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与流感样病例
流感,水痘,流腮等呼吸道暴发疫情处理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 应急处理
相关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暴发:1周内,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 炎病例。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 要求。 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 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 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 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 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 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 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三
302室 (54人) 304室 (54人)
楼
306室 (54人) 楼梯 308室 (54人)
楼
广 播 站
道
314室 (78人)
第五多媒 体视听教 室(研究生)
(240人)
第二多媒 体视听教 室(150 人)
201室 (54人)
203室 (54人)
205室 (54人)
207室 (54人)
209室 (54人)
(三)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 监测 (四)开展应急接种 若暴发或流行发生在未实施流脑疫苗免疫 的地区,应急接种的范围对象是发病村及 相邻村镇的所有2-15岁儿童。暴发或流行 范围内15岁以下儿童应急接种率达到90% 以上,同时对病人的所有接触者应急接种。
(五)做好消毒处理和个人防护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对学校、托幼机构等疫源地和周围环境开展湿 式清洁,必要时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它含 氯制剂喷雾消毒。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的有关要 求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做好药物预防和免疫 预防工作。 (六)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流脑常识 (七)实验室监测 协助相关专业人员采集实验室检测标本。 (八)资料收集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数据的收集、传送 工作。
流感病例分析

4、2017年2月11日18时20分 接疾控中心电话:本院21床鲁,住院号:579001,患者呼吸道标本送 检疾控中心行禽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目前为确诊病例。立即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病隔离。修正诊 断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 重症肺炎 Ⅰ型呼吸衰竭 电解质紊乱 肝功能不全。调整治疗方案:4 泰能 1.0 Q8H ;莫西沙星 0.4 ;奥司他韦胶囊 150次 口服 2次/天;甲泼尼龙 40毫克 每日一次。
流感筛查三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 阴性 ;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 阴性 ;乙型流感病毒抗原 阴性
8/2胸部示:1.右肺下叶感染,建议治疗后复查;2.双侧胸膜增厚; 肝胆胰脾门静脉彩超示:肝实质内病灶(血管 瘤可能)
3
诊疗经过
1、入院后给予左氧0.6抗感染治疗,盐酸氨溴索祛痰治疗以及支持对症治疗。
2、10/2入院第3天。患者诉活动后气促,间断痰中带血;2 89%;,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 音,立即复查胸部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建议治疗后复查。考虑病灶进展,修正诊断为:1.不明原因肺 炎 重症肺炎?2.人感染H7N9禽流感?给予奥司他韦胶囊 75次 口服 2次/天;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 星加强抗感染治疗。给予吸氧,加强监护,支持对症治疗。
14
肺部
2.20:双肺下叶示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以右下叶明显。双侧胸腔示新月形水样密度影,左胸腔示 引流管。气管及主叶支气管通畅,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心脏未见明显扩大。
15
2.20: 双肺下叶感染性病变伴双侧胸腔积液。
流感样病例判断标准

流感样病例判断标准一、什么是流感样病例?流感样病例是指与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症状。
在临床上,流感样病例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此外,也可能出现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头痛等症状。
流感样病例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二、流感样病例判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的指南,以下是流感样病例的判断标准:1. 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8℃,通常是突然起病的。
2. 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3. 全身不适患者感到乏力、肌肉疼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4. 流感流行季节发病流感通常在寒冷的季节更容易发病,特别是在冬季流感流行季节。
5. 接触史患者是否接触过流感病毒感染的人群,比如家庭成员、同事、朋友等。
6. 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通过采集患者鼻咽部或咽拭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能够检测到流感病毒核酸。
三、流感样病例的诊断流程在医疗机构中,对于怀疑流感样病例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进行诊断: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接触史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听诊呼吸音、观察喉咙状况等。
3.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采集患者的鼻咽部或咽拭子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4. 影像学检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胸部X光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其他呼吸道感染。
四、流感样病例的治疗与预防1. 治疗方法针对流感样病例,通常采取以下治疗方法:•对于轻型流感样病例,通常建议休息、补充水分、适度运动,辅助治疗如清热解毒药物、退烧药等。
•对于重症或疑似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氧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2. 预防措施流感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传播:•注重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正确使用口罩等。
流感与流感样病例ppt课件

报告内容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发病时间、症状、体 征等信息。
流感样病例的隔离与治疗措施
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 疗,以减少传染源。
治疗措施
以对症治疗为主,适当应 用抗病毒药物。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 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等 。
