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案例_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

合集下载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对于5G网络的高掉线问题,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层参数优化:
-合理设置基站发射功率和调整天线方向,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的均衡性;
-优化小区参数配置,包括小区功率、上下行射频接口带宽等,以提高网络质量和容量;
-调整物理层参考信号功率,降低误差导致的掉线率。

2.邻区优化:
-通过优化邻区关系的建立和参数配置,减少网络间的干扰;
-优化频段和频率的配置,避免频谱资源重叠和同频干扰;
-动态调整邻区关系参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率。

3.切换参数优化:
-优化切换策略和参数配置,包括弱覆盖切换、负载均衡切换和邻区切换等;
-增加切换门限和设置合理的延时触发时间,对于较差的信号环境降低切换频率,减少掉线几率;
-针对切换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切换成功率。

4.故障定位与排查:
-实施网络巡检和故障分析,对问题小区进行排查,找出导致高掉线的具体原因;
-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性能指标监测和分析,找出网络异常的区域和时间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针对不同的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例如调整小区参数、重新规划频段等。

5.网络监测与维护: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测和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问题;
-通过网络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高掉线问题并进行跟踪优化;
-定期对网络进行优化评估和调整,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优化实践中,可以先针对高掉线的区域进行优化,逐步扩展至整个网络。

通过以上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减少5G网络的高掉线问题,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

5G优化案例5G高掉线的优化实践案例5G网络的高掉线问题一直是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厂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挑战。

高掉线不仅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还可能影响到移动通信业务的稳定运行。

为了优化5G网络的高掉线问题,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积极探索各种优化实践。

首先,运营商可以加强对5G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网络质量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高掉线问题。

运营商可以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中的问题进行预警和警告,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此外,运营商还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减少高掉线现象的发生。

其次,设备厂商可以改进5G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厂商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此外,设备厂商还可以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和算法,提升设备的传输速率和容量,并减少网络延迟和掉线的可能性。

另外,运营商和设备厂商还可以共同开展5G网络优化的合作和研究。

运营商可以向设备厂商提供网络数据和问题样本,设备厂商则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掉线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运营商和设备厂商还可以共同进行网络测试和验证,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5G网络的覆盖和部署,减少高掉线问题的发生。

运营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站的布局和天线参数,提高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减少信号干扰和阻塞。

运营商还可以增加基站密度,提高网络容量,减轻网络压力,以降低高掉线的风险。

总结起来,针对5G高掉线问题,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共同努力,进行网络监控和管理,改进设备设计和制造,开展合作和研究,优化网络覆盖和部署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相信5G网络的高掉线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通信服务。

5G精品网格“三步九阶法” 专题优化案例

5G精品网格“三步九阶法” 专题优化案例

一、精品网背景介绍根据集团《中国电信集团生产任务[2020] 275 号》文件指示,电信于6月至9月开展精品网优化工作,本次精品优化工作由电信无线通信传输局牵头,联合网运部、网发部等周边部门,按照集团“占得上、体验优、验留稳”的优化思路,独创“三步九阶” 优化方法,打造出成高质量、可持续盈利、可持续发展的精品网络。

集团发文如下:集团精品网工作目标如下:二、“三步九阶法”方案介绍“三步九阶法” 是以“占得上、体验优、验留稳” 为最终目标,结合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基础配置优化、覆盖优化、性能优化三大步骤,快速提升网络质量,实现精品网网络目标的优化方法。

