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2年河南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2年河南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2年河南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第一部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讲授法的特点是以师生的相互回答为主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活动教学。

( )2.合编型教科书就是把语文教学的多方面内容合编成一套的教科书。

( )3.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 )4.语文能力的发展有赖于思维的发展。

( )5.每一节课都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 )二、论述题(11分)6.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应酬(yīnɡ)挫折(cuò)闭门造车(chē)B.铙钹(bó)遂愿(suì)弹冠相庆(ɡuān)C.佝偻(jū)湖泊(pō)深思熟虑(shóu)D.症结(zhēnɡ)城垣(huán)针砭时弊(bi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孟子心胸宽阔提倡同众人一起做好事,这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至今仍具有号召力。

B.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C.有的学科为提早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进度,校方应立即制止这寅吃卯粮的做法。

2012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同步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八

2012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同步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八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改进政绩考核推动科学发展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就是考核不能唯GDP,不能搞GDP排名,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使用不能简单以GDP 论英雄。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出《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就如何学习贯彻《通知》精神,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印发这个《通知》?负责人:印发这个《通知》,是中央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需要,也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应有之义。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后,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实现科学发展。

按照中央要求,中组部制定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及若干个考核办法,各地各部门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考核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与干部群众的期盼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因此,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和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并要求中组部抓紧研究提出落实意见。

制定印发这个《通知》,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

制定印发这个《通知》也是为了推动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对“短平快”的政绩项目兴趣浓厚,大举借债搞“政绩工程”,有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有的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一任一张新蓝图”的现象。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改进政绩考核,从制度层面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把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导向真正树立起来,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第1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正确答案】:B第2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德育为先C.能力为重D.全面发展【正确答案】:A第3题: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正确答案】:B第4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正确答案】:D第5题: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A.最合适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正确答案】:A第6题: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正确答案】:A第7题: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正确答案】:C第8题: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B第9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正确答案】:A第10题: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正确答案】:D第11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正确答案】:B第12题: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正确答案】:C第13题: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正确答案】:B第14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正确答案】:C第15题: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A.乳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正确答案】:D第16题: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正确答案】:C第17题: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过程D.学习内容【正确答案】:A第18题: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正确答案】:D第19题: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心理测量B.环境适应判断C.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正确答案】:C第20题: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榜样力量C.奖励与惩罚D.群体约定【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第21题: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012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2012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2012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参考答案@吉林教师考试信息一、单项选择1.B【解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

2.C【解析】少年期的学生处在初中阶段,所以应该是11、12~14、15岁。

3.D【解析】学生是独立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会能动地接受教育。

4.A5.B【解析】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6.D【解析】略7.A【解析】8.C9.C【解析】10.A【解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和唐纳森把长时记忆又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其中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

11.A【解析】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的特点是: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12.D13.D14.A【解析】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15.B16.D17.C18.C【解析】根据课程任务,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19.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0.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写到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二、多项选择1.BDE【解析】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准备性参观是在学习某课题前,使学生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从而顺利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参观;并行性参观是在学习某课题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进行的参观;总结性参观是在完成某一课题之后,帮助学生验证、加深理解、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而进行的参观。

2.ABCDE【解析】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全真真题及答案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全真真题及答案

2011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全真真题及答案一、单选:(计15分,每小题1分)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答案:B中公解析:《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性D、巩固性答案:A中公解析:《礼记.学记》中有“不陵节而施谓之孙”,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过程。

不仅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人的发展的这种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育工作必须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思想品德的培养,都必须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进行。

3、在一学期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叫做()A、形成性测验B、描述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诊断性测验答案:C中公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教学评价,主要用于监控、调节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它强调的是改进教学,而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级。

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探察学生进行新内容学习前的知识、能力准备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或者用来探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教学。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系统的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

通常的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或会考都属于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基本功能是评定学生的学业等级,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

2009--2012河南特岗真题

2009--2012河南特岗真题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是()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 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气质B. 性格C.兴趣D.能力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教师B. 家长C. 自我D.同伴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A. 自觉性B.自制性C. 果断性D.坚持性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师生关系B. 上下级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12河南省特岗综合试卷(最后压轴题)

2012河南省特岗综合试卷(最后压轴题)

2012河南省特岗综合试卷(最后压轴题)(山香教育内部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知觉B.感觉C.注意D.记忆2.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是( )A.孟子B.华生C.高尔顿D.霍尔3.成败归因理论是由()提出的。

A.班杜拉B.阿特金森C.韦纳D.韦伯4.以下哪项不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B.不陵节而施C.学而时习之D.盈科而进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操行评定D.组织班会6.以下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有关的是()A.疏导原则B.量力性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7.()的教学目标被公认为具有处方性。

A.皮亚杰B.布卢姆C.加涅D.罗杰斯8.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A.个别活动B.小组活动C.集体活动D.群众性活动9.教材是()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A.课程资源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管理10.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A.教材B.教学效果C.学生D.同事关系11.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A.叙事研究法B.行动研究法C.质的研究法D.实验研究法12.妈妈对小付说:“如果你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坚持一个月就给你买球鞋。

”小付坚持一个月后,妈妈兑现了承诺,并且小付的英语成绩也大大提高。

这种做法的根据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联结—试误学习理论C.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社会学系理论1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从实际出发B.能否以人为本C.能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能否面向全体学生14.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A.最佳期B.危险期C.成熟期D.成长期15.()思维在心理断乳期占主导地位。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坚持德育为先C.坚持能力为重D.坚持全面发展3。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适合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C.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D.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13.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德育为先C.能力为重D.全面发展3.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A.最合适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7.提出“教育即生活” “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13.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15.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A.乳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16.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过程D.学习内容1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19.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心理测量B.环境适应判断C.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20.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榜样力量C.奖励与惩罚D.群体约定二、判断题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是我省华夏历史文明4.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所以适龄儿童少年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6.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个人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

8.学校和社会联合,营造家庭教育氛围,是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1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1.教师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2.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3.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14.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15.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稳定性,并且有高低、好坏之分。

16.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

17.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原则。

18.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19.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0.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三、案例分析题1.河南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2004年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

王生英同志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

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

”她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

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山里雨水多,校舍破旧,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

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评价。

2.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有—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 “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用教育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四、论述题1.论述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作文题“读书 ,, 书读得越多 ,,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根据所给材料以“书” 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作文。

要求:立意明确,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 字。

答案选择BABDA ACBAD BCBCD CADCD判断√√√ × √×√√√ ×√××× √√××√ 案例(1)案例中王生英老师面对丈夫的计划,认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 ,这体现了她高尚的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显然,王生英老师依然达到这一层次。

(2)案例中最后提到王老师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也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王老师的举动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生动写照。

(3)王老师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在施教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高尚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坚守岗位、关爱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

三、(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回答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的特点。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体现了课堂民主的氛围,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2)该案例中的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这体现了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

并且,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案例中的教师学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述(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