05
CATALOGUE
流感与流感样病例的监测与预警
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技术创新是应对流感挑战的重要推动力。应加强科研投入,推动疫 苗、药物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疫苗接种的普及化
疫苗是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应加强疫苗接种的普及化,提高疫苗接 种率和覆盖率。
展望未来,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预防为主的理念
未来应更加注重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减少流 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实验室监测
建立实验室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诊断和报告流 感样病例,以及检测病毒的变异情况。
临床监测
通过临床医生的报告和病例的统计,及时发现和 掌握流感样病例的变化趋势和疫情动态。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的分布和传播途径 ,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预警指标
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1月期间接种,因为这是流感高发期 之前的时间段,可以更好地保护接种者。
接种剂次
根据接种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流感疫苗的接种剂次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每年接种一次即可。
04
CATALOGUE
流感样病例的定义与处理
流感样病例的定义
发热
体温≥38℃。
咳嗽、咽痛、鼻塞等呼吸道症状
发病前一周内与患有肺炎的人 有过接触或在疫情区域生活或
流感与流感样病例

流感样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发现疑似流感样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流感病毒感染 。
流感样病例的处理措施
01
02
03
04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以 防止病毒传播。
流感的治疗与预防
03
流感的治疗方法
休息
对于流感患者,休息是非常重 要的,应尽量减少活动,多卧 床休息,以减轻症状和加速康
复。
饮食
流感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 欲不振,但应尽量保持饮食均 衡,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
发热管理
如果发热超过38.5℃,应使用 退热药,如布洛芬等。同时, 多喝水有助于降低体温。
咳嗽和鼻塞
对于咳嗽和鼻塞等症状,可以 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例如,使用止咳药和鼻腔喷雾
剂等。
流感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勤洗手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 公共场所后。
避免接触病毒
加强免疫力
避免接触病毒是预防流感的关键,建议避 免接触有流感症状的人或前往人群密集的 场所。
肌肉疼痛
流感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和 腿部肌肉。
头痛
流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有时头痛可能会 非常严重。
疲劳
流感患者通常会感到极度疲劳,需要卧床休息。
流感的诊断标准
发病前一周内与患有 流感的人有过接触或 在疫情区域生活或旅 行过。
实验室检测结果呈阳 性,即流感病毒抗原 阳性或病毒核酸阳性 。
流感样病例疫情处置

谢谢
五、疫情控制- 健康教育
· 开展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单位可采用宣传画、板报、折页和告知信等 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五、疫情控制- 药物治疗
· 对于实验室确诊的流感重症病例和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 人等流感高危人群,要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可首选奥司他韦 (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无条件的地方可参考当地 耐药性监测结果选用烷胺类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是否进行预 防性服药,需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论证。
· 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疫情形势,组 织相关部门开展评估,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按相关预案及 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
· 连续1周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暴发疫情结束,结束后1周内,负责疫情 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疫情报 告的及时性、信息完整性、处置的规范性等方面。
· 急性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7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 恢复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2-4周的流感样病例。
五、疫情控制- 病例管理
· 1.发热(体温≥38℃),或体温≥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 者劝其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治疗。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 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 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住院或重症病例的转归情况并报告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四、样本采集
· 对于达到报告标准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须采集暴发疫情病例样本。
四、样本采集- 采样种类
· 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必要时,可同时采集急 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
四、样本采集- 采样要求
· 应采集发病3 天内的呼吸道标本, 优先采集新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根 据病例分布特征,均衡选择采样对象,避免集中在同一部门或班级、宿 舍。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标本尽量全部采集。若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 准的标本较少,为明确疫情性质,可适当扩大采样范围,采集体温为 37.5℃-38℃伴咳嗽、头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状的病例。每起暴发疫情应采 集至少10 份的呼吸道标本(如果现症病例不足10 例,应全部采样)。 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疫情,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论文

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18-02流感流行常与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感冒混合流行,临床患者大都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普通医师凭经验难以区别,即或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误诊误治的病例也并不少见。