(一)第一步:基础配置优化1. 阶段1:测试版本/开卡速率/测试方法(1)测试版本4G,5G,测试终端推荐版本如下,由于版本不断推新建议以最新的为准。

(2)开卡速率核心网开户信息中包含了两个重要信息:AMBR、QCI。

通过5G 基站X2 接口跟踪查看消息确认UE-AMBR,核查uEAggregateMaximumBitRate 信元的值是否符合要求。

NSA 组网下,5G 用户的开户信息在X2 口“SGNB_ADD_REQ” 消息中。

在网络侧根据信令中携带消息能查询APN-AMBR 速率。

实际生效的AMBR 为UE-AMBR 和APN-AMBR 中的最小值。

(3)测试方法测试终端位置固定在前或后挡风玻璃下方(胶带纸固定),车速30km/h 左右。

由于5G 速率较高,手机发热较大,如果产生高温告警,影响测试结果,建议采用冰袋降温或者购买手机支架将手机放置空调出风口处降温。

2. 阶段2:基线参数/邻区核查(1)参数核查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发布《5G 部署区域的45G 现网基站关键参数设置建议》,对全网45G 参数进行核查,发现异常的即时修改。

参数核查规范如下所示:(2)邻区核查邻区规划是否准确、配置是否合理、优化策略是否全面,直接影响了网络初建期的业务感知。

5G优化案例:5G网络优化提升案例集锦

5G优化案例:5G网络优化提升案例集锦

5G网络优化提升案例集锦XX目录第一篇占得上 (4)1.1 接入篇 (4)案例 1: 5G锚点站邻小区标识配置错误导致 NSA 终端无法正常建立双连接邻区 (4)案例 2:网络未进行终端5G能力查询导致接建立失败 (7)案例 3:X2 自建立故障导致NR释放案例 (13)案例 4:FDD 小区参数配置空值导致无法添加 5G 链路 (16)案例 5:未配置多频段指示导致终端无法正常接入 5G 优化案例 (20)案例 6:S1 配置错误导致 5G 终端无法接入 (26)案例 7:CPE 添加SCG 失败导致 5G 无法接入(无线参数)QCI1- 5 相关配置 (27)案例 8:基站 configD 功能未配置导致中兴5G终端在华为基站下无法显示5G标识 (31)案例 9:未正确配置PCC锚点优先级导致终端无法占用锚点问题 (35)案例 10: coreset 配置错误导致 5G TUE 固定 BLER 问题 (37)案例 11:5G 帧偏置设置不当导致终端无法接入 NR 网络 (38)案例 12:SCTP 端节点组信息配置错误导致 5G 无法接入 (39)案例 13:TaOffest 配置错误导致随机接入失败 (45)案例 14:锚点盲配置选择 NR 小区失败导致无法接入 (47)案例 15:LTE 与NRRLC 模式不匹配导致重配置失败 (51)案例 16:4G-5GPDCP SN SIZE 不一致导致无法接入 (52)案例 17:5G SIM 卡与核心网配置不一致导致的接入失败问题案例 (54)第二篇驻留稳 (55)2.1驻留篇 (56)案例 1:不活动定时器超时导致用户手机终端 4G 和 5G 标识频繁跳变 (56)案例 2:TRS 周期配置错误导致大唐售楼部拉远 5G 低驻留问题 (58)案例 3:QCI 承载相关参数配置错误导致 VOLTE 和 5G 无法同时在线 (60)案例 4:5G 锚点优选功能开启不合理导致无法稳定驻留锚点载波 (63)案例 5:NSA 锚点选择与 LTE 切换冲突导致终端无法稳定驻留5G (68)案例 6:上层指示开关关闭导致终端占用 5G 网络显示 4G 信号图标 (70)案例 7:切换策略不合理导致终端占用非锚点站无法接入 5G (76)2.2掉线篇 (80)案例 1:filterCoefficientRsrp 设置问题导致 5G 掉线 (80)案例 2:MN 切换时非优化的 SN 变化(不变化)流程导致性能下降问题 (82)案例 3:非优化的参数设置导致的 SN 小区变化时 SN 中断时延较大问题 (86)案例 4:RateMatch 开关配置错误导致 5G 终端接入 NR 后出现 SCG失败掉话 (90)案例 5:锚点站 TAC 数据配置导致 CSFB 业务失败 (94)案例 6:5G NR RACH 同步配置失败导致 4GLTE RLF (95)案例 7:异系统干扰导致 5G 终端掉话 (98)第三篇体验优 (101)3.1 速率类 (101)案例 1:异厂家(无线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参数设置不一致导致下载速率低 (101)案例 2:周期异频MR 测量导致 5G 性能下降问题 (105)案例 3:无线环境差导致峰值速率低 (106)案例 4: Ratematch 功能开启导致切换带速率掉坑 (109)案例 5:参数配置导致速率较低(无线) (114)案例 6:下行调度参数设置问题导致测试速率低 (117)案例 7:误码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 5G 下载速率低 (119)案例 8:上行调度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 5G 上行速率低 (122)案例 9:帧偏置未配置导致速率低 (124)案例 10:RANK 持续偏高导致丢包恶化和 MCS 严重降阶 (126)案例 11:预调度开关未打开导致时延较高 (129)案例 12:分层策略导致FDD1800 站点负荷较高 (131)案例 13:4G&5G 共同使用一个 FDD1800 小区导致锚点小区高负荷 (136)3.2 感知篇 (142)案例 1:锚点站未配置 QCI128 双连接承载导致无法建立扩展QCI128 (142)3.3 干扰篇 (146)案例 1:AAU 替换中完全继承 8T8R 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导致干扰增强 (146)案例 2:CPE 在极近点开展业务时发射功率过大导致对附近基站形成上行干扰 (150)案例 3:5G 与 D1D2 频段重合产生干扰导致高清 4K 视频无法支持,时延大,卡顿多 (153)案例 4: AAU 和TUE 距离过近导致干扰 (158)案例 5:ENBCELLRSVDPARA.RsvdSwPara6.RsvdSwPara6_bit17 参数设置为 ON 华为 5G 终端拨打电话显示4GLOGO 问题 (161)3.4 切换篇 (162)案例 1:NSA 场景 4G 锚点站点 X2 中运营商索引配置错误导致5G 不切换 (162)案例 2:PCI 混淆导致锚点切换异常问题 (165)案例 3:S1 链路闭塞导致切换入指标差 (168)第一篇占得上1.1 接入篇案例 1: 5G锚点站邻小区标识配置错误导致 NSA 终端无法正常建立双连接邻区一、问题现象NSA 5G 终端无法建立双连接,查看信令发现,如下图所示,在锚点小区驻留后,网络下发的 Ue Capability Enquiry 信令中, Ue- CapabilityRequest=eutra,即网络侧只差查询 R8 的手机能力,没有查询终端的 5G 能力(R15 内容),类似于驻留不支持 NSA 小区时收到信令。

