征
1、中央亮纹宽而亮. 2、两侧条纹具有对称性,亮纹较窄、较暗.
不同缝宽的单缝衍射 不同色光的单缝衍射
C、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
D、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
3:通过一块偏振片分别去观察电灯、蜡烛、
月亮、反光的黑板的光,当以入射光线为轴
转动偏振片时,能够观察到光线强弱有变化
的是(
C)D
A、电灯
B、蜡烛
C、月亮
D、反光的黑板
激光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屏上形成的明暗相间条纹叫做干涉图样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P
r
1
S1
r 2
S2
P1
P
1)实验现象:用红色光源
做实验,观察到明暗相间
的等间距干涉条纹。
2)光程差:r r r
2
1
明纹:r n;暗纹:r (2n 1)
2
3.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x
P1
S1 P
S2 L
x L
d
d表示两个狭缝之间 的距离,L为挡板与 屏间的距离.
6、有关光学仪器上镜头的增透膜,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而增强透光 的强度; 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D.因为增透膜厚度一般选适合绿光反射相互抵 消的厚度,红光紫光反射不能完全抵消的厚度, 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呈淡紫色。
4.薄膜干涉
(1)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 后,形成的两束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 叫薄膜干涉.
现象解释
由于重力的作用,肥 皂薄膜将形成上薄下 厚的楔形。
光从薄膜的前后两 个表面反射出来两 个光波,这两列光 波的频率相同,产 生干涉。
前表面 后表面
白光的薄膜干涉条纹 ——水平彩色条纹
水面上的油膜呈彩色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S
A、先变亮后变暗
B、先变暗后变亮 C、亮度不变
M
P
Q
D、光先变暗后变亮,再变暗,再变亮
2.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
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度,在
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 A


A、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少到零
B、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光增强,然后减少到非零的最 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