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2、掌握纬线的特点重点1、地球的形状2、纬线的特点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
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5至8分钟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纬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纬线(2)纬线可以有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5至10分钟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重点1、经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5至8分钟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经线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2)经线可以有___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往西经度在变____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5至10分钟经线和经度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3)学什么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重点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我来学主题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4.A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C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线上独立自学完成队合作5.在上图中标出点D1(20°E,40°N),D2(20°E,40°S),D1(20°W,40°N),D1(20°W,40°S),问经度为20°,纬度为40°的点共有__个6.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60°的点,共有__个7.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0°的点,共有__个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1)在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在乙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在丙图中,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经纬网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南寒带10.思考:如果地球公转地轴不倾斜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小结提纲思维导图方向: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地球自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_____方向:_____地球公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季节变换,南北半球刚好_____五带:____、_我来用1.同纬度偏东的长春市比偏西的乌鲁木齐市()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同时看到日出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日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3.宜宾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我们夏季到澳大利亚旅游要带()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5.要在一年四季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应建在()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6.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时间是()A、劳动节B、元旦C、国庆节D、儿童节7.读图,回答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①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一、导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对我们认识世界、珍爱环境、发展科学技术都至关重要。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模拟地球形状和地理位置的仪器,通过地球仪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各种特征。
本节课将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以及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2. 掌握地球仪的应用方法;3. 培养对地球的珍爱认识。
三、进修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3. 地球仪的结构:基座、半球、经线、纬线、赤道等。
四、进修过程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地球的不同结构和特征。
2. 地球的运动- 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影响;- 利用模型或实验,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熟悉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演示如何应用地球仪确定地理位置、测量距离等。
4. 地球的珍爱- 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提倡环保认识,呼吁大家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五、教室练习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的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3. 用地球仪找出你所在的位置,标注经纬线和赤道。
4. 你认为应该如何珍爱地球环境?列举具体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制作一个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应用地球仪找出你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并标注在地图上;3. 写一篇关于地球珍爱的小短文,表达你对地球环境的关心和珍爱认识。
七、扩展阅读1. 《地球的奥秘》2. 《探索地球仪的奥秘》八、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掌握了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培养了对地球的珍爱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我们的地球故里,共同珍爱环境,让地球更美好!。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3.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咱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完成课文4页“活动”1题 ⑵、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问题】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4、教师点评【探究结论】⑴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
5、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用那些知识或现象说明地球的形状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二)读“地球有多大”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⑵、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探究问题】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4、教师点评:⑴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⑵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三、拓展延伸:地球的表面积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假如你是一位2000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3、学习本课时一定要借助地球仪,展开空间想象去识记二、学习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线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纬线的特点。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任务一: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表面积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_______"的假说。
2、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 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读P3的阅读回答: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4、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__ 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千米。
学习任务二:掌握纬线的特点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_________。
2、观察地球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________3、读P6图1.6,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 _ __。
赤道以北称___ __,以南称 _______。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______;中纬度范围:;高纬度范围______。
合作探究:(利用地球仪)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2、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纬度最大是180°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4、阅读P6图1.6,总结纬线的特点:教师总结反思:(要求学生做笔记):当堂检测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万千米3、将下列纬度与其对应的纬度范围和所处半球用直线连起来:A、55°N 低纬度:南半球B、69°S 中纬度:北半球C、19.5°S 高纬度:南半球D、89°N 高纬度:北半球4、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B、坐地日行八万里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5、以下不属于纬线特点的是()A、所有纬线都是圆圈B、所有纬线长度不一定相等C、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6、赤道的长度约为()A、6371千米B、4千米C、4万千米D、5.1亿千米纬线概念形状特征指示方向标度范围零度线的确定度数的变化规律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最长的纬线1 / 1。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1.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1.地球在宇宙中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学习目标】1.回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能够列举出相关的生活实例。
2.能够利用相关数据准确描述地球的大小,感知地球仪的用途。
【学习重难点】1.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自学导航】地球和地球仪(阅读课本P2-6)【自主探究任务一】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1 图2 图3 图4 图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古人凭借直觉和臆想提出“”说。
图2:后来人们根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经过__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_______洋,1521年到达群岛向西穿过_______洋,绕过非洲南端的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坏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图4:现代人类通过拍摄的,最直观科学的证明地球是球体。
【拓展提高】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自主探究任务二】地球的大小1.在下图上写出地球的大小数据。
【拓展提高】通过比较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如何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任务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什么叫地球仪?2.在地球仪上你能找出地轴吗?在地球上有没有地轴呢?3.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合和文字来表示、、、、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及其。