5G优化案例:“全方位、深层次”提升5G速率优化指导

5G优化案例:“全方位、深层次”提升5G速率优化指导

“全方位、深层次”提升5G速率优化指导XX目录“全方位、深层次”提升5G 速率优化指导 (3)一、背景描述 (3)二、全方位分析过程 (3)2.1原理分析 (3)2.2网络架构模型 (4)2.3NR 吞吐量理论计算 (4)三、深层次优化解决思路 (8)3.1弱覆盖、SINR 类问题 (8)3.2MCS 和BLER 类问题 (11)3.3RANK 低类问题 (14)3.4开户AMBR 受限类问题 (18)3.5锚点站点驻留类问题 (20)3.6GPS 信号失步类问题 (27)3.75G 基带板配置站点小区类问题 (30)3.8资源调度不足类问题 (35)3.9传输带宽受类限问题 (36)四、经验总结 (37)“全方位、深层次”提升 5G 速率优化指导XX【摘要】日常 5G 使用中,速率感知对用户的影响极大,随着使用用户越来越多,会出现影响用户体验的速率低的现象,5G 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最大化用户价值,实现覆盖范围、容量和价值的最佳组合;通过 5G 网络优化,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和知度,获得超高速率、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的多场景一致性体验。

【关键字】5G, 速率, 网络优化【业务类别】优化方法一、背景描述随着 5G 网络建设和站点开通,以及市场的推广,电信 5G 的用户逐步增多,影响下载速率因素诸多,例如弱覆盖、SINR 低问题、RANK 低问题等,本文将主要从全方位、深层次分析影响速率的一些原因,结合实际的一些优化经验,针对不同问题场景的提出,对后期用户5G 感知速率优化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导意义。