为早发现流感病例特别是甲流感及禽流感病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我院按照国家卫生部《全国流感监测方案。
2010版》开展了流感样病例监测,现将2010年监测结果分析于后。
1 材料与方法1.1 按月统计分析其发病相关信息和检测结果。
1.2 监测对象对前来我院就诊的具有流感样症状,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且发病3天内未用抗生素者作为监测对象。
对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登记报告,并及时采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等标本放入含3-4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于低温(<4℃)于4小时内送达州市疾控中心检测。
1.3 监测科室在内科、儿科、传染科、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等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每月采流感样病例样品5—15份。
1.4 检测项目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进行病毒培养。
1.5 检测试剂由正规供货商供应。
人员经省疾控中心培训,开初检测的标本经省疾控中心复核。
2 结果2.1 流感样病例科室分布2010年1月—12月,监测科室共发现流感样病例 99 例,占同期上述科室门诊总数的 16/1000 。
其中以儿科和内科门诊发现的流感样病例较多,46 例,23例分别占46.46% , 23.23%;以发热门诊发现的流感样病例最少, 6 例占 0.06%。
(见表1)表1 流感样病例科室分布2.2 流感样病例时间分布2010年1月—12月,在上述监测科室共发现流感样病例 99 例,占同期上述科室门诊总数的 16/1000 。
其中以1月和3月发现的流感样病例最多,13例,11例,分别占22/1000 ;31/1000。
(见表2)2.3 年龄分布在就诊的 99 例流感样病例中。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
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 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 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 青少年。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岁的儿童(年龄<2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65岁的老年人。
过轻<20, 20-25,过重 25-30,肥胖30过轻<20, 中 20-25,过重 25-30,肥胖30-35, 非常肥胖>35,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非常肥胖>35,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流感样病例调查处理
处理程序 接报,准备(工作记录,准备好个人防护物资口罩、帽子、工作服、 体温计、酒精棉球),核实情况(如何核实),隔离病例,收 集信息(疫情发生地基本信息,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
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 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生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 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 门、楼层、区域);地理地貌、居住条件等),该单位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 该单位近2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罕见。 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升高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
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 续排毒3 续排毒3-6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简单,耗时短,携带方便, 费用低,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缺点:漏检率高,只能检测流感 病毒甲乙型,不能进行亚型鉴定 RT-PCR法: 优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耗时较短(4小时左右)
国内1054例H1N1甲流患者症状特点
100
90.7
80.6
80
72.4
中国人
60
53.5
百分比
外国人
41.5
40
3.81±0.42(876) 175/876(19.98%) 139.08±3.08(871) 102.63±4.13(862)
H7N9禽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湖南资料 N=26
流感对症治疗药物
抗流感病毒治疗使用原则
• 2011中国流感防治指南建议
– 一般病例
• 临床经过温和,可不必应用。
– 重症高危人群
20
0
咽
部
充
血 扁 桃 体
肿
大
1054例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查
检查结果 白细胞计数— (×109/L) 白细胞减少 (WBC < 4×109/L), % 白细胞增多 (WBC>10×109/L) , % 淋巴细胞计数 — per /uL, % 淋巴细胞数<1500/uL(Adult) , % 淋巴细胞数<3000/uL(Children) , % 血红蛋白 (g/L) 血小板计数—(×109/L) 入院时检测值 5.27±2.39 242/1021(23.7%) 22/1021(2.15%) 1684.83±776.73(1004) 139/289(48.10%) 695/715(97.20%) 136.15±15.06(975) 198.23±55.76(1005)
– 用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 血清学诊断
– 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 升高 – 用于回顾性诊断
对胶体金检测阴性的ILI病例咽拭子标本143份进行流感病毒RT-PCR及细胞培 养检测
结果:RT-PCT阳性检出率57.34%,细胞培养阳性检出率25.87%
结论:流感病毒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国产试剂盒,存 在一定的假阴性结果,不宜单独用做病例诊断或筛查;RT-PCR技术是疑似流 感疫情和ILI病例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细胞培养法: 胶体金法: 优点: 优点: 受外界影响小,病毒可大量繁 殖,特性更接近原始标本 缺点:病毒不能长期保存,费用 高,耗时长(3-14天),对技术 人员要求高 鸡胚培养法: 优点: 操作简单,培养基来源充足 缺点:阳性率低,漏检率高,需要 连续传代,耗时较长,总费用高
Predictive Symptoms and Signs of Laboratory-confirmed Influenza
• ILI定义:感冒症状加严重全身表现如急起高热,肌肉痛、 长时间疲乏 • 共观察158例ILI病例. • 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5% (71/158) • 发热、咳嗽、流涕、喷嚏及鼻塞可作为流感病毒感染的预 测因子 • 发热+咳嗽敏感性最佳:86%,CI 76%–93% • 发热+咳嗽+喷嚏特异性最佳:77%, CI 62%–88%
Medicine,Volume 94, Number 44, November 2015
Predictive Symptoms and Signs of Laboratory-confirmed Influenza
Medicine,Volume 94, Number 44, November 2015
ILI与流感病毒关系
In Victoria in 2002, influenza was confirmed as the diagnosis in 43% of 524 patients with ILI. A further 17% had other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Vol. 33, No. 5, May 2004
Is influenza-like illness a useful concept and an appropriate test of influenza vaccine effectiveness?