初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时间:、10、1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蒋伟审阅人张建峰方仲海李传富周东桂序号03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经线图,说明经线的概念、特点2、学会阅读经线图,理解经度的划分、表示、写法、经度的变化规律3、能说明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并进行判断学习重点1、描述经线的特点。
2、运用经线图判断经度及书写。
3、能判断东西半球导学内容教师指导学法导学过程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线(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轻松学习从这里开始)请同学们读课本第5页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部分(注意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哟!)探究思考:(1)经线指:;(2)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条经线和纬线。
实际上地球表面(有、没有)经线和纬线。
思路点拨:(1)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无数没有巩固练习图1 图2(3)图1中画出的线AB是经线还是纬线?(4)图2中画出的线是经线还是纬线?思路点拨:经线经线(5)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探究:经线的三个特点所有经线的形状都是(圆或半圆);经线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经线都指示方向。
(温馨提示:把结论记在课本上,学习起来最方便!)1.课前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大地震,震中位置31°N,103.5°E……”,师设计问题:材料中“31°N,103.5°E”是什么意思呢?生自由回答:……(应该是答不上来,如有个别同学回答正确,则极力表扬),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重要用途,通过生动事例增加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学习。
要求:学生注意圈划知识点步骤①生读课本第5页图1.7②探究思考问题(圈划)③生交流,图中地球仪中辨认明确④反馈:提问“学困生”,表扬鼓励,明确要点,生完成要点圈划⑤生读3遍熟悉要点⑥合作学习,互查互问⑦师展示经纬仪,提问反馈明确,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概念,定格经线,进行抽象化,师指图再提问明确所探究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步骤:生读图思考——判断——同桌或前后位之间交流——明确师在学生积极举手的情况下,选“学困生”答此题,并及时给予表扬讲解图2是在观察图1中间赤道附近的经- 3 -- 3 -思路点拨:2 东经巩固练习(13)把圈划和笔记的重要内容读一读(14)图3中A点的经度为 C点的经度为图3 图4(15)图4中,A点的经度是,C点的经度是。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导学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2.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能识别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4.能根据经度判定某点位于东或西半球,根据纬度判定某点位于南或北半球5.能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能识记重要的经纬线(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3.能根据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判定某点位于的半球位置。
复习难点1.区分“东西经”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能根据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半球位置三、复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有疑问的题目可与同桌相互交流)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①____________②根据太阳和地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球体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______________结论: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_______。
2、地球的大小圆,两条正对的经线圈组成经线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指示______指示方向4、纬线和南北半球(1)南北纬的判别判定:①向北_______(增加或减小)为北纬②向南_______(增加或减小)为南纬(2)南北半球的判别以_________为界,向北为北半球,向南为南半球(3)高纬、中纬、低纬的确定低纬: 0°--------_____ 注意:对于类似60°这样的值,既不中纬:____-------60°属于中纬,也不属于高纬高纬:60°---------90°练习判断下面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南半球还是北半球_______纬______半球_______纬________半球5、东西经与东西半球的判别(1)东西经的判别判定:①向东_______(增加或减小)为东经②向西_______(增加或减小)为西经(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①东西半球的分界线:_______至________为东半球,_______至________为西半球(3)区别东西半球与东西经练习判断下面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南半球还是北半球_______经______半球_______经________半球6、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上两地之间方向步骤:a、判别东南西北方向b、①在②的_______方向(2)确定某点的坐标①的坐标(______,______)注意:a、书写坐标的时候,可以先写经度再写纬度,或者先写纬度再写经度b、对于0°纬线(即赤道)、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180°经线均不写N、S、W、E,但除此之外的经纬度必须标注(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下面的题目)(1)读右边的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点M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②点M的半球位置____________③点M位于高中低纬度的_________纬度地区(2)读右边的“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点M的坐标(______,______)②图中点N在点M的________方向(三)学以致用(动动手,用用脑,学以致用,很简单!)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2.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以20ºW经线和16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以160ºW经线和2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以180ºW经线和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以0ºW经线和18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3.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A . 20°S 、150°WB . 20°S 、150°EC . 20°N 、150°WD . 20°N 、150°E 4.读下图回答:(9分)(1)读出图中A.B.两点的坐标A ,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出半球位置(填代号)C 所在的半球:_________,_______D 所在的半球:_________,________(3)B 点在A 点的_______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难点】:学会观察地球仪和使用地球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表面积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 "的说法。
2、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 洋,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读图1.1回答: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4、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千米。
学习任务二:认识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据地球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和来表示、
、、、和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
二、课堂达标
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B.自己的家乡C.我们的祖国D.地球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盘子C.球体 D.圆形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8千米B.6371千米C.6357千米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C.5.1亿立方千米D.5.1平方千米5.关于地球仪不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6.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A.地球自转轴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7.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第二课时纬线和纬度
【学习目标】:1、掌握纬线的特点。
2、掌握纬度的特点。
【学习重点】:纬线的特点
【学习难点】:纬度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认知纬线的特点(学生阅读课本6页内容互相合作完成以下两表)
二、课堂达标
1、零度纬线又叫______。
2、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3、纬度分北纬和南纬,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北纬和南纬的代号。
4、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5、某地位于24°N,该地属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地区的________地区。
6、将下列各地其所处的纬度用线连接
A、55°N 低纬度:南半球
B、69°S 中纬度:北半球
C、19.5°S 高纬度:南半球
D、89°N 高纬度:北半球
第三课时经线和经度
【学习目标】:1、掌握经线的特点。
2、掌握经度的特点。
【学习重点】:经线的特点
【学习难点】:经度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7、8页内容互相合作完成以下两表)
二、课堂达标
1、经线线指示的方向是()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2、表示东经的代号是()
A、E
B、W
C、N
D、S
3、一个经线圈是由几条经线组成的()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四条
4、地球仪上经度为70°的经线有几条()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四条
5、经度的范围是()
A、0°— 90°
B、0°—180°
C、0°— 360°
D、0°—80°
6、0°经线称为:()
A、子午线
B、本初子午线
C、赤道
D、南回归线
7、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W,160°E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0°经线和180°经线
8、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W 10°W 15°W
165 °E 170 °E 175 °E
20 °E 50 °E 150 °W
80 °W 60 °E 120 °W
第四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习目标】: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学习重点】: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学习难点】: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要求:速读教材第9页图文资料,寻找经纬网的定义、设置目的、用途、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
学习任务一: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B(,)
C(,)
2、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把各点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①(30°N,130°E)②(50°S,40°W)③(30°S,160°E)
3、从东西半球看:B 半球; C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半球; B 半球。
学习任务二: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D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二、课堂达标
1、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读甲、乙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
3、
A点位于B的________方向。
B点位于C的________方向。
C点位于A的________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