二、全方位分析过程2.1原理分析5GNR 系统在 LTE 原有技术的基础上,釆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架构。

在多址方式上,NK 继承了 LTE 的 OFDMA 和 SC-FDMA,并且继承了 LTE 的多天线技术,MIMO 流数比 LTE 更多;调制方式上,支持根据空口质量自适应选择 QPSK、16QAM、64QAM 和256M 等调制方式。

5G优化案例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精品示范区

5G优化案例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精品示范区

5G优化案例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精品示范区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5G技术实现创新和提升效率。

而在5G网络优化方面,如何有效地实施精细优化,打造出更加优质的5G网络示范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目标:明确5G网络优化的目标和需求,同时确定精细优化的范围和重点。

2.调研分析:对5G网络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了解网络问题和瓶颈,并对网络资源和性能进行评估。

3.制定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5G网络优化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优化的策略和措施。

二、精细调优阶段:4.调整参数:根据规划方案,对5G网络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信道设置、功率控制、频率规划等。

5.优化频谱:对5G网络的频谱资源进行优化利用,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6.优化接入:优化5G网络的接入设备和接入方式,提高用户接入速度和稳定性。

7.优化传输:对5G网络的传输链路进行优化,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8.优化核心网:对5G核心网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9.优化终端:优化5G终端设备和协议,提高用户体验和设备性能。

三、监测调优阶段:10.系统优化:建立5G网络优化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和措施。

11.用户体验:定期对用户体验进行调查和评估,根据用户反馈对网络进行调优和改进。

12.故障处理:建立快速故障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和问题,确保5G网络稳定运行。

四、总结完善阶段:13.优化总结:结合实际效果和用户反馈,总结5G网络优化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优化方案。

14.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跟进5G技术的最新进展,不断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

15.成果展示:及时展示5G网络优化的成果和效果,吸引更多用户和企业参与和合作。

通过以上“五阶十步”的精细优化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打造出5G 精品示范区,为各地区提供优质的5G网络服务和体验,推动5G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5G优化案例: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精品示范区

5G优化案例: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精品示范区

创新“五阶十步”精细优化方法,打造5G 精品示范区XX目录一、问题描述 (3)1.1精品区简介 (4)1.2精品区优化面临挑战 (5)二、5G 精品区的优化目标和关键主措 (5)3.1精品区优化目标 (5)3.2四大关键举措 (6)三、5G 精品区主要优化措施和效果 (7)3.1市政府、电信大楼等重点场景室内外协同优化 (7)3.2精品线路极限速率提升,达成平均下载速率850Mbps 目标 (9)3.3NSA+SA 双小区保障5G 极限峰值速率演示 (10)3.4优化切换带提升下载速率案例 (12)3.55G 倾角调优精准优化提升业务感知速率 (13)3.6异厂家NSA 边界场景增加保护带,提高5G 业务连续性 (14)四、经验总结 (22)【摘要】5G NSA 网络已经试商用快一年,随着5G 的快速发展,站点规模建设在城区基本达成连续覆盖,5G 催生了新的业务并使能现有业务升级,5G 促进Cloud VR/AR、高清直播、Cloud PC 等大带宽、低时延类新业务发展,XX工业体量位列全国第三,工业互联网发展对5G 网络的高质量需求。

因此,XX分公司组织5G 优化力量,基于市政府周边核心商圈打造一张5G 精品网,孵化优化经验,推进全网5G 建设发展。

并总结出5G 网络精细优化的“五阶十步”优化方法,在后续5G 网络工程优化、系统优化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精品网波束切换带一、问题描述XX电信4G 网络跨厂家插花、5G 电联共建共享,既有单锚点、双锚点还有也有2.1G 锚点叠加,跨厂家、跨云商边界场景复杂突出,组网情况非常复杂,优化难度大。