流感与流感样病例(ILI)
WDX
流感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根据核糖蛋白(RNP)和M蛋白的不同, 可将流感病毒分为 甲、乙、丙三型。甲型 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不同, 再区分为若干亚型。
流感
流感样病例
• 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是 指发热(体温大于等于38℃),伴咳嗽或 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 据。
1054例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ALT>40u/L , % AST>40u/L , % CK >200U/L , % LDH (U/L) K (mmol/L) *Hypokelamia (<3.5mmol/L) , % Na (mmol/L) Cl (mmol/L)
入院时检测结果 69/878(7.86%) 73/842(8.67%) 40/347(11.53%) 193.28±64.84(364)
流感样病例
门诊ILI占比
2010-2015年贵州省国家级流感监测点ILI病例占比
8
7.05 7 6.41 6 5.43 5 4.42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0—2016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特征监测分析
门诊ILI占比
2010-2012年深圳市福田区流感监测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fluenza A and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mong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Like Illness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89:49–54 (2017)
各ILI标准对流感病毒感染的预测价值
共分析14994例患者
其他: • 0-4岁年龄组敏感性最低, ≥ 65岁组敏感性个最高 • H1N1敏感性最高,乙流敏感性最低 • 大流行比局部流行敏感性高 • 5-14岁特异性最高
临床症状预测流感病毒感染的价值
– 咳嗽:OR = 2.40;95% CI: 2.11–2.72 – 体温
Clinical Predictors of Associated with Influenza A (H1N1) during Epidemic 2015 at Tertiary Care Hospital, Ahmedabad
In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Research & Development, January-March 2017, Vol. 8, No. 1
门诊ILI占比
ILI常见病原
• 病毒:
– – – – – – –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 ):轮状病毒等 腺病毒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冠状病毒
• 非典型病原体:
– 支原体 – 衣原体 – 军团菌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Vol. 33, No. 5, May 2004
• 常规使用,疗程5天。
– 重症或危重症病例
• 尽早使用,重症加倍,疗程可用至10天。
• 病程大于48小时仍可应用。
抗流感病毒治疗使用原则
• 2016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成人患者
• 应当在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若发病48小时后标本流感病 毒检测阳性,亦推荐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查
•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 测。 • 病毒分离培养
– 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 – 有3种方法:组织细胞培养、鸡胚培养和动物 培养法 – 目前多采用鸡胚和狗肾细胞(MDCK细胞)并 用方法进行
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查
• 病毒抗原检测
– 方法有免疫荧光法,胶体金试验
• 病毒核酸检测
ILI与流感病毒感染关系
2010—2016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特征监测分析
ILI与流感病毒感染关系
2010-2012年深圳市福田区流感监测分析
ILI与流感病毒感染关系
2015—2016监测年度贵州省流感病原学特征分析 20 1 5年成都市流感样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及监测评价
2 716 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01 5年一201 6年宁夏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 婴幼儿患者
• 推荐所有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口服奥司他韦治疗,<1岁患者奥司他韦推荐
口服治疗剂量为3mg/kg,2次/日。
– 老年患者
• 高危人群,确诊或疑似时应尽早治疗
– 妊娠或产后2周内患者
• 高危人群,确诊或疑似时应尽早治疗,剂量与成人相同
Is influenza-like illness a useful concept and an appropriate test of influenza vaccine effectiveness?
• ≥ 39°C :OR = 2.27; 95% CI: 1.85–2.79) • 38.5°C - 39°C :OR = 1.96; 95% CI: 1.61–2.40
– 疲乏:OR = 1.71; 95% CI: 1.54–1.90 – 只有体温≥ 39°及咳嗽对所有年龄组均有预测价 值。但在年龄≥ 65岁患者中 ,咳嗽预测价值更大 (OR = 5.55; 95% CI: 2.6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