4G 局面:中兴和诺基亚主导,华为主要是高铁+地铁特殊场景线覆盖,工业园区20 年初在诺基亚基础上替换+叠加L2.1G,混合组网,异厂家切换和互操作频繁5G 局面:电联共建(东三县联通承建,西五区县电信承建,姑苏+吴中(锚点让渡),工业园区双锚点(诺基亚不支持锚点优选)1.1精品区简介市政府精品示范区北至枫桥路,南至南环路高架,西至西环路高架,东至人民路。

5G优化案例聚焦高频覆盖短板提升NR边缘覆盖

5G优化案例聚焦高频覆盖短板提升NR边缘覆盖

5G优化案例聚焦高频覆盖短板提升NR边缘覆盖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由于5G信号的高频特性和较短的传播距离,5G网络在边缘区域的覆盖一直是一个短板。

如何优化5G网络,提升NR(New Radio)的边缘覆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聚焦于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来提升NR边缘覆盖。

首先,为了提升NR边缘覆盖,需要对网络进行精细化规划。

在网络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或增加小基站来填补边缘区域的覆盖空白。

通过分析边缘区域的地形和建筑物分布,可以确定最佳的小基站部署位置。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天线参数和方向,改善边缘区域的信号覆盖。

通过精细化规划,可以有效提升NR边缘覆盖。

其次,对于高频信号的覆盖问题,可以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来提升覆盖范围。

波束赋形可以通过改变天线阵列的辐射模式,将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并抑制其他方向上的干扰。

在边缘区域,可以通过调整波束赋形的参数,将信号更加集中在区域内,从而提升覆盖范围。

此外,还可以结合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根据实时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覆盖效果。

第三,针对边缘区域的信号衰减问题,可以采用中继技术来增强信号传输。

中继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进行信号增强和放大,以补偿信号衰减带来的损失。

通过合理布局中继站点,可以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并提升边缘区域的信号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低功耗宽带设备,如微基站或小型中继器,进一步提升边缘区域的信号覆盖。

最后,为了提升NR边缘覆盖,还可以采用网络协同优化的方法。

网络协同优化可以通过多个基站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信号的集中覆盖和资源的优化分配。

通过利用网络中多个基站的资源优势,可以在边缘区域提供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此外,还可以引入区域性和用户优先级等策略,以提高边缘区域用户的体验。

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规划、波束赋形技术、中继技术和网络协同优化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NR边缘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目录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 (3)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3)三、解决措施 (8)四、经验总结 (14)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摘要】5G网络的慢慢普及,对道路、小区、居民等都有着覆盖,但同时存在的问题,高档社区面临网络覆盖差和宏基站无法建设。

可以通过测试研究来探索,反复模拟对比测试,采用该种方式方式,待网络大范围开通后,使网络质量由差提升为优,给与用户更加好的体验感【关键字】5G、深度覆盖、用户感知、优化【业务类别】5G一、问题描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在繁华都市中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虽然每年网络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城市水泥森林中的住宅小区提别是高档社区由于建站困难,用户经常抱怨网络深度覆盖差、业务体验告知不好等问题,分布式基站采用“小覆盖,广分布”,合理优化后,能有效消除覆盖空洞,增强用户感知。

现目前,正处于信息化网络时代,在LTE和NR中,网络深度覆盖直接影响到整个电信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用户的增加,偏远地区开始了网络服务,这要求网络覆盖要广,为了获得市场,一些网络服务服务企业就需要加强网络深度覆盖范围。

在目前使用的网络具有频段较高特点,导致在部分区域的网络深度覆盖能力显得有所不足,但是面对如今市场需求,需要加强网络深度覆盖能力。

二、分析过程1、Massive MIMO的概念定义:Massive MIMO也称之为FD(Full Dimension)MIMO,一般我们认为天线数在16以上的天线阵列都是Massive MIMO,和传统MIMO相比,Massive MIMO引入了波束赋型技术,通过赋型Massive MIMO本质上就是一种天线技术,和空口的技术是解耦的,因此MassiveMIMO不仅可以用于5G网络,传统的4G网络也可以使用该技术。

Massive MIMO在4G和5G网络的不同:5G基站天线数及端口数将有大幅度增长,可支持配置上百根天线和数十天线端口的大规模天线阵列,并通过多用户MIMO技术,支持更多用户的空间复用传输,数倍提升5G系统频谱效率,用于在用户密集的高容量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5G广播波束是静态窄波束的时分扫描,与4G的宽波束在一个平面同时发送不同;4G宽波束,采用3dB半功率角确定扇区覆盖范围,5G窄波束,不再使用3dB半功率角的概念,5G采用多个波束扫描总宽度确定扇区覆盖范围。

1.1:Massive MIMO对网络的要求频段要求∶由于Massive MIMO的天线阵子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天线,阵子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造成天
线尺寸过大,无法满足工程安装的要求,阵子之间的距离和频段相关,频段越高阵子间隔越小,越有利于Massive MMO的部署(当前
M assive MMO—般只用于2.6GHz以上的频段)。

双工方式的要求∶Massive MIMO中引入了波束赋型技术,TDD系统的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更有利于下行赋型的权值计算,因此TDD系统更适合部署Massive MMO,通过引入了新的参考信号(CSI-RS),也可以实现FDD系统的下行权值计算,但性能比TDD略差
华HUAWEI Page5
C opyright O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Allrights reserved。

1.2:MIMO特性原理及应用Massive MIMO增益-更高、更广的赋型增益:64T64R相比以前波束赋型增益和天线阵数相关,阵子数越多,赋型后的波束宽度约窄,能力越集中,因此波束赋型的增益可以更高由于垂直方向阵子数的增加,相对于传统BF波束只能在水平方向跟随目标UE调整方向,3D BF 的窄波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随着目标UE的位置进行调整。

提升小区容量MU-MIMO(多用户虚拟MIMO):多用户虚拟MMO特性通过多个UE配组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同时传输多流数据,从而提高小区的平均行吞吐率。

不同UE之间SINR授近·不同UE之间信道相关性低。

Massive MIMO采用更多的窄波束,因此UE之当前最大的MU-MIMO的流数间更容易满足MUL-MMO的配对条件,并且Massive MIMO支持的流的数量更大,可以支持更多UE的配对。

1.3:下行波束赋型整体流程下行波束赋性一共四步:(1).通道校正∶保证收发通道的互易行和通道间的一致性。

(2)权值计算∶gNodeB基于UE反馈的下行信道特征计算出一个向量,用于改变波束形状和方尚慧整终。

(3)加权∶在基带将权值与待发射的数据进行矢量相加,改变信号幅度。

(4).赋形∶应用干涉原理,调整波束的宽度和方向。

2:建设方案论证2.1:建设方案室外宏基站主要包括灯塔式照射基站和分布式基站两类,两类基站各有利弊灯塔照射式基站,大功率、高容量,可控制覆盖范围,广泛应用于郊区、城市道路等广覆盖、受限建筑物分布,室内深度覆盖较差的地方,建设方便分布式基站,狭义指射频模块线性或面性分布式放置,如远端无线射频单元(RRU),同时也包含天馈系统物理位置相对独立,如室分外引、单小区多天线等方式;建设方式灵活,功率、容量可配置,布放位置合理可有效规避覆盖影响,广泛应用于深度覆盖区域。

2.2:信源选取结合主流基站建设方式,可以选取宏基站作为信源、单独RRU信源、室分外引信源、一体化未功率设备和无容量RRU(类似直放站)作为信源。

2.3:天馈选型照射式基站推荐高增益宽波束天线,尽量解决住宅小区边缘一层及道路覆盖;分布式基站推荐使用中低增益美化天线,方面工程实施,减少信号外泄。

2.3.1:规划前端优化方案规划需同时考虑网络质量,因此优化必须前移接入规划,主要从3方面考虑1:覆盖控制各规划小区必须控制在各自覆盖半径内,避免过覆盖和重叠覆盖,控制小区间的干扰,提升小区业务质量,提升用户感知2: 邻区设置分布式基站布放小区过多,受邻区列表影响,部分邻区无法添加,因此在规划前端必须控制小区数量和覆盖交替范围,减少后期因邻区受限导致语音掉话、数据业务掉线3:容量规划容量规划需结合用户数、小区覆盖半径、规划信源和邻区数量,根据用户数大小合理配置小区半径和小区信源。

2.4: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在目前使用的TD-LTE/NR网络具有频段较高的特点,导致在偏远地区的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能力显得有所不足,但是面对如今的市场需求,就需要加强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能力,为了防止往后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解决方。

1):进行异构网深度覆盖我国各地区需要的网络深度覆盖要求,数据服务量大以及保证覆盖无盲点等。

异构网深度覆盖实施方案就是为数据服务容量大,保证覆盖无盲点以及覆盖范围广得到有效的保障。

主要构成:网络基站点、街道站点、室内外站点以及总站点,通过将以上站点进行相结合,使得用户随时使用网络得到有效的保障。

异构网主要工作机理即通过设备提升室内外的深度覆盖,同时针对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要进行容量补充,使得网络需要与容量相互平衡,从而满足用户网络数据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网络深度覆盖能力不强、地域较为分散、网络深度覆盖成本较高以及网络深度覆盖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

因此通过异构网深度覆盖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深度覆盖以及容量均衡需求。

2):有效合理实现微站规划针对全局规划,进行微观规划显得覆盖范围较小,并且频段发射功率较低,造成规划难度较高,但是针对网络深度覆盖盲点来说,实现微站规划能够有效解决盲点问题。

进行规划主要措施有1)进行盲点实地考察,确定盲点范围,根据详细网络深度覆盖参数,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2)进行盲点实地考察,确认当地的数据用户是否较为集中,最后进行日常测试,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3)相对一些地区已经有网络深度覆盖,只不过相对来说,只是容量较小,到时数据网络服务不够,进行网络深度覆盖盲点确认,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4)大量进行网络深度覆盖效果检查,根据检查确认盲点方位,在此过程中,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5)在此基础上,对于微站通过网络热点进行容量补充,根据数据流量大小进行合理调控。

3.1:测试准备准备测试工具及人员如下:测试硬件:HUAWEIMate20X(5G)、联想E40笔记本测试软件:PHU Smart分析软件:GENEXAssistant5.34.1性能验证选择SZ-市区-新都市华亭西区5G站点为例,测试其覆盖区域内的DT以及周边楼宇(随机抽选)CQT测试情况进行对比三、解决措施RSRP测试前测试SZ-市区-新都市华亭西区5G站点时发现,该基站南侧区域,出现越区覆盖的情况,调整该基站功率,进行路测复测。

RSRP优化后4.1.1楼宇CQT测试本次测试为SZ-市区-新都市华庭西区5G基站周边小区楼宇进行参数修改的莫测测试4.1.2:参数修改本次测试共3次,3种不同的波束来对楼宇的深层覆盖,进行CQT的测试。

场景1场景2PCI=591 PCI=592 PCI=593场景3四:经验总结3个场景的控制波束,对深层小区楼宇的同一地方进行3次定点测试,发现3个场景的下载速率基本上无太大的波动,用户感知情况良好,设置SSB为7个窄波束(默认场景)和1个宽波束(扩展场景,低频段宽波束),SSB7个波束,每个波束较窄,能量集中,覆盖范围广,很好补偿路径损耗,以及对于深层楼宇区域的覆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要求越来越高,深层网络覆盖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网络深度覆盖规划方法不当及不同场景网络深度覆盖规划不当等,使得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异构网深度覆盖及有效合理实现微站规划等,相信经过对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深析,网络深度覆盖将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对于不同的覆盖场景,需要考虑覆盖容量,深度覆盖需求等选取合适的覆盖方式进行覆盖,必要时采用多种方式协同覆盖,将会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成本,并提高了用户体验度,达到效益最大